原标题:深圳租金回报率持续下降 二房东也犯难

  证券时报记者 吴家明

  “2020年都快要过去了,房子还是没去年好租,到现在还有几十套房空着。”在深圳福田沙嘴村,一位二房东显得有些无奈。对于深圳楼市,火热的买卖交易市场背后,租赁市场却依旧显得相对平静。

  “我刚在宝安中心区的西城雅筑租了一套70平方米的三房,月租6900元,房东说这里的房价之前一涨再涨,已经涨到每平方米12万元以上,即使按这个价格计算,800多万元的房子一年的租金不到85000元,这不是要收近100年才能收回成本?”胡华在深圳南山一家科技公司上班,这是他最近的租房经历。

  房屋租赁市场也是深圳房地产市场的另一个重要板块,除了租客面对高房租的抱怨,业主也要面对持续走低的租金回报率。根据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监测显示,10月深圳全市住宅租金为每平方米每月69.5元,环比下降1.64%,租金回报率继续下滑至1.20%。此外,今年以来深圳住宅的租金回报率呈现持续下跌的态势。

  珊瑚数据利用市场数据计算,盘点了全深圳238个地铁二手房的出租回报率。经统计,即便靠近地铁站点周边,深圳地铁二手房的租金回报率也仅在1%至2%左右徘徊。租金回报率较高的片区几乎都在罗湖区,但都没有达到3%。Q房网数据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从租金变化趋势来看,2020年深圳租赁市场受疫情影响较为明显,租金在第二季度出现反弹后,随着租赁活跃季过去,租金再度下行,并回到了2018年同期水平。

  “投资房产,房东并非只是想获得租金回报,而是房价上涨的溢价部分,可快速实现财富增值。但正因为房价上涨幅度超出绝大部分人的预期,又反过来压制了租金的上涨,加之今年受到疫情的冲击,租赁市场表现远远不及买卖交易市场。”有投资客对记者表示。

  记者在深圳罗湖、福田和南山多个小区调查时也发现,多数小区今年空置待出租的房源明显增多。许多业主也反映,今年的房子没去年好出租,甚至愿意在租金上做出让步。在福田中心区的一个大型小区,有租客和房产中介向记者,小区一套大户型复式单位原本开价17000元,但最终降到月租12000元才有人问津。

  租赁市场降温,长租公寓行业也受到考验,暴雷事件时常发生,深圳市场也不例外。这时,一些深圳城中村的长租公寓日子也不好过。在深圳福田区沙嘴村,一位二房东告诉记者,自己在这里包下近300套房源改做长租公寓,但至今仍有近40套房源空置,之前还推出了一些优惠以吸引租客。也有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自己也将城中村房源改为长租公寓,改装成本大概每套在5万元左右。如果是二房东承包后出租,压力可想而知。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疫情期间长租公寓市场出现了很多问题。类似风险提示下,实际上有助于让房东理性看待市场,不要因为租金收入高,就盲目把房屋交付长租公寓进行托管,也有助于租客理性看待租赁市场,防范各类交易风险的出现。

  即使新冠疫情的全球暴发已经过去了大半年,但由于目前还没有明显的好转趋势,甚至一些国家和地区还在不断创出每日确诊新高,导致不少国家的政府不得不重启“封城”、“封国”。

  这让许多运动品牌业绩惨淡,作为行业巨头的耐克也不能幸免,即便在最近交出了超过预期的财报,但是仍然无法避免陷入裁员的窘境。

  总部裁员扩大40%

  据美国《俄勒冈人报》报道,11月2日,美国运动巨头 Nike(耐克)正式宣布修改其位于俄勒冈州比弗顿的全球总部的裁员计划。耐克预计,将在明年一月份之前从其全球总部裁员700人,而7月时耐克计划的裁员人数是500人。

  Nike 副总裁 Kim Lupo在给当地相关部门的一封信中写道,“正如之前在2020年7月23日的信函中所指出的那样,Nike公司将在其全球总部永久裁员。到2021年1月8日,这种永久性裁员将影响大约700名员工。”

  Nike CEO John Donahoe. Mark Graves(图片来源:《俄勒冈人报》)  事实上,耐克的裁员计划早已开始。据Front Office Sports报道,今年6月,耐克CEO约翰·多纳霍(John Donahoe)已致信员工,透露公司将彻底改革管理层结构。“数字业务成为耐克应对疫情冲击的首要发展策略,集团的新目标是将数字业务的销售占比从上一季度的30%提高到50%。而耐克将销售方式逐步转向线上后,对实体门店的影响将十分巨大,其中就包括潜在的裁员。” 多纳霍表示。

  今年7月,耐克官方宣布高层调整的消息,并宣布将在全球总部裁减500个职位。耐克将在全球范围内花费多达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亿元)用于裁员。该公司在截至5月底时拥有75400名员工,比去年同期减少1600名。

  据《俄勒冈人报》报道,耐克的裁员从去年夏天开始,当时有100多名副总经理被解雇。十月份,该公司开始裁减高层管理人员。

  期权交易巨头海纳国际集团的分析师Sam Poster还在报告中提到,“大量主管级别的耐克员工将被裁。裁员并不意外,符合耐克管理层策略的变化,还有调查表明,耐克还将在接下来几周裁掉少量的高级雇员。”

  据财联社,近日,有消息称耐克中国计划整体裁员近20%,即约400人的规模,同时该公司还进行了组织架构的调整,不少高管或因此离开。

  中国区成救命稻草

  受疫情影响,耐克的业绩曾出现严重下滑。从数据上来看,其2020财年第四财季实现营收63.13亿美元,同比下降38.14%;净利润亏损7.9亿美元,同比下滑179.88%。其中,北美营收同比下降41%,欧洲、中东和非洲下降46%,亚太和拉美下降42%。仅大中华区表现稳健,营收仅下降3%。

  该公司在过去的8年中,业绩仅两次未达盈利预期。为应对亏损局面和市场的不景气,耐克决定在全球总部进行永久性裁员,同时大举强化电商和直营业务。

  而在最新财季,耐克的经营状况已经好转。

  9月,耐克发布了2021财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截止8月31日的三个月内)。财报发布后,耐克公司市值一度逼近两千亿美元。

  财报显示,耐克第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1%至106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06.6亿美元;每股收益95美分;第一财季毛利率44.8%,上年同期45.7%;净利润实现15.18亿美元,同比增长11%。

  财报显示,耐克的海外业务也有所回升,其中,第一财季大中华区总营收增长6%,至17.8亿美元,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总营收同比增长4.9%,至29.1亿美元。尽管北美总营收同比下滑了1.6%,至42.25亿美元,但仍高于分析师33.9亿美元的预期。

  财报还显示,报告期内,耐克在线销售飙升了82%。

  数字业务是耐克近期发展的重点。耐克表示,“我们知道,数字化是新常态。如今的消费者是数字化的,不会再回头了。”

  首席财务官Matt Friend透露,期内Nike品牌在中国市场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并强调Nike品牌在中国的直营零售业务也大涨逾20%,实体门店客流量已基本恢复上年同期水平,全价销售的比例越来越高,期内Nike还在广州开设了全球首家“NIKE RISE”概念店。这意味着该品牌在中国的实体零售业务也在加快回暖

  耐克同时提到,“和许多零售商一样,耐克仍在限制一次性进入其商店的人数,以帮助遏制病毒的传播”,因而实体店的总体客流量有所下降。但耐克也强调,“当人们真的来耐克门店时,他们的购买意图比以往更强烈,该公司表示转化率正在上升”,这将一定程度弥补客流量不足对营收带来的影响。

  目前,耐克的股价已经从3月底部反弹超100%。今年以来,耐克股价的涨幅已经接近24%。

  未来业绩仍存疑问

  虽然最新一季的财报形势向好,但由于北半球天气逐渐转冷,欧洲北美等主要市场新冠疫情的再度暴发,耐克等运动品牌未来一段时间的业绩还存在大幅下跌的可能。

  根据Worldometer实时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11月4日6时30分左右,美国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9637870例,累计死亡237891例。

  欧洲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已经超过了1100万例,死亡超28万人,在上周全球新增3355265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欧洲区域新增病例超过173万例,占全球新增病例的一半以上。

  其实,不仅是耐克,其他国际运动品牌也同样遭遇困境。其中,阿迪达斯2020年二季度净销售额下降35%至35.79亿欧元,净利润亏损2.95亿欧元,上年同期则实现利润5.31亿欧元;专业运动品牌安德玛2020财年第三财季营收为9.30亿美元,同比下跌34.92%;净利润亏损5.90亿美元,同比下降676.34%,并预计2020年下半年收入会继续下跌20%-25%,且第四季度跌幅会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疫情二次暴发,但在华尔街,却有不少人看好耐克的复苏进程。

  据中国基金报,在耐克发布最新季报后,投行瑞杰的分析师Matthew McClintock将耐克(NKE.N)的目标价从115美元上调至121美元,并维持增持评级。他认为,尽管第一季度业绩呈现出越来越困难的局面,但这最终将带来强劲的股东回报。

  此外,部分大型资管机构也在投资Nike。据雅虎财经,耐克的前两名机构投资者为先锋基金和贝莱德,二者分别持有耐克1.05亿股及0.96亿股的股份。按Nike周二收盘价估算,先锋基金和贝莱德的持股市值分别达到127亿美元及119亿美元,持股市值均超800亿人民币。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原标题:全国房价进入“万元时代”:7个城市房价过热)

  “后续调控的重点依然是全国百城即热点城市,尤其是包括成都、珠海等投资投机属性过强的城市。”

  中房报记者 向南丨北京报道

  “全国房价正式进入‘万元时代’。”10月21日,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全国百城房价报告》称,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进行测算,今年6~9月,全国新建商品住宅单月成交均价均位于1万元以上,分别为10113、10263、10540、10191元/平方米。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称,当前全国房价进入万元大关,客观来说,房价继续上涨和购房需求总体强劲、土地成本上升等因素有关。

  报告认为,当前突破万元价格线已经持续4个月,说明全国房价正式进入万元时代。从年初累计均价的数据看,今年1~9月份全国房价为9989元/平方米,也即将进入万元的时代。需要肯定的是,虽然住宅均价总体上涨,但是涨幅可控。今年1~9月份涨幅为7.2%,四季度依然会有降价促销的的动作,全国房价涨幅有望趋稳。

  按城市分类看,报告称,1~9月份,四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45640元/平方米,同比上涨5.6%。今年前9月一线城市房价涨幅在5%~10%的区间波动,涨幅可控。

  横向对比看,四个一线城市房价涨幅小于二线城市的水平。今年上半年深圳房价有炒作现象,但北京、上海和广州相对平稳。随着深圳调控政策的出台,四个一线城市房价总体趋稳。

  从二线城市看,1~9月32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15454元/平方米,同比上涨9.3%。报告认为,三季度二线城市与年初累计房价同比涨幅曲线相对平稳,至少说明没有反弹。这和今年三季度二线城市购房政策收紧的态势有关,体现了积极的稳房价稳预期导向。尤其是到了传统“金九银十”阶段,此类城市依然有降价促销等动作,客观上促进了房价涨幅的趋稳。

  三四线城市涨幅略有收窄,1~9月64个三四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12209元/平方米,同比上涨9.1%。从近期三四线城市年初累计房价同比涨幅曲线来看,略有下行,说明有一定的降价促销或让利现象。

  哪些城市属于“房价过热”?报告定义为“房价同比涨幅超过20%为房价过热城市”。1~9月,全国有7个城市房价位于过热区间,即成都、江阴、珠海、苏州、长沙、银川和桂林。部分城市涨幅过大或和成交结构有关,类似苏州和长沙等城市。若是考虑此类因素,实际上房价过热城市并不多,对于成都、珠海、银川等二线城市需要适当强化房价调控政策。

 

  严跃进预计,四季度房价涨幅不会显著扩大。今年房价处于一个特殊环境,即低利率的信贷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严跃进说,要警惕投资投机需求的释放,这是稳房价方面所需要重点管控的内容。

  原标题:百城二手住宅价格单周环比涨0.14%,这城涨幅继续领先

  中新经纬客户端10月27日电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发布2020年第43周百城二手住宅市场均价报告。第43周,百城二手住宅市场均价为15441元/平方米,环比涨0.14%,涨幅较第42周扩大0.08个百分点。环比涨幅TOP10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的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为主;其中,珠三角经济圈的三亚价格涨幅为2.63%,连续两周位居价格涨幅首位。

  据报告,2020年第43周,百城二手住宅市场均价为15441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14%,涨幅较第42周扩大0.08个百分点。报告分析称,4月初以来,随着疫情的影响逐步消退,市场活力持续提升,土地、新房市场一度火热,一定程度上带动二手房市场预期转好,自2020年13周以来,二手住宅价格保持上行趋势,进入8、9月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调控大军,市场价格涨幅逐渐趋稳,二手住宅市场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

  持平城市增加至8个,三亚连续两周位居价格涨幅首位

  报告显示,第43周,百城二手住宅市场均价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为49个,较42周减少1个,平均涨幅为0.28%,较42周扩大0.02个百分点;下跌的城市数量为43个,较42周减少1个,平均跌幅为0.19%,较42周收窄0.01个百分点;持平城市8个,较42周增加2个。第43周市场价格持平城市增加,市场情绪保持稳定。

  第43周,环比涨幅TOP10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的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为主。其中,珠三角经济圈的三亚价格涨幅为2.63%,连续两周位居价格涨幅首位;秦皇岛价格涨幅为1.65%,位居涨幅第二,威海价格涨幅为0.98%,位居第三。

  环比跌幅TOP10以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为主,分区域来看,环渤海、珠三角、西南等均有分布。其中,西南城市南充位居跌幅第一,跌幅为1.43%;西北城市银川跌幅为0.91%,位居跌幅第二;环渤海城市潍坊跌幅为0.71%,位居第三。

  各等级城市价格均上涨,珠三角经济圈涨幅居首

  报告显示,分城市等级来看,第43周,各等级城市市场价格均呈现上涨态势,其中三四线城市价格涨幅居首。一线城市市场均价为62633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19%,主要受到深圳和北京价格涨幅的带动;二线城市市场均价为18084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03%;三四线城市市场均价为11867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22%。

 

  分区域来看,2020年第43周,有5个区域市场均价上涨,3个区域市场均价下跌。上涨城市中,珠三角城市市场均价为22079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49%,涨幅居首,东北城市市场均价为10429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16%,位居涨幅第二。下跌城市中,西南城市市场均价为10395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18%,跌幅居首;其次为西北城市,市场均价为9782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12%。

  (原标题: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绳国庆解读2020年9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

  

9月70城房价公布!55城环比上涨 徐州涨1.4%领跑

 

  9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涨幅略有回落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绳国庆解读2020年9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

  2020年9月份,各地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城市主体责任,着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7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价格涨幅略有回落。

  一、各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涨幅回落或与上月相同

  9月份,初步测算,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上涨0.3%、0.5%、0.6%和0.4%。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上涨0.4%、1.0%、0.7%和1.1%。31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3%和0.2%,涨幅比上月分别回落0.3和0.2个百分点。35个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6%,涨幅与上月相同。

  二、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延续回落态势

  9月份,初步测算,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3.9%,涨幅与上月相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7.4%,涨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4.8%,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2.0%,涨幅与上月相同。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均连续17个月相同或回落。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4%和1.7%,涨幅比上月均回落0.1个百分点,均连续18个月相同或回落。

  

 

  附注:

  1.调查范围:各城市的市辖区,不包括县。

  2.调查方法: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面积、金额等资料直接采用当地房地产管理部门的网签数据;二手住宅销售价格调查为非全面调查,采用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按照房地产经纪机构上报、房地产管理部门提供与调查员实地采价相结合的方式收集基础数据。

  3.价格指数的计算方法详见中国统计信息网《住宅销售价格统计调查方案》。

 

  4.如当月无成交,则视为价格总体水平无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