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节后猪价一路下滑 1万吨中央储备冻猪肉在路上

  来源:北京商报

  北京商报讯(记者 陶凤 刘瀚琳)3月8日晚间,华商储备中心发布消息称,3月10日将组织开展中央储备冻猪肉投放竞价交易,投放数量1万吨。这将是2021年投放的第九批中央储备冻猪肉,年内累计投放量达21万吨。

  随着“双节”消费高峰已过,猪肉需求下滑叠加中央储备冻猪肉渐次进入市场,猪价也重新进入下行通道。据商务部市场监测数据显示,3月2日,全国猪肉市场批发均价为38.59元/公斤,较上月同期的45.8元/公斤降幅近18.7%。

  北京市农业局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检测数据显示,2月当月,受市场供需关系影响,猪肉价格继续大幅下降。其中,2月22日-28日期间,全市白条猪均价为31.96元/公斤,环比降幅为12.3%,同比降幅达30.1%。而在此前一周,白条猪市场均价尚为36.46元/公斤。

  另据搜猪网监测显示,近期全国生猪市场继续保持平稳震荡态势。全国瘦肉型生猪出栏均价在28.4-29.2元/公斤的价位震荡波动,稍高于去年5月26.5元/公斤的均价。“从区域价格布局来看,现在南北区域价差明显收窄,同时高价与低价区域价差基本在5元/公斤以内。”搜猪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表示。

  从地域来看,近期国内东北及西北地区猪价偏低,在26-27元/公斤附近摆动。华南、西南地区猪价稍高,基本维持在30-32元/公斤左右。“猪肉市场供应最紧张的时期大致已经过去,后期供需关系将越来越宽松。”日前,农业农村部在新闻发布会上预计,今年二季度前后,生猪的存栏大体可以恢复到2017年正常年景的水平。下半年,生猪的出栏和猪肉的供应将逐步恢复到正常年景水平。

  为保障生猪供应恢复至正常年景水平,各地也于近期相继制定年度达产计划。例如,3月3日,河南省农业农村局长会议提出今年生猪存栏要恢复到4300万头,达到常年水平;山西省要求,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落实支持生猪生产“17+2”政策措施,抓牢大县和大企业、抓好猪场和能繁母猪生产,加强对中小养殖场户的指导服务,建立生猪产能储备机制。

  冯永辉指出,目前的主要问题是,由于春节过后北方地区气候较为特殊,冬春交接之际出现倒春寒的现象,猪病疫情也十分复杂。供给端的不确定性也会在短期内对猪价行情产生一定影响,供应量出现明显变化。

  当前,非洲猪瘟仍是我国生猪供应市场的扰动因素。为消除疫病隐患,打击制造、出售非洲猪瘟假疫苗,3月8日,农业农村部下达了《关于进一步严厉打击非洲猪瘟假疫苗有关违法行为的通知》,明确,截至目前,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均未批准非洲猪瘟疫苗上市使用。加强人工基因缺失毒株的鉴别检测、持续实施流行病学调查,进一步加大非洲猪瘟假疫苗有关违法行为的处理处罚力度,健全完善投诉举报机制并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短期来看,猪价大涨大跌的可能性不大。主要原因是猪肉消费需求偏弱,该局面在春节过后便已奠定。实际上,猪肉消费需求下滑的趋势在半个月至1个月前就已经出现,目前需求的因素对价格的影响开始体现。”冯永辉认为。

原标题:郑州拟调整公积金贷款政策:首套住房最高贷款70%

  3月8日,河南省郑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郑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关于征求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政策调整意见和建议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涉及公积金的申请、贷款额度、贷款比例等五方面的问题。

  贷款比例方面,《通知》称,将按照缴存和购房情况设定最高贷款比例(贷款金额占房产总价比例)。

  首次使用公积金贷款购买家庭首套住房的,最高贷款比例设定为70%;异地贷款及其他情况最高贷款比例设定为40%。

  目前,郑州市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公积金贷款比例应当不超过房产总价的70%。购买存量商品住房(二手房)的,公积金贷款比例应当不超过房产总价的60%。

  申请条件方面,《通知》称将适当延长申请公积金贷款的缴存时限。2月4日,郑州市公积金中心发布的《住房公积金贷款须知》显示:目前郑州市申请公积金贷款的条件之一是,借款人已连续、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6个月(含)以上,近期应缴未缴不超过4个月。

  贷款额度方面。《通知》显示,将结合郑州不同区域的住房价格,按市区(含市内五区、郑东新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非市区分别设定最高公积金贷款限额。

  目前,郑州市规定,借款人夫妻双方缴存情况均符合公积金贷款条件,首次使用公积金贷款购买家庭首套住房的,最高公积金贷款金额为80万元。借款人单方缴存情况符合公积金贷款条件、家庭第二次使用公积金贷款、购买家庭第二套住房的,最高公积金贷款金额为60万元。

  还贷能力方面,《通知》称,郑州市将参照其他地市和银行商业住房贷款的审批要求,按照公积金贷款月还款额不超过家庭收入的50%认定借款人的还贷能力。

  目前,郑州市要求月还款额不超过家庭收入的60%。其中,月还款额按借款人最长贷款年限计算。家庭收入为借款人及配偶(或共有人)近6期住房公积金平均缴存基数之和(含其他管理机构缴存基数)。

  征信查询,郑州市将限制个人征信严重不良的申请人办理公积金贷款。办理贷款时申请人应向公积金贷款受理部门提供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出具的个人征信报告,或授权有查询条件的受理部门自行查询。

  楼市打新生变!深圳又有大动作,10年无房加40分,刚需福音来了!20个片区二手房价格下跌

  深圳新房也开始实行积分制了。

  3月2日,深圳两个楼盘缙山府和华润万象华府同时发布销售方案。与之前不同的是,购房者摇号入围规则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过去的简单划分为有房和无房,并单纯比拼社保缴纳月份,变成如今按照购房者名下无房时长、户籍、社保、子女四个因素综合评定积分。换言之,临时转让名下房子的社保巨子将不再具有碾压优势,改善置换的购房者更难参与打新,同时深户无房家庭或会成为楼市打新的核心力量。

  与此同时,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显示,2月最后一周(2月21日-2月27日),深圳20个片区的二手房出现业主报价下跌,其中龙华中心片区跌幅最大,跌幅为8.2%。在推出二手房成交参考价制度后,深圳二手房价格真的开始出现松动了吗?

  两个楼盘打新实行积分制

  3月2日,深圳再逢双盘齐开。根据“i深圳”App信息,罗湖区两个楼盘缙山府和万象华府同时开启购房登记,登记时间为3月2日上午9点至3月4 日下午18点。此前,这两个盘均于2月23日拿到预售证。

  公开信息显示,缙山府的住宅备案价均价约8.9万/㎡,单价区间8万/㎡-10万/㎡,总价区间在728万-1064万/套,共410套住宅。万象华府的住宅备案均价约8.9万/㎡。单价区间在8万/㎡-9.7万/㎡,总价区间在637-1371万/套,共635套住宅。

  两个楼盘加起来共1045套住宅,总价区间637万-1371万。令人讶异的是,与此前深圳新楼盘的摇号入围规则不同,此次缙山府和万象华府打新竟开始实行积分制!

  

 

  根据两个楼盘公布的意向登记入围积分规则,积分项共分为4大类——无房时长、户籍、社保、子女,其中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对于在深购房以及社保缴纳两项的积分细则。

 

  首先是在深购房情况,10年内在深无住房转让记录且名下无房的,积分最高为40分;2-10年内在深无住房转让记录且名下无房的,积20分;2年内有住房转让记录且名下无房的,积10分;名下有房不积分。同时,购房者还可按照0.1分/月的规则,计算社保累计缴纳时长积分。

  按照这一规则,竞争力最强组合应当是——夫妻双方均为深户,10年内名下无房,并育有未成年子女,合计积分52分,且在此基础上夫妻累计缴纳社保时间越长越好。

  10年无房才是核心竞争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此之前,深圳楼市打新仅简单将客户按照“有房”或“无房”划分为一类、二类客户,并在此基础上比拼社保缴纳月份。这也就意味着,购房者可以将名下房子过户代持者,然后凭借“无房”+“超长社保缴纳”的优势碾压式打新。

  于是一批“社保巨子”横空出世。今年2月初,深圳万丰海岸城开启打新,共“炸”出了2114个至少交了23年又2个月社保(深圳建市不过40周年),且名下无房的老刚需,一时间震动市场。

  但如今,随着打新积分制的实施,社保对于深圳打新购房的影响减小了。只要10年内有住房转让记录,积分立降20分,相当于社保要累计多缴纳200个月(16年零8个月)才能弥补回来。有分析人士对此戏称,“社保巨子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改善置换变得更加弱小无助且卑微,而深户无房家庭将成为打新市场市场新的主宰。”

  “新的积分制重点还是优先无房刚需,主要也是为了照顾无房户,光看社保的话,总有人频繁买进卖出,就没有办法防止他们持续打新。”广东省房地产协会专家委员肖文晓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一而再再而三地在购房资格上做文章,说明深圳倒挂新房真的很受欢迎,限价等同于政府帮买家砍价,而且是很优惠的一口价,比买家自己跟业主谈价轻松多了。

  而对于改善型购房者打新难的问题,肖文晓认为,改善毕竟是上了车的,优先没有上车的刚需还是很合理的。他说,积分制本身不会改变大家对于打新的预期,问题是虽然在购房资格上有了优先权,刚需仍未必买得起高总价的新房。好地段的网红盘,往往价格比较高,如果刚需买得起,也应该优先他们买,一起享受深圳房价上涨的红利。

  20个片区二手房业主报价下跌

  除了不断调整打新规则,深圳也不断对二手房市场政策进行调整。

  深圳中原研究中心报告显示,2月最后一周(2月21日-2月27日),深圳20个片区的二手房出现业主报价下跌,其中龙华中心片区跌幅最大,跌幅为8.2%,红树湾片区、南山科技园北片区、后海中片区等热点区域亦在下跌之列。

  

 

  整体来看,这一周仅龙华二手住宅报价下滑,其他区域中罗湖二手住宅报价上升3.5%,涨幅最大。从报价变动的区间来看,业主报价上升的盘源占比为56.4%,较前一周下降2.0%。报价下跌的盘源占比为33.0%,较前一周下降0.9%。

 

  

 

  二手房市场部分业主下调报价,让人不仅联想到,深圳住建局于2月9日发布的二手房指导价。

 

  目前已有建设银行(7.290, 0.24, 3.40%)、招商银行(52.390, 2.84,5.73%)、交通银行(4.600, 0.05, 1.10%)、北京银行(4.780, 0.06,1.27%)、平安银行(22.550, 0.90, 4.16%)等依据参考价执行贷款额度审批,防控个人住房信贷风险的效用已初步体现。2月23日,住建局发布通知将严查中介机构二手房挂牌价,以此监管机构合理发布挂牌价格,引导理性交易,从而稳定市场预期。

 

  “这么短的时间,各个商业银行还未公布明确细则,正常情况下应该不会有这么明显的数据表现。”也有大湾区房地产专家告诉券商中国记者,理论上说,深圳公布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后,市场观望情绪较为浓郁,叠加近期严查经营贷、消费贷流入楼市,不排除有部分急售业主会按捺不住。但这么多板块的数据下跌还是有些古怪,可能与统计口径有关,也可能部分想卖高价的业主惜售不卖了。

  原标题:部委重磅发声!这些城市加码限售,年内楼市调控近100次

  中新经纬客户端3月5日电 (熊家丽)近期,为抑制楼市“虚火”各地陆续出台调控政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还带队赴上海、深圳等地调研督导房地产市场情况。机构统计数据显示,年内累计房地产调控政策次数已达97次。

  年内房地产调控已达97次

  2021年1月,70大中城市中有53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2020年12月为42城。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绳国庆指出,1月份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涨幅较上月有所扩大。

  由于1月房价上涨加速,2月份房地产调控明显井喷。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月份单月房地产调控次数高达45次,超过了1月份的42次,2月底累计房地产调控政策次数高达87次。3月1日-3日,仅3天,全国各地发布房地产调控相关政策就超过10次,年内累计房地产调控政策次数已经高达97次。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带队赴浙江省杭州市、江苏省无锡市调研督导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落实情况时说,城市政府要充分认识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毫不动摇地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切实落实城市主体责任,确保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倪虹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作为2021年度重点任务之一,再次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多策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加码住房限售

  3月3日,杭州和上海先后宣布加强楼市调控。3日上午,杭州市住保房管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称,进一步加强住房限购。通知明确 ,参与杭州市限购范围内住房司法拍卖的竞买人,须符合杭州市住房限购政策。3日晚间,上海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房地产市场管理的通知》要求,在房价地价联动的基础上,商品住宅用地出让实行限价竞价。该通知还指出,实施住房限售。对按照优先购房政策购买的新建商品住房,在购房合同网签备案满5年后方可转让。

  此外,北京、深圳、东莞等地也从多方面遏制炒房。2月3日下午,针对网络上出现的“唱涨”言论,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等三部门集中约谈部分网络自媒体负责人和网络大V。三部门强调,自媒体在推出涉及房地产市场文章时,要坚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并做到“四不得”:不得背离“房住不炒”定位;不得渲染个别成交案例、局部区域价格波动来炒作市场行情;不得通过各种方式制造购房恐慌情绪;不得臆测房地产政策走向和趋势。

  2月8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给深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发了一份《关于居民家庭住房登记有关问题的复函》,复函明确,夫妻离婚并将房产分割登记给无购房资格一方名下的,另一方自离婚之日起3年内,不得在深圳市购买商品住房。深圳自1月下旬以来,先后规定了“家庭购买商品房只能登记在具备购房资格成员名下”“启用‘购房意向登记系统’”“发布全市3595个住宅小区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等。

  2月27日,东莞发文称,调整商品住房限购年限,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本市购买第二套商品住房(新建商品住房或二手商品住房),须在购房之日前四年内在本市逐月连续缴纳社保满三年。夫妻离异的,任何一方自离异之日起两年内购买商品住房的,其拥有住房套数按离异前家庭总套数计算。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称,从调控政策内容看,本轮多城市升级调控,有利于抑制当下热点城市虚火,避免市场短期失控,但后续还要针对资金无序进入房地产进行约束,否则调控政策的力度可能会被稀释。住建部主导的调控也可能继续扩大城市数量,预计3月份房地产调控政策有望继续升级。

  关注二手房

  除了加码限售,二手房市场也成为了各地的关注重点。3月2日,无锡发布《关于规范我市二手房交易秩序的通知》,提出要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整顿工作,规范二手房信息发布行为,建立二手住房价格信息发布机制。东莞《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通知》中也提到,进一步完善二手住房网签交易价格发布机制;进一步提高二手房价透明度,引导市场理性交易。

  3月3日,杭州发布的调控措施明确,严厉打击房地产中介机构违法违规行为,中介机构不得受理并对外发布挂牌价格明显高于合理成交价格的房屋信息;严格规范房地产市场信息发布,各网络平台账号及网络群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信息发布行为。

 

  此前2月8日,深圳推出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市场效果立竿见影。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周(2月22日至28日)深圳二手房网签834套(含自助网签),环比上升130.4%,但上周正值春节假期后期,而且上周的日均网签量呈现递减态势。通过对比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新政前约2500套的周度网签数据,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新政后的单周网签量下降近七成。3月份第一周的二手房网签量能否守住800套大关,成为观察未来二手房市场走势的关键窗口期。

瑞典“先买后付”支付公司Klarna周一宣布完成新一轮10亿美元融资,使其估值在不到6个月内增长近两倍,达到310亿美元,成为欧洲最具价值初创公司。

  此轮融资获得了四倍的超额认购,参与注资的既有新投资者,也有现有投资者。

  该公司去年9月完成了一轮6.5亿美元融资,当时的估值达到110亿美元。

  Klarna承诺拿出所筹资金的1%,用于一项新创建(110.000.00%)的倡议,该倡议关注全球关键的可持续发展挑战,并将于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启动。

  Klarna创办于2015年,据其网站介绍,其支付服务目前拥有9000万活跃消费者用户和25万个商家用户。

  该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塞巴斯蒂安-西米亚特科夫斯基(Sebastian Siemiatkowski)持有公司近8%股份,据《福布斯》估计,他目前净身价为22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