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如囚徒一般,滴滴不得不重新打起精神迎战新的对手。

  “尔要战,那便战。”在去年年底,滴滴CEO程维就通过媒体向美团下战书表态,他不害怕与任何一个竞争对手打资本战。

  然而,这一局面似乎变得复杂起来,原本已被滴滴一统江湖的网约车市场上,出现了一批重量级的新玩家。

  除了美团,高德、易到、嘀嗒以及携程等新老兵相继加入到这场网约车“世界大战”中,滴滴如困兽般面临着类似2016年夏天与Uber中国激战的局面。

  在正式登陆上海仅三天后,美团打车就宣布获得申城三成的市场份额,此后日订单量一直维持在30万单以上。为了巩固局势,滴滴不得不跟进美团的补贴策略,再次陷入到“囚徒博弈”中。

  打江山难,守住江山更难。在司机和乘客都不可控的情况下,滴滴的C2C模式缺陷再次被放大,程维近年来为滴滴构筑起的规模和技术壁垒似乎在新玩家的银弹攻势下显得不堪一击。

  新的一轮网约车战役在补贴战中打响,又会以哪种形势收场?

  美团闪电战

  尽管已经在南京与美团对峙了整整一年,但滴滴始终低估了美团的后发优势。

  3月21日,美团打车上海站开通,上线当天就宣布在上海日完成订单量超15万单,第二天日订单量达25万单,第三天超30万单。随后几天内,美团打车上海日完成订单量均保持在30万单以上。

  凭借较有力度的补贴,美团在上海迅速收割滴滴的市场份额。美团打车披露数据称,其在上海上线7天内,平台累计服务乘客近220万人次;在所有已完成订单当中,40%与吃喝玩乐等休闲娱乐场景相关,与美团点评的餐饮、到店综合及酒旅等业务形成协同。

  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8年会上,王兴首次谈及美团打车的思路,他认为美团是在一个综合平台上将各种服务进行无缝对接,而综合品类是美团打车最大的优势。

  上海站开通后,美团打车在短时间内还接连拿下杭州、成都的网约车服务牌照,新一轮开城计划已箭在弦上。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美团点评已经与成都部分汽车租赁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并开始前期司机的招聘工作。

  美团的进场搅动了网约车这一池水,不过也引来政府部门的强力监管。4月5日,上海市交通委执法总队发布消息称,由于近期美团、滴滴等网约车平台竞争乱象已严重扰乱出租汽车市场营运秩序,上海市交通执法部门从即日起全力加强对非法网约车的查处力度。

  同时,上海市交通委执法总队对“美团打车”平台开出了首张“责令改正通知书”,并正在研究对已获得许可的网约车平台吊销其经营许可证的程序。据一位不愿具名业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前期部分美团打车的司机来自被滴滴清退的运力,一些服务分过低难以在滴滴接单的司机成为美团开城的先锋队伍,这也导致上海市交委在整治行动中发现非法运营等情况。

  第二梯队进场

  美团是反滴滴联盟中势头最猛的角色,但更多的玩家正陆续进场。

  3月27日,高德地图宣布推出顺风车业务,成都、武汉两地率先上线,同时开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城市的车主招募,之后将逐步扩展到全国更多城市。与其他顺风车平台抽取用户10%佣金不同的是,高德公益顺风车平台没有任何商业化目的,将坚持对用户不抽佣,对行业不打补贴战。

  “从去年开始,我们通过大数据发现了顺风车出行的需求,现在顺风车的相关能力建设到我们认为过关了,所以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发布。”高德地图相关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高德的顺风车业务不打补贴战,也不希望刺激运力额外增加。

  事实上,高德在近年陆续与各大网约车平台、共享单车平台达成合作协议,在地图产品中接入多种形态的出行服务,不过其上线自营出行业务还是第一次。在高德方面看来,这两者并不冲突,尤其是在用车高峰期可以起到互相补充的作用。

  而去年受乐视危机拖累的易到,在新股东韬蕴资本入场后卷土重来,近期正式宣布推出“免佣金+阶梯返利”计划,在全国47个地市里面向47万车主,实行免佣金政策,并对车主施行阶梯返利。易到运营负责人王俊表示,对于首批报名车主,易到当月予以免考核,同时最高返利金额为月订单收入的15%。

  此外,OTA巨头携程也宣布旗下专车业务获得网约车运营资质,将主打旅游交通市场。携程方面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此前携程专车平台上既有OTA机构,也有自营产品,拿到牌照之后,自营部分会逐渐展开。

  “在一些城市,没有OTA专车,我们会主要开展自营业务。携程自营专车与OTA是竞价方式,由用户选择使用哪一个产品。”上述携程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17年,携程提供服务的车辆和专业驾驶员达十余万名,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全国上百个城市开展业务。从年客单量看,携程专车的年订单量从2014年的约200万单增长值2016年的1000余万单。

  场景入口之争

  复盘反滴滴联盟的进军路线,其思路除了大打补贴战外,更多是从细分场景入手,分别切割滴滴在各条业务线上的市场份额。艾媒咨询CEO张毅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称,这些新老玩家大多通过自身优势资源介入出行业务,因此不同场景下带来的流量属性将起到关键作用。

  以携程为例,旅行场景里涉足的出行需求非常多,包括接送机与旅游目的地的往返,这都是携程出行的潜在市场。上述携程相关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2014年携程就成立了专车服务,用车事业部早期是平台式运营,依托携程的机票、酒店优势,接入各种专车服务商,服务于旅游者的出行,然后到今天才开始发展自营业务。

  “携程专车服务主要解决用户旅游出行场景中的点对点地面交通需求,服务场景涵盖了接送机、接送站、接送景点、旅游包车、城市内用车等。”对方表示,携程专车实际上主打抵离交通枢纽、酒店和旅游资源的高品质出行方式。

  而高德的顺风车业务同样是以场景出发,结合其地图大数据进行车主和用户的匹配,这一模式应用在上下班与跨城出行非常吻合。“这些海量的用户出行需求,尤其是早晚高峰的通勤路线,往往具有较高的重合度。这都是高德顺风车得天独厚的用户优势。”高德集团总裁刘振飞表示。

  由于没有佣金不抽成,高德上线顺风车业务相当于亏钱做生意。高德地图相关负责人也向时代周报记者承认,现阶段高德的顺风车业务的确是在倒贴司机和乘客,“高德公益顺风车不以营利为目的,零佣金是我们的既定策略。平台服务费(包括但不限于信息服务费、车主验证费用、虚拟号码、保险、转账手续费),在产品上线初期也会补贴给车主和用户,保证乘客花多少钱,车主就收到多少钱”。

  携程方面也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目前尚无进军出租车的计划,提高服务水平是首要的任务。“对于新业务携程会向司机、用户提供一定补贴,但我们不认为这是价格战的范畴,主观上我们不赞成一味地打低价。”据了解,目前携程接送机的平台抽佣仅8%,与美团打车持平。

  滴滴反围剿

  面对以美团为首的围剿,滴滴祭出的第一反击是跟进补贴。

  美团打车登陆上海后,滴滴开始向上海地区老用户发布促销券,用户基本上可以享受“全城单单立减14元”的优惠,而补贴带来的直接效果是形成对美团的反压制。根据滴滴内部发出的一封名为“快捷上海战报”的邮件显示,滴滴在上海日完成订单已超过160万,而美团的市场份额目前被压制在15%以内。

  滴滴区域运营高级总监孙枢在邮件中表示,如果美团保持30元一单的补贴,即使做到滴滴去年总单量(74.3亿单)的20%,一年就要烧掉70亿美元。他认为,“以滴滴今天的规模效应和技术壁垒优势,补贴退去后的友商势必难以为继,出现颓势”。

  除了跟进补贴,滴滴也正式上线外卖业务,直线打击美团的大本营。4月1日,滴滴外卖在无锡上线,三天后滴滴公布成绩单称已经占据无锡1/3的市场份额。滴滴外卖负责人罗文表示,由于外卖业务在无锡试运营的效果超出预期,近期将考虑进入更多的城市。

  但这一说法遭到美团方面的否认。美团外卖北方大区总监安中杰表示,滴滴外卖在无锡的市场份额仅占3%。

  据时代周报记者从滴滴方面了解到,罗文目前全职负责滴滴外卖的业务研发,此前他是滴滴第一任产品经理,曾主导滴滴全面改版、微信支付、专车启动等战役。

  滴滴备足了粮草,迎接这新一轮的围剿。现金储备多达百亿美元的滴滴在今年再次完成来自韩国未来资产2.648亿美元的融资,以及国内100亿元ABS额度。手握先发优势的滴滴,还会成为下一个饿了么吗?

  值得注意的是,出行领域的战争是一场持久战,一时的补贴固然可以换来市场份额的跃升,但却对这个市场没有任何益处。艾媒咨询CEO张毅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他并不认为美团能依靠补贴能打败滴滴。“网约车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必然存在着诸多玩家,但已经确立优势的滴滴不会轻易让出头名,美团的资金可以将补贴战维系多久?”

 

  

  (新浪汽车 4月5日报道)在华建厂事宜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之时,特斯拉现在不得不需要应对另一个挫折。4月4日,中国政府决定拟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这是中国对4月3日,美国政府依据301调查单方认定结果,宣布将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涉及约500亿美元中国对美出口的回应。

  尽管其他从美国进口到中国的车企,包括通用、福特也在加征关税的名单上,但特斯拉所面临的风险尤为巨大,毕竟在中国市场上所有特斯拉车型都是依靠进口来销售的。

  根据相关数据,新浪汽车认为,作为特斯拉仅次于美国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加征美国进口车关税可能会将特斯拉在华市场限制在一个“死胡同”中,从而影响其在全球的表现,甚至存亡问题。

  “加征关税对特斯拉的伤害最大,因为它还没有开始在中国本土生产。而对于通用汽车和福特来说,它们可以通过在华合资企业来弥补加征的关税。” 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说道。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则表示,若短期内,两国爆发贸易战,至少特斯拉是别想在华落地了。

  对此,特斯拉在中国的发言人尚未做出回应。

  自去年以来,特斯拉一直在与上海政府合作,探索在中国建厂,但尚未达成协议。据知情人士2月份透露,由于双方在建厂的所有权结构上存在分歧,尚未最终达成协议。

  目前,特斯拉已经受到了中国25%的进口税的阻碍,这一税率使汽车的标价超出了大多数消费者的承受范围。加征关税只会上特斯拉在中国变成面向小众市场的车企。

  特斯拉2017年全球总营收为117.6亿美元,其中美国市场营收62.2亿美元,中国市场营收20.3亿美元,占总营收的17%。特斯拉2016年总营收为70亿美元,其中美国市场营收42亿美元,中国市场营收10.6亿美元。

  2017年,在中国市场,特斯拉售出了 14883 辆电动汽车,占在中国销售的 449431 辆电动汽车的 3%,在中国市场位居第十位。

 

  根据中国乘用车协会的数据,今年1-2月份,共有36000辆为汽车从美国进口到中国,包括特斯拉、林肯、福特Mustangs等。欧洲车企包括戴姆勒、宝马也在中国出售美国生产的汽车。2月份,中国共从美国进口2323辆电动汽车,其中2160辆为特斯拉。(Dora)

  (原标题:最前线丨连摩拜也要被美团收入麾下,美团这是铁了心要吃下整个“出行蛋糕”)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摩拜要把自己卖给美团。

  针对今日传出的美团和摩拜已达成收购协议,摩拜将以37亿美元总价出售给美团,包括27亿美元的实际作价及10亿美元债务一事,36氪已从知情人士处确认消息属实。而此次交易的撮合方正是华兴资本。

  今天还有消息称,滴滴也要投资甚至是收购摩拜,对此,滴滴否认了这两种说法。不过36氪从知情人士那里了解到,滴滴此前确实和摩拜谈过投资的事情,也曾考虑过收购摩拜。

  36氪了解到,在此次收购消息传出之前,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就已经开始清退自己在摩拜的股份。有消息对36氪称,今年年初,摩拜曾在国外寻找大的基金来收购,不过这一消息没有得到摩拜方的确认。不过,从去年年底开始,摩拜已有多名高管相继离职,加入区块链创业。

  事实上,美团自己也一直有吃下出行这块蛋糕的野心。不只要与滴滴展开网约车大战,王兴同样想把美团的触手伸到共享单车领域,卡位共享单车场景入口。

  早在2016年,美团CEO王兴就以个人名义参与了摩拜C轮与C+轮共计超1亿美元的融资,那时双方关系已较为紧密。

  

最前线丨连摩拜也要被美团收入麾下,美团这是铁了心要吃下整个“出行蛋糕”

 

  图片来源:鲸准

  而据36氪此前报道,摩拜单车于2018年1月完成的超10亿美元E轮融资中,美团成为了领投方,腾讯仍是摩拜除管理团队以外最大的股东。

  

最前线丨连摩拜也要被美团收入麾下,美团这是铁了心要吃下整个“出行蛋糕”

 

  图片来源:鲸准

  鉴于腾讯与此次收购双方的友好合作关系,摩拜与美团能达成这笔交易似乎理所当然。

 

  据蓝鲸TMT报道,摩拜在过去几个月一直在尝试寻求独立融资,但因资金危机而无法获得正向现金流来维持正常运营。据悉,摩拜单车每月运营支出超4亿美元,目前摩拜现有股东已放弃继续支持,亦无新资本再愿意入场。

  自2012年第一代逸动上市至今,销量已突破72万辆。3月27日,长安汽车第二代逸动&逸动DT在武汉、东莞、郑州等地正式上市、震撼归来,引起不小的轰动。二代逸动来了一次赤裸裸的全新升级,共推出18款车型,售价区间为5.49—10.59万,被不少汽车爱好者称为“全优”产品。而随着第二代“逸动”的加入,逸动家族产品布局将实现对紧凑型市场的全覆盖。

  时隔6年的匠心之作,能否再度掀起销售热潮?长安汽车能否在紧凑型市场力压群雄?

  一、全网舆情传播走势

  

数说|时隔6年 长安新逸动能否完美“传宗接代”?

 

  长安逸动系列会成为入门级轿车的标杆?第二代逸动能带来什么?试驾体验如何?逸动PK帝豪,棋逢对手?早在逸动家族第二代正式上市之前,许多爱车、懂车的小伙伴们,便将目光聚焦于这一长安汽车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上。上市预告、车型介绍、试驾体验,种种信息的适时奉送,使得第二代逸动在上市前期,一直保有较高的话题度,同时也伴随着“白菜的价格、动感的车身”这样的高度评价,预热工作可以说是灰常到位了。

  3月27日,长安汽车“逸动之夜”来临,江城武汉、泉城济南、商城郑州,多地同时举行发布会,为逸动家族的上市赚足了眼球,当日信息量迅速攀升。作为第一代长安逸动时隔6年的继承者,第二代逸动的“蝶翼式”进气格栅引发诸多关注,时尚的设计、亲民的价格、优越的性能,更是引得吃瓜群众纷纷拍手叫好。如潮的好评、持续的讨论,也使得“逸动”传播量于发布会次日飞速窜至顶峰。

  二、舆论反馈情况

  

数说|时隔6年 长安新逸动能否完美“传宗接代”?

 

  时隔六年,长安终携第二代逸动及逸动DT出场,为观众拉开“汉秀大剧”,也着实令众多亲粉欢呼雀跃,正面情绪占比高达68%。主流媒体强势引导舆论,助力长安口碑飙升,如中国新闻网刊文《长安第二代逸动、逸动DT上市 越级“质”造布局细分市场》称,逸动DT上市后凭借超高的性价比将成就入门级家轿新标杆。同时“性价比高”、“核心硬件到位”、“外观设计青春时尚”等评价也饱含网民对逸动的期待。此外,也有少数网民对汽车质量存疑,认为一分钱一分货,如此低价出售恐难保障品质,不如购高价车买心安,但此类言论占比仅3%,短期内可能对逸动口碑影响不大。

  

数说|时隔6年 长安新逸动能否完美“传宗接代”?

 

  由词频图可看出,“长安”、“逸动”、“传奇”、“家族”、“魅享”等词抢眼,体现了在逸动之夜车友们对长安逸动家族双车所演绎的魅享传奇颇为赞赏。“品质”、“魅力”、“轿车”、“质感”等词凸显了第二代逸动“质感全有中级车”的定位,以示逸动追求高智能、高效能的决心,力求满足更多消费者对中国品牌汽车的品质需求。“试驾”、“品鉴”、“体验”等词则聚焦车辆驾乘体验,表明面对动感十足的新款车型,众多围观的小伙伴们早已按捺不住,跃跃欲试了。

  三、双微KOL账号

  知名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同理,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火热。小编观察了一下,在第二代逸动上市前后,微博、微信两大平台,都不乏车圈大号的加持and跨界KOL的助力。新一代逸动为何好评多多、热力满满,也就找到了合理的解释。

  

数说|时隔6年 长安新逸动能否完美“传宗接代”?

 

  在微博平台,以@汽车之家、@萝卜报告 为典型代表,粉丝少则十几万多则上百万的汽车大V们,都对“逸动”奉献出满满的爱与关怀,上市当日的扎堆发文,为新车打响了名头。@轼界 静态评测长安逸动&逸动DT的直播,也收获42万次的观看量。此外,@鲜城郑州 这一跨界KOL,由于发布会举办的地缘因素,也为新车上市贡献出强大动力,成为上市发布会预热的实力担当。

  

数说|时隔6年 长安新逸动能否完美“传宗接代”?

 

  在微信平台,“长安汽车”的自身传播成效显著,上市当日如梦如幻“逸动之夜”的相关消息斩获了10W+的阅读量。而以“有车以后”、“玩车教授”、“高氏观市”等为代表的车圈大号,也纷纷在上市前后为“逸动”强势站台,创作出近20篇阅读量过万的文章,展现不俗的传播能力。

  四、微博用户画像

  

数说|时隔6年 长安新逸动能否完美“传宗接代”?

 

  从年龄上看,第二代逸动设计较为契合年轻人的审美,故90、80后对逸动家族的关注度最高,占比合计达58%。再者逸动DT主打时尚科技和经济实用性,充分考虑到入门级家轿用户的消费需求,加上第一代逸动的忠实用户一直默默注视着逸动的更新换代,导致70后的占比也极为靠前。

 

  从地域来看,新一代逸动凭借10万以内的售价+时尚外观+优越性能的高性价比,成为购车刚需一族考虑的首选。帝都北京作为外来人口高度聚集,上班族五环内外“千难万险”往返的城市,催生出大量的买车需求,“逸动”的全新上市自然能吸引相当数量的潜在消费者。此外,“逸动之夜”在武汉、东莞、郑州、济南、杭州多个城市同时上演,精彩的活动、亮眼的新车,在上市发布会举行地均掀起不小的热潮,因而推动这些城市所在的省份纷纷上榜。

  上周五马斯克公开嘲讽陷入“用户资料外泄门”的扎克伯格的时候,他或许没有想到,自己的后院特斯拉未来一周的遭遇会和Facebook一样暗淡。特斯拉的最大难题不是车卖不出去,而是极其孱弱的产能。

  马斯克后院起火

  就在马斯克幸灾乐祸地问“Facebook是什么”并宣布退出Facebook平台后不久,一辆特斯拉Model X在硅谷核心地带山景城失控撞上了高速公路的中央护栏,随后又连续遭到两辆后车追尾。Model X的锂电池组在强烈撞击下爆燃起火,车头完全消失,38岁的华裔司机不幸身亡。车祸的肇事原因还有待查实,暂时无法得知车辆是否处在AutoPilot模式,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已经就此展开调查。

  这起惨烈的车祸很快成为了媒体报道焦点,现场视频和图片也在Twitter上广泛传播。然而,五天时间过去了,每天都在刷Twitter的马斯克却对这起车祸没有任何表示。他忙着推广自己的新公司Boring Company,和自己的粉丝互动解答,转发Model 3获得某媒体“年度最佳车”的新闻,还抽空转发了一篇《Facebook涉嫌窃取用户短信通话记录》的负面文章下,评论“震惊”。

  虽然马斯克在Twitter上依然谈笑风生,但实际上,这一周特斯拉的市场表现只能用风雨交加来形容。穆迪本周将特斯拉的债券评级下调到垃圾级,如果下周公布的Model 3产能未能提高,则评级还会继续下调。标准普尔对特斯拉已经提出了下调评级警告,其评级一直是负B,前景展望负面。

  谷歌搜索特斯拉本周的新闻,几乎清一色都是负面。在连续遭到券商下调评级和负面报告之后,特斯拉的股价持续大幅走低,本周已经下跌了17%,本月下跌了23%,更较去年9月的高点缩水三分之一,市值直接蒸发了超过200亿美元。

  特斯拉怎么了?如果说与时间赛跑的加速能力是特斯拉电动车最大的技术亮点,那么现在特斯拉面临的也是一场生死时速。这场较量面对的不是竞争对手,不是产品无法获得销量,而是自己的造车产能和现金消耗。这正是特斯拉的两大致命软肋。

  产能孱弱老大难

  售价3.5万美元起的Model 3是特斯拉第四款车型,也是第一款面向大众市场的车型。得益于马斯克和特斯拉的超高人气和技术优势,Model 3在正式交付和提供试驾之前,就已经获得了超过50万辆的订单,拿到了10亿美元的定金。但这款原本意在提升特斯拉格局的车型,却面临着无车可交的尴尬境地。

  按照马斯克的原先规划,Model 3的产能应当在去年第三季度达到1500辆,去年年底达到每周5000辆。但预期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实际上,去年第三季度Model 3只生产了222辆,第四季度生产了1542辆。特斯拉随后下调了产能预期,预计今年第一季度结束时达到每周2500辆,第二季度结束时达到每周5000辆。

  但彭博社依照Model 3新车VIN识别码的预计,Model 3目前的每周产量仅有不到1000辆,还不到特斯拉下调后预期的一半。而且,虽然Model 3号称3.5万美元起售,先交付的都是5万美元的高配版。下周特斯拉将公布Model 3最新产能数据,如果再次下调产能预期,那么股价无疑会雪上加霜。

  Model 3的产能瓶颈还直接拖累了Model S和Model X这两款高端车型的交付能力。去年第四季度,这两款豪华车的总出货量只有2.8万辆,而这已经是同比增长28%之后的产能了。特斯拉的产能羸弱可见一斑。Bernstein分析师马克·沃伯顿(Mac Warburton)表示,马斯克过于看重机器人和自动化,在提升产能方面犯了错误。有诸多研究显示,自动化反而会直接影响产能。

  在同一个季度,特斯拉生产了3万辆新车,营收32.8亿美元,巨亏7.7亿美元。而福特汽车生产160万辆,营收1457亿美元,利润24亿美元。看起来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两家汽车公司,市值却大体相当。投资者对特斯拉真是另眼相看,给出了完全不同的评估指标。

  现金只够几个月

  投资者相信马斯克和特斯拉可以改变汽车行业,可以成为匹敌福特和通用汽车的新巨头,才会给特斯拉这样的市值和股价。但如果他们怀疑这一前景,那么特斯拉的梦想溢价也会不复存在,这支梦想情怀股还会进一步下调到与财务数据相符的股价。

  一方面,无法交付新车就无法带来营收;另一方面,连续巨额亏损导致现金流迅速缩水。整个2017财年,特斯拉就亏损了22.4亿美元。实际上,特斯拉从成立至今,从来没有哪个财年实现过盈利,就连盈利的财季也是屈指可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过去五年已经85次要求特斯拉提供更多财务信息。

  特斯拉之所以出现亏损,主要是因为投入巨额资金用于扩大产能。到去年第四季度末,特斯拉现金余额还剩下34亿美元。特斯拉已经进行了多次融资,分别在去年8月和今年2月发债融资18亿美元和5.5亿美元。然而,持续融资之后的特斯拉依然面临着严峻的现金危机。

  资金情况有多严峻?除了正常运营所需的5亿美元的最低支出,如果特斯拉还想继续提升产能,可能需要维持去年20亿美元的运营支出。此外,未来12个月,特斯拉需要偿还11.5亿美元的到期债券,其中今年11月到期2.3亿美元,明年3月还有9.2亿美元。此外,特斯拉年底之前还需要偿还24亿美元对供应商的应付账款,而应收账款却只有1500万美元。

  这就是为什么分析师预计特斯拉的现金只够支撑几个月的原因,因为这是可悲的现实。如果不能迅速提高Model 3产能改善现金流,特斯拉唯一能做的就是再度进入市场融资,至少需要融资20亿美元,才能保证不会资金耗尽而破产。做空特斯拉的对冲基金经理约翰·汤普森(John Thompson)甚至预计这个资金缺口是80亿美元。

  要生存还得融资

  但现在融资并不是好时机,债市投资者已经失去了信心。去年8月特斯拉发行的2025年到期、18亿美元债券目前价格已经跌到了最低点,甚至接近90美分,收益率则飙升至6.58%。而做空特斯拉更是成为了股市大热潮。IHS Markit数据显示,特斯拉是美股吸引空头最多的股票,目前空头头寸已经接近了3000万股,价值超过了90亿美元。

  美股最著名的大空头吉姆·查诺斯(Jim Chanos)直言不讳地表示,“这家公司宣布的各种消息都没有兑现。去年11月发布的电动卡车Semi和新跑车Roadster,马斯克说分别会在2019年和2020年上市,这更是不可能的事情,生产线在哪儿?马斯克作为一家上市公司CEO,说话完全不负责任。”

  产能和资金问题不仅导致特斯拉债券评级遭下调,导致未来融资成本急剧增加,还直接挫伤了特斯拉的公信力。由于产能无法提升,交付遥遥无期,已经有数万人取消了Model 3的订单,后续的销售也会受到拖累。此外,评级连续下调以及持续不断的负面新闻,也会让供应商对特斯拉的偿付能力产生怀疑。未来他们可能会要求特斯拉先结清欠款,或者要求特斯拉支付现金交易。

  更加不理智的是,在中美贸易战最剑拔弩张的时候,马斯克却在这个时候上Twitter,直接抨击中国政府对汽车进口关税和合资建厂的要求不合理,给中美贸易战火上浇油,也令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特斯拉在中国的合资建厂计划已经规划了三年,但都因为马斯克不愿合资而长期搁浅。

 

  马斯克曾经多次痛斥做空特斯拉的空头不断捏造谣言,是想整死特斯拉。但特斯拉真正的危机不是来自空头,而是自身的孱弱产能。如果马斯克不能解决特斯拉的产能危机,跑赢这场与现金消耗的战争,他或许没有心情再嘲讽扎克伯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