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汽车家居
欧阳明高预计,今后几年插混(不含增程)份额还会上涨,有望提升至50%,纯电市场份额降低至40%左右是完全可能的。
“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至少会超过1500万辆,其中纯电市场份额继续降低到50%左右,插混增加至约40%,增程式电动车份额保持在10%左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表示,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600万辆左右,随后将进入稳定增长期,年增长率下降,保有量会大幅提升,预计2030年达到1亿~1.6亿辆。
当前,纯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激烈,较为饱和。相较之下,插混市场销量正在快速增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纯电动汽车总销量为771.9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体销量比例的60%,较2023年下降了10.4个百分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含增程)总销量为514.1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体销量比例的40%,较去年提高10.4个百分点。
欧阳明高预计,今后几年插混(不含增程)份额还会上涨,在新能源市场中份额有望提升至50%,纯电市场份额降低至40%左右是完全可能的。预计2035年新能源车国内外总销量有望接近3000万辆,保有量预计为2亿~3亿辆。而随着全固态电池量产,钙钛矿薄膜的应用,充电基础设施和车网互动智慧能源系统的普及,纯电动乘用车将重新回归主体地位,占到新能源车销售的70%以上。对于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开始装车,真正有规模可能需要五到十年,预计到2030年实现量产。
欧阳明高认为,当前新能源汽车仍处于初级阶段,还不是终极阶段,只有三场变革全部完成才算是真正的新能源汽车革命成功了。新能源汽车革命路线图包括上、中、下三场变革:动力电动化、整车智能化、能源低碳化,技术变革基本完成可能需要到2035年。
整车智能化是即将发生的技术变革,而智能汽车的发展会加剧市场竞争,其将对市场和行业带来影响。欧阳明高表示,新造车势力大量涌入的阶段即将过去,智能化变革阶段竞争会更加白热化,要做好准备进入兼并重组的转折阶段和产业模式变革的预备阶段。智能化技术变革将带来产业模式的变革,行业将从企业竞争到模式竞争。
欧阳明高认为, Deepseek的创新降低了端到端自动驾驶大模型算力和算法的技术门槛,对我国自动驾驶技术的加速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 详细资料
- 分类:汽车家居
这是2月10日在法国巴黎大皇宫拍摄的人工智能行动峰会现场。为期两天的人工智能行动峰会10日在法国首都巴黎的大皇宫拉开帷幕。本次峰会旨在加强国际社会的行动力,探讨人工智能的应用和全球治理问题。新华社 图
“法国正在重返(人工智能)赛场。”巴黎大皇宫的玻璃穹顶之下,法国总统马克龙被人群包围,他在全场最亮的一束追光中演讲:“我们将化繁为简。在国家和欧洲层面,显然必须与世界其他地区重新同步”。当地时间2月10日,人工智能行动峰会在法国首都巴黎拉开帷幕。对于法国乃至欧洲而言,这是在全球 AI竞技舞台上罕见的闪耀时刻。
随着ChatGPT的迭代和DeepSeek的横空出世,美国和中国的AI发展万众瞩目。欧洲在AI监管方面已然确立起跑优势,《人工智能法案》(AI Act)正在分阶段生效,但在技术赛道上的步伐却未跟上。 “对投资者来说,欧洲往往太慢了。”马克龙10日敦促欧洲减少繁文缛节,培育更多AI初创企业并对算力进行投资。同时,他也指出开发 “为人类服务”的AI至关重要,且必须受到监管。
巴黎人工智能峰会实际上是全球AI系列峰会的第三届,前两年的峰会分别在英国和韩国举行,更多关注 AI的潜在风险和安全性问题。此次名为“AI行动峰会”,旨在加强国际社会的行动力。从议题设置来看,“安全性”相关话题的比重不及过往,许多话题聚焦于AI面向未来的潜力。据《纽约时报》报道,法国政府认为这次峰会可以刺激欧洲对AI的投资,并可借此机会将欧洲定位为全球竞争中的佼佼者,而不仅仅是主要监管者。
美国斯坦福大学2024年11月发布的全球AI实力排行榜显示,美国、中国和英国位列前三,法国排名第六。法国议会科学技术评估办公室去年12月发布的报告称,欧洲的AI进展“不足以”与美国和中国竞争。
“欧洲在监管等方面过于中央集权,这意味着在观点、能力多样性等方面没有建立应有的优势。”英国剑桥大学机器学习教授、阿兰·图灵研究所高级AI研究员尼尔·劳伦斯(Neil Lawrence)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危险的是欧洲继续在AI领域犯同样的错误,倾向于复制美国或中国的创新模式。这破坏了优势,也不会让欧洲实现中美那样的AI发展规模。
在AI应用爆发的浪潮中,全球各国政府和科企冲向前海逐浪,但是对未知之境的探索竞争荆棘密布,对中美欧而言都是如此。“过去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技术都在撕裂我们,人工智能正处于这条路的另一个岔路口。”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AI研究所联合主任李飞飞在峰会上说道。
“监管已经出局,投资和创新才是主流”?
2月10日至11日的巴黎大皇宫,聚集了多国领导人以及研究机构和科技企业代表,包括国家主席习近平特别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印度总理莫迪和美国副总统万斯等。科企方面,OpenAI CEO奥特曼、谷歌CEO皮查伊、DeepMind CEO哈萨比斯等也到场出席。
据路透社报道,万斯11日在峰会上向欧洲盟友喊话,对AI的过度监管会扼杀这一变革性行业。在万斯之前,特朗普已对欧洲发出严厉警告,称如果欧盟通过法规来针对美国科技公司,或将招致报复。尽管如此,欧盟还是继续推动落实《人工智能法案》, 首批法规已于2月2日正式生效,其中包括禁止利用互联网或监控摄像头素材建立人脸识别数据库等。随着条款分阶段生效,到今年 8 月,OpenAI等公司的人工智能模型将被要求披露更多的训练数据。
《人工智能法案》是全球首部全面监管人工智能的法规,也是欧盟在规范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率先迈出的一步,但欧洲不得不面对科企接踵而至的抱怨。亚马逊网络服务公司欧洲区高管对媒体说,在欧洲审视AI监管,就像在解决一个不断变化的难题。
外界压力下,马克龙在峰会上直言,欧盟将放松对AI技术开发的监管。牛津大学法律和AI系监管教授伊格纳西奥-科弗内(Ignacio Cofone)对澎湃新闻说,许多企业和政策制定者担心,在与其他地区竞争的背景下,这可能会削弱欧盟内部的创新。马克龙的发言表明,欧盟可能会重新调整AI监管方式。但任何转变都将面临制度、法律和政治阻碍,而且需要重新进行政治谈判和监管承诺,特别是与那些赞成严格AI监管的成员国。由于《人工智能法》已经通过,全面解除管制不可行,但可以调整实施细节。
欧盟技术主权与安全事务委员亨娜·维尔库宁(Henna Virkkunen)10日谈及法案,虽然强调其公平性,相比去年刚推出法案时论调更为柔和。她说,法规必须以“非常有利于创新的方式”加以实施,欧盟将推出一揽子计划简化数字法律。
维尔库宁的言论是欧洲对AI发展姿态更为灵活的一种折射,正如欧洲媒体EURACTIV对巴黎AI峰会上内容的总结—— “监管已经出局了,投资和创新才是主流”。马克龙无疑是在欧洲倡导这股潮流的政治先锋之一,他9日晚宣布,未来几年内法国人工智能(AI)领域的投资将达1090亿欧元, 并认为这相当于美国的“星际之门”项目。但这相比与美国未来4年对AI投资5000亿美元的规模,仍有很大的差距。
目前,法国政府正积极扶持2023年成立的Mistral AI公司,这是目前为止欧洲最知名的AI初创企业之一,开发的聊天机器人应用Le Chat在当地备受推崇。法国负责人工智能和数字事务的部长克拉拉·夏帕兹10日在接受《费加罗报》采访时说:“我们有了法国的 ChatGPT,它叫Le Chat,甚至比 ChatGPT 还要快。”
法国以此次峰会为契机竭力展示他们重返赛场的信心,但现实或许并非如口号般乐观。欧洲智库布鲁盖尔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西班牙经济学家艾丽西亚·加西亚·赫雷罗向澎湃新闻指出,欧盟在生成式AI方面一直是一个追随者,未来可能会研发出具有自己优势的产品,但不认为欧洲会打造出一个独立的AI生态,因为这需要巨额投资。而在监管方面,欧盟已经启动实施AI法案,随着法规推进,欧洲最终或只能接受并非所有公司都能公开参数的现实。
DeepSeek带来现实主义的想法
随着巴黎AI峰会的举行,关于DeepSeek的话题也在会场内外被广泛讨论。10日上线的《泰晤士报》“科技播客”节目中,OpenAI首席执行官奥特曼再次赞赏DeepSeek在创建聊天机器人方面“工作出色”。DeepMind首席执行官哈萨比斯9日表示,DeepSeek 的新模型 “令人印象深刻”,但被夸大了。
上个月,中国AI初创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发布其最新开源模型DeepSeek-R1,用较低的成本达到了接近于OpenAI开发的GPT-o1的性能,“堆算力”的路径依赖被打破,长久以来市场认为美国科技公司占据AI领先地位的看法也受到剧烈冲击。
尼尔·劳伦斯表示,希望随着DeepSeek的出现,一些现实主义的想法会到来,“如果我们(欧洲)没有被硅谷那些广泛宣传但没有实际交付的AGI技术(AGI Vaporware)的叙事迷惑,欧洲可能已经开发了类似DeepSeek的产品。”
在DeepSeek热潮席卷全球之后,特朗普7日曾表示,这给美国科技公司敲响警钟,“我们需要全神贯注于竞争,以取得胜利”。这进一步引发了中美科技竞争的讨论。赫雷罗对此表示,DeepSeek 的出现表明美国和中国的AI生态正在分道扬镳,针对AI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将带来一个分裂的世界。对于中国而言,投资规模仍然至关重要,DeepSeek主要是在优化现有模型,投入更多资金才能拥有能够与美国大型语言模型竞争的自主模型。“我认为中国最终会达到这一水平,届时将形成两个主要的AI生态系统:中国和美国。”而据赫雷罗推测,“欧洲将站在美国一边。”
随着DeepSeek走向全球,意大利、韩国、澳大利亚等一些国家以“安全担忧”为由限制该应用在本国的使用,使其面临地缘政治的挑战。不过,特朗普2月7日表示,中国AI大模型DeepSeek不会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相反,美国可以从DeepSeek的创新中受益。中国外交部10日表示,中方主张开源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各国共享智能红利。
DeepSeek被视为全球AI创新中的一个耀眼浪花,还有许多这样的浪花共同推动这股浪潮向前奔涌。“DeepSeek表明所有国家都可以参与人工智能,这一点在以前并不明显。现在全世界都在追赶。” 美国AI产品初创公司Hugging Face的CEO克莱门特·德兰格(Clément Delangue)对《纽约时报》说道。
澎湃新闻记者 陈沁涵 朱润宇
- 详细资料
- 分类:汽车家居
新浪科技讯 9月20日下午消息,“小鹏汽车第50万台暨MONA M03第1万台下线”仪式近日在肇庆基地举行,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小鹏MONA系列研发负责人姜文、小鹏汽车肇庆基地总经理吕元美出席仪式。何小鹏表示:“今天是小鹏MONA M03第1万辆下线,也是小鹏汽车第50万辆下线,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对于小鹏汽车来说这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
8月27日,小鹏MONA M03上市,官方售价11.98万元起。根据小鹏公布的数据,上市52分钟,小鹏MONA M03大定破万;上市48小时,大定超3万辆;近期的日均新增订单超过了2000辆。为做好产能保障,小鹏汽车调整了生产安排,要求供应商伙伴积极响应、快速达成,保障小鹏MONA M03的产能提升、产品品质和交付效率,在10天内扩产2次。
- 详细资料
- 分类:汽车家居
在AI研发及应用迅速推进的当下,AI手机的时代已经到来。
2024年被业界广泛视为AI手机的“元年”,多家品牌的AI手机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手机营销广告语中为大众所熟知的高频名词“智能”已经悄悄地变成了“AI”。
AI手机能够实现高度友好、无缝衔接的人机交互。归根到底,皆因对用户人脸、指纹、声纹等生物信息,以及工作单位、家庭住所、银行账户、健康状况乃至习惯喜好等个人数据的全盘掌握。
那么,已经身处AI手机时代的我们,将如何破解“AI比你更懂你”的隐私保护难题?
AI手机:贴身服务同时“接管一切”
手机在最大程度上汇集了使用者的独有信息,正是基于这一点,AI手机可以结合用户个人数据和信息,实现最贴心、最个性化的“贴身服务”,从而达到“越用越好用”的效果。这就是AI手机最大的卖点。
10月30日,国内某知名品牌手机厂商召开了系列新品发布会。会上,推介人现场为大家展示了新机“一句话任务”的“AI智能体”功能:“点2000杯喝的”,还不到发布会结束,2000杯饮品便送到了会场每位观众的手中
从各大手机厂商的宣传介绍中,大致能够将目前手机搭载的AI功能分为三类:语音助手可以实现人机连续对话,而不必一次次重复唤起;图像处理功能可以实时识别取景框里的内容,进而推测用户意图,比如摄像头对准的是植物,那可能需要了解它的名称等信息,如果扫描的是一个包包,那估计需要一个购买链接;辅助办公功能可以帮用户把正在观看的一段外文视频实时翻译成中文,或者总结视频内容生成文档等等。这些都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人机交互体验。
除此之外,AI对于手机一些特殊功用的赋能,更是大放异彩。比如,将AI 大模型融入手机无障碍功能,开机即通过语音引导视障人士录入人脸、指纹,通过AI图片描述功能,用户可以直接询问取景框内出现的路牌、站牌、银行卡信息等等,给视障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助力。AI还可修复语音,将言语障碍者不清晰的语句实时转化为标准发音,从而突破交流障碍。
隐私保护:最大卖点也是最大隐忧
在不久的将来,AI手机会成为每个人形影不离的私人助理。我们一方面期待它“越用越好用,越用越懂你”;另一方面却无比担忧,它会比你自己更懂你,在它面前没有任何秘密。用户所有的个人信息数据,有可能在云上、也有可能在手机端侧、在App里,就是不掌握在自己手中。
目前各大手机厂商们,在保护个人信息、化解用户隐忧上,都拿出了举措与尝试:本地化手机端处理数据+云端加密处理数据,即用户请求优先本地处理,端侧无法完成请求时,手机端与云端协同响应,加密上传至云端处理。
监管部门也应该加快脚步,理清手机、App开发者,第三方大模型及云服务提供商等各方,在用户数据安全保密方面应承担的责任,建立监管框架以防范应对AI手机使用带来的隐私泄露风险。
AI手机的能力让我们惊叹不已。
未来也必将会有更多亮眼的表现值得期待。
科技的未来,
应该是永远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积极倡导人工智能发展理念。
以包容审慎的态度监管AI应用,
找到隐私保护与AI应用的平衡点。
- 详细资料
- 分类:汽车家居
AI大模型发展火热,带动算力基础设施提质升级,产业链公司迎来业绩增长机遇。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18家算力产业链上市公司公布上半年业绩预告,10家公司预喜,不少公司预计净利润增速在100%以上。
政策推动算力基础设施以及数据产业发展。在近期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数据局表示,正在组织编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推动构建协同联动、规模流通、高效利用、规范可信的数据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国家数据局透露,正在研究制定促进数据产业发展的政策。
“东数西算”带动产业链发展
“东数西算‘工程的实施,带动IT设备制造、信息通信、基础软件、绿色能源等产业链发展。”国家数据局数字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司司长杜巍日前在发布会上介绍,“东数西算”工程启动以来,截至今年3月底,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算力总规模超过146万标准机架,整体上架率为62.72%,较2022年提升4个百分点;东西部枢纽节点间网络时延已基本满足20毫秒要求;新建数据中心PUE(电能利用效率)最低降至1.10。
算力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推动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增长。
在服务器层面,浪潮信息(37.040, -0.06, -0.16%)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亿元至6.5亿元,同比增长75.56%至107.48%。公司表示,2024年上半年,服务器市场需求逐步改善。公司紧抓行业上行机遇,完善产品线布局,大力拓展国内外客户,实现了业务快速成长。
在芯片层面,海光信息(73.500, -0.81, -1.09%)预计,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加9.68亿元至13.08亿元,同比增长37.08%至50.09%;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6.32%至30.78%。海光信息表示,公司围绕通用计算市场,持续专注于主营业务并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性能、高可靠、低功耗的产品以及优质的服务,通过技术创新、产品迭代、性能提升等举措,公司保持和巩固了现有的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实现了业绩持续增长。
随着数据基础设施PUE监管要求趋严,“液冷”等降低数据中心能耗的新型制冷技术需求攀升。英维克(22.400, -0.32, -1.41%)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5亿元至1.93亿元,同比增长80%至110%。英维克表示,公司紧抓行业发展机遇,各业务板块均有所增长,其中机房温控节能产品增长较快。
并行科技(39.930, -0.22, -0.55%)从事高性能计算服务,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0万元至45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3980.92万元。并行科技表示,在政策支持下,算力服务市场空间日益增大,算力服务规模效应逐渐显现。同时,算力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升,单位算力服务的分摊成本降低,带动毛利率提升。
高端光模块需求旺盛
光模块是光通信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大模型训练需求增加、算力基础设施架构转变,400G、800G等高速光模块需求迎来新的发展周期。光模块“三剑客”中际旭创(127.690, 3.44, 2.77%)、天孚通信(92.590, 1.44, 1.58%)、新易盛(97.540, 2.17, 2.28%)均预计上半年将取得100%以上的净利润增速。
中际旭创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5亿元至25亿元,同比增速高达250%至307%。在接受机构调研时,中际旭创表示,下游大客户对数据中心资本投入大,高端光模块需求旺盛,800G/400G光模块需求有较大幅度提升。今年上半年,公司主力产品800G/400G光模块保持快速增长,同时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高端产品的销售收入占比高,带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大幅增长。
天孚通信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0亿元至6.77亿元,同比增长167%至187%。公司介绍,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算力需求增加,全球数据中心建设加快,带动高速光器件产品需求持续稳定增长。
新易盛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亿元至9.5亿元,同比增长180.89%至229.44%。公司表示,受益于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高速率产品需求快速增长。
算力基础设施加快升级
近年来,电信运营商调整优化资本开支结构,在算力及AI方面的投入不断加码。
中国联通(4.680, 0.03, 0.65%)董事长陈忠岳近日表示,互联网经历了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正在加速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下一代互联网就是算力智联网。中国联通将加强智算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新八纵八横”国家骨干网,强化全域算力智能调度,着力打造高通量、高性能、高智能的算力智联网。
中国移动(104.480, -1.52, -1.43%)董事长杨杰表示,要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升级。例如,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向通智超量一体化演进,打造多元泛在、绿色低碳的智算集群;加快数据基础设施向感知、传送、存储、处理一体化演进,构建支撑数据要素高效流通的数联网(DSSN),赋能海量、多维数据的安全交易和深度运用。
“在人工智能时代,作为网络核心节点的数据中心需要升级为承载智能算力的AIDC。”中国电信(5.980, -0.04, -0.66%)董事长柯瑞文认为,发展人工智能需要新型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提供支撑。中国电信今年将完成400G高速全光网全国覆盖,并加快向800G、1.2T超大带宽升级;适度超前建设智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中心向AIDC升级,全面支持“两弹一优”(弹性供电、弹性制冷、气流组织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