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汽车家居
5月15日,BI援引加州机动车管理局(DMV)公布的数据报道称,截至5月9日,苹果在加州注册测试的无人驾驶车辆已增至55辆,这意味着苹果公司在美国加州的无人驾驶测试车辆正在快速增加。
此外,加州机动车管理局的数据还显示,目前共有51家公司在该州注册了409辆无人驾驶测试车。而苹果的55辆测试车是加州第二大无人驾驶车队,仅次于通用汽车旗下的无人驾驶子公司Cruise,该公司拥有104辆无人驾驶测试车。
但即便这样,在测试中,苹果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比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无人驾驶汽车子公司Waymo(51辆)、特斯拉(39辆)、宝马(12辆)、丰田(11辆)以及梅赛德斯-奔驰(5辆)等公司都要多,这让人不能低估苹果公司在无人驾驶方面的决心和投入。
不可否认,当前全世界的企业都在争先恐后地开发真正的无人驾驶汽车,这一技术被认为是汽车和打车行业的未来。极客网注意到,在包括通用、拜腾在内的新旧造车势力的规划中,无人驾驶都被视为汽车发展“四化”(电动化、联网化、无人驾驶、共享化)之一。
尽管动作频频,但分析人士认为苹果在无人驾驶汽车领域的目标目前尚不明确。最初,苹果被认为在设计一款电动汽车,后来它对汽车业务进行了瘦身,似乎只开发平台,甚至可能有意介入打车服务领域。除非对汽车业务进行大规模投资,否则苹果将必须与一或多家公司合作,因为它缺乏运营类Waymo打车服务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基础架构。
极客网注意到,近期又盛传苹果公司已完成对陷入困境中的特斯拉完成尽调,不排除收购后者的可能。但最新消息显示,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已于5月10号在上海成立,看起来该公司并未放弃独立发展。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像Waymo和Uber这样的公司过去在加州曾拥有更多的无人驾驶汽车。以Waymo为例,该公司曾经在加州拥有超过100辆无人驾驶汽车,之后其部分车队转移到亚利桑那州和密歇根州,目前正在那里进行额外的测试。Uber于2016年末离开了加州,并带走了16辆测试车,此前加州机动车管理局威胁要撤销其车辆登记。
总之,上述帮当只是反应各大企业在加州的一个无人驾驶测试投入情况,不代表全美或全球范围内各家的真实投入和实力。但是,苹果无人驾驶测试车数量快速增加表明,它正认真对待无人驾驶技术开发。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此前曾称,无人驾驶技术是“我们最重要的核心技术之一”。
- 详细资料
- 分类:汽车家居
近日有日本国内媒体报道称汽车制造商日产(NISSAN)未来将在欧洲市场将停止生产采用柴油动力驱动的车型,因为日产品牌旗下的柴油车型正在遭遇有史以来的最大市场跌幅。
日产汽车发言人对外确认了这一消息,他表示日产将在欧洲逐步停售柴油车,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短期内将继续提供柴油车,但从长远来看,日产将专注于电动汽车。
“与其他制造商和行业机构一样,我们看到柴油车的需求在逐步下降,但同时我们预计不会在短期内突然禁售。在这一点上,对许多客户来说,现代柴油发动机仍将供不应求,我们并将继续在日产的动力传动系统中提供。在欧洲,我们的柴油车销售市场集中在那里,而我们的电气化战略推动将允许我们在每辆汽车更新的时候,从乘用车逐步停止使用柴油”,上述发言人补充道。
据界面汽车了解,日产在桑德兰的工厂将成为此次禁售事件的最大波及方,桑德兰工厂的50万年产能中有大约四分之一是柴油车型,这也是日产在英国境内产能最大的生产基地。日产在上个月就已经对外释放过裁撤桑德兰工厂员工的信号,不过这次裁员所影响的范围不会超过该厂总员工数量(7000人)的10%即700人。
据欧洲汽车工业协会(ACEA)公布的数据,3月欧洲市场汽车注册量下滑5.2%,日产汽车位列领跌榜首骤降16.3%。同时,日产汽车在英国的销量下滑35%至34,794辆。据彭博社的数据,2017年日产在欧洲销售了128,456辆柴油车,占在该地区总销量的16%。
英国市场对柴油车热度的骤降主要因为政府在不断“妖魔化”柴油汽车形象,以及从4月起开始征收的柴油车购置税。而背后真正的推动力则来源于欧洲范围内严苛的环境监管规定,在多方阻力的综合作用下,4月份柴油车在英国整体汽车销售中所占份额已经从去年4月的45%降至31%。
同时,大众尾气门对柴油车在欧洲市场的声誉影响仍在不断释放毒素,面对英国柴油车不再受欢迎的现状,包括捷豹路虎在内的其他车企也宣布了柴油车减产计划。上个月,丰田公布计划称将在年底之前在英国和欧洲停止销售新款柴油汽车,这被认为是日本汽车制造商退出欧洲柴油车细分市场的重大标志性事件。
- 详细资料
- 分类:汽车家居
北京时间3日消息,据韩联社报道,现代汽车及其子公司起亚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两公司4月全球销量共计63.1225万辆,同比增长10.4%,时隔40个月首次出现两位数增长。其中,中国市场销量同比增长101.9%,至10.3109万辆。
现代起亚在华销量翻番很大程度上是因去年受中韩“萨德”矛盾影响销量锐减而产生的基数效应。但两公司认为,在华销量在去年1月至今年2月连续14个月出现负增长后,3月和4月出现反弹,是一个积极信号。现代和起亚汽车1-4月在华累计销量同比增长7.2%,4月的销量分别为7.0007万辆和3.3102万辆。
现代起亚计划,凭借从去年到今年推出的多种新款车型积极开拓中国市场。随着中国汽车市场对SUV需求猛增,还将大力推出SUV系列车型,争取提高销量和利润。此外,两公司将在中国产品开发本部和大数据中心的带动下积极推出符合中国客户需求的车型
- 详细资料
- 分类:汽车家居
亏损增115% 特斯拉再遇“撑多久”之问
日前,特斯拉公布了2018年第一季度财报。
数据显示,在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的核算之下,特斯拉第一季度总营收为34.09亿美元,同比增长26%;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7.1亿美元,同比扩大115%。目前,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约为27亿美元。
从今年一季度的各项财务指标来看,特斯拉的表现没有像此前预期得那样糟糕。
产能持续跳票
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中,当被问及有关Model 3的产能情况时,特斯拉CEO伊隆·马斯克(Elon Musk)与华尔街的分析师们陷入争执。
“Excuse me. Next.”(不好意思,下一个。)马斯克甚至直接切断了高级分析师托尼·萨科纳吉(Toni Sacconaghi)的电话,这也直接导致特斯拉的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一度下跌超过6%。
事实上,自宣布量产以来,特斯拉Model 3的产能状况就一直受到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密切关注,结果特斯拉却一次又一次在交付Model 3的日期上跳票。
2017年底,特斯拉计划在2018年第一季度末实现周产2500辆Model 3的目标,并于第二季度末将这一目标提升至周产5000辆。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一季度,特斯拉共生产了9766辆Model 3;在一季度的最后一周中,Model 3的产量为2020辆。截至第一季度末,尚未交付的Model 3订单总量仍旧超过45万辆。
令人意外的是,Model 3的产能之所以无法快速提升,主要原因在于其工厂的自动化程度过高。4月中旬,马斯克曾表示:“特斯拉工厂的过度自动化是个错误,确切地说,是人类的生产能力被低估了。”
不过,特斯拉依旧相信,公司将在第二季度通过升级工厂设备来突破产能瓶颈,从而使Model 3的周产能翻倍。据悉,在4月的最后一周内,特斯拉一共生产了2270辆Model 3,连续3周实现周产量超过2000辆。
盈利和现金流困境
业内普遍认为, Model 3如约交付成为特斯拉实现盈利的关键。由于Model 3产能不断跳票,特斯拉逐渐陷入巨额亏损和负自由现金流的死循环。3月底,特斯拉的信用评级更是因此被穆迪下调。
穆迪分析师布鲁斯·克拉克(Bruce Clark)在报告中指出,“Model 3的生产节奏明显跟不上特斯拉此前的评级,且因为巨额的负自由现金流和债务即将到期,公司还面临着流动性压力。”
数据显示,特斯拉今年一季度的净亏损额高达7.85亿美元,再度刷新了公司有史以来单季亏损额纪录。今年第一季度末,特斯拉的现金余额为26.7亿美元;而去年底,特斯拉的现金余额为33.7亿美元。这意味着,特斯拉在今年第一季度的账面现金净流出就高达7亿美元。
此前,有外媒测算,特斯拉每分钟烧掉的现金逾6500美元,如果不进行额外融资,公司将难以撑过今年。
对此,汽车分析师章赞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对特斯拉来说,需不需要继续融资,可能就要具体看Model 3的量产情况。如果能够在二季度或三季度中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特斯拉无疑将赢得新生。
在2018年第一季度的致股东函中,特斯拉同样表示,由于产能暂时不足,Model 3的毛利率依旧为负,但公司相信,只要产能问题得以解决,Model 3单车毛利将实现从2018年第一季度的轻微亏损到第二季度的盈亏平衡,以及第三、第四季度的高度盈利。
据悉,特斯拉为Model 3设定的长期毛利率目标为25%,而目前特斯拉汽车业务的毛利率则是19.7%。
此外,一旦产能问题解决,特斯拉预测,公司最快将于今年第三或第四季度开始取得正净收入(不包括股票期权支出)。
没有预想严峻
对于特斯拉的未来发展,华尔街知名做空者马克·斯皮格(Mark Spiegel)表示,“特斯拉的财务状况非常糟糕,并还在恶化。”此外,他还认为,特斯拉在电动汽车市场将面临来自奥迪、保时捷、奔驰等高端品牌的全新竞争,但公司却没有建立任何形式的竞争壁垒。
随着传统汽车制造商加码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正变得愈加激烈。公开资料显示,奔驰EQC、捷豹I-Pace等电动汽车都将于今年面世,届时,特斯拉或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在章赞看来,未来特斯拉如果想要持续称霸电动汽车市场,还需要历经一次产品和产能方面的飞跃。
去年,马斯克就曾暗示,特斯拉电动跨界车型Model Y的设计和量产已被提上正式日程,而在一季度的电话会议上,马斯克曾明确表示,Model Y将在两年内开始投入生产。另外,特斯拉将于今年内完成第二座超级电池工厂的具体选址。据悉,这一工厂将在中国建设,并具备整车制造能力。
据此,业内猜测,Model Y很有可能将在中国进行生产。行业分析师娄兵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随着中国取消对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的限制,特斯拉无疑将进一步加快入华的决策进程,而开放后的国内市场也将带给特斯拉全新的营收增长点。
至于特斯拉在中国面临的竞争压力,章赞则持比较乐观的态度,在他看来,相比国内绝大多数的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特斯拉拥有与生俱来的议价能力,无需通过大幅降价来应对市场竞争。此外,从配套设施来看,特斯拉在国内的布局领先于其他车企,能够给消费者带来足够的充电便利。
事实上,随着国内乃至全球电动汽车市场规模的扩大,诸如电池这类零部件的成本会随之降低,特斯拉也将从中受益。就此来看,特斯拉未来局势或许并不会如预想的严峻。
- 详细资料
- 分类:汽车家居
4月北京二手房网签量环比增两成
同比仍下滑,刚需成二手房交易主力;分析认为未来北京二手房市场将进入企稳状态

我爱我家、中原、麦田等多家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延续3月回温行情,4月份北京二手房网签量是去年5月至今12个月里的最高值。在“3·17新政”影响下,从2017年5月开始,北京二手住宅月网签量从未超过1.5万套,不过今年3月份开始,北京二手房市场逐步复苏。但业内人士指出,北京二手房市场仍保持稳定,未来将逐步进入交易量、交易价格同时企稳的状态。
北京二手房网签复苏
据我爱我家集团市场研究院统计,4月北京二手住宅共网签13673套,同比2017年4月下滑19.1%,环比2018年3月上升22.6%。虽然同比仍在下降,但4月的二手房网签量是去年5月至今12个月里的最高值。
中原、麦田等机构的统计数据亦显示,4月北京二手房成交量有所复苏。
价格上,自2017年4月起,北京二手住宅交易价格持续走低。2018年4月二手住宅成交均价与3月基本持平,与去年4月高点相比,价格已累计下降18.2%。
4月二手房交易量为何会创下近一年最高?
我爱我家集团市场研究院院长胡景晖表示,主要因素还在于需求的重新增长。去年调控政策开始后,北京楼市的投资投机需求被大幅抑制,让不少购房者进入观望状态。随着政策的持续、市场的稳定、房价的下跌,北京楼市逐步向居住属性回归,形成了有利于首次置业及改善需求的购房环境。春节后,以自住为目的的购房人群开始重新入市,带来了北京楼市交易量的增加,止住了二手房价的连续下跌趋势,形成了回温趋势。
麦田房产首席分析师张叶松认为,4月份北京二手住宅网签量延续上月环比上涨,一方面与传统周期性3、4月份小阳春购房期有关,另一方面主要在于当前政策基调稳定,潜在客户需求活跃度在提升,另外,经过近一年的价格下调,业主和客户方对价格容易达成一致,促进成交。
中小户型为主,公积金成首选
记者发现,“3·17新政”后,刚需已成为当前二手房交易的主力。
据我爱我家集团市场研究院数据统计,4月北京二手住宅交易中,一居室占21.1%,两居室占55.5%,三居及以上占23.4%。在二手房的支付方式上,市管公积金支付的比例为29.7%,全款支付为26.9%,商贷支付为19.9%,市管组合贷款支付为17%,其他支付方式占6.5%。
与一年前对比可以发现,曾经占比过半的商贷已经降到了不足五分之一,全款支付占比经历几个月的增加后逐步减少到了不足30%,使用市管公积金的比例持续增加。
对此,胡景晖表示,“3·17新政”后,北京二套以及非普通住宅的首付比例大幅提高,银行贷款利率不断上升,使用商业贷款购房的行为急剧减少。商贷通道受阻后,全款一度成为北京二手房交易的主流支付方式,但在北京房价面前,有实力全款支付的人终究是少数,因此,经过一年的变化,公积金成为了购房人群选择最多的方式,这说明刚需成为了当前二手房交易的主力。 新京报记者 张晓兰
■ 后市
市场未过热,量价仍企稳
4月二手房的成交数据,是否意味着北京二手房成交量将触底反弹?未来走势又如何?
张叶松认为,就网签量绝对数据来看,当前成交量尚未达到市场正常水平,属于低位复苏阶段,离触底反弹仍然很远。同时,当前的交易量也不能支撑价格上涨,接下来,在没有绝对利好政策出台的环境下,价格还将保持平稳运行。
在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看来,影响市场最主要的政策依然是信贷等政策,目前来看,宽松的可能性不大。在信贷收紧的情况下,后续市场走势依然不可能明显上涨,平稳是主流趋势。
胡景晖表示,北京目前有大约800万套的存量规模,即使以年2%的换手率来看,北京二手房市场也有每年16万套左右的交易基本盘。因此目前二手房逐步恢复至正常交易水平,市场仍旧稳定,并未出现过热情况。其认为,2018年北京二手房市场的整体趋势是交易量在回升中趋稳,交易价格在下跌中趋稳,4月的量价说明这一趋势正在发生。未来北京二手房市场将逐步进入交易量、交易价格同时企稳的状态。(张晓兰)
■ 新房
4月北京新房交易持续低位
新京报讯 (记者张晓兰)与二手房不同的是,新房市场则呈现出持续低迷的状况。不过,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北京新房市场的低谷不会一直持续,随着新增土地的陆续入市,未来北京新房的交易水平必将回升。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4月新建住宅共签约1161套。这已是连续4个月新建住宅签约量低于1200套,历史首次出现。
安居客的监测数据显示,跟3月相似,4月北京新房市场成交区域仍集中于延庆、平谷、顺义等郊区,成交占比超4成。除了成交量处于低谷,4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的新增供应也陷入低谷。据我爱我家集团市场研究院数据统计,4月北京仅有海淀区的“冠城大通百旺府”这一项目有187套新增供应。
我爱我家集团市场研究院院长胡景晖指出,去年“3·17新政”以后,限购限贷让新房需求大幅减少,而预售证的严格审核、新房售价的限制则让新房供应大降,政策效应叠加,又恰逢一年的淡季前后,造成北京新房交易在今年前四个月均处于极低温的状态。
不过胡景晖表示,北京新房市场的低谷不会一直持续,随着新增土地的入市,未来北京新房的交易水平必将回升。在“房住不炒”指导下,未来北京新房市场将在房源供应和价格上更加偏向中低收入者。北京新房市场会进一步向居住属性回归。
■ 购房故事
卖旧买新,降40万出售
经常留意北京新盘的顾小姐,今年1月看上了西南三环的一套大平层,近200平米,开发商计划6月底签约。但1800万元的总价超出她的预算,思前想后,她和老公商量卖掉位于石景山远洋山水的一套两居,这样就减轻了首付压力。
1月底她将这套110平米的两居,以720万元的总价挂在了中介。但一个半月过去,几乎没有人看房。这样下去,房子卖不掉,改善置业计划也无法实现。顾小姐有些着急,于是多找了几家中介帮她卖房。就这样在焦虑中进入3月,看房的人好像随着天气开始回暖,顾小姐这才看到了希望。
3月24日,顾小姐的房子终于以680万元的价格卖出。虽然比预期少了40万元,但也在她接受的范围之内。“我太着急了,如果再挺一个月,也许价格不会压得这么低”。
首套婚房寻老城区小三居
“2017年年初,业主卖房都是一再加价,现在业主只要遇到真买家,一般都会降个二三十万的装修钱。”最近为婚房忙碌的方先生说:“现在卖房的业主大都是为了换房,不是卖旧买新,就是卖小买大,着急卖房的心情不亚于买房者。”
方先生从今年2月开始穿梭于各家中介看房,他计划今年完婚。虽然是首套房,但他也希望尽量减少将来换房的可能,所以把目标定位在小三居。综合考虑他和女友的上班地点,及将来孩子能在东城上学,他将目标锁定在东南二环区域。
今年3月,方先生在天坛公园以北的金鱼池小区看过一个户型,当时总价是780万元,后来据中介说以740万元的价格成交了。五一假期,方先生看了一套小三居,总价735万元,价格定得偏低是因为业主急着换房。
“现在的购房者还是更看重价格,尤其是性价比高的房源,只要业主降一降,就能出手。”他说:“现在目标很明确,不会再错过了。” 新京报记者 袁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