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多地上调公积金缴存上限 基本住房需求获支持

  来源:经济日报

  近日,多地调整公积金缴存基数和缴存金额。上调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主要是由于2019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较2018年有了一定涨幅。

  专家表示,住房公积金为职工家庭住房消费提供资金保障和储蓄积累,群众及地方政府对于住房公积金制度是认可的。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日前联合发布《全国住房公积金2019年年度报告》显示,2019年,住房公积金缴存额23709.67亿元;全年住房公积金提取人数5648.56万人,提取额16281.78亿元;发放个人住房贷款286.04万笔,发放金额12139.06亿元。

  数据表明,住房公积金行业积极服务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缴存职工占比持续增加,服务缴存对象中非公有制经济缴存职工占比近半。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中,城镇私营企业、其他城镇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非公有制经济缴存职工占比49.04%,比上年增加1.93个百分点。

  2019年,住房公积金支持缴存职工群体进一步扩大。全年共发放个人住房贷款286.04万笔、提取人数5648.56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3.25%、8.72%。住房公积金贷款和提取人数占实缴职工人数接近40%。

  2019年,住房公积金支持租赁住房消费力度加大。支持1013.82万人住房租赁提取住房公积金937.83亿元,支持人数比上年增长32.28%。

 

  住房公积金贷款重点支持了职工基本住房需求。2019年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中,首套住房贷款占86.96%。2019年,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比同期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基准利率低1.65个百分点至2个百分点,偿还期内可为贷款职工节约利息支出2617.14亿元,平均每笔贷款可节约利息支出9.13万元。

  文/新浪财经 徐苑蕾

  深圳楼市新政重磅落地已一周时间。上周三(7月15日),深圳市住建局等八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715新政”),共提出八项措施,涵盖限购、信贷、税收等方面内容,堪称深圳史上最严楼市调控政策。

  新政的出台无疑是为了打击今年以来深圳楼市中过热的炒房情绪,抑制房价魔幻般的上涨行情。如今新政落地仅一周,但是深圳的二手房市场已经出现明显的降温势头。

  “新政策出台,对市场肯定是有压制的,房价的话会稳中有降”,一位链家地产中介告诉新浪财经,新政影响范围最大的是750万以上的房子,“这类二手房必须得降价,不降的话,突然间就多了几十万的税费”。

  二手房网签量大降,房价涨幅环比收窄

  自2016年实施新一轮房地产市场调控以来,深圳先后出台了“深八条”、“深四条”等文件。而”715新政”则被业内视为近几个月以来深圳楼市过热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历年来调控力度较为严厉的一次。

  在深圳中原董事总经理郑叔伦看来,”715新政”的重磅落地,一方面控制购房需求,围堵落户即买房、离婚买房、一二手倒挂抢房等各类炒房途径,另一方面则通过限制豪宅成交,保障刚需,抑制房价的升幅。

  虽然新政仅落地一周左右,但深圳的二手房市场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降温势头,可见新政的威慑力十足,对过热的深圳楼市的压制作用正在显现。

  深圳楼市降温的一个表现是,二手房网签量的大幅下跌。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以下简称“深房中协”)根据深圳市住建局房地产信息平台预录网签合同数据分析,新政发布当周(7月13日-7月19日,也称为“29周”),深圳二手房网签(含自助网签)数量为5143套,较前一周10023套的网签量大降48.7%。

  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预计,随着新政效应的逐渐显现,未来深圳二手房网签量将会快速下滑,井保持低位运行。

  此外,深圳房价的涨幅亦明显收窄。根据诸葛找房提供的数据显示,”715新政”发布当周,深圳二手住宅挂牌价格为70373元/㎡,环比微升0.05%,价格涨幅相比前一周收窄0.29个百分点。

  从业主涨价房源占比来看,自25周起,深圳业主涨价房源占比连续上升,且上升幅度较大,超2.5个百分点。但29周在新政发布后,业主涨价房源占比为67.8%,与前一周相比上升0.8个百分点,上升幅度收窄5.4个百分点。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指出,严格执行”715新政”的话,预计深圳未来半年投资比例将暴跌,房价将开始一轮明显下调,跌幅在5%以上,过去深圳领先北京、上海的楼市将告一段落。

  但张大伟也补充称,深圳人口流入趋势不改,土地供应少的问题依然需要得到解决,否则政策的长期效果有限。目前看全国房地产调控效果最好的一线城市代表是北京,二线城市代表是长沙,均为供应增加叠加限制投资,取得了市场的长期稳定效果。

  新增房源减少,750万以上住房影响大

  根据”715新政”内容,深圳普通住宅的标准再次修订,在去年双11取消“豪宅税”房屋总价条件逾半年后,新政重新增加并将该指标提高至750万元。同时,将个人住房转让增值税征免年限由2年调整到5年。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豪宅税”重启并定到750万元,比上一轮的豪宅税标准高很多。对于福田中心区、宝安中心区、南山、龙华的部分楼盘来说,影响很大,“这些区域,特别是学位房的价格经过炒作之后,很多楼盘价格都在750万元之上。”

  “新政策出台,对市场肯定是有压制的,房价的话会稳中有降”,一位链家中介告诉新浪财经,新政影响范围最大的是750万以上的房子,“这类二手房必须得降价,不降的话,突然间就多了几十万的税费”,另一类则是不满5年的房子,不满5年的房子需要缴纳全额的增值税,相当于多了5个百分点的税费。

  “那种满5年的又没超过750万的房子,新政对它们的影响是最小的,这种房子价格也会比较坚挺,比较硬气”,该中介人士称。

  自去年11月深圳放宽“豪宅税”征收标准以来,深圳楼市进一步上行,尤其是疫情高峰后,深圳楼市在四个一线城市中率先回暖,甚至释放出过热的信号。2020年上半年,深圳的一二手住宅网签成交6.07万套,其中二手房住宅成交44000套,同比增加4成。6月深圳二手住宅成交量更是突破万套,刷新了2016年以来的新纪录。

  不过有中介人士表示,去年双11后的购房高潮已经将市场上的房源消化了很大一部分,目前手头的房源已经相对比较紧张,叠加”715新政”的影响,之后新增房源数量也会大不如前。

  一位中原地产的中介人士解释称,“因为有些不着急卖房的业主,本来他觉得房子价格挺不错的,可以卖了,但是出了政策之后,客户也少了,理想的价格也卖不出去,所以就不卖了。”

  “我们现在系统上挂牌的,之前前海片区有700多套在售,从上个月开始就少了,现在只有500多套”,前述链家中介人士表示。

  中介交易停摆,购房需求或向临深城市扩散

  “715新政”中最重磅的内容,莫过于“最严厉”限购政策的出台:深户居民家庭、成年单身人士(含离异)须落户满3年,且连续缴纳36个月个税或社保才有购房资格。

  该条政策被视为对此前深圳限购政策的“打补丁”。此前,深户居民落户即可购房,并未对落户时间、缴纳个税和社保的时长作出要求。

  但“最严”限购政策出台后也直接“误伤”了部分刚需购房群体。落户深圳的购房者韩旭(化名)目前仅缴纳了2年社保,他原本已经看好了一套婚房,首付也凑齐了,打算在本月20日签购房合同。为了让父母从老家过来深圳“确认一下”,韩旭的买房进度延缓了几天,而没想到”715新政”后他就直接失去了购房资格。

  像韩旭这样“瞬间”失去购房资格的刚需客不在少数。在新浪财经走访的过程中,不少中介表示,新政或会将这类购房者引流至公寓市场或者深圳周边的东莞、惠州市场。

  乐有家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深圳楼市调控新政后,惠州和东莞新增求购客户量明显上涨。7月13日-7月17日,惠州大亚湾片区的成交量持续上涨,17日涨幅最大。惠阳成交量则在新政出台后开始反弹,同样在17日达到成交峰值。

  不过,临深片区的热度已经引起官方关注。7月以来,东莞市相关部门接连出台了加强楼市监管的文件,其中对于商品住房的价格涨幅,以及对销售监管等均予以加强。

  据了解,随着”715新政”对深圳楼市供需市场的影响持续深化,不少房产中介交易也基本停摆,部分门店甚至已经是零交易。在新浪财经走访的周末下午,本该是带客看房的高峰时间,但在现场却可以看到不少中介门店内坐满中介销售。

  “这个月的话,生意肯定是有一些影响的”,前述链家地产中介人士表示。还有一位负责前海片区的房产中介表示,“门店交易量现在基本上已经停了”。

 

  但不少房产中介人士还是对深圳楼市比较乐观。“深圳的房地产行情,一般是等一年火一段时间。这次新政调控还是蛮严厉的,往年每次调控以后,深圳房地产市场都会有最起码半年至一年的价格横盘变动”,“深圳市场适应的能力是比较快的,预计三个月之后,市场会有些波动变化”,接受采访的中介人士表示。

  7月21日上午消息,疫情过后,2020年上海国际电影节7月25日-8月2日举办,新锐导演杜中坤使用iPhone 11 Pro Max拍摄了本次电影节宣传短片,为用户解读本次电影节的主题“团圆”。

  该片以“你凝视光,你就是光”为主题,表达了“当我们在观看电影的时候,我们也会从电影中看到自己”的意境,并期盼久别银幕的观众能走进影院,与“电影中的自己”重逢。

  这部短片由iPhone 11 Pro Max拍摄,并且没有借用任何辅助镜头。

  导演杜中坤提到了 iPhone 11 Pro Max的便携性和强大的拍摄功能,因为使用iPhone拍摄,转场时间大幅减少,另外可省去频繁换镜头的时间。并且由于没有借用任何辅助设备和镜头,随时可以开拍。“此次用 iPhone 11 Pro Max 是我用手机拍摄体验最好的一次。”

  杜中坤也是多年iPhone用户,“很多年了,不管去哪儿,我一直都习惯性的拿iPhone拍来拍去,有的作勘景,有些当素材,还有的直接放入正片。因为手机可以轻松的拍摄任何⻆度,直接,又直观。”

  他使用的拍摄软件是FiLMiC Pro,之前很多专业摄像或导演也用过这款App进行拍摄。配合FiLMiC Remote,用iPad或其他苹果设备可当监视器及遥控器,用iPad控制iPhone的参数。

  实际上,这并非用iPhone第一次进入电影或商业拍摄。多年之前曾有一部名为《寻找小糖人》电影就部分使用了iPhone拍摄,这部影片最后获得过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的。2015年,导演贝克和他的团队总用了3部iPhone拍出了电影《橘色》 (Tangerine),成为2015年圣丹斯电影节的黑马影片,并在同年7月登陆美国院线。中国用户更熟悉的例子应该是苹果的年度影片,近几年均采用iPhone拍摄。

 

  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多的手机产品被用在专业领域,影像拍摄是最容易被人接受的方式。iPhone因为在全球具备较多用户基础,以及出色的画质尤其明显体现出这点。而今年的iPhone 11 Pro系列则因三镜头系统及影像优化被众多专业人士采用。

  原标题:Model 3降4万 拼多多触碰特斯拉定价神经

  来源:北京商报网

  坚持直营模式、手握定价权的特斯拉,大概没想过谁能触碰自己的价格体系,但拼多多做了。7月21日,针对电商平台低价团购Model 3的活动,特斯拉发布声明称,未与宜买车或拼多多就该团购活动有任何合作,保留追究相关方法律责任的权利。实际上,采用直营模式的特斯拉一直是全国统一定价,拼多多此次的低价团购活动,不仅破坏了特斯拉的价格体系,也给特斯拉的销售前景带来了负面影响。

  真货还是假货

  声明显示,特斯拉接到网友举报后获悉此事,特斯拉未与宜买车或拼多多就该团购活动有任何合作,也未与宜买车或拼多多有过任何形式的委托销售服务,亦未就此次团购活动向宜买车或拼多多销售过任何本司生产的车辆。

  宜买车汽车旗舰店近日在电商平台拼多多上推出“特斯拉中国-Model 3 2019款 标准续航后驱升级版”万人团购活动,并宣称“万人团价¥251800”。

  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中国制造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补贴前售价为29.18万元,在今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下,补贴后售价为27.155万元。也就是说,此次拼多多团购价优惠高达4万元。虽然该活动7月26日0时才正式开始,但报名人数已达数千人。

  官方介绍显示,举办本次低价团购活动的主办方宜买车成立于2015年,是国内一家汽车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提供比4S店和经销商门店更为低价和一站式汽车购买体验,现已在福建、广东、江西等地开设200余家门店。

  对于特斯拉的声明,拼多多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相关车辆的确是正品特斯拉汽车,相关补贴也是真的。”目前,宜买车尚未对此事做出回应。针对特斯拉如何看待拼多多方面的表态,北京商报记者联系特斯拉中国相关负责人,但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复。

  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尚不清楚此次拼多多上所售Model 3车型的进货渠道,不排除商业炒作的可能性,也就是商家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售出,相当于贴钱进行广告营销。

  目前,特斯拉已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最受欢迎的品牌之一。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数据显示,今年6月特斯拉Model 3在华销量为1.49万辆,排名新能源乘用车榜单首位,超过排名第二至第五位的车型销量总和。

  是否承担售后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并非唯一一家对拼多多此类行为不满的企业。今年6月,半导体公司AMD也就拼多多平台销售自家产品发布声明称,AMD没有对拼多多电商平台及其上任何店铺授权,请消费者在购买时仔细分辨。

  与AMD相比,特斯拉此次的态度要强硬得多。特斯拉在声明中明确“保留追究相关方法律责任的权利”。对此,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特斯拉声明中所称“相关方”应该是宜买车和拼多多,但拼多多是电商平台经营者,该活动是由入驻拼多多平台的商家即宜买车推出,通常而言,特斯拉追究法律责任的对象是商家。

  “当事平台、商家涉嫌侵害特斯拉的商标权和经营权。”国标律师事务所主任姚克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特斯拉有权决定特斯拉汽车通过哪些渠道进行售卖。由厂家决定产品的销售渠道,有助于保证产品真实和可靠,进而有利于保障消费者权益。如果某一平台未获得特斯拉许可便销售特斯拉汽车,该平台可能对特斯拉构成不正当竞争。就本次事件来说,特斯拉可以起诉拼多多,要求拼多多不得售卖特斯拉汽车。

  不过,赵占领表示,宜买车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销售特斯拉汽车并不代表一定会构成侵权,它可能有自己的进货渠道,只要保证所售产品为正品,并不构成商标侵权。即使宜买车构成商标侵权,拼多多作为电商平台,一般适用通知删除规则,即在特斯拉发出侵权通知后仍不采取删除等措施才承担连带责任。

  对于特斯拉声明中“如消费者因上述团购活动产生任何争议或权益受损,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的表态,赵占领称,根据《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汽车三包法),三包责任由销售者宜买车依法承担。宜买车依照规定承担三包责任后,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属于其他经营者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其他经营者追偿。

  姚克枫则认为,如果拼多多平台向消费者销售的是正品特斯拉汽车,特斯拉仍然有义务为相关消费者提供车辆的维修、保养服务,但特斯拉可以和消费者一同起诉或投诉拼多多,要求拼多多赔偿消费者车辆相关的维修、保养费用,因为消费者在拼多多上购买特斯拉汽车手续未必完整,可能存在物品瑕疵。

  直营之殇

  特斯拉对Model 3低价团购活动不满的原因不难理解。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李颜伟看来,商家在拼多多上降价4万元销售Model 3,会影响特斯拉的销量。“原本消费者就对Model 3有降价期待,此次团购会让消费者更加持币待购,对Model 3的销售将带来不好的影响。”他说。

  张翔认为,此次Model 3低价团购活动直接冲击并破坏了特斯拉直销模式下的全国统一价格体系。据了解,不同于采取4S店销售模式的传统车企,特斯拉采用直营模式。该模式下,特斯拉旗下各款车型在中国市场均为全国统一定价。

  作为一种新兴电动汽车厂商常用的销售模式,直营模式相较于传统4S店模式,既有优势,也有明显缺陷。直营模式下,特斯拉官方调价成为常态。据统计,仅2019年,特斯拉便进行了11次调价,平均每月1次,其中8次为降价。

  由于直营模式下终端价格缺乏弹性,特斯拉一直面临着来自老用户的质疑声。今年5月,特斯拉Model 3在华降价10%,价格下调至27万元左右,引发部分提车不久的特斯拉车主的不满。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频繁的价格调整,体现出特斯拉调节供需关系的手段不多。特斯拉的价格围绕销量调整,这也是特斯拉的被动之处。品牌经销商是厂家库存的蓄水池,也是市场价格的缓冲器。目前,国内车市竞争惨烈,特斯拉所采用的直营模式的优势难以体现。

  (原标题:森马、七匹狼净利滑坡 服装业上半年惨淡)

  股上市公司中的品牌服饰很大一部分都陷入了成长困境,业绩总是小幅增长或是徘徊不前。如今主流消费人群的消费习惯以及对品牌的认知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这些企业虽然在努力改变,却依旧不是主流消费者想要的样子。

  2020年上半年,服装业成为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重灾区之一。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9日,中信证券行业分类中,品牌服饰板块共有13家A股公司披露上半年业绩预告。净利润预减、续亏和首亏高达11家,几乎无一公司逃脱疫情重击。

  其中,森马服饰(002563.SZ)预计2020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90%―100%;七匹狼(002029.SZ)则预计同比下降75.7%―83.8%。

  唯一净利润预增的ST摩登(002656.SZ)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也同比大降150.03%―203.39%。

  7月17日,时代周报记者致电致函三夫户外(002780.SZ)、七匹狼、森马服饰董秘办,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事实上,除去疫情这样的黑天鹅事件,这几年传统品牌服饰问题早已凸显,如何适应新需求新模式已经成为品牌服饰深思的问题。

  7月19日,时尚产业投资人、优意国际CEO杨大筠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疫情对品牌服饰冲击的确很大,但企业自身发展也存在问题。

  “A股上市公司中的品牌服饰很大一部分都陷入了成长困境,业绩总是小幅增长或是徘徊不前。如今主流消费人群的消费习惯以及对品牌的认知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这些企业虽然在努力改变,却依旧不是主流消费者想要的样子。”杨大筠坦言。

  业绩普遍下滑

  7月16日,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1―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256亿元,同比下降11.4%。其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5120亿元,同比下降19.6%。

  老牌服装品牌森马服饰发布公告显示,预计今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7221.06万元,而去年同期约为7.22亿元。

  森马服饰公告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境外业务亏损加大。”

  七匹狼也未能幸免。七匹狼预计2020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00万―3000万元。

  七匹狼在公告中称,“报告期内公司业绩下滑,主要是新冠肺炎疫情及其防控措施对公司的生产和经营造成影响,公司2020年半年度营业收入减少;同时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导致产品销售毛利率下降,实现利润相应减少。”

  可以看出,森马服饰和七匹狼虽然在上半年能够保持盈利,但盈利水平却在大幅下降。

  此外,上年同期仍在盈利的企业在今年上半年也陷入亏损“围城”。

  7月14日,探路者(300005.SZ)发布2020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探路者2020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1.3亿―1.48亿元,上年同期盈利8185.59万元。

  7月20日,探路者证券事务部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户外主业的销售收入尤其是来源线下业务的收入较同期有较大幅度下降,同时公司预计需计提存货、应收款等跌价(减值)准备金额合计约1.3亿元。

  7月20日,纺织服装品牌管理专家、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伟雄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受疫情影响,大家消费需求有一定压抑。

  “这类品牌主要仍是以传统实体门店为主导,疫情导致消费者在线下实体店购买频次减少,必然会导致业绩下滑。”程伟雄表示。

  线上寻求突围

  线下门店受挫,品牌服饰更寄希望于线上市场弥补。

  探路者证券事务部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根据疫情对经营业务的具体影响,公司针对性地调整全年营销运营节奏,深耕线上内容营销,促进线上业务发展。

  万联证券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6月,淘系平台服装行业成交额为637.47亿元,环比增长11%,同比增长45%。

  报告显示,跟踪的纺织服装行业重点27个品牌中,18个品牌官方旗舰店实现销售额同比正增长,26个品牌官方旗舰店销售额实现环比正增长。

  7月15日,太平鸟(603877.SH)发布2020年半年度业绩快报。公告显示,其营业总收入约32.17亿元,同比增长3.09%。

  太平鸟在公告中表示,疫情期间,公司积极迅速推进新零售业务,公司新零售及电商零售额大幅提升,尤其是二季度电商零售额同比增长30%以上,使公司营业收入与同期相比逆势增长3.09%。

  “疫情给服装行业带来的影响或许还会持续,在这种情况下,以传统线下实体店为主导的品牌,如果线上收入没有做重要补充,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挑战是很大的。”程伟雄认为。

  不过,太平鸟2020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也没有逃脱下滑的命运。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21亿元,同比下降8.55%。

  在杨大筠看来,目前大部分传统品牌服装企业的线上营业额占比还是低于线下的。

  “而且线上卖掉的很多产品实际上是低折扣卖掉的,线上平均的销售单价和毛利率都较低。”杨大筠表示。

  稳扎稳打过寒冬

  “疫情给服装行业带来的影响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在程伟雄看来,服饰企业要做好中长期的规划,面对现实稳扎稳打,做好内控,补足短板。

  探路者证券事务部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2020年下半年,探路者将继续聚焦资源夯实促进户外用品主业的发展,加强线上营销,线上线下业务协同,优化组织架构和绩效管理,严格预算费用管控,通过一系列综合举措努力提升经营业绩。

  杨大筠也认为,企业第一件事就是要开源节流,让公司的现金流变好起来;第二件事是要减库存,提高供应链效益;第三件事是企业要做好人才储备。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疫情影响下,国内品牌服饰企业也到了不得不积极转型阶段。

  “潮水退去了,才知道谁在裸泳。疫情倒逼服装产业积极转型。”杨大筠坦言,国内品牌服饰企业应该从本质上进行改变,做好品牌沉淀。未来,年轻化的消费一定是个性化、差异化和品牌化的。

  展望未来,不少券商研究机构对服装行业复苏充满信心。

  国泰君安在研报中表示,6月份,服装零售环比稳定,三季度加速复苏可期。

 

  “我们认为7月基本与6月持平。伴随疫情得到控制,消费环境放松,预计8月和9月将进一步有所改善,有可能恢复正向增长。”该研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