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存废争论犹存 25城再迎缴费基数调整

  时代周报记者 杨佳欣 发自北京

  时至年中,事关1.49亿工薪族的住房公积金,迎来新一轮调整窗口。

  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22日,已有泉州、桂林、吉林、重庆、乌鲁木齐、哈尔滨、南昌等25个城市发布了住房公积金缴存调整方案。

  提升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是各地调整的主要方向。目前,广东惠州的公积金基数上限最高,达到24951元。这意味着,在广东惠州月工资超过25000元的员工,公积金最高可以缴纳5988.24元。

  大部分城市也规定了缴存基数的下限,缴存基数下限一般是以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为准,但也有地区是以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作为下限,例如,吉林市公积金缴存基数下限为2019年该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即 3422.35元 。

  资深劳动法专家左祥琦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通常来说,公积金基数是否上调主要取决于当地的平均工资水平,多地上调公积金缴存上限显示出去年全年工资收入呈现稳定上涨的趋势。但逐年上调并非“标准动作”,“明年各地公积金缴存比例调整情况,还要看今年各地城镇在职职工的工资水平”。左祥琦强调。

  泰州、昆明调整幅度超3000元

  在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调整涨幅方面,各地差异较为明显。从已经公布调整方案的城市来看,上限增长区间在1000―2000元的城市居多。另外,有两座城市上限调整幅度超过3000元,分别是泰州与昆明。

  泰州今年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上调3500元,缴存基数“天花板”达到21500元;排名第二的昆明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比2019年提高了3453元,缴存“天花板”达到23516元。

  相比之下,吉林、石家庄、邯郸三地上调的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调整幅度则不足1000元。也有部分地方上限不做调整。6月22日,天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称,当地2020年度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上下限不变。

  “城镇在职职工工资是各地调整公积金缴存的唯一标准。”左祥琦强调。换言之,各地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涨幅不一,体现出各地工资水平增速的不均衡。

  另外,“公积金与社保不同,各地区各企业的公积金可缴存比例有一定可选择的空间。” 左祥琦表示。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单位和职工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上限不应高于12%,下限不应低于5%。

  不过,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按照去年的住房公积金缴存调整方案,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中上海成为一个特例。上海市职工本人和单位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为各5%―7%。

  这是否意味着上海企业公积金缴存比例低?在左祥琦看来,“这并非说明该地区的缴存比例偏低,而是指上海的企业,在公积金方面缴存比例可选择的空间较小”。

  更多影响高收入人群

  住建部、财政部、央行近日联合发布《全国住房公积金2019年年度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实际缴纳公积金的职工人数约为1.49亿人。

  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调整后,哪些人群受到的影响较大?

  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职工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单位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

  这意味着,缴存基数上限调整,对于收入水平已经超过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的人群影响更大。原因在于,这部分人群虽然收入水平较高,但公积金仍只能按照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数额进行缴纳。对于收入未超过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的人,若自身上一年工资水平未发生变化,那么缴存额度不会发生改变。

  “更高的(公积金缴存)上限意味着公司在住房公积金储蓄方面会花费更多的资金,这也会为企业带来一定负担。”一位资深人力资源从业人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企业存在打“擦边球”的现象。该从业者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如果员工的工资中包含交通补助、奖金等,有的企业只按照基本工资为员工缴纳公积金。

  “这种做法是不合规的。《劳动法》已经明确规定,工资总额包含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左祥琦说。

  多地放宽公积金政策

  当下,公积金存废争论余音未了,叠加疫情冲击,各地相继加大公积金的惠民力度。在此背景下,公众对今年各地的公积金新政给予了更多关注。

  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年内已有沈阳、孝感等20余地对公积金政策进行了调整,其中多地在贷款、租房提取限额等方面放宽了限额。

  在贷款方面,武汉、孝感两地公积金使用已经实现互认互贷。在租房提取限额方面,今年4月沈阳提出,提高当地租赁住房提取限额,市区内限额由1200元/月提高至1400元/月。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多地公积金政策出现明显的放松,额度放宽、使用上更趋于便民,“这并不是受今年疫情冲击所致,从2019年开始,公积金政策就已呈现出明显的、相对宽松的趋势,更好地支持个人的购房、租房需求。”

  左祥琦指出:“公积金存在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支持城镇在职职工的买房需求,目前在申请流程以及限额方面,各地情况不一,因此有一些人转而选择商业贷款买房,这也是目前各界‘公积金存废之争’的争论点之一。”

  据悉,住房公积金超过五年的贷款利率是3.25%,五年以下的贷款利率为2.75%,而商贷的利率一般在5%左右。《全国住房公积金2019年年度报告》显示,2019年发放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286.04万笔,比上年增长13.25%;发放金额12139.06亿元,比上年增长18.79%。

  但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末,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市场占有率仅为15.61%。“住房公积金贷款只有缴存了公积金的职工才有贷款资格,但公积金的受用人群仅为城镇在职职工。此外,公积金贷款有最高额度的限制,部分人的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并不够。”左祥琦说。

 

  在严跃进看来,公积金使用方面的审批流程还有待进一步简化。“住房公积金的发放时间相对较长,部分开发商由于公积金贷款会影响自身的到账速度,因此不愿意客户用公积金贷款买房。政策应该鼓励公积金与开发商之间的相关合作。”严跃进说。

  原标题:全国房贷利率连续6个月下降,二线城市下降幅度大于一线城市

  继五连降后,全国房贷利率六月环比再降4BP(1BP=0.01%)。

  近一年全国首二套房贷款平均利率走势(样本数:674)数据来源:融360|简普科技大数据研究院  根据融360|简普科技大数据研究院对全国41个重点城市674家银行分支机构房贷利率的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6月(数据监测期为2020年5月20日-2020年6月18日),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28%,环比下降4BP;二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60%,环比下降3BP。这是首套房、二套房连续下调的第6个月。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李万赋认为,结合上期报告数据来看,继4月20日5年期LPR报价下调10BP后,全国房贷利率整体下降了15个BP左右。房贷利率和5年期LPR的联动规律再次得到验证:即单次5年期LPR下调会带来房贷利率双月下调,其中首月房贷利率一般和LPR保持同幅度调整,次月调整幅度较小。

  一线城市调整小,二线城市多下调

  2020年6月,融360|简普科技大数据研究院监测的41个城市中,28个城市首套房贷款利率平均水平环比下降,30个城市二套房贷款利率平均水平环比下降。

  若按照一二线城市的划分,北上广深四座城市首二套房贷款利率调整方向并不一致。北京首二套房贷款平均利率均环比下降1BP,报告称,这源于极少数银行调整步伐略滞后,6月将房贷利率水平下调至和其他银行一致;上海首二套房平均利率保持不变;广州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环比下降7BP,二套房贷利率平均水平环比下降5BP;深圳则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上升了1BP。

  一线城市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环比,数据来源:融360|简普科技大数据研究院

  二线城市中,多城市再次下调房贷利率,但与一线城市相比,二线城市房贷利率调整幅度较大。其中,苏州、郑州、大连首二套房降幅均在10BP以上,昆明首套房降幅为11BP。并且苏州、郑州自4月20日以来首套房贷利率总降幅已超30BP,大连连续两期总降幅也近30BP。

  值得注意的是,太原和惠州5月首二套房降幅超10BP,此月则出现回升。其中太原上月首套房下调了19BP,本月又回调4BP,总降幅为15BP。

  部分二线城市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环比数据来源:融360|简普科技大数据研究院  无锡成首套房房贷最高城市

  根据报告制作的首套房房贷利率排行榜,在最低利率城市中,大连6月首套房贷利率下降10BP,使得其取代泉州进入全国前十低城市。而最高利率前十榜单中,尽管城市并未发生变化,但内部排名通过大幅下调后,苏州和郑州由上月第1和第6降至第8和第10位,南宁也在降低6BP后,排名由第2降至第3位。新的房贷利率冠军之位则无锡取得,亚军为合肥。

  2020年6月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最高十城市

  根据融360|简普科技大数据研究院监测的数据,自4月20日5年期LPR水平环比下调10BP后,除了成都和合肥外,其他城市房贷利率均有着不同程度的下降,苏州、郑州的降幅超过30BP,另有8城的降幅也在20BP以上,各地各银行因之前LPR变动的房贷利率调整基本完成。

  6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再次传达了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会议称将部署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向企业合理让利,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还提出要综合运用降准、再贷款等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力度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6月18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为了维护半年末流动性平稳,今日开展500亿元7天期和7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2.20%和2.35%。此次是央行时隔4个月后再次重启的14天逆回购操作,且中标利率较之前下降了20个BP。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李万赋表示,结合17日的会议政策精神,虽然6月15日MLF续作缩量价平,预计6月22日各银行的LPR报价仍有小幅下行的概率,不过考虑到时间较短,下行可能主要反映在1年期LPR上,5年期LPR处在观望窗口期,更大概率会按兵不动,进而在短期内不会传导至房贷利率上,即,短期内房贷利率或将基本保持平稳,略有下降。

  6月15日消息,滴滴出行今日公布出租车事业部组织架构升级及人事调整,任命石东海担任出租车事业部总经理,向CEO程维汇报,同时兼任普惠产品技术负责人,向CTO张博汇报。

  出租车事业部助理总经理兼出租车运营部负责人殷凯、出租车技术部负责人袁哲明、出租车产品部负责人隋信杰、出租车战略分析负责人徐雯向石东海汇报。此外,出租车运营部进行组织升级,下设安全与用户体验部、创新发展部、交易运营部、市场部、商业发展部。

  滴滴官方称,石东海将带领团队为出租车司机、乘客及行业创造价值,持续推动出租车业务与行业成熟领先的出租车企业深度合作,以及向他们学习安全管理经验,打造行业融合发展生态。

  去年9月滴滴宣布“新出租”战略,探索 “好司机,好服务,好收入”的治理模式,让乘客打车更方便以及获得标准化服务,帮助出租车企业拥有更多的管理抓手,来改善运营质量、提升经营效率,从而推动与传统出租车行业的融合发展。

 

  石东海于2015年加入快的打车,任出租车技术负责人,滴滴与快的合并后,历任代驾、品质出行事业群及普惠出行事业群等产品技术负责人。

  (原标题:电商主播纳入多地引进人才政策:广州花都购房最高补贴50万)

  澎湃新闻记者 揭书宜

  随着电商直播的爆红,各地针对这一职业的扶持政策也越来越多。

  近日,广州市、济南市、四川省、重庆市等多地,都在加速培养和引进电商直播人才,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措施。其中,广州市花都区计划给予优秀主播最高50万元购房奖励,直播电商企业在境内上市还将给予1000万元奖励。济南则拟培训10000名以上直播电商带货网红达人,实现线上线下成交额1800亿元。此外,四川省、重庆市也计划培训10000名直播带货达人。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相关政策指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给予了相关的数据指引。同时还结合了地方特色,从资源、资金、人才、宣传等多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广州市花都区:计划给予优秀主播最高50万元购房奖励

  6月8日,为进一步稳定和促进就业,以直播电商新零售助力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发展 ,广州市花都区制定了《广州市花都区扶持直播电商发展办法 (2020-2022)》(《办法》)。

  《办法》显示,花都区将引进专业直播运营商,对新设立或迁入花都区的专业直播运营商,被认定为区重点招商项目的,按实缴注册资本每满1亿元,给予100万奖励,单个企业最高奖励1200万元。

  在花都区纳统年营业收入超5亿元、10亿元、20亿元的,分别按照其对花都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的50%、60%、80%给予奖励,最高不超1000万元。

  不仅如此,花都区鼓励企业培养和引入各类行业主播,开展千人(主播)千店成长计划,为花都“四上”企业年带货量超1000万、2000万、5000万元以上的优秀网红主播(拥有知名平台粉丝量50万以上),最高分别给予10万、30万、50万元花都区购房奖励,优先享受人才公寓、入户指标、子女入学等人才政策。每年评选10名“花都网红”,给予按市场价70%租购人才安居用房的奖励。

  花都区还将给直播电商企业在境内上市给予1000万元奖励。《办法》提及,在直播电商资金扶持工程方面,花都区将积极推动基金孵化区内直播基地、直播公司、网红直播培训等产业链,助力直播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鼓励直播电商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做大做强,对在境内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上市的直播电商企业,给予1000万元奖励;对在境外资本市场上市的直播电商企业,给予800万元奖励。

  不仅是花都区,此前,广州市提出要打造“全国著名的直播电商之都”,培训1万名带货达人。3月24日,广州市商务局官网显示,广州市商务局出台《广州市直播电商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其中提及,将构建1批直播电商产业集聚区、扶持10家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头部直播机构、培育100家有影响力的MCN机构、孵化1000个网红品牌(企业名牌、产地品牌、产品品牌、新品等)、培训10000名带货达人(带货网红、“网红老板娘”等),将广州打造成为全国著名的直播电商之都。

  6月6日至8日,广州市还举办了“首届直播节(中国·广州)”,这是全国第一个以城市为平台的直播带货节。据悉,在三天时间里,直播场次超过了20万。

  济南:拟培训10000名以上直播电商带货网红达人,实现线上线下成交额1800亿元

  济南市委则在直播带货的成交额上设定了目标。

  近日,济南市委、市政府下发《大力发展电商经济,打造直播经济总部基地的实施方案》文件,旨在抢抓电商直播发展机遇,全力打造直播经济总部基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上述文件的总体要求提及:以建设“新媒体之都”、打造中国(济南)短视频双创基地为支撑,整合新媒体产业链,优化配置行业资源,着力打造一批直播经济基地、建设一批产业直播经济集群,培育引进20家以上全国知名的直播、短视频经济总部,100家以上具有影响力的MCN机构,300个以上网红品牌,5000个以上直播间,10000名以上直播电商带货网红达人。经过2-3年的努力,实现电商直播带动线上、线下成交额达1800亿元,占比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以上,推动直播、短视频制作产业成为我市重要新兴产业,将济南打造成为全国著名的直播经济总部基地。

  四川:实现年直播带货销售额100亿元

  四川省也提出,计划打造10000名网红带货达人。

  4月7日,据《四川日报》消息,四川省商务厅日前印发《品质川货直播电商网络流量新高地行动计划(2020-2022年)》。按照《计划》,四川将在2022年实现直播带货销售额100亿元,带动产值1000亿元。这是全国首个省级直播行业发展计划。按照《计划》,四川省将在2022年实现直播带货销售额100亿元。这是全国首个省级直播行业发展计划。

  四川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计划》,促进直播电商、社交电商、“无接触”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带动川货品牌新兴消费。根据《计划》,到2022年底,四川省将推进实施10个特色产业直播电商网络流量基地、100个骨干企业、1000个网红品牌、10000名网红带货达人的“四个一”工程,将四川打造为全国知名区域直播电商网络流量中心,实现年直播带货销售额100亿元,集聚生态企业1000家,带动产值1000亿元。

  据《四川日报》,从直播方向看,四川省将主要聚焦“直播电商+特色产业”“直播电商+县域经济”“直播电商+反向定制”“直播电商+扶贫”等8个方向。“‘直播电商+特色产业’是其中的重点。”

  重庆:培育10000名直播带货达人

  毗邻四川的重庆市也提出培训10000名直播带货达人的计划。

  5月10日,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发布了《重庆市加快发展直播带货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要积极发展直播电商,大力实施电商直播带货“2111”工程:到2022年,全市打造20个以上产地直播基地,至少发展100家具有影响力的直播电商服务机构,孵化1000个网红品牌,培育10000名直播带货达人,力争实现直播电商年交易额突破百亿元。

  《行动计划》提出,要扶持产业,推动直播电商供应链完善。强化“渝品渝有味”等网销产品的设计、生产、营销,丰富以美食吃播、城市旅游等为代表、凸显重庆网红特色的各类直播服务,打造多品类、有特色、供应足的直播电商产品与服务内容。

  此外,《行动计划》还鼓励利用直播电商缓解农产品卖难问题。

 

  据《重庆日报》消息,6月5日,重庆直播电商行业联盟在重庆6.18电商节启动仪式上授牌成立。作为落实重庆“加快发展直播带货行动计划”的具体举措之一,该联盟将为重庆市发展直播电商产业提供人才培训、MCN孵化、金融赋能和政企对接等重要支撑。

  北京时间11日消息,美国最大购物中心运营商西蒙地产(83.01, -3.46,-4.00%)集团周三表示,由于新冠疫情对零售业造成沉重打击,将终止以36亿美元收购陶布曼中心(Taubman Centers)的交易。此项交易是两公司在2月份美国疫情爆发前达成的。

  西蒙地产表示,新冠疫情对陶布曼的购物中心造成了严重伤害,因为它们大多座落在人口稠密的大都市地区,依赖旅游业,而且购物中心内有很多是受疫情冲击最为严重的高端零售店。

  西蒙地产还表示,陶布曼没有采取措施削减成本,以减轻这一大流行病的影响。

 

  陶布曼表示,反对西蒙地产单方面终止交易,称此举毫无依据。该公司还表示,将根据交易价格寻求货币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