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消息,高德在2018汽车客户大会上发布了智行战略,高德将从智能出行、智能驾驶、共享出行三个方面助力合作伙伴智能化升级。

  针对智能出行,高德地图汽车事业部总裁韦东宣布推出一站式解决方案——A+Box。这是一款车规级的硬件,自带4G网络,可通过智能语音等多种方式交互,内置高德地图车机版、虾米音乐、支付宝等阿里生态服务,能够为用户带来即插即用的在线化车联网服务。

  同时,高德与奥迪联合宣布基于A+Box产品达成合作,明年初将搭载在奥迪旗下多款车型上,现有奥迪车主也将能够通过加装的方式进行升级。

  可快速迭代的高性能车规级解决方案

  作为继TV、PC、手机之后的“第四中心”,汽车正在从出行工具转变为出行服务的平台。在这种从工具到服务的转变过程中,基于位置信息的体系化互联网能力逐渐成为汽车行业下一步竞争的关键所在。

  “智能化作为汽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每一个车企都在努力探索更加智能的汽车产品,但汽车的研发和迭代周期普遍较长,而用户对互联网服务的需求是持续更新,二者之间的矛盾需要解决。高德希望为车企提供的,是能切实解决问题、可以真正落地的方案。正如这次大会的主题,是看得见的未来。”高德地图汽车事业部总裁韦东表示。

  “A+Box就是高德基于这种背景面向汽车行业推出的一种解决方案。”据高德汽车事业部副总经理江睿介绍,A+Box采用车规级的8核高性能处理器,硬件标准较现有车载系统有大幅提升,能够带来不逊于主流手机的流畅交互体验。此外,A+Box内置4G网络,集成了包括导航、语音交互、车载娱乐、无感支付等在内的车内应用服务能力,并可实时在线更新迭代。江睿告诉记者:“A+Box实现了即插即用的无损安装,能够基于原车载屏幕,帮助合作伙伴迅速建立体系化的互联网服务能力,从而突破汽车行业研发周期的限制。”

  场景化的全生态智能车载服务体验

  如果说A+Box的硬件能力为在线化车载服务提供了基础,基于阿里巴巴的车载服务的开放体系则能够为用户带来场景化、个性化和智能化的服务体验。

  在驾车场景下,语音无疑是对驾驶安全影响最小,也最高效的交互方式。然而,要让机器能够充分理解用户的需求,对人工智能水平提出了很高要求。

  据悉,高德A+Box基于阿里巴巴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免唤醒、自然语言输入、智能语义理解等功能。通过优化算法,语音搜索的启动速度、识别流畅度、抗噪声干扰等方面都得到了提升与加强,并结合语义理解综合提升用户语音搜索的准确性,能够带来便捷、智能的车内语音交互体验。

  实际体验中,A+Box的交互能够实现快速响应和复杂的自然语义理解。比如,可以直接说出“找一家附近人均200元以上的日料店”或是“国贸附近1000元以上评分高的五星级酒店”这样的复杂条件,系统均能够准确识别并给出符合条件的结果。

  服务方面,A+Box内置了最新版高德地图车机版、虾米音乐、蜻蜓FM、支付宝等阿里巴巴生态服务体系,将不同车载服务之间的充分打通,而不用像手机一样在APP之间不断跳转切换,带给用户畅快体验同时,切实保障行车安全。

  比如,用户购买了演唱会门票,导航会主动提醒用户并为其规划导航路线;车载音乐和有声读物,会根据用户使用偏好进行智能推荐,同时排除不适合驾车场景下播放的内容;用户在停车场停车后,地图能够自动将位置记录推送到用户手机,以方便用户找车;当用户驶离停车场时,系统会通过绑定的支付宝账号自动完成无感支付;此外,A+Box还支持组队出行、违章查询等用户常用服务,以及天气、航班、股价等信息查询。

  开放的车载智能硬件中枢

  “凭借高性能硬件系统和场景化车载服务应用,我们希望A+Box为用户带来真正超越手机的车机体验。不过,仅仅做到这些还不够。”据江睿介绍,A+Box不仅是一个开放的软件服务平台,更是一个开放的车联网硬件中枢。依托强大硬件能力,A+Box能够与众多车内IoT设备连接,从而实现更多智能化的车载服务。

  就在不久前,高德地图联手达摩院推出车载AR导航,借助高德地图交通大数据和车道级导航引擎,以及双方合作共建的图像识别AI技术能力,将真实的道路场景与虚拟的导航指引有机结合,给驾驶员带来更直观的实景导航体验。

  “AR导航是解决导航信息准确性的一个‘终极方案’,高德与达摩院已经实现了可落地的软件解决方案,但要想实现AR导航,对硬件性能有很高的要求,同时需要有摄像头拍摄的实景信息。”江睿说,“A+Box采用了进行连接,就可以在车载屏幕上实现AR导航,极大提升用户的导航体验。此外,A+Box还能够支持如胎压监控、空气净化器、HUD等更多智能车载硬件。”

 

  “如今,智能化车载服务已成为用户购车时的重要参考,智能化的服务体验就是最大的产品差异化卖点。高德希望利用自身在出行领域的积累,携手合作伙伴一起,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更好地为用户服务。”韦东表示。

  2017年4月18日,北京,晚高峰时段多位市民叫顺风车出行。

  昨日,交通运输部通报网约车顺风车安全专项检查结果。检查发现,滴滴公司顺风车产品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交通部要求其在未完成安全隐患整改前继续下架顺风车业务。滴滴方面表示,将无限期下线整改顺风车。

  同时,交通部也通报了其他7家平台公司存在的几点共性问题,并要求平台公司在两周内制定相应整改方案和具体措施。

  滴滴公司存在7方面问题

  据了解,今年9月5日起,由交通运输部等10部门组成的网约车、顺风车平台公司安全专项检查组,进驻各网约车平台公司开展专项检查。会上,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介绍了检查工作有关情况。检查发现,滴滴公司存在7方面33项问题,包括:顺风车产品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公共安全隐患问题较大、网约车非法营运问题突出、应急管理基础薄弱且效能低下、互联网信息安全存在风险隐患、社会稳定风险突出等。

  针对上述问题,联合检查组提出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意见:一是未完成安全隐患整改前继续下架滴滴顺风车业务。二是依法处置非法营运行为。对网约车平台、私人小客车合乘信息服务平台开展非法从事出租汽车经营活动的,加大对相关平台公司的处罚力度。三是依法对滴滴公司主要负责人及法人代表等予以行政处罚,并责令滴滴公司对内部相关责任人员予以处理。四是对滴滴公司涉嫌排除限制竞争行为和发布违法广告等行为开展约谈,并依法处置。

  中央网信办、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也分别对滴滴公司在网络信息安全、公共安全以及市场竞争行为等方面提出了整改要求。据悉,联合检查组已向滴滴公司反馈了检查发现的问题清单,并提出了27项具体整改要求,要求滴滴公司在两周内制定相应整改方案和具体措施,并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监督。

  全行业网约车合规率不足

  联合检查组还向首汽约车、神州专车、易到用车、美团打车、曹操专车、高德、嘀嗒出行等7家平台公司反馈检查情况和问题清单,并提出整改要求。检查结果显示,全行业合规率仍有不足,普遍缺乏对车辆和驾驶员背景情况的动态管理。交通部要求上述企业在两周内制定完成整改方案和具体措施。

  记者注意到,对于其他7家平台公司,检查发现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网约车合规率仍有不足。部分“重资产”型平台公司的自有车辆合规率较高,但部分“轻资产”型公司合规率较低。二是安全生产管理亟须增强。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强化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等方面不同程度存在问题。三是公共安全防范存在不足。普遍缺乏对于车辆和驾驶员背景情况的动态管理,安全防护技术有待提升。四是互联网信息安全存在风险隐患。部分公司未按要求落实登记保护相关工作,数据分级分类管理规定不明确,企业内部信息安全方面的管理和培训不足。五是部分产品资金结算模式不合规,存在资金安全风险。

  滴滴程维再次向社会致歉

  会上,滴滴公司创始人兼CEO程维再次向社会致歉,并称将无限期下线整改顺风车业务。程维表示,近一段时间对公司过去六年发展进行了反思,感谢检查组帮助滴滴公司发现经营中的问题,提出的诸多建议将指导滴滴公司未来的健康发展。滴滴公司将配合执法部门坚决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滴滴承诺会尽最大努力保障平台上的乘客和司机的安全。

  追问1

  非法营运治理面临哪些困难?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蔡团结介绍,针对检查中发现的网约车平台非法营运问题,交通部要求,各平台应按照相关规定加速车辆和驾驶员有关许可申办进度,尽快实现平台下辖车辆及驾驶员全部合法合规,清退不合规车辆和驾驶员,规范产品资金结算模式。

  记者注意到,近一段时间以来,各网约车平台公司都在加速推进车辆、司机的“双合规”工作,但根据交通部公开的信息显示,目前,国内仍有相当数量的网约车是非法营运的身份。

  对此,交通部深化出租汽车改革首席专家徐康明认为,在目前的法律法规限制下,从主观到客观,政府部门都很难拿出行之有效的监督手段。“客观条件上,政府部门主要面临的是执法难问题,现有的执法手段与网约车营运特征不匹配、执法处罚手段单一、罚款额度低、政府执法部门人员缺失都是切实的困难,但在有些城市,暴露的是政府监管部门的执法意愿不高的问题。”徐康明说,与非法经营所能获取的巨大收益相比,企业面临的处罚就显得不值一提,即便是执法部门加大了查处力度,企业的违法成本依然偏低。

  徐康明建议,政府部门应尽快督促网约车企业把营运数据全量接入监管平台,可以根据数据判断网约车企业非法营运的情况,并根据线上数据对非法网约车企业进行处罚。

  追问2

  如何解决平台应急能力不足?

  据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蔡团结介绍,在检查中发现,各网约车平台公司存在着应急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普遍缺乏对司机背景的动态化管理。

  交通部要求,各网约车平台公司应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健全处置机制,加大客服力量配置和处理能力,确保能够快速反应处理紧急事件。记者注意到,早在今年9月27日交通部召开的例行发布会上,交通部发布针对网约车平台公司开展的专项检查的初步成果时,就谈到了各平台存在着“应急管理不到位”的问题。而此前发生的多起顺风车、网约车司机伤害乘客案件中,某些企业在应急管理中的做法更受到了社会公众和行业专家普遍质疑。

  交通部深化出租汽车改革首席专家徐康明认为,对于任何客运企业而言,应急管理的重点在于“安全前置原则”,也就是应该预先从机制上尽可能地规避风险,“问题的症结其实还在于企业的经营理念,在有些企业的逻辑中,事后赔付的成本比安全前置要低,但这严重违背了客运服务体系的基本伦理。”

  徐康明认为,面对进驻式检查指出的一系列应急管理问题,对企业来说,下一步应该做的就是尽快配齐应急管理人员,落实好驾驶员准入机制。“风险是不可控的,在对人的服务中,安全成本不应是企业精打细算的内容。”

  追问3

  准入门槛高是否拖慢合规化?

  记者注意到,全国已出台的网约车管理办法中,对网约车驾驶员和车辆的准入都提出了一定要求,在汽车轴距、排量等方面都提出了高于城市巡游出租车平均标准要求,简言之就是要比大多数巡游出租“高端”,还有城市对司机的户籍、学历也进行了一定限制。

  近段时间来,舆论中有一种声音认为,某些城市网约车准入门槛过高导致其合规化进程缓慢。对此,徐康明表示,首先,从公平竞争的角度而言,在出租车领域,巡游出租车的运营、定价都受到政府的严格管控。网约车如与巡游出租汽车“同质化”竞争,且不受政府数量和价格管控,这会造成不公平竞争,会摧毁出租汽车行业的整体监管机制体系,出租汽车行业改革将面临诸多困境。

 

  “另一方面,从目前网约车行业的发展状况来看,例如成都等大城市,网约车的准入门槛较低,却依然存在着非法营运的网约车比例偏高的问题。”徐康明坦言,对于未登记在册的网约车驾驶员,企业在纳税、社保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制度空子”可钻。同时,由于部分地方政府执法不严等问题,企业非法营运的成本要远低于合规化营运,导致从业人员、平台企业都没有任何合法营运的动力,反而拖慢了网约车合规化进程。

  11月22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宝马已在中国成都拿到 “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这意味着宝马将成为第一家在华拿到网约车牌照的外资车企。

  宝马在声明中表示,宝马出行服务有限公司作为宝马集团全资子公司,于今年4月成立。宝马计划12月份在成都投入200辆宝马5系轿车,其中包括传统燃油版和插电混合动力版,为了达到豪华网约车的标准,宝马集团还将为这200辆车配置专属的网约车司机。

  根据贝恩咨询公司的数据,中国网约车市场高达230亿美元,超过了所有其他网约车市场的总和,其中中国滴滴出行占据了预订市场的90%。但这一格局正在被打破。

  10月份,戴姆勒出行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与吉利集团(新业务)有限公司宣布,双方将在华按照50:50的股比组建合资公司,在中国的部分城市提供高端专车出行服务。新成立的合资出行公司初期车型将包括梅赛德斯-奔驰S级车、E级车、V级豪华多功能车以及梅赛德斯-迈巴赫轿车,或还将增加吉利集团的高端电动车型。

  此外,在本土自主品牌也开始窥视出行市场。日前,上汽车集团宣布进军网约车业务,正式推出网约车平台“享道出行”。相关信息显示,“享道出行”定位于中高端客户群体,主打中高端用车服务市场

 

  业内人士认为,传统车企进军出行行业是在寻求多元化的商业模式以及新的增长突破点。从当前汽车市场来看,市场增速放缓面临转型期,移动出行已经主要方向之一。实际上,各大车企已经开始向移动出行服务商转型。

  11月28日消息,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的股票在周二和周三收盘时出现连续下跌,因为之前有报告称特斯拉今年10月份在中国的汽车销售同比下降了70%。

  中国汽车协会的一位负责人对路透社称,行业统计数据表明特斯拉10月份在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仅售出了211辆汽车。

  特斯拉一位发言人随后做出回应称:“这一消息是不准确的,虽然我们并未公布区域或者月底销售数据,但是与这些数字相差很大。”

  这一消息出现后,特斯拉的股票价格在周二下跌了1.7%,周三股市收盘时的价格仍然出现了的0.6%跌幅。

 

  尽管股票价格出现了下跌,特斯拉的股票表现在2018年仍然位列美国股市的前列。1月份S&P 500(标普500)曾给出了表现一般的评分,但是特斯拉的股票在周一收盘时已经实现了11%以上的涨幅。

据国外媒体报道,特斯拉CEO马斯克今日表示,明年3月至4月,特斯拉将开始在中国交付Model 3。

如图所示,有网友在Twitter(推特)上向马斯克提问,他表示,自己的中国朋友接到特斯拉方面的电话。特斯拉工作人员表示,有可能明年第一季度向他们交付Model 3。这位网友询问,马斯克能证实这一点吗?

马斯克则回应称,很有可能明年3月份会有一些交付,对于4月份开始交付更加肯定。

马斯克今日还表示,特斯拉可以确保11月30日前在美国订购的Model 3,将于12月31日前交付。

马斯克上月曾表示,将加快在中国生产的步伐,希望2019年开始在中国建厂生产Model 3。并且,特斯拉在华所生产的车辆将只在中国销售。

马斯克称,特斯拉中国工厂(Tesla Gigafactory 3)还将生产所有电池模组(battery modules & packs),而所用电池将从包括松下在内的多家制造商采购,以保证及时满足需求。

另外,上海环境热线刊登的环评公示文件显示,特斯拉的上海超级工厂建成后,生产车型为Model 3和Model Y两种车型,目标年产25万辆纯电动整车。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规模将超过1200亩(逾86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