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参考报

  临近春节,国内疫情呈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态势,常态化疫情防控压力较大。那么,今年春节返乡是否需要隔离?回家路上要注意什么?就地过年有没有保障?

  春节返乡需要隔离并做核酸检测吗?

  劳作一年后,春节返乡与家人团聚是很多人的心愿。但眼下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各地的返乡政策也各不相同。

  记者梳理多地政策发现,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春节返乡,多需要集中隔离并进行核酸检测;低风险地区人员春节返乡,多需要报备且持健康码绿码。

  北京、天津、沈阳、合肥、武汉等多地明确,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春节返乡,需要集中隔离并且进行核酸检测。比如,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前往北京,需要集中隔离14天并且进行核酸检测;前往合肥,需要集中隔离14天、进行2次核酸检测;前往武汉,需要集中隔离14天,并进行2次核酸和1次抗体检测。

  针对低风险地区人员春节返乡,全国各地也提出了明确防疫要求。北京要求,低风险地区人员需在“京心相助”小程序或App上进行个人信息登记,与所在社区和单位提前联系;武汉要求,低风险地区返汉人员,需持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体温正常且持健康码绿码和通信行程卡;上海、南京、贵阳、昆明等地明确,只需持有健康码绿码、体温正常就可通行。

  “要把疫情防控放在今年春运工作的首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在日前召开的全国春运电视电话会议上说。

  记者采访有关专家表示,为做好春运疫情防控工作,输出地和输入地相关部门应提前建立好畅通的联系沟通渠道,并做好应急预案。此外,要让防疫措施更有温度,比如采取多种渠道,方便老乡们知晓在哪儿做、怎么做核酸检测,以及发烧咳嗽时去哪儿看病等,让大家过个好年。

  回家路安全顺畅吗?

  今年春运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第一个春运。“回家路安全顺畅吗”“个人应该注意些什么”一时间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表示,交通运输部门将积极配合人社、文化和旅游等部门做好相关工作,聚焦客流行前引导和管控,加强运输组织,科学调配运力,切实推动做好削峰控量工作。

  “增加客运场站及交通运输工具消毒通风频次,落实飞机、列车、长途客车、重点水域水路客运等交通运输工具实名购票、对号入座,严格执行测温、戴口罩、‘一米线’等防护措施。”刘小明说。

  此外,针对一些地区防疫健康码不互认、降低人员通行效率,并有可能因扫码查验造成人员聚集的问题,今年春运期间健康码将全国互认。

  回家路上如果出现突发疫情,引起交通管控、客流突变时,该怎么办?刘小明表示,各地将围绕运输组织、安全应急、防控措施、客流研判等,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并切实加强应急运力、保障队伍和防疫物资储备,确保运力安全可靠、防疫物资正常运转。

  从各地的防疫政策看,认真进行体温监测、全程佩戴口罩是回家路上个人防护“标配”。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建议,在春节期间少聚集,没有特殊情况尽量不要安排外出旅游,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不能像国庆一样流动。

  如何保障好就地过年?

  “今年过节不回家,待在公司挣钱花”“与其返乡隔离十四天,不如留下多赚四五千”,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就地过年成了今年过节的一种选择。

  “理解当前疫情防控难处,就地过年也是为了老家父母亲朋的平安。”29岁的湖南人王京选择在北京过年,这将是他首个在外地度过的春节。

  据记者初步统计,目前全国有超25个省份倡导“就地过年”,和王京一样,很多人响应了政府的倡议。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文新介绍,今年春运节前车票的预售较往年同期下降近六成,预计全国铁路春运客流将下调至2.96亿人次。

  就地过年背后是为了疫情防控,放弃与家人团聚的付出与贡献,值得珍视。为此,各地各部门也拿出了实招,让留下来的人们感受到“年味”。

  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确保节日期间商场超市运营正常,物流设施运行正常,生活物资生产企业开工正常,多措并举保障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和价格总体平稳;

  浙江、福建、广东等省部分地市提出鼓励企业采取发放“留岗红包”、改善就餐条件、安排文化旅游活动等措施,企业正纷纷积极响应;

  疾控中心将通过流调为市民营造安全活动空间……

  在保障好就地过年之外,部分地区也正在细化措施方案,全力帮助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安心、舒心过好年。

 

  有关专家表示,要保障好春节期间坚守者尤其是涉及卫生防疫的特殊群体的生活,对这些默默付出的凡人英雄,应提早安排,把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做实做细,让他们在岗位上过一个温暖的春节。

  自主车企欲通过新能源汽车在全球汽车工业赛道上弯道超车,然而,当前这一计划的实施难度陡增。2020年,特斯拉的年销量率先逼近50万辆,在全球电动车赛道上遥遥领先。2021年伊始,新能源汽车领域更是刀光剑影,战火升级。

  前些年,在补贴驱动下,国内新能源汽车高歌猛进,自主车企斗志昂扬,无论是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还是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都曾乐观地憧憬着新能源汽车美好的未来。王传福在2016年1月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曾谈到,按他的设想,新能源汽车2020年在比亚迪汽车业务中将占到90%,待时机成熟将变为100%。当时,比亚迪刚刚首次拿下201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

  不过,随着补贴逐年退坡,2019年国内新能源汽车迅猛增长的势头戛然而止,首次出现负增长,就在这一年,比亚迪未能拿下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五连冠。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疫情,国内新能源车市在上半年一度断崖式下滑,比亚迪借助刀片电池新技术以及新车型在下半年奋起直追,虽然最终全年以17.9万辆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守擂成功,连续八年位居全国第一,但同比还是下滑18.4%,加上新能源商用车,2020年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在其汽车业务中占比也仅有44%。

  李书福在2018年也曾公开表示,汽车电动化是大势所趋,吉利“蓝色行动”计划到2020年,90%以上的吉利汽车产品都是新能源车。而结果是,2020年,吉利以132万辆的销量连续四年夺得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第一,但其新能源及电气化产品去年销量仅有6.8万辆,占比不足6%,距离90%以上的目标更是相去甚远。

  理想与现实存在差距。按工信部此前的规划,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达200万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的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分别为136.6万辆和136.7万辆,较2019年同期增长7.5%和10.9%。经历过疫情的重创,国内新能源汽车最终V型反弹实现正增长,这份成绩单来之不易,而立下最大战功的却是在华国产的特斯拉。据乘联会的数据,特斯拉Model 3以13.7万辆的销量拿下2020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单一车型的销冠。而在2019年,这一榜单前十依然是清一色的自主品牌,北汽EU系列、比亚迪元EV和宝骏E系列位居前三。仅一年间,新能源车市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2021年,这一变化加剧。

  价格战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在2019年攻擂成功,从王传福手上夺走全球新能源销冠的宝座,并于2020年借助Model 3在华国产乘胜追击,接着再放大招,2021年元旦宣布第二款国产车Model Y降价逾10万元,欲进一步替代比亚迪在中国的新能源乘用车盟主地位。

  面对马斯克屡次降价“挑衅”,王传福正在应战,在上周正式发布DM-i超级混动平台,并启动秦PLUS DM-i、宋PLUS DM-i、唐DM-i三款DM-i超级混动车型的预售。DM-i超级混动车型搭载超级电混系统,是以电为主的混动技术,可油可电综合续航里程突破1200公里,在提供无限接近纯电动车驾驶体验的同时,且不受限购限行制约。王传福表示,DM-i超级混动有能力改变中国汽车市场的消费结构,加速实现绿色出行的梦想,比亚迪要让DM-i超级混动进入传统燃油车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细分市场,在红海中杀出一片蓝海。

  特斯拉通过降价加大火力进攻20~30万元这一价格区间的电动车市场。自去年以来股价屡创新高的特斯拉,承载着投资人更高的期望值,在生产、研发、销售、品牌等方面形成一体化的打法,中国车市是其最重要的战场之一。在大本营短兵相接,比亚迪无疑承受一定压力,如何摆阵布局抵御强敌,王传福正寻找对策。

  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兵分两路,除了在纯电动车上不断推出新技术与新产品与特斯拉对抗,也在加快步伐布局特斯拉所缺席的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今年在原有的DM-p平台的基础上新推出DM-i平台。值得注意的是,DM-i超级混动平台这次推出的三款新车,价格主要集中在20万元以下,秦PLUS DM-i补贴后预售价格甚至低至10.78万元起步。比亚迪内部人士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称,DM-p平台更倾向强动力,而DM-i更注重低油耗,并且让价格不再成为用户选择混动车型时的门槛,以此加快混动系统的普及推广,随着规模迅速扩大,将有助于进一步降低刀片电池等核心零部件的成本。

  不同于特斯拉在纯电动车上孤注一掷,比亚迪、吉利、长城等车企都纷纷采取纯电动和混合动力两条腿走路,长城汽车在前不久推出“柠檬混动DHT”混合动力系统,吉利汽车则将联合戴姆勒共同开发混合动力系统解决方案。与纯电动车型相比,混动车型在电池成本上偏低,而且在充电桩普及程度有待提高的情况下可缓解消费者的续航焦虑和充电焦虑。王传福和李书福不约而同选择加速驱动混动汽车来蚕食传统燃油车的市场。

  面对风起云涌的市场,吉利最近也是大动作连连,先是在1月11日宣布与百度联手造车,紧接着在两天后与富士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为全球汽车及出行企业提供代工生产及定制顾问服务。吉利副总裁杨学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汽车行业由制造行业向出行服务行业转型,整个制造和供应链体系这块确实慢慢发生改变,未来整个供应链和制造这块更多的还是看质量、规模、成本、效率等。

  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成本是所有业务的综合指标,成本控制是非常复杂的事情,也是一个企业的真本领。

  目前,特斯拉与一些自主车企业相比,在成本方面暂时尚未占到上风。不过,在全球汽车产业加快朝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转型过程中,特斯拉通过技术创新、在华加快国产步伐以及扩大规模化等战略,其在降低成本上依然存在较大空间。特斯拉如同“鲶鱼”,正搅动着整个汽车产业的价值链发生改变。

  技术战

  降低成本有助于加快撬动市场,而扩大规模又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成本,要形成这种良性的循环,技术创新起到重要的作用。小鹏汽车副董事长、总裁顾宏地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谈到,科技降本是非常快的,远远快于一些传统材料的降本,比如一辆传统燃油汽车,每年能够降5~7%已经不得了,但先进的电池、先进的芯片、先进的一些无人驾驶感应器等将会大幅降低智能电动车的成本,其中激光雷达的技术改进速度就非常快,当它达到一定规模的话成本就会降得非常快。

  顾宏地称,使用到最新的技术控制整体的成本,而且通过规模量产不断降本,这是一种趋势,包括特斯拉现在降本已降到一个非常好的状态,毛利不断提高,而蔚来、理想和小鹏汽车这几家造车新势力上市企业的毛利都逐渐增加,主要也是不断通过硬件体系、软件体系等研发,以及销量进一步释放,合力降低成本。

  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吴辉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在2020年上半年疫情这么严重的情况下,国内新能源车市下半年大幅度超预期,主要原因除了政策推动之外,更多的是车企推出一些爆款的明星车型,在价格上也下降到消费者可接受的范围内。2021年,不少车企都将推出新车型,将会带动今年销量继续增长,预计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可能达到200万辆左右。未来,电池的能量密度在材料改进和结构方式改进下将继续提升,瓦时成本也将继续下降。

  新年伊始,特斯拉立即推出国产Model Y新车,大众等跨国车企巨头也将带来新的电动车,而比亚迪、吉利、上汽、广汽、蔚来、小鹏汽车等自主车企业也纷纷提速。业内普遍看好未来的新能源车市。按中汽协预测,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同比增长40%。我国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给汽车行业带来新的考验,也给新能源汽车产业进一步发展提供机会。自主车企及相关企业纷纷在电池等核心零部件上寻求新突破。

  汽车产业正处于加速的变革期,智能电动车被视为继智能手机之后的又一个移动智能终端,无论是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还是科技公司,都纷纷争夺百年一遇的新契机。最近,有消息传出,苹果将于今年3月与现代汽车签署自动驾驶汽车合作协议,双方或合资建厂造车。而早在几年前就有报道称,苹果为打造汽车产品,曾寻求跟宝马、奔驰、日产、比亚迪等多个汽车厂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软件、硬件以及操作系统等一体化融合过程中,跨界合作造车的潮流正逐渐兴起。

  在汽车产业颠覆式的变革中,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在智能电动汽车赛道上最终只有几家企业胜出。顾宏地认为,或许有一两家传统车企通过创新破茧而出,而新造车企业里边可能也有几家会最后成功做出来,长远来看,在智能电动赛道上可能有四到六家企业组成头部企业,每家企业都各自占有10%以上的市场份额。

  虽然特斯拉暂时在智能电动车赛道上领先,但大众、丰田等跨国车企巨头以及谷歌、苹果、百度等国内外科技巨头都纷纷在争夺名额,自主车企未来能否实现弯道超车?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1月16日在中国汽车百人会期间谈到从实施强链补链行动、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加大推广应用力度、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和深化高水平开放合作这五方面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他谈到,围绕降低成本、提高安全及全气候适用等问题,发挥动力电池、智能网联汽车等制造业创新中心作用,开展技术攻关,加快车用芯片、操作系统等研发和产业应用。同时,他也强调深化高水平开放合作,指出全球汽车供应链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攸关的格局,要加强与各国和各方的开放合作,加快标准国际化,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形成开放性的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福特汽车(9.3, 0.30, 3.33%)周一表示,计划今年关闭巴西的三座工厂,并将计入约41亿美元的税前开支,因为新冠疫情使得其在巴西的产能过剩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该公司表示,将即刻停止位于Camacari和Taubate的两座工厂的生产,位于Troller的工厂将继续运营到四季度。

  福特表示,此举是该公司此前公布的预计耗资110亿美元的全球重组计划的一部分。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福特已完成了耗资42亿美元的重组。

  福特一位发言人表示,巴西工厂的关闭将影响到约5000名员工。该公司表示,去年巴西的汽车销量下降了26%,预计要到2023年才能回升至2019年的水平,而且主要是利润较低的批量销售。

  由于巴西工厂关闭,福特在现有库存售罄后将停止在南美市场销售EcoSport SUV、Ka紧凑型轿车和T4 SUV。

 

  该公司将保留在阿根廷和乌拉圭的各一座工厂。

  原标题:酚酞片及酚酞含片被停产停用:主要电商平台已下架 部分药店仍在售

  每经记者 方京玉 每经编辑 张海妮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1月14日上午公布关于注销酚酞片和酚酞含片药品注册证书的公告。公告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对酚酞片和酚酞含片进行了上市后评价,评价认为酚酞片和酚酞含片存在严重不良反应,在我国使用风险大于获益,决定自即日起停止酚酞片和酚酞含片在我国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注销药品注册证书。同时决定,已上市销售的酚酞片和酚酞含片由生产企业召回,召回产品由企业所在地药品监管部门监督销毁。

  国家药监局还对相关酚酞片和酚酞含片生产企业名单进行公示。据了解,酚酞片又名果导片,主要用于治疗习惯性顽固性便秘,因见效快且价格低廉此前在医疗机构、药店、电商等渠道被广泛销售。

  《每日经济新闻》新闻记者了解到,此前酚酞片的相关副作用已经引起了业内重视。通过在线问诊平台及医疗咨询平台可以看到,多名医生在谈及酚酞片的诊疗效果时也就该药品的多项不良反应进行了重点说明。

  药品被禁、电商下架

  根据国家药监局列出的企业名单,目前酚酞片和酚酞含片共有81个批文,其中涉及企业包括哈药集团三精制药四厂有限公司、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药企。

  1月14日下午记者在主要电商平台搜索“酚酞片”及“酚酞含片”,均显示“未找到”。记者咨询海王星辰、益丰药房(97.010, -7.49, -7.17%)、德生堂药房等淘宝官网是否有销售上述商品,客服均表示两款药品目前没有销售。主要电商平台目前已经对酚酞片及酚酞含片进行紧急下架。

  而通过外卖配送平台可以看到,目前实体药店的酚酞片及酚酞含片还处于可销售状态,包括仁和堂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仁和堂)、临汾宝珠制药有限公司、山西亨瑞达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亨瑞达)等多家药企的产品。在售酚酞片、酚酞含片每瓶价格多在十元左右。例如“翔宇乐康”牌每瓶0.1g/100片酚酞片售价12.5元、“亨瑞达”牌每瓶50mg/100片产品售价7.48元。

  记者注意到,在酚酞片产品包装上也对药物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进行了列示。不良反应有因酚酞引起的皮炎、肠炎、药疹等过敏反应;常服用酚酞片会产生抗药性、易造成肠道紊乱,产生依赖性等。

  按照国家药监局要求,已上市销售的酚酞片和酚酞含片将由生产企业负责召回,召回产品由企业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督销毁。记者看到,目前药店销售最多的酚酞片及含片产品主要是由亨瑞达及仁和堂生产。

  亨瑞达相关工作人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公司已经看到了药监局的公告,但是因为之前这个决定已经在业内流传,所以有做准备。

  药物副作用此前已被重视

  据悉,酚酞片也叫果导片,是一种刺激性泻药,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顽固性便秘或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清洗,因其价格低廉,此前在一些基层医院、药房、电商平台的销售仍较为常见。记者查询发现,亦有部分人群将酚酞片等泻药用于减肥用途。

  而在相关在线诊疗平台及问诊平台,此前相关医生在对患者介绍酚酞片时均会对该药品的副作用重点提及。例如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王驰在2019年9月于在线平台科普酚酞片功效与作用时指出,酚酞片是很强的泻剂,是通便药物,可以引起腹泻,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一般很少使用酚酞片,酚酞片的好处就是快、作用强,但是有副作用。

  王驰指出,因为酚酞片含刺激性成分,所以可以引起结肠黑变,长期使用酚酞片可以让粉红色结肠黏膜发黑,发黑后影响肠道肌肉间和黏膜下神经,从而让结肠运动更慢,然后会加重便秘。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苏琳2020年6月在平台表示,不建议患者长期服用酚酞片,因为有较大的副作用,长期服用会破坏肠壁间肌间的神经节细胞,从而导致肠道的蠕动更慢。此外,长期服用刺激性泻药会导致肠道的黏膜变黑,会导致结肠癌的发病风险升高,在停药以后是有可能得到恢复的。因此当时苏琳建议使用聚乙二醇、乳果糖、莫沙必利等容积性的、渗透性的泻药替换酚酞片等刺激性泻药。

  原标题:春节还能回家过年吗?过年能否举办年会和酒席?多地这样建议

  近期,全国多地出现零星散发病例

  个别地区突发聚集性疫情

  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春节能否回家过年?

  过年能否举办年会和酒席婚宴?

  成了很多人关心的话题

  近日,国务院、国家卫健委、全国多地相继

  发布了相关建议↓

  多部门倡导就地过年、减少不必要出行

  面对严峻复杂的冬季疫情防控形势,为减少春节期间人员的大规模流动。1月1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成立春运工作专班,要求减少不必要出行,确保疫情不因春运扩散,引导错峰避峰出行。交通运输部门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错峰放假、避峰开学、景区限量预约错峰接待等工作。

  1月9日上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在发布会上也表示,要引导错峰出行和线上消费,优化和错峰安排学校寒假放假、春季开学的时间,倡导在工作地过年,尽可能减少人员流动。

  近日,北京、上海、宁夏、山东、河南、安徽、湖北、河北等地先后发出“春节期间非必要不返乡”的倡议,鼓励企事业单位安排弹性休假,有条件的就地过年。

  北京

  北京企业联合会与北京市企业家协会倡议在京企业职工春节就地休假,号召在京企业职工两节期间非必要不出京、不出境,不去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城市)、人流量大的地方。

  青岛

  线上拜年、见屏如面也是一种时尚,呼吁春节期间尽量就地过节,家庭私人聚会聚餐时控制在10人以下,非必要不出青岛。

  浙江

  推出包括鼓励外地员工留浙过年在内的十条举措。例如,鼓励企业采取发放“留岗红包”、改善就餐条件、安排文化旅游活动等措施,吸引外地员工尽量留在当地过年,有条件的地区可给予适当补助等。

  广东

  建议广大民众非必要不离粤,春节尽量在本地过节。广东省卫健委鼓励企事业单位根据生产、工作情况和职工意愿,灵活安排休假,引导职工群众在春节期间尽量在粤过节。

  不出境、不跨省

  那春节假期还能不能聚会、宴请、团拜……?

  举办酒席、参加聚会

  又要注意些什么?

  过年能否举办年会和酒席?

  多地明确:取消团拜和大型活动

  其实,全国多个省份早在2021年来临之前,就已陆续发出通知,“双节”期间的集体团拜和大型聚餐等活动一律取消、不约!

  随着春节临近,又有多地紧急发布通知:聚餐、聚会、宴请、团拜等活动一律取消!

  江西鄱阳

  2021年1月9日起,个人自办结婚宴、寿宴、丧宴等宴请一律取消,各部门、各项目地自办聚餐聚会活动一律取消;餐饮经营单位严禁承办年夜饭等聚餐聚会活动,每桌就座人数一律控制在8人以下。

  安徽芜湖

  全市大型活动(如年会、庙会、茶话会、联谊会、团拜会等)原则上一律不举办,提倡家庭私人聚会聚餐等控制在10人以下。

  福建安溪

  取消一切“尾牙聚餐”、宗亲聚会、祭祖、庙会等大型活动;“红白事”一律简办,不宴请省外人员。

  浙江台州

  取消单位集体团拜和慰问、联欢等,家庭私人聚会聚餐等应控制在10人以下,有流感等症状的不参加。

  山东临沂

  原则上不举办大规模聚集性会议活动,一律取消300人以上的集体团拜和大型聚餐等活动,50人以上活动要严格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和预案。

  河南南阳

  各单位一律取消集体团拜和大型慰问、联欢、聚餐、培训等活动。

  ……

  确需返乡的人要注意了!

  多地已明确,异地返乡需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途中更要做好个人防护!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

  做好个人安全防护

  等春天 花一开满

 

  我们再相聚也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