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汽车家居
原标题:冷空气再杀“回马枪”3天内从“夏”回到冬
最近有多热?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
2月18日以来,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持续回升
尤其是华北、黄淮、江淮等地增温迅猛
气象监测显示
有19个省(区、市)共577个国家气象站
突破有气象记录以来2月份历史极值
多地连续刷新当地当月记录
21日突破2月历史极值的站点高达506个
△2021年2月21日,北京, 很多市民“轻装”出行。
但是别被眼前的温暖欺骗了
冷空气会再杀“回马枪”
给中东部地区带来雨雪天气
本周气温将要出现“断崖式”下跌
局地降温超20℃
3天内从“夏”回到冬
新一轮冷空气已经蓄势待发
将扭转气温异常偏高的格局
预计22日至23日
华北、东北地区、黄淮、江淮等地
气温将下降4~8℃,部分地区降温超10℃
东北地区南部、华北中东部、黄淮东北部等地
局地日最高气温降幅可达15℃以上
上述地区并有4~6级偏北风
22日
东北地区中南部、华北、黄淮、江淮一带
将普遍出现降温
吉林南部、辽宁中东部、内蒙古中部等地
最高气温将下降超8℃
山东北部一些地方降幅甚至超10℃
23日,降温重心南压到
淮河流域至长江中下游地区
河南西部和南部、湖北、安徽、江苏南部
上海、浙江北部和东部一带
降幅将普遍达到6~12℃
前期气温升得越高,后期就跌得越狠
如,河南郑州21日最高气温达28℃
但24日最高气温将降至6℃
3天内将体验从“夏”穿越回冬天
看看你在的城市气温大跳水了吗?↓
气温多起伏地区的朋友要注意气温变化
及时添加衣物,以免着凉
不过,冷空气对于广东、广西、海南等地
影响较小,这里的小伙伴
中午还是能穿着短袖吃雪糕
中东部将迎较明显降水过程
本周南方的降雨将逐渐发展
从西南地区逐渐蔓延到南方大部
甚至波及黄淮等地
22日—23日,降水主要在
新疆北部、黑龙江、
西南地区到江南中南部等地
23日—24日
除了西南地区、江汉、江南等地外
陕西南部等地也将加入阴雨行列
24—25日,降水区域将继续扩张
中东部地区将有一次较明显降水过程
西北地区东部、黄淮及华北南部
以及华南等地都将出现降水
乍暖还寒,气温起伏较大
小伙伴们外出需及时添加衣物~
- 详细资料
- 分类:汽车家居
原标题:传统车真要没了?这家汽车公司1月只卖出了1辆,到底啥情况?
新能源车取代燃油车已是大势所趋,但似乎冲击力度比预想中更大!
*ST力帆(5.390, -0.03, -0.55%)(601777)迎来牛年第一份“产销快报”。1月份生产新能源汽车105辆,同比增加600.00%;售出107辆,同比增加613.33%。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司1月份仅生产传统乘用车12辆,售出1辆——吉利入局后的*ST力帆,在新能源汽车产销上持续发力。
就在去年底,因实施重整计划,*ST力帆迎来“重生”。重庆满江红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满江红基金)持有约13.50亿股,持股比例由0%增至29.99%,成为新控股股东;执行事务合伙人重庆满江红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重庆两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占比51%,吉利迈捷投资有限公司占比49%,以下简称满江红公司)成为新实际控制人;李书福通过吉利迈捷全资控股的重庆江河汇企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将持有9亿股,占比20%,为第二大股东;原控股股东力帆控股持股数量仍为约6.19亿股,但比例由47.08%稀释至13.66%,降为第三大股东。
当时的公告显示,产业投资人将向力帆股份提供优质产业资源,包括但不限于协助将上市公司打造为吉利科技集团换电车型制造唯一的上市平台,并择机将中高端智能网联换电业务注入,通过资产重组为上市公司导入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中重点鼓励的换电新能源汽车生产、汽车与摩通产业整合机遇、产业技术支撑等。
就在今年1月6日晚间,*ST力帆审议通过董事会非独立董事换届选举的议案,拥有吉利背景的杨健、徐志豪、钟弦获得6席非独董席位中的3席提名。其中,杨健自2012年以来担任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副董事长,负责集团年度经营战略、新能源业务等核心工作;徐志豪则担任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此后在1月22日,徐志豪当选*ST力帆董事长。董事会还审议通过了将公司名称将由“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力帆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议案。紧接着在1月26日,力帆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揭牌,并导入吉利科技集团首款换电新车型。这也意味着,力帆重整后的产业转型进入实质性阶段。
*ST力帆1月30日发布的业绩预盈公告显示,公司预计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4亿元-0.8亿元。*ST力帆表示,根据重整经营计划,重整投资人将为公司引入新产业(126.540, -0.46, -0.36%)、新业务,因此原有部分力帆车型将不再生产。
2021年2月8日,公司及下属十家全资子公司收到重庆市五中院《民事裁定书》,确认公司及下属十家全资子公司重整计划已执行完毕。
*ST力帆表示,公司依托满江红基金、产业投资人持续深耕换电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依托吉利科技集团领先布局的智能网联、换电技术、模块升级、车电分离的新技术、新业态,匹配吉利科技集团全国换电运营网络和城市出行服务市场快速扩充,支持吉利体系全部新能源换电车型服务,产业投资人将同步组建换电联盟,输出平台化技术,凭借体系化竞争力迅速规模化、提升市场占有率、占据行业制高点。
- 详细资料
- 分类:汽车家居
原标题:
黄金卖场“国潮”金饰热卖 菜百所在的白广路成京城一大堵点
90后成春节黄金主力买手
这个春节假期,黄金卖场成了很多消费者举家购物的必选之地。不少消费者选择在新年添金,图个好彩头。而随着国潮复兴,在文创金饰和生肖文化带动下,90后也大举加入了春节“抢金”热潮,更接棒了“银发族”,成了黄金卖场主要购买力。
春节黄金卖场再度火爆
“2月14日那天,光是等停车位就在商场外面等了一个小时。”这个春节长假,北京的商圈持续迎来大量客流。据北京市商务局消息,第三方数据显示,春节期间,王府井(31.840, -1.58, -4.73%)、西单、三里屯等22个全市重点商圈日均客流同比增长近90%。
在各种商品中,黄金饰品稳坐春节期间的商品C位,不仅各大商场的专柜里,工作人员忙得几乎无法一对一服务,就连菜百所在的白广路一线,都成了春节中京城一大堵点,想要进入停车场,最拥挤时,得至少排队一小时。
“人挺多的,要是还等编绳,没一个小时也出不来。”一位拎着多个购物袋刚走出菜百的顾客称,这种人多排队的光景,已经有些日子没见到了。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由于疫情防控的原因,虽然没有前几年顾客将柜台围成里三层外三层的盛景,但是围满柜台不成问题。柜台里的一名工作人员要同时给几名甚至十几名顾客服务。顾客想要看款式,还得各种插空,想要隔着人看到柜台里首饰也几乎不太可能。而看中了一个款式,稍有犹豫就可能被旁边的人“拿下”。而这种热闹也在各大品牌珠宝柜台复制。
婚庆金、文创金 推涨90后购金热情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虽然“抢金”热潮依旧,但是主角已经悄悄换人。比起“北京大妈”们,如今90后也不遑多让。在各大卖场的黄金柜台,“黑发族”已经取代了“银发族”,其中20多岁的年轻人更是其中主力。之前被年轻消费者认为“土气”、时尚程度比不上钻石和铂金的黄金,重新成为年轻消费者尤其是90后的喜爱。
“一共7万3000元,我给您开票了。”在春节长假最后一天,三位年轻女士在足金饰品柜台前挑选半天,最终成交大单。“都是准备结婚用的首饰,选择黄金除了能保值,主要是款式多,挑选余地大。”今年28岁的准新娘表示。在被问及选黄金是否有点“老气”时,准新娘亮出了她挑选的三生三世系列首饰,并表示其中一些款式就是日常佩戴也不算夸张。
而今年多家黄金品牌与故宫、颐和园、国博以及各地博物馆联名推出文创特色金饰品,让黄金首饰从设计和寓意以及文化属性上都有一定的提升。
其中,菜百首饰与故宫博物院合作“宫匠黄金”、与颐和园联名开发“一生颐饰”、与天坛公园联名开发“承祈元吉”等系列饰品,黄金饰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体现出浓浓的“国潮风”。周生生故宫脊兽系列、周大福醒狮系列、SOINLOVE故宫兔子蜜粉金系列以及故宫“红绳”系列金饰手链等都成为网上热销的爆品。
这些“文创金”的主力消费人群大多是90后。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有机构数据显示,购买国潮时尚产品的,其中25岁以下的消费者交易额占24%,26至35岁的消费者交易额占30%。此外,目前全国汉服消费群体超过20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90后、00后年轻人群,而这些人群反向刺激了饰品的“国潮复兴”。
小克重金饰最“走量”
除了婚庆和文创饰品,更多的年轻人来买金饰品也是受到了近些年转运珠风潮的影响。在自己的皮绳上每年添一颗转运珠成了很多年轻人的习惯,而潮宏基(3.960, 0.05, 1.28%)、周大福、周生生、菜百等品牌的转运珠也推陈出新,生肖成了绝对主角。
对于卖场来说,小克数的黄金饰品、牛年生肖系列等,是“走量”卖得最好的产品。“比起压岁钱,送同等价格的黄金生肖珠子更体面。”今年刚当妈妈的尹女士表示,作为一名90后,自身经济条件有限,送亲戚家孩子黄金转运珠不仅图一个好彩头也有面子。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菜百推出了“抱抱牛”、“平安吉祥,圆圆满满”吉祥金钱、“我牛”黄金饰品等系列产品。据北京市商务局数据显示,菜百上新“我牛”系列黄金饰品,节日期间销售增长2.9倍。而在线上,潮宏基推出的“牛角包”黄金转运珠不到一个月就销售了5300余份。周大生(34.740, -1.16, -3.23%)的本命年迎财牛1月也卖了3000余份。
一些网上“金店”1月销售额比2020年的任何一个月都要高,甚至翻番,迎来了一个扎扎实实的“开门红”。
内存
实际上,黄金在春节期间价格“实惠”也是买金热的原因之一。上海金交所AU9999现货金在去年8月创出449元/克的高点后,一路下跌,11月一度跌至278元,截至年前,报383元。
分析人士认为,黄金首饰被赋予文化内涵后,更容易被年轻消费者所接受。而随着年轻消费者对黄金消费的观念产生变化,“买黄金既能当首饰,也等于变相理财”的观点也被更广泛的消费群体认可。
- 详细资料
- 分类:汽车家居
原标题:特斯拉狂降24%!今年来已宣布四轮降价,在华销量却大跌,释放什么信号?
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屠夫”,果然名不虚传。
刚刚,特斯拉又降价了。2月18日,特斯拉日本官网显示,Model 3标准续航版本降价16%至429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6.14万元),长续航版本降价23.8%至499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0.41万元)。
同时,特斯拉也调整了美国的售价。据特斯拉美国官网显示,特斯拉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起售价下调0.1万美元至3.699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3.86万元)。
2021年以来,特斯拉频频祭出降价“大杀招”,不到2个月时间,降价次数已达4次。春节期间,市场更是传出消息称,特斯拉中国正在研发一款面向大众市场的更便宜的特斯拉,预计零售价仅为16万元人民币(2.5万美元)。
随后,特斯拉方面回应媒体称,该消息不实。
特斯拉又降价了!降幅最高达24%
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将愈发激烈,特斯拉就是第一个“宣战”的。
继中国、欧洲市场之后,特斯拉的降价风又刮到了美国、日本市场。
2月18日,特斯拉日本官网显示,Model 3标准续航版本降价16%至429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6.14万元),长续航版本降价23.8%至499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0.41万元)。
不过,标准续航版本的Model 3降价之后,日本比中国市场仍然要贵出1万多元人民币。
就在同一天,特斯拉美国官网显示,特斯拉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起售价下调0.1万美元至3.699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3.86万元)。
而这已是特斯拉2021年的第三、四轮降价。2021年第一天,特斯拉宣布,中国制造Model Y以及全新Model 3正式发售;同时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Model Y长续航版起售价为33.99万元,此前为48.8万元,下调了14.81万元;Model Y Performance高性能版起售价为36.99万元,此前为53.5万元,下调了16.51万元。
短短20天后,特斯拉再次降价,这次是针对欧洲市场。其中,Model 3降幅达2500至3500欧元,Model 3标准续航Plus售价从42990欧元降至39990欧元。
目前,欧洲市场的Model 3都是由中国、美国工厂生产。
特斯拉在华销量罕见大跌
尽管2021年1月有大幅降价的加持,但特斯拉在中国大陆的销量却遭遇滑铁卢。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1月,特斯拉国产Model 3销量为15484辆,虽然同比增长了461.4%,但较2020年12月环比暴跌35%。其中,销量担当的Mdoel 3在1月的交付量为13843辆,环比大跌42%。
反观中国新能源(3.800, 0.14, 3.83%)汽车的整体情况,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1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16.8万辆,同比增长290.6%,环比12月下降20.5%。
由此可见,特斯拉的环比下降幅度是高于大盘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斯拉品牌在华增速放缓。
有分析认为,国产特斯拉Model Y上市后价格下调了15万左右,据说在开启预售后10个小时,订单量就突破了10万辆。因此,部分有意购买Model 3的消费者,或许会转而选择购买特斯拉Model Y。
另外,也有分析认为,可能受全球芯片紧缺、产能受限等影响,特斯拉的交付周期被迫延长,甚至可能与特斯拉2021年遭遇的一系列“负面”新闻有关。
销量大跌,显然是特斯拉最害怕看到的危险信号,因此在日本、美国市场降价的消息发布后,国内消费者对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降价预期被再度点燃。
在春节假期期间,特斯拉的特价版消息便传得沸沸扬扬。
2月14日,据IT之家报道,特斯拉中国总裁朱晓彤在接受采访时证实,该公司正在研发一款面向大众市场的更便宜的特斯拉,预计零售价为16万元人民币(2.5万美元)。
但随后,特斯拉方面紧急回应称,“特斯拉将推出16万元车型”相关内容为不实猜测,采访过程中未曾提及该信息,具体信息请以官方渠道为准。
“价格屠夫”未来靠什么赚钱?
如果说,产品是特斯拉的第一生产力,那么价格就是特斯拉的第二生产力。
蔚来CEO李斌曾预测,按照特斯拉的风格,一旦产能跟上,价格还会继续降,未来特斯拉的起步版本可能会降到10多万元。
因此,有市场预测,特斯拉未来的售价将无限向成本价靠近,而这或许取决于特斯拉未来的盈利模式。
国泰君安(16.850, 0.39, 2.37%)证券研究认为,特斯拉未来的盈利模式已经非常确定,把硬件价格做得很低,基本上以成本价销售,更多通过后端软件市场来收费,实现盈利,所以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特斯拉价格一直在往下打。
目前来看,特斯拉在软件业务方面占据明显优势,主要体现在OTA、自动驾驶层面。
每一辆在路上跑的特斯拉,都在不断地获取实际路况数据,有了这些数据,特斯拉可以不断的优化自动驾驶算法;然后再通过降低电动车售价,获得更多的销量,进而获取更多的路况数据,继续优化算法,最终完善自动驾驶软件,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目前,特斯拉的自动驾驶里程积累的优势巨大,已超30亿英里,实时的道路数据库已足够庞大。
据特斯拉官网介绍,当车主购买完全自动驾驶选择包(FSD)并激活后,可以享受到特斯拉相关车辆包括自动泊车、自动辅助导航驾驶、智能召唤等在内的高级自动驾驶功能。
而特斯拉对自动驾驶软件的定价策略是,随着功能的逐步完善而渐进式涨价,自2019年从发布以来,自动驾驶软件价格已经从5000美元上涨至8000美元(国内64000元/套),目前北美地区再次上涨至1万美元/套。
2020年一季度末,特斯拉FSD的选装率约25%,未来随着自动驾驶功能的成熟、法律法规等环境的完善,预计FSD选装率将持续提升,甚至到100%。
马斯克曾表示,未来FSD可能采取订阅付费的方式,预计将进一步降低消费者接受门槛,加速FSD渗透率的提升。
众所周知,对于软件而言,当销量足够大的时候,边际成本约等于0,未来每多卖出去一套,就几乎全是利润。
按照这套策略,不久的未来,特斯拉销售一套软件的利润,或许比卖一辆Model 3的利润还要高。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特斯拉价格的下降或许是为了降低购车门槛,从而促进整车的销量,后续的增值服务才是特斯拉利润持续增长的源头。
- 详细资料
- 分类:汽车家居
原标题:在线教育爆火的一年,我选择回归线下的教育初心| 非凡“疫”年
编者按
在网络世界,我们自嘲是打工人,我们没有姓名,只有符号。
可在现实世界,我们是骑手、老师、空乘、编剧、金融人、旅游人……
过去的2020年,我们是芸芸众生之一粟,也是共同呼吸的一体。
当凡庸浮生,遇上不凡“疫”年,我们一同忧虑、迷惘,也一起感动、展望。
牛年春节,中国经营网特别推出“非凡‘疫’年”专题。这一段段看似庸常的凡人历程,折射出风云变幻的非凡“疫”年,也描摹着生生不息的职人之魂。
如果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那么,我们每一个凡而不凡的人,都在让生命更加火热。
文/戚梦颖
如果问过去一年哪个行业最火,在线教育一定是避不开的答案。
疫情这只黑天鹅悄然而至,把人们的生活搅得天翻地覆,却也扇动在线教育逆势飞扬的翅膀。
在这一年,在线教育狂揽500多亿元人民币的融资,单项融资金额的纪录不断被刷新。行业马太效应加剧,巨头们站稳了脚跟,格局已然显露。
在资本与市场需求的双重刺激下,在线教育招聘战也愈演愈烈,机构们纷纷开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年薪来招揽人才。不少求职者应声入场,想要分得在热钱中涌动的在线教育的一杯羹。
然而,在高薪背后,是堪比996的工作重压,是老师、销售、客服三合一的身份迷茫,更是对自身教育初心的反复追问。
入场
2020年6月,因为考研复试在家休息的林木,不好意思继续赋闲,打算先找工作养活自己。
当时,林木身边有朋友在做在线教育机构的辅导老师。经朋友介绍,这个岗位需求量大,薪资待遇相对较好,也适合短期过渡。
于是,林木也向某家头部在线教育机构投递了简历,并且顺利地成为一名小学数学的辅导老师。
网课的形式与线下不同,与学生及家长直接沟通的并非是课程的主讲老师,而是另外配置的辅导老师。一堂上千人的大班课,往往会有几十名辅导老师分别负责不同“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
辅导老师不仅需要像班主任一样负责学生的上课、作业、课后答疑,还要像客服一样随时在线回答学生或者家长的各种问题。另外,在课程续费报名期,辅导老师还要担任销售一职,完成领导设定的课程销售KPI。
林木表示,她的薪资由底薪、餐补和绩效构成,带的学生越多,绩效越高。她的月薪平均约5000元,多带学生时可以拿到6000元,在续费期最高能拿到一万多元。
相较于辅导老师,各类课程的主讲老师门槛更高,待遇也更好。
杨隆西就是其中之一。
2013年大学毕业后,物理专业的杨隆西选择进入教培行业。这几年中,杨隆西先后在学而思和新东方任职,教授线下的高中物理课程。
时间来到2018年,一家厦门的在线教育创业公司向杨隆西抛出了橄榄枝。在对公司进行一番考察后,同年5月,杨隆西决定加入。没想到,公司第一批招生就有约1万名学生报名。杨隆西的课堂人数也达到满班的1000人。这一年,杨隆西的年薪也达到了40万元。
随着公司的业务渐入佳境,2019年,杨隆西的收入又增长了10万元。对于传说中的年入百万,杨隆西认为,如果自己愿意带更多的学生,达到这个数字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突然而至的疫情却打乱了杨隆西所在公司发展的步伐,也逐渐让他萌生退意。
离开
在疫情暴发初期,在线教育用极低的成本实现快速大量获客。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3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4.23亿,较2019年6月大幅增长。
杨隆西回想,那时公司一下子招收了过多的学生,但是并没有真正盈利。“我们那时候差不多收了100万个学生。虽然是低价课程,但基本上就是免费,因为服务器和流量要收钱,还要考虑运营成本和授课老师上课的成本,把这些成本算进来绝对是亏钱的。”
对于体量不大的公司来说,这绝非好事。杨隆西觉得,第一梯队的公司有资金和技术的加持,能够容纳激增的流量。但是,对于他所在的公司来说,没有跟上的服务器导致用户体验并不好。虽然有了数量,但是口碑却没有打起来。
没钱又没人,但还要硬着头皮和第一梯队的公司竞争,抢夺头部机构正在快速渗透的市场。于是,杨隆西每周的工作时间从50个小时增加至70个小时,相当于996。“2月份连着整整上了一个月的课。”
即使努力追赶,但现实是残酷的。杨隆西所在的公司,在去年1月后,就再没获得任何投资。而这一年中,资本向在线教育市场狂砸了500多亿元,其中大部分投资被几家头部公司吸入囊中。
因为人数的激增,杨隆西课程的转化率也从疫情前的超过40%直接掉到不及行业平均的25%。杨隆西开始觉得,这份工作已经触及到自己的天花板,而30岁的杨隆西也开始发觉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于是乎,2020年10月,杨隆西选择与这家自己看着长大的公司分道扬镳,也选择离开在线教育一行。
而对于更多像是林木这样的辅导老师来说,“干一段时间就跑路”再正常不过了。
林木是2020年6月入职,并未赶上用户数量的暴增期,但即使在用户数量基本稳定的下半年,林木也身心俱疲。
“这个工作太熬人,我在身体和精神上遭受了双重打击,作息时间不规律,时常熬夜,每天都在加班,甚至休息日也被迫加班尤其在续报期,每天都在十一点半及之后下班。其实报名期会设定目标,本来完成就可以到点下班,但事实上我的数据达标之后也没能下班,言而无信实在气人。”林木说。
作为在线教育从业者的一份子,林木觉得公司提供的课程质量以及学习服务都很不错,但作为一名兼任销售的辅导老师,却并不认同公司的销售策略。
“疯狂给家长打电话,不停地联系家长,消息轰炸。因为不认同这种方式,所以我不想继续了。”
在2020年的12月,林木离职了。
理想
在线教育辅导老师还有另一个名字,即“学习规划师”或“网课规划师”,其实后两者才更贴近这个岗位真实的工作职责。
林木说:“不会再入在线教育这个行业了。因为私人生活和工作联系过于紧密,而且一个人就要充当老师、客服、销售这三种角色,拿一份工资打三份工,不值得。在线教育这个行业里的几个头部品牌都一样,只是换一个地方被压榨而已,大可不必再来一次。”
林木也并非一无所获,至少现在她觉得,以后还是有可能考虑教育行业其他的工作。“教书育人真的很有成就感,尤其是看见自己教的孩子有进步的时候。”
在离开在线教育后,杨隆西转身回到线下教育,打算报考厦门公立中学的教师编制。虽然可能收入减半,但杨隆西觉得,公立学校的工作不仅仅是“性价比”更高,也更加让他看到教育离开商业、回归本质的模样。
尤其是在体验过网络授课后,杨隆西深感线上“塑料师生情”的现实。
“之前在线下教课,我问学生如果我离开这家机构,有多少人愿意跟我走?这个数据大概是50%。如果是线上的话,这个数据可能只有10%~20%,”杨隆西说,“师生感情一定要通过面对面的接触才能形成,这是很重要的。不管你们距离再近,或者说通话次数再多,只要没有见过面,那种感情还是很淡。”
杨隆西觉得,对于许多企业来说,不管再怎么鼓吹教育情怀,本质上就是需要盈利的公司。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越鼓吹就说明它越想去掩饰商业的本质。
杨隆西所在的公司,也是在线教育行业中大多数中小公司的缩影。疫情的到来使得本应细水长流的发展突然变得粗放。另一方面,资本加注行业巨头“互撕”,腰部、尾部企业的生存空间被快速挤压。
本应在四五年间才能完成的行业发展周期,直接被压缩至一年内。一时间,你追我赶,乱象丛生,教育情怀的口号却像被打上了利益的烙印。
杨隆西觉得,在这一年中,让他更加明白自己理想的生活、工作方式是什么样子的。攒了一些面包后,杨隆西觉得自己可以去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了。
“我还是想和学生形成一种更良性的师生关系。其实真正的、比较纯粹的教育,还是这种非功利,没有什么利益关系,没有什么商业往来的教育。”
(应采访者要求,林木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