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周二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由于就业市场受到新冠疫情严重冲击,2020年新加坡总就业人数创下20多年来最大降幅,其中外籍人士工作岗位受到冲击最大。

  新加坡人力部称,去年不包含外籍劳工的总就业人数减少166,600人,非永久居民的就业人数则萎缩181,500。

  新加坡2020年平均失业率升至3%,创10年新高,但没有超过2003年和2009年经济衰退期的水平。

  新加坡人力部表示:“尽管2021年开局较2020年更加稳健,但就业市场状况仍不确定。就业市场复苏可能是是渐进的,而且各个部门的情况并不均衡。”

澎湃新闻记者 陈宇曦

3月16日,招聘网站前程无忧猎聘分别对央视315晚会曝光的大量简历流向黑市问题作出回应。

在发布于官方微博的声明中,前程无忧称,针对晚会报道的招聘平台简历的问题,高度重视并深刻地意识到求职简历的安全规范和信息保护仍然面临诸多不足。

前程无忧表示,决定成立由公司首席运营官、安全总监负责人、开发经理业务负责人等组成的信息安全管理委员会,进一步升级各项信息安全及数据安全管理制度,严格企业黑名单制度,升级相关监测与干预机制。同时强化个人用户授权管理,升级并加大明示已有的“谁看过我的简历”等一系列求职者知悉、选择和授权的程序,并接受求职者的投诉、倾听求职者意见。

猎聘称,猎聘高度重视央视315晚会对招聘网站简历被恶意出售情况的报道,已于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小组,彻查简历被不法分子非法售卖的行为。

在公告中,猎聘称,我们诚恳接受媒体及全社会的监督,绝不逃避责任,坚决捍卫用户利益,为求职者提供安全放心的求职环境和高效便捷的求职体验。

猎聘还表示,猎聘已与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同仁达成共识,联合抵制一切侵犯求职者权益的不法行为,共同努力建设一个安全、健康的招聘求职环境,为广大用户提供满意、放心、值得信赖的服务。

当天,央视315晚会曝光了智联招聘、猎聘、前程无忧这几大招聘平台的简历泄露问题。

据央视财经报道,在一个名叫“58智联粉”的QQ群里,记者向一位买家支付7元,便买到了一份智联招聘上求职者简历。简历上求职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照片、联系方式、工作经历、教育经历等信息一应俱全。

这些个人简历是如何被泄露并在QQ群里被贩卖的呢?记者发现,在智联招聘上,企业账户只要交钱办理会员,就可以不受数量限制下载包含姓名、电话及邮箱地址等关键信息的完整简历。记者还发现,还有人在兜售智联招聘的企业账户。企业账户的注册,伪造的资质申请也可以通过。类似的问题不仅仅发生在智联招聘。记者发现,前程无忧和猎聘网上,企业账户只需支付费用,便可以下载到求职者的完整简历,对企业账户同样存在管理漏洞。

 

警方调查发现,犯罪分子一方面通过企业账户获取简历;另一方面通过QQ群,批量购买简历。通过这样的途径,大量的个人简历信息,源源不断地流入了不法分子的黑手。近年来,各地警方破获多起类似案件,在其中一个嫌疑人的一块硬盘当中,存储的这种公民简历数量就有700多万条。

猎聘官网显示,猎聘为港股上市公司同道猎聘集团(6100.HK)旗下产品,该公司的核心业务是中高端人才招聘平台,截至2020年6月,猎聘拥有超过5900万的注册会员,服务超过62万家企业。

前程无忧官网介绍称,前程无忧(NASDAQ: JOBS)在全国25个城市设有服务机构,是国内领先的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原标题:松下(12.430.120.97%)计划摆脱对特斯拉(693.73,-5.87-0.84%)依赖 与其他汽车制造商合作

  【TechWeb】3月15日消息,据报道,即将离任的松下首席执行官津贺一宏(Kazuhiro Tsuga)表示,该公司计划生产与其他全球汽车制造商生产的电动汽车更兼容的电池,以减轻对特斯拉的严重依赖。

  TechWeb注意到,特斯拉的采购价要比行业平均水准要低23%。特斯拉从松下、LG以及宁德时代这三家供应商处购买电池,每千瓦时电池的平均价格为142美元,低于行业平均的186美元。

  数据显示,2020年1月-4月,LG化学为特斯拉上海工厂提供了1.19GWh的动力电池,而松下则为特斯拉上海工厂提供了0.26GWh的动力电池。2020下半年,宁德时代逐步为特斯拉上海提供LFP电池,取代一部分松下、LG化学的份额。在多方竞争状态下,特斯拉有绝对议价优势,为电池厂的利润率带来压力。

  继上汽牵手阿里,吉利牵手百度后,恒大汽车也传来了喜讯,它选择与互联网巨头腾讯联姻。

  3月15日,许家印旗下恒大汽车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公司与腾讯旗下梧桐车联签署协议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车载智能操作系统。其中,恒大汽车持有合资公司60%股权;梧桐车联持有合资公司40%股权。

  3月15日,恒大汽车股价上涨5.21%,报53.5港元。恒大汽车的最新市值接近4800亿港元,碾压传统车企,仅次比亚迪、蔚来汽车,逼近上汽集团和长城汽车之和。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0年6月12日以来,虽然一车未卖,但恒大汽车的股价已累计上涨672%。目前,恒大汽车的市值已是地产公司中国恒大的2.4倍。

  据了解,这并非恒大与腾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首次联手。去年9月份,恒大汽车宣布募资40亿港元,腾讯成为其主要股东之一。目前,恒大已与腾讯就开发车载智能操作系统展开深入合作。此次成立合资公司,双方将联手开发恒驰智能操作系统,打造全球领先的智能汽车生态圈。

  恒大造车动作不断,总投入将超294亿元

  2020年下半年以来,恒大造车大动作不断,曾多次引发股价大涨。

  2020年8月3日,恒大汽车同时发布6款车型,分别为恒驰1、恒驰2、恒驰3、恒驰4、恒驰5和恒驰6,6款车型覆盖从A到D级所有车型级别,以及轿车、SUV、MPV、跨界车等全系列细分车型。

  2020年9月18日,恒大汽车公告,公司拟发行人民币股份及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以配发及发行不超15.56亿股股份。

  2020年9月15日,恒大汽车公告,通过配售新股募资近40亿港元,以支持新能源汽车业务发展。投资者名单包括腾讯、滴滴出行、红杉资本、云锋基金等互联网巨头及顶级投资机构。

  2020年12月7日,恒大汽车官方公布一则恒驰1试验车路跑视频。2020年12月9日,恒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在恒大总部审查恒驰1内饰,恒驰1相关实车外观以及内饰布局被曝光。

  2021年1月24日晚间,恒大汽车发布公告,向6名投资人定向增发9.52亿股新股,共引资260亿港元,这也是新能源汽车行业最大规模的股权融资之一。公告发布第二日,恒大汽车股价暴涨51.67%,市值飙升至近4000亿港元。

  2021年2月3日晚间,恒大汽车公告称,于当日在中汽研牙克石测试基地正式启动恒驰汽车冬季标定测试,许家印亲自督战。第二日,恒大汽车股价大涨13%。

  2021年2月10日,恒大汽车又有3款车型亮相,恒驰汽车在线上发布了恒驰7、恒驰8、恒驰9三款全新车型。当日,恒大汽车股价飙升19%。

  根据此前发布的财务数据,2020年上半年,公司整体业绩由健康业务支撑。恒大汽车营收为45.1亿元,同比增长70%,汽车板块营收0.5亿元,仅为整体营收的0.1%;公司整体毛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107%;净利润为亏损24.6亿元,亏损同比扩大24.2%,其中汽车净利润亏损12.7亿元。

  在中期业绩交流会上,恒大首席财务官潘大荣表示,2019年恒大汽车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投入为147亿元;2020年上半年投入30亿元,主要是包括股权收购、研发支出等,下半年预计投入27亿元,主要股权收购。2021年全年预计投入90亿元,包括工厂建设、土地和研发方面。潘大荣表示,截至2022年,恒大汽车在汽车板块的总投入将逾294亿元。

  目前恒大汽车还未完成量产,在产销方面,其设立的目标包括:到2025年实现年产销超100万辆,到2035年实现年产销超500万辆,力争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

  中国恒大曾遭遇一波危机

  2020年,许家印旗下地产上市公司中国恒大曾遭遇一波危机,一度面临“股债双杀”的局面。

  2020年9月24日,网络流出关于恒大相关文件。当晚,中国恒大官网紧急发布相关声明称,近日,网上流传有关我公司重组情况的谣言,相关文件和截图凭空捏造、纯属诽谤,对我公司造成严重的商誉损害。公司强烈谴责,已向公安机关报案。

  2020年9月25日晚间,中国恒大在港交所公告称,截至2020年9月24日,公司有息负债较2020年3月末已下降约534亿元,融资成本下降2.24个百分点,提前归还2020年9月25日以后到期借款435亿元,各项降负债成效积极显著。

  2020年9月29日晚上,中国恒大公告称,与持有恒大地产总额1300亿战投中的863亿战投签订补充协议,战投同意转为普通股权长期持有。

  2020年11月22日晚间,中国恒大公告,恒大地产1300亿元战略投资者中,1257亿元战略投资者已签订补充协议转为普通股,其中863亿元战略投资者此前已签订协议继续持有;394亿元战略投资者已签订补充协议。一系列协议签署后,战略投资者合计持有的恒大地产权益为40%,凯隆置业持有的恒大地产权益为60%。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恒大有息负债余额7165亿元,较2020年3月相比,9个月有息负债下降了1578亿元。2020年,中国恒大销售额为7232.5亿,完成全年6500亿销售目标的111%;销售回款6531.6亿,回款率90.3%。恒大2021年的销售目标为7500亿元,有息负债目标再下降1500亿元。

  今年1月18日,中国恒大发布公告,用自有资金提前偿还2023年到期的183.52亿港元可换股债券本金及利息。从去年9月至今年1月18日,恒大先后4次均用自有资金提前偿还债务,累计偿债超477亿港元。

  分析人士指出,新年伊始恒大再次大手笔提前偿债,体现了公司资金实力和坚定的降负债决心,为实现“今年有息负债下降1500亿”的目标奠定基础。

  互联网巨头纷纷“造车”

  2020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销量猛增,相关公司的市值也一路飙升。

  2020年全年,中国车市整体销量同比下降2%,但新能源汽车销售逆市上涨,完成136.7万辆销量,同比增长10.9%,车市占比约为5.4%。而根据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年~2035年)》文件要求,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在2025年达到汽车销售总量的20%,接近目前的4倍,想象空间巨大。

  2020年下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环比一路走高,并创下历史新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2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万辆和1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2倍和5.8倍,这一数据已连续8个月刷新当月产销历史纪录。

  伴随着销量的飙升,2020年新能源汽车公司的股票也受到市场的追捧,演绎了一段史诗级行情。中金公司编制的新能源整车板块指数(包含蔚来、特斯拉、比亚迪A)全年涨幅达801%。

  2020年,蔚来汽车股价涨幅高达1112%,市值接连超越宝马和戴姆勒公司,中途还一度超越比亚迪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车企。目前,蔚来汽车的最新市值为711亿美元。特斯拉在2020年的涨幅也高达743%,成为全球第一大车企。特斯拉最新市值为6659亿美元,接近丰田汽车的3倍。

  巨大的造富效应,令互联网巨头们“垂涎不已”,它们已在汽车领域投下多枚重磅炸弹,高调的表明,自己盯上了新能源汽车这块大肥肉。截至目前,百度、阿里均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直接杀入了汽车行业,而腾讯则没有直接“造车”,它选择在车联网等生态层面与车企合作。这一点,腾讯的战略似乎跟华为有点相似。

  2020年12月25日,由上汽集团、张江高科、阿里巴巴集团联合打造的智己汽车在浦东新区完成注册。智己汽车注册资本100亿元。其中,上汽集团出资54亿元,持有54%的股权;张江高科与阿里巴巴各出资18亿元,分别持有18%股权。2021年1月13日,智己汽车的首款SUV车型和轿车车型正式亮相,新车将于2022年正式上市并交付,且目前规划的车型均为纯电动车。

  2021年1月11日,百度官宣正式组建一家智能汽车公司,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并选定吉利控股集团为新公司战略合作伙伴。2021年3月2日,百度与吉利合资成立的智能汽车公司——集度汽车有限公司正式官宣。天眼查数据显示,这家全新合资公司中,百度方面持股55%,吉利方面持股45%。

  曾经表示不会造车的BAT们,现在只剩腾讯没有直接下场“造车”了。分析认为,腾讯目前还未涉足整车制造,但是这并不代表未来不会自己造车。这跟百度及阿里巴巴有很多相似之处,只是节奏慢了些。

  苹果造车?丰田章男警告:请做好经营40年的准备

  除了上述互联网巨头,科技巨头苹果造车的传闻,近期也被传的沸沸扬扬。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作为自动驾驶汽车项目“泰坦计划”的研发成果,美国苹果公司将在今年9月推出酝酿已久的电动汽车“苹果汽车”(AppleCar)。

  消息称,苹果公司正在努力寻找合作伙伴以制造众人期待的苹果汽车。据花旗分析师表示,苹果已经累计了大量汽车相关专利,可为即将面世的汽车产品带来创新技术。

  针对苹果造车,丰田汽车公司社长丰田章男(Akio Toyoda)近日向苹果公司提出了“警告”。丰田章男在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汽车行业欢迎新的进入者,但在制造出一辆汽车后,我希望他们做好准备,以应对大约40年的客户和各种变化。”丰田章男表示,汽车业务不仅仅是拥有生产汽车的技术。

  近期,大众和宝马的高层也先后对苹果造车发表过看法。大众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Herbert Diess在2月中旬时表示,苹果公司进入汽车行业的动作非常合理,可以将其在软件、电池和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与巨量资源相结合。“但尽管如此,我们并不害怕,汽车行业不同于科技行业,苹果不会在一夜之间接管它。”

 

  宝马首席财务官Nicolas Peter指出,他并不担心苹果汽车的威胁。Nicolas Peter调侃称,“我每天睡得都很好,竞争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它有助于激励我们,宝马处于非常强势的地位,希望我们能够继续保持行业领先的地位。”

  3月12日,Facebook计划在短视频内容上投放更多广告,这是该公司为吸引更多网红主播并与TikTok竞争而采取的措施之一。

  据周四公司发布的一篇博客文章称,短至一分钟的视频也将可以投放广告。以前只有3分钟以上的视频才有资格展示广告。Facebook还扩大了可以在视频中展示广告的资格标准,将网红主播们纳入其中。

  “我们希望确保有更多内容可以实现盈利,”Facebook产品管理总监约阿夫·阿恩斯坦(Yoav Arnstein)说。“我们清楚短视频正变得越来越流行。”

  Facebook从这些广告收入中抽取45%的佣金,其余收入归内容发布者所有。周四宣布的策略调整可能有助于Facebook吸引诸如Snapchat和TikTok等其他短视频平台的网红主播加入旗下服务。

  Facebook还将试着让一些内容创作者从Facebook Stories服务中赚钱。FFacebook Stories是由用户发布、有效期只有24小时的帖子,顶部也可以展示广告。

  TikTok热度飙升引发各大平台竞相吸引网红主播,纷纷在自家平台上提供新的盈利方式。

  上个月,Twitter介绍了一款即将上线的订阅服务,平台用户可以通过这款服务向粉丝收取访问特殊内容或体验的费用。Snap和TikTok也一直在试验如何向内容创作者直接付费。

  内容创作者和企业也可以通过Facebook订阅计划、付费数字活动、粉丝打赏和品牌合作来获得收入。

 

  到2020年,每月从Facebook服务中获得1万美元收入的内容创作者数量增长了88%。据该公司称,当年每月收入1000美元的内容创作者数量增长了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