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充足身体好,可是你知道吗?睡多了也可能是睡眠障碍的早期征兆,尤其是怎么睡也睡不够,明明比以往睡得多,却还觉得不解乏,那你就要注意了。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科专科主任医师李艳表示,睡眠障碍有时只是表象,很可能背后还伴随着其他疾病,比如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

 

“老漂族”心理问题应引起重视

李艳介绍,在广东省中医院睡眠专科门诊接诊的患者中,虽然有60%的患者为中青年群体,但这并不代表青少年和老年群体的患病情况少,因为这两个群体的就诊率可能远远低于10%。大量老人因为各种原因离开长期生活的地方,来到广州,很难适应新的环境,融合到新的生活,而电子产品、移动支付等新技术都给老年人带来了新挑战。种种原因都导致老年人发生心理问题的情况增加,而睡眠问题往往是最先浮出水面的。

睡眠时间变长要引起警惕

老年人的睡眠障碍往往是从睡眠时间缩短、早醒开始。“但其实人群中各个群体都可能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抗压能力差、过度辛苦的、本身睡眠不规律的群体,更容易发生睡眠障碍。”李艳说,来到医院求助的,往往是症状已经十分明显的,已经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她表示,睡眠障碍其实是可以提前干预的。最早期的睡眠障碍可能是从睡眠时间延长开始的,如果发现自己的睡眠时间越来越长,却总有一种睡不够的感觉,那就要引起注意了。

广东省中医药大学校长王省良指出,如今,大众调养精神心理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医学对于各类睡眠障碍与神志疾病诊疗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中医与现代医学在理论、治疗方面的有效结合,为睡眠心理医学的基础与临床发展可提供较好的前景。

  快  原标题:电动车主的冬季“噩梦”

  不少电动车车主发现,在冬季车辆不仅耗电增加,充电也会变慢。

  “我刚提车两周多,目前续航大概在280km左右。说实话对这续航有点小失望,虽然知道冬天续航会缩水,但怎么也得到350(km)吧。”12月21日,北京的比亚迪(179.140, -8.79, -4.68%)汉EV车主杨先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由于电动车牌指标即将到期,杨先生11月购买了一辆比亚迪汉EV中配版车型,NEDC工况标准续航里程为550公里。“这几年电动车的技术提升了,但是没想到还是会有里程焦虑。”杨先生说。

  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特斯拉Model 3车主肖先生告诉记者,在夏天一周充一次电就能够满足通勤,而现在一周至少得充两次电,对此非常困扰。

  由于没有地下停车位,肖先生平时车辆停放在室外。“在零下的情况下,前一天晚上续航显示还剩200公里,第二天一早去开车就显示只有170公里了,30公里就不见了。没有充电桩,没有室内的车位,开电动车实在心累。”

  电动车的冬季续航缩水对于电动车主带来不少困扰。除了私家车的通勤障碍外,电动出租车司机的收入也受到了一些影响。

  一位北京市的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不开空调,有的乘客会有意见。开了空调,一天可能就只能开个200公里。我们喜欢跑远距离的大单,赚得多,但现在有时候距离太远了,没办法只能拒载。”

  冬天似乎是电动车主的“噩梦”。尽管近几年电动车的续航能力大幅提升,但冬季续航大幅缩水的难题仍然存在,部分电动车的续航里程甚至直接砍半。

  “北方冬季续航缩水是所有电动车都面对的问题,能够有NEDC里程的六折就已经不错了。黄河以北地区的消费者,购买电动车的时候需要谨慎考虑,最好家里有室内的固定车位和充电桩。”有汽车行业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低温为何成续航“杀手”?

  “20度左右是电动车最理想的工作温度。简单来说,环境温度越低,续航缩水得也就越多。”有汽车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

  低温为何会成为电动车续航的“杀手”?12月23日,北汽新能源研究院副院长代康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冬季电动车续航衰减主要受动力电池特性、空调和转动系阻力三个因素影响。

  “电池作为一个化学产品,化学反应其实都跟温度有关。”代康伟表示。简单来看,手机电池电量在冬天不耐用,纯电动车同样如此,这是锂离子电池本身就存在的特征。

  在低温状态下,电池内部的一些电解液会变得更加黏稠,包括锂离子迁移的速率、材料本身的导电性都会进一步变差,使得电池活性降低,从而影响电池性能和容量挥发,对外表现为动力电池可用容量的衰减。

  这也是为什么停了一晚的电动车续航里程会下降的原因。

  例如,前一天停车的时候,仪表盘显示的续航是在室外温度、电池温度与状况等当下综合情况下折算出能够行驶的距离。但是,如果在室外零下的温度下停放一晚之后,十几个小时的搁置会让电池变得非常地冷,在这个时刻电池的活性很低,续航自然也就会明显地下降,有时候甚至会直接减少好几十公里。

  此外,冬季随着气温下降,汽车的传动系统阻力会产生变化。由于冬季空气密度增大,导致整车的风阻和轮胎阻力都会加大,并且传动系统里的润滑油脂在气温降低后,效率也会发生变化,所以电动汽车在冬天用同样的动力行驶,消耗的电量会比其他季节更多。

  值得注意的是,空调是电动汽车在冬季的“电老虎”,这与车辆的空调能量来源有关。

  “在冬天的时候,燃油车的热源来自于发动机的预热。发动机的转化效率到动力上只有40%,剩下的60%热量的转换足以满足我们乘员取暖的需求。但是电动车没有了发动机的预热,所有的加热需要能量源。”代康伟说。

  据代康伟介绍,减少空调系统能耗是电动车企业一直在努力提升的技术方向,电动汽车已经历了早期的“电加热丝”和水暖加热器,到目前的热泵系统,以将制热所需的损耗降到更低。她透露,以北汽新能源ARCFOX αT为例,采用热泵系统,车辆电耗可降低5-8个百分点。

  事实上,近几年除了提升电动车的续航能力之外,车企也花了不少精力来降低电池在低温下的效率缩减。例如,采用热泵系统、电池系统的热管理设计等。

  尽管电动车的技术实力已经有了明显进步,但是在动力电池材料本身并没有巨大变革的情况下,在生产端和设计段,电动车低温续航缩水是客观存在的问题。

  对于北方电动车车主而言,在冬季要么多充电,要么就必须在各个方面上去节约。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充电次数过多,会影响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因此,在使用端节约用电,是北方电动车车主需要考虑的问题。

  有汽车行业专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最简单的做法是,在冬天尽量将车子停在室内车库,而不是室外。同时,每天用完车就及时充电,尽量避免在低温下长时间静置。此外,在冬季,车辆应缓慢加速,保持匀速行驶,尽量避免猛加速、急给油门,导致车辆频繁大功率的放电。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电动车车主发现,在冬季车辆不仅耗电增加,充电也会变慢。

  “可选择在电动车停止行驶,电池尚有余温时及时充电,从而使充电效率增加。如果是自有充电桩,若充完电还插着充电枪,其实有一定的保温作用。”代康伟说。

  事实上,除了续航缩水之外,有不少车主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出对于电动车二手车残值的担忧。

  “在北方开电动车,电池使用寿命更短,电池的状况肯定也会不如南方的车,本来二手车残值就低,现在北方的车可能还要打个折。买电动车一定要慎重,现在如果重新选车,我可能会选一辆车电分离的车,对车辆残值的焦虑可能会降低。”一位北京的电动车车主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北三元、南磷酸铁锂?

  今年,随着比亚迪推出刀片电池以及国产特斯拉Model 3采用宁德时代(304.720, -12.06, -3.81%)的磷酸铁锂电池,让纯电动乘用车的电池技术路线重新受到关注。

  搭载磷酸铁锂电池,能够降低电动车的成本,但是,磷酸铁锂电池的冬季续航能力也引发了新的争议,无论是上汽通用五菱Mini EV、比亚迪汉EV还是磷酸铁锂电池版特斯拉Model 3,低温情况下续航缩水都较为严重。

  有不少特斯拉Model 3车主表示磷酸铁锂版本的电动车续航缩水更加明显。不少汽车行业媒体的测评数据显示,与三元锂版本相比,磷酸铁锂的特斯拉Model 3在低温下续航明显降低。

  “磷酸铁锂电池低温续航表现不如三元锂,是由本身材料的差异决定的。三元材料是镍钴锰,它是层状的结构。但是磷酸铁锂是一种八面体结构的形式。锂离子在放电,正负极来回导通的过程中,二者的通道是不太一样的。层级结构,离子迁移的时候非常容易。但是,八面体在迁移的过程中,阻力更大、活性变低,导电率存在一些差异。”有汽车行业专家对记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冬季,磷酸铁锂电池在充电过程中还存在充电慢、充不满电的问题。12月25日,特斯拉客户官微发布消息显示:通过软件升级,优化了磷酸铁锂车型沿途预热功能。当使用大屏幕导航至超级充电站/第三方直流充电站时,行驶过程中车辆会提前加热电池。在开始充电前,让电池达到接近锂电子活性的理想温度,以提升充电效率,充电速度也会提升。

  有观点认为,相比之下,在北方选择搭载三元锂电池的电动车,更加合适。

  “磷酸铁锂在冬季续航上的折损,以五菱宏光Mini EV为例,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就是低价格为导向的,更能接受。但这些价格在20万+的车型,从消费心理需求上来看,是有一定的落差的。我个人觉得,以黄河为分界线,北方大型车辆(B级以上整备质量更高)更适合使用三元电芯,磷酸铁锂电池会给用户带来一些挑战,很容易在冬天心理崩溃。”汽车行业专家朱玉龙最后表示。

 

  (作者:左茂轩)

  此前外媒报道,部分用户苹果 iPhone 12/Pro LTE 和 5G 网络信号出现意外掉线问题,而且用户在开车或旅行时遇到的最多,Verizon 和 AT&T 最多用户似乎遇到了问题,但也有 T-Mobile 用户在发声。

  国内不少iPhone 12 系列用户也成为信号故障躺枪者。

  据IT时报报道,中国某运营商已经对 iPhone 12“信号门”进行专项测试,结果发现,iPhone 12 掉线时,网络并无异常。有专家认为是网络匹配性不好,通过软件升级或可解决问题。

  一些用户称,自己购买的 iPhone 12 Pro Max“信号显示是满格,但就是无法连网,找不到是什么原因。”直至关机重启,手机才恢复正常。IT之家获悉,还有用户表示,iPhone 12 在 WiFi 和蜂窝数据之间切换时比较迟钝,有时会切换失败。

 

  有专家分析称,iPhone 12 信号问题和用哪家厂商的基带没有关系,主要是网络匹配性不够好,尤其是在 5G 网络还没有完全建设好的情况下,解决的方法只能通过软件升级。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近期发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人数已达9.4亿#,其中19岁以下网民占18.3%,为1.72亿人。而以职业划分,学生占比最多,达23.7%。也就是说,近2.23亿网民还在读书阶段。

  原标题:零星病例出现 北京疾控提示非必要不离京

  来源:北京商报

  12月24日,北京市召开第190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介绍,12月23日0时至12月24日16时,北京市新增报告2例无症状感染者。庞星火提醒,市民在进行核酸检测未反馈检测结果前,最好不离京;若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等症状,应立即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告知14天内活动史、接触史。

  据庞星火介绍,无症状感染者1,某男,34岁,现住顺义区空港莲竹花园小区,为海淀区奥北科技园一公司员工,其每日主要在居住地与工作单位附近活动。12月22日9时30分,因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在顺义区进行核酸检测,当日乘坐国航CA8347航班由北京首都机场前往宁波市出差。12月23日2时30分核酸检测报告为阳性,顺义区疾控中心即与其取得联系,北京市疾控中心同步将相关信息横转至浙江省疾控中心;当日,宁波市相关机构结合其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等结果,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已转运至当地定点医院进行隔离观察。

  目前,已对其工作和居住等场所进行消毒,初步判定密切接触者280人,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391人,均落实相关管控措施;顺义区、海淀区分别对其居住小区居民1970人和工作单位所在园区3755人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其前14天在顺义区到访地点采集624件环境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工作园区采集132件环境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无症状感染者2,某男,河北籍,现住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6.550,0.06, 0.92%)街道,某餐馆员工,从事冷链相关工作。12月6日自天津来京,西城区12月22日对冷链从业人员开展例行新冠核酸检测,12月23日反馈其结果为阳性,由120负压救护车转运至地坛医院。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12月24日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目前,正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初步判定密切接触者224人,已对其工作和居住等场所进行消毒,并落实相关管控措施。

  对此,西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缪剑虹表示,下一步,西城区将按照科学、精准原则,压紧压实“四方”责任,按照“三防”“四早”“九严格”要求, 从严从实从快抓好疫情处置,最大限度控制风险扩散。

  一是对全区所有餐饮和冷链食品企业及其从业人员进行大排查,并严格做到每周进行一次核酸检测。二是充分发挥医院发热门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店的“探头”“哨点”作用,加强每日监测预警和异常情况报告。三是对中小学幼儿园、医疗机构、商务楼宇、宾馆酒店、居民小区、餐饮门市、养老机构等人员密集型场所严格落实相关工作指引, 进行风险提示,切实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也对相关部门进行了排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陈言楷介绍,自疫情以来,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对全市40余万家“五类”之外市场主体开展执法检查,累计检查140余万家次,出动执法人员280余万人次,累计发现存在问题的市场主体1.7万余家,其中立即整改1.4万家,责令限期整改3000余家, 对存在问题较多的1000余家问题主体进行了公示。

  “当前北京疫情形势严峻,请市民朋友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落实好常态化防控措施,非必要不出境、不离京;在进行核酸检测未反馈检测结果前,最好不离京。”庞星火强调。

  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介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蔓延,首都疫情防控压力持续加大,面临重大考验,形势复杂严峻。元旦春节即将到来,人们走亲访友、聚会聚餐活动增多,必然会带来传播风险,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依然是重中之重。他表示,要切实做好两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科学精准、依法有效防控,保障市民群众度过欢乐祥和安宁的节日。

  此前一天,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九十二次会议暨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第四十八次会议召开,研究调度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也指出,要从严从快抓好疫情处置。严格中风险地区管控和周边小区居民症状排查。对密接者做好健康监测。加强集中医学观察点管理,规范入境人员采样及检测工作,提高核酸采样和检测质量。严格落实“14+7”措施,集中医学观察满14天后,对航班或物品检测发现阳性的同航班入境人员,继续实施7天居家或集中医学观察措施。无病例航班入境人员,继续实行7天社区健康监测,倡导无必要不外出。此外,会议也强调,要重视做好“两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倡导非必要不出京,做到非必要不出境。

 

  北京商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