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汽车家居
新浪科技 花子健
改用磷酸铁锂电池后降价近3万元的国产Model 3标准续航版,如今正因为磷酸铁锂电池的表现异常,遭受新一轮的质疑。
多位车主提车不久就发现磷酸铁锂电池出了问题,在冬天续航缩水厉害,也无法充满电到100%,但还需要遵守官方的指导一周充满一次电。
一位北京的磷酸铁锂版Model 3车主表示,在当前的北京天气情况下,市内短途驾驶为主,晚上停放地库白天停放地上,充满后显示续航420km,但是在行驶241km后,电量剩余5%。充电1个小时充进52kWh电量,显示的续航仍为420km。
“虽然符合预期,与官方宣称的468km续航差别不小。实际在200km以上的续航,算是我的预期下限。”该车主表示。与他有相同遭遇的车主不少。
一方面,等等党获得了磷酸铁锂电池带来的降价的延迟满足感;另外一方面,磷酸铁锂电池让国产Model 3更像“电动爹”,焦虑感也在增加。
磷酸铁锂电池研发周期缩短一半
“磷酸铁锂电池在冬天确实掉得很厉害,我一个很好的客户买了后,现在快跟我气死了。”一位已经在特斯拉工作多年的销售告诉新浪科技,现在不少人在找他想拿三元锂电池的国产Model 3,但现在的库存的确越来越少。
他告诉新浪科技,曾经有一位消费者,通过熟人拜托他帮忙找一辆装载三元锂电池的国产Model 3标准续航版,他第二天托人情找到了一辆,而且还不是在门店所在的城市,而是在别的城市。“这部分一般是库存车,或者是展车。以后也没机会花24万就能买到LG三元锂电池的Model 3了。”他说。
加上抄底情绪,消费者开始抢购为数不多的LG三元锂版Model 3,“甚至还有很多原来打算买标准续航的,托关系来找三元锂电池长续航Model 3的折损车,这部分车辆一般是之前7天信心保障计划的退车,或者是展车、试驾车等,有1-2万元不等的优惠。”他告诉新浪科技。
这足以说明,磷酸铁锂版Model 3的续航缩水已经影响到消费者信心。
“这次特斯拉的磷酸铁锂有仓促上马的情况,当年21700电池的开发周期是23个月,磷酸铁锂则不到12个月。”一位刚从特斯拉离职的员工告诉新浪科技。
宁德时代一位内部人士透露,特斯拉磷酸铁锂电池从提出需求到实现量产,只用了大约9个月。“整车试验,零件DV/PV试验都省略了。”该人士透露。而一位员工向新浪科技确认,“特斯拉在中国没有整车测试团队。”
21700电池是特斯拉和松下合作研发的三元锂电池,用以替代稳定性较差的18650电池。后者是早期特斯拉车型使用的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相比较18650动力电池,21700电池安全性更高、能量密度更大、电池循环次数更多。
最早,进口到中国的Model 3使用的就是来自松下的21700三元锂电池,国产Model 3早期也曾经使用过松下三元锂电池,后来因为供应短缺,改用了LG在南京工厂生产的21700三元锂电池。
21700是电池的一种封装工艺,采用的是圆柱形的电池组,松下和LG的电池都是采用的这种工艺;而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则是采用方形电池组。三元锂电池中含有贵金属钴镍锰,因而成本更高,波动受贵金属行情影响大,磷酸铁锂电池则成本较低且稳定。
2020年10月1日,特斯拉宣布国产Model 3价格下调,标准续航版将至24.99万元、长续航版30.99万元。其中,标准续航版的电池从三元锂变为磷酸铁锂。而磷酸铁锂电池的供应商为宁德时代。
早在今年5月,特斯拉已经在工信部对使用磷酸铁锂电池的Model 3进行申报。随后,工信部公布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37批)车辆公示清单上,出现了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特斯拉Model 3的身影。在5月举行的宁德时代2019年年度股东大会上,宁德时代确认在下半年开始向特斯拉供应磷酸铁锂电池。
“降价后固然可以刺激销量,但目前的电池问题,跟研发周期缩短有关系。”该离职员工告诉新浪科技,这不仅影响用户体验,还会影响后续充电桩的运营效率。这与特斯拉对磷酸铁锂版Model 3车主的官方建议有关。
降价后,在10月16日,特斯拉客户支持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内容,建议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新标准续航升级版Model 3在充电时无需考虑充电限制,充满为止。特斯拉还建议车主至少每周满格充电一次,并表示这样有助于平衡电池组之间的电压,并有利于保持车辆精确预估和显示剩余电量。
有一位车主向新浪科技分享了他近期去超级充电桩充电的经历,超级充电桩比之前有更多的车主在排队等候充电,因为很多新车车主在等着自己的车充电充满到100%,而这些新车主都是磷酸铁锂版Model 3,正在遵循官方每周充满一次的建议。
降价的喜悦不等于用车的舒适
这与此前特斯拉官方对电池充电的建议不同。针对三元锂电池,特斯拉的官方建议是不要充满,除非在长途旅行时,可以将电池充满。
但是针对磷酸铁锂电池,特斯拉却建议车主一周要充满一次,理由是有助于平衡电池组之间的电压,并随着时间推移还能保持车辆精确预估和显示剩余电量。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官方的建议更大的意义在于帮助官方本身积累和完善关于磷酸铁锂电池BMS(电池管理系统)的相关数据。另外一方面则是对于北方等低温地区,更高频的校准有助于车辆更精确了解电池情况,防止出现测不准导致的续航突然变短。
换句话来说,就是磷酸铁锂电池在低温状态下对剩余电量测算不稳,容易出现大范围掉电的情况,而特斯拉官方因为研发周期的缩短,测试数据不够,所以需要用户来帮进行数据测试,才能在后期获得稳定的数据。
一位动力电池工程师告诉新浪科技,国产Model 3的特性是高压不下电,所以电池的SOC计算(可用电量)和修正一直以来都会存在偏差,数值并不准确。而对于磷酸铁锂电池满充,该工程师表示,满充都会影响电池寿命,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是“吃太撑就是会影响寿命。”
等来了磷酸铁锂电池使用后降价的Model 3,但却没有完全得到购车后的舒适用车——在低温环境下缺乏稳定表现的磷酸铁锂电池,正在困扰越来越多的车主。买车,就意味着要帮助特斯拉测试磷酸铁锂电池。
一位来自上海的车主,在10月底提到了磷酸铁锂版的Model 3,生产日期是国庆期间。提车当天显示满电情况下的续航里程仅为413km。一周之后,满电状态下续航仅为400km。
再过了一周,充电只能达到94%,提示充电完成,无法继续充电,显示续航为387km。次日再充电时,发现车辆不能满充且显示的续航只有353km。他在遭遇一连串问题后,到特斯拉售后服务中心要求技术人员协助查询SOC,后台显示的数值为46.2kWh,仅为标定的55kWh的约80%。
“降价后的那几天,我每天卖十几台车。”一位销售告诉新浪科技,那段时间加班到半夜成为常态。然而,很多用户却被电池的问题困扰。
降价冲量,还让用户帮助测试数据,特斯拉不能两个好处都占了。
- 详细资料
- 分类:汽车家居
日本经济产业省正考虑2030年代中期在日本国内停止销售汽油车新车,只销售混合动力车(HV)和纯电动汽车(EV)等电动车型。此举有助于大量削减汽车的碳排放,以实现日本政府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的目标。
预计日本经济产业省本月将召集有识之士及汽车行业相关人士举行会议,并公布上述方针。会议将就停止销售汽油车新车、制定普及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汽车的框架等议题展开具体讨论。
为了实现到2050年温室气体零排放的目标,日本需要削减汽车碳排放。在2018财年日本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中,汽车占到16%。飞机、船舶及铁路等其他运输部门合计不到总量的3%。
- 详细资料
- 分类:汽车家居
(原标题:阿里上汽合资成立“智己”汽车 小鹏汽车何小鹏朋友圈如此看待)
得益于汽车转型新能源的利好因素,国内出现了一大批造车新势力,虽然当前只有小鹏、蔚来、理想这三家登陆美股市场,但是近段时间,这三家车企在美股可以说是惊艳四方。
股价屡创新高,市值也超过了不少传统车企。蔚来市值超过了奔驰母公司戴姆勒,成为全球市值第五高车企。
看到新势力品牌如此强势,国内不少传统车企,也相继推出了全新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包括东风新品牌岚图汽车、北汽ARCFOX极狐品牌等。
而国内的阿里巴巴作为互联网最大的巨头之一,也忍不住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近日,上汽集团、阿里巴巴与浦东新区,三方联合打造高端智能纯电汽车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新品牌命名为“智己汽车”,初始融资规模就达到了100亿元,创国内造车新势力初始融资规模之最。有阿里、上汽在后撑腰,“智己”也没了大多数造车新势力“缺钱”的通病。
不过,针对这类跨界且战略深度合资合作的造车模式,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朋友圈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何小鹏表示:两家强大的企业在一个稳定且有利润的市场的跨界且战略深度合作是否会成功?答案肯定是:有不少成功案例。
如果将稳定和利润去掉,是否会成功?答案好像是:在国内的科技行业好像没有成功案例,主导权之争所带来的体系文化路线执行差异完全无法避免。
两年前我就反复说那些广泛且深度且互补的战略合作只是战术价值,战略反而是损失,今天我依然这样认为。
但是很多人会持续再持续类似的做法,因为从逻辑上这仿佛是最优路线,成人世界只有选择没有对错,结果,在2年后会再次让时间揭晓。
11月16日,上汽集团、阿里巴巴和浦东新区共同投资的造车项目公布,三方联合打造的高端智能纯电汽车项目“智己汽车”。
“这个项目的创始轮融资达到了100亿元,在新势力造车中是最大的。阿里巴巴已经明确表示,加入这个电动车项目。” 上汽高层透露。在该电动车项目中,上汽出资54亿,浦东张江出资18亿,阿里出资18亿,其他出资28亿。
根据品牌规划,“智己汽车”将在明年1月份在上海发布,并且亮相一款轿车和SUV车型,智己汽车落户浦东新区张江智能园区。
官方介绍称,目前智己汽车项目成员超过200人,其中一半来自上汽集团内部;另一部分来自汽车跨界行业。预计到今年年底,项目人数将达到300人,明年会进一步增长。
不过,国内的汽车市场,能否容纳这么多的造车新势力品牌,并且已经有一大批造车新势力倒在了黎明到来前的寒冬。而这次后入场,但来势汹汹且不差钱的“智己汽车”,能否在困境中突围,还需时间来验证。
- 详细资料
- 分类:汽车家居
原标题:泰禾影城一夜间停业员工愕然 影院承压何去何从?
日前,有网友表示自己在北京泰禾影城(马家堡4DX店)购买了《一秒钟》电影票,结果却“因影院场次取消”而无法正常观影。但事实上,“取消”的并非仅仅是这个场次,恐怕还有泰禾影城。
有报道称,北京泰禾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或将解散,多地的泰禾影城已经通知员工,集团旗下的影城已在上周“暂停”。
对此,泰禾集团(3.990, -0.10, -2.44%)方面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因公司经营战略调整暂停(影院)营业,待进一步消息明确再沟通。
受疫情影响,影院今年的整体经营遭到重创。电影行业下游面临的压力不小,目前大片持续缺失,观众观影热情不高,每日票房都较惨淡,考虑到国外疫情状况,明年的大片可能更少,影院面临“断供”风险。此外,疫情还存在反复的不确定性,悦东文化CEO师烨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可能还不是下游最难的日子,大型院线和影投公司明年仍然会面临现金流的严峻考验。
员工措手不及“等钱来”
北五环外安立路与清河的交汇处,一个二层建筑上高高竖立着泰禾影院的巨大招牌,亮黄色的大字格外显眼,这就是泰禾集团第一座影城——北京泰禾影城(立水桥店)。但当记者11月30日下午走进建筑才发现,与同在楼内的热闹超市相比,位于二层的影院黑着灯,寒意刺骨。
显然,这家影院已经停业。记者在一楼入口处的玻璃门上,找到了一则《关于泰禾影城会员卡券相关事项》。该声明称:第一,已办理的会员储值卡永久有效,泰禾影城复业后可继续正常使用;第二,2020年11月28日后未过期的观影兑换券、优惠券及无限次观影年卡保留使用权,泰禾影城复业后将进行相应延期。
根据该声明提供的联系方式,记者拨通了相关联系人的电话,该员工告诉记者,“11月26日临时接到停业通知,自11月27日开始停止营业。”
“现在只是暂停营业,会员卡余额继续保留,一旦撤店我们会第一时间通知会员办理退卡业务。”该员工进一步表示,具体恢复营业的时间还需要等总部通知,因为经营策略发生变化,总部暂停了全国所有影城的业务。“如果有资金的话,年底调整好了应该会快一点恢复(营业)。
当记者询问是否提前知晓停业安排,他表示,停业通知下发非常仓促,连员工也有些措手不及。“真的不知道,门店员工所有的时间(安排)都不知道。现有的消息是,因为经营策略调整,需要暂停营业,具体时间另行通知,这个‘另行通知’对我们来说也是很突然的,前一阵放(映)还好好的,突然就说要停。”上述工作人员称。
最后,他告诉记者,目前该店的员工工资已经被拖欠了一个月。
记者通过查询购票信息发现,全国范围内的多个泰禾影城均已停业,记者致电了重庆、杭州、西安、郑州、天津、铜陵、泰安等多个城市的泰禾影城,电话均无人接听。只有上海泰禾巨幕影城(ScreenX118广场店)还在正常营业,但该店员工对记者表示,“我们现在是国管影城,不是泰禾的了。”
据相关报道显示,目前泰禾旗下的影院关停后或将用于质押,而未来是整体出售还是继续经营,目前还未有定论。
大型影院整体承压
公开资料显示,泰禾集团在产业下游布局的都是中大规模、相对精品的影城,其第一家影城是北京市泰禾影城立水桥店,开业于2017年7月15日。当年泰禾影城在全国的总票房仅有1182万元,在全国近500家影投公司当中排名第322名,近年来泰禾在影院端的成绩、排名都在稳步上涨。
拓普电影智库的数据显示,2018年泰禾影城合计收获5483万元票房,位列第120名;到了2019年,累计票房则攀升至1.34亿元,位列影投票房榜第57位;2019年,全国仅有72家影院的票房呈现正向增长,而所有泰禾影城的累计票房同比增长了139%、位列行业前茅。
截至今年,泰禾旗下共有24家影院,2020年以来票房为3659万元。泰禾方面曾表示过要继续新建影院,计划将影院遍布旗下每一座广场及部分地产项目。按照泰禾集团2017年披露的消息,彼时公司就已经储备了270个可开发项目、签约了70个项目,将重点以一二线城市直营发展为依托,深耕布局三四线城市。
“一方面,泰禾集团财务状况堪忧,影院很难独善其身,公司关停影院,也方便更好的关注主业,令其战投更好落地;另一方面,疫情对影院影响非常大。2020年初,影院停业数月之久,不少中小影院关停,即便是如今恢复电影院运营,缺少进口片的环境下,工作日的票房也就维持在3000万元-4000万元之间,整个电影院行业依旧承压。”有券商分析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上述分析师认为,大型影院蛰伏已久,只要疫情不再反复,现在就是并购抄底的好时机。
- 详细资料
- 分类:汽车家居
11月30日上午消息,苹果的智能家居生态系统HomeKit在国内是不温不火的状态,但在国外,它们仍在跟更多第三方产品合作,近期宜家就开始制造销售支持快捷指令的控制器,定价9.99美元。
虽然苹果自己的手机电脑等硬件都不错,但在智能家居领域,想要丰富需要更多第三方合作伙伴就需要更多厂商合作,宜家显然是HomeKit生态里的重要力量,目前他们已经在最新的Home Smart软件更新中推出了场景支持,用来一键控制多个智能家居产品,如用户设置“起床”,窗帘拉开,电灯打开等等。
运行新的1.12.31固件的宜家Tradfri网关的用户现在可以配置场景以一次控制多个家用智能产品,例如宜家智能灯,Sonos的Symfonisk扬声器,或Fyrtur百叶窗。
更新后,场景国内将出现在宜家家居智能应用顶部的专用区域中。该App建议的一个场景是“ All off”,可以一键关闭家中的所有的灯。
而宜家的硬件“快捷键”也将支持“场景”。例如在门口放一个按钮,出门前一键关闭素有电器。这是在一年前首次演示的,现在终于要发布了。目前宜家在立陶宛商店的挂牌价格为9.99欧元,但没有可用库存。
像许多智能家居设备制造商一样,宜家在其HomeKit产品方面的记录也有些墨迹——常常在面世之前就承诺了,但实际发售的时间都很长。Trafdi智能插头及智能百叶窗都是如此。它们于2018年末首次宣布,在美国的承诺时间是2019年2月,然后是4月,然后是8月,然后是“ 2019年末”,直到去年10月才终于发布…… 但没有HomeKit支持,最终在今年1月发生了一些“技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