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汽车家居
原标题:北京:不建议进行国际旅行
11月3日,北京召开疫情防控第174场新闻发布会。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提醒,目前国外疫情仍处于高发态势,境外工作、留学的人员,应关注当地疫情防控信息,工作生活中做好个人防护,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不聚集,减少外出。出现不适及时就医,不建议进行国际旅行。境外人员乘坐国际航班回国前应认真了解有关国家的核酸、抗体检测要求,按照相关规定做好检测,途中要做好个人防护,入境时应严格依法实施健康申报,配合闭环管理、集中医学观察、核酸检测等防控措施,医学观察期间出现任何身体异常,均要及时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减少传染病传播风险。市民朋友继续坚持做到非必要不出境、不去有疫情的国家或地区。日常做好科学佩戴口罩、常通风、勤洗手、安全社交距离等个人防护措施,如有身体不适做好防护及时就医,不带病上班上学。
- 详细资料
- 分类:汽车家居
原标题:重磅规划出台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迎重大机遇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2日晚间从中国政府网获悉,国务院办公厅日前正式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这份重磅规划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未来15年发展指明方向,业内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将迎来重大机遇。
当天,受规划发布预期等因素影响,新能源汽车板块走强。截至收盘,同花顺(141.270, 3.95, 2.88%)新能源汽车板块上涨1.85%,354只个股中248只上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多只个股逆市上涨,胜蓝股份(50.260,1.80, 3.71%)、佰奥智能(74.850, 4.43, 6.29%)、汇川技术(77.340, 0.25,0.32%)、通合科技(23.720, 1.50, 6.75%)等多只个股涨停。
政策需求双轮驱动
《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4.290, 0.04, 0.94%)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
面向2035年,《规划》提出,力争经过15年的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品牌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充换电服务网络便捷高效,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和社会运行效率的提升。
电动化、智能化已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不可逆转的战略方向。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不久前在2020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表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将是推动中国品牌向上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在能源变革的大背景下,依靠技术革新和产品迭代,新能源汽车行业结构性变化日渐凸显。业内人士指出,在政策和需求的双轮驱动下,新能源汽车行业复苏明显。
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显著提升。今年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3.6万辆和13.8万辆,环比增长28.9%和26.2%,同比增长48%和67.7%。不仅如此,自2015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保有量连续五年居世界首位,产业进入叠加交汇、融合发展新阶段。
山西证券(7.670, 0.19, 2.54%)分析指出,《规划》有望进一步优化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环境,推动产业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政策推动以及整车厂持续加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加上特斯拉示范效应等多因素带动下,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有望持续完善,产品竞争力持续加强。
产业链投资机会显现
《规划》提出,构建新型产业生态。以生态主导型企业为龙头,加快车用操作系统开发应用,建设动力电池高效循环利用体系,强化质量安全保障,推动形成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新型产业生态。
同时,将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基础设施体系。《规划》提出,推动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全面深度融合,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交通体系和城市智能化水平提升,构建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加快推动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互联互通水平,鼓励商业模式创新,营造良好使用环境。
针对建立健全龙头企业、加快车用操作系统开发应用、推动动力电池全价值链发展等,《规划》都作出具体部署。
方正证券(9.450, 0.28, 3.05%)指出,在政策推动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将持续发展,趋势明确。
从日前公布的三季报数据来看,多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公司第三季度业务快速复苏。以宁德时代(252.400, -7.74, -2.98%)为例,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15.22亿元,同比下降4.06%;实现归母净利润33.57亿元,同比下降3.10%。不过,公司第三季度的营收、净利增速均实现由负转正。胜蓝股份10月29日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2亿元,同比增长17.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821.50万元,同比增长22.42%,复苏态势明显。
工信部新闻发言人黄利斌近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投资累计超过2万亿元,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中信建投(42.960, 1.47, 3.54%)认为,政策引导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领域应用推进,有望持续成为新能源汽车规模高增速、质量进一步提升、满足各类消费者需求能力进一步加强的动力。山西证券分析称,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竞争关键在于质和价。当前政策端有望持续助力行业提质降本,叠加众多车企加码新能源汽车布局,利好效应下,有望加速电动车普及、动力电池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成本下降、相关零部件国产化进程,进而带动产业链受益。
- 详细资料
- 分类:汽车家居
丰田等8家日本乘用车厂商周四发布的9月产量数据汇总达239.35万辆,同比增长1.5%。此前受新冠疫情影响而持续下滑,但随着中国产量的复苏,9月全球产量自2019年7月以来首次转为增长。
8家车企中有5家产量高于上年同月。丰田为84万1915辆,同比增长11.7%,9个月以来首次转为增长。本田为47万2696辆,同比增长9.9%,14个月以来首次转为增长。
8家车企在日本以外的产量为159万8779辆,同比增长2.1%,自2018年10月以来首次增长。起到拉动作用的是中国和美国。尤其在中国,丰田产量飙升48.5%,本田产量增长33.9%。
- 详细资料
- 分类:汽车家居
原标题:
多地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健身新模式
“云健身”练出新时尚(网上中国)
本报记者 刘 峣
日渐风靡的“云健身”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互联网+健身”的发展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的《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提出,将推进“互联网+健身”,开发国家社区体育活动管理服务系统,打造“全国社区运动会”品牌。
“云健身”广受热捧
防疫期间,居家健身、宅家运动成为新时尚。让健身链接“云”、拥抱“云”,是不少健身企业和体育从业者的选择。越来越多的运动爱好者选择“云端”健身方式,“互联网+健身”迎来快速发展。
根据健身软件Keep的数据显示,防疫期间用户运动时长平均每次36.2分钟,比2019年将近翻了一番。除了健身类软件用户暴涨之外,不少健身机构也借机推出线上服务。健身教练在直播平台当起了“网红”,很多退役和现役体育明星也登上“云端”,录制视频指导大众健身。
随着“云健身”领域的需求增加,越来越多的“新玩家”也开始涌入这一领域。一些体育媒体平台、综合视频平台利用各自优势进行资源布局,通过与健身机构、媒体、体育管理部门的合作,推出一系列健身节目和资源,介入泛体育市场,开拓新的商业机会。
各地也在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健身新模式。福建厦门的居家健身线上运动会吸引不少市民参与;青海推出线上居家健身活动,涌现出一批积极引领健身时尚的“推广带头人”“健身达人”;山东青岛城阳区首创的“阳台马拉松”和“家庭趣味运动会”受到居民热捧。日前,浙江省开展的城乡居民居家健身状况调研显示,防疫期间,该省有81.54%的居民进行了健身活动,其中82.5%的居民认可居家健身的必要性。
业内人士认为,防疫期间的“云健身”给全民健身带来了多重好处,“互联网+健身”的火热将带动体育消费增长、驱动体育产业发展。
在线健身成趋势
事实上,随着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居民健身意识增强,“互联网+健身”的新形态近年来一直处于高速发展。
智研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人运动健身的方式正逐渐由无工具健身扩展至“线上+线下”相结合,在线运动健身客户数量从2014年的1040万人暴增到2018年的1.26亿人。业内人士预计,经过防疫期间的考验,在线健身有望在未来继续保持高速发展。
在建设健康中国的背景下,公众对运动健身越来越重视。在家运动的云健身方式能否成为一种常态延续下去?
业内人士表示,疫情过后,大众健身会趋向正常化,户外、场馆健身依然会是主流,但这并不意味着“云健身”会消失。疫情加速体育健身休闲产业的互联网基因植入,基于线下场景的健身休闲产业将加强线上教育和培训,实现多元化的经营模式。
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德胜建议,体育、教育、卫健等部门与“互联网+健身”平台合作,尽快建立家庭体育与家庭健康指导体系,为每一个家庭建立“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数据库,为家庭成员的科学健身提供多元化的精准指导,并鼓励相关产业部门研发适应市场需求的健身产品。
社区体育更智慧
对于“互联网+健身”的发展,《意见》侧重于从社区体育的角度,强调互联网平台的助推作用。
《意见》提出,依托现有平台和资源,委托专业机构开发基于PC端、移动端和第三方平台的国家社区体育活动管理服务系统,集成全国公共健身设施布局、科学健身知识、社会体育指导员情况等内容,实现健身设施查询预订、社会体育指导员咨询、体育培训报名等功能。
与此同时,这一系统还将作为“全国社区运动会”的总服务保障平台。依托该平台,运用市场化方式打造“全国社区运动会”品牌,鼓励各地正在开展或拟开展的线上、线下社区赛事活动自愿加入平台,为相关活动提供组织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支撑。
“建立国家社区体育活动管理服务系统,推进‘互联网+健身’数字平台建设,实际上是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水平。”首都体育学院校长钟秉枢表示,社区体育活动平台对未来国家社区建设,包括社区安全服务保障等其他各方面的工作,建立了一个非常强大的网络,为未来社区的整体建设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防疫期间,借助于5G、大数据等技术,线上与线下的健身活动正在打通。全国多地已推出“健身地图”“健身一码通”等线上公共服务平台,用户只需使用手机,就可实现体育场馆预订、体育消费券领用、赛事培训报名、健身地图导览等各类健身需求。
而在全国范围内,由国家体育总局信息中心、科研所组织国体智慧体育技术创新中心开发的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中,已集纳上万个体育设施的开放服务信息,其中包括中央财政资金补助的1000多个大型公共体育场馆信息,具备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信息公开、场地预订、赛事活动、赛事直播、体育场馆信息化建设咨询指导等功能模块。(本报记者 刘 峣)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10月30日 第 08 版)
- 详细资料
- 分类:汽车家居
原标题:比亚迪(165.000, 6.62, 4.18%)彻底火了!股价暴涨超300%,巴菲特又一经典投资:12年豪赚近20倍,浮盈330亿!刚刚,这个新能车龙头也炸了!
中国基金报泰勒
要说近期A股的当红炸子鸡,当属新能源汽车第一股比亚迪。
他的股价表现有多疯狂?继市值突破4000亿大关后,29日比亚迪股价再创新高,盘中一度触及涨停,最终报收158.38元,涨幅4.47%,年内以来,比亚迪累计涨幅已达232.66%,最新市值4321亿元。
比亚迪港股表现更是强悍,年内涨幅高达300%。
29日晚间,比亚迪发布一份炸裂的三季度财报,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7.5亿元,同比增长1362.66%。
值得一提的是,巴菲特自2008年买入比亚迪以来,从未减持过。2008年9月比亚迪当时以8港元买入2.25亿股,耗资18亿港元,目前这部分持股市值高达352亿港元,12年赚了330亿,浮盈18.6倍。
比亚迪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363%
比亚迪(002594)10月29日晚间披露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050.23亿元,同比增长11.94%;净利34.14亿元,同比增长116.83%。其中,公司第三季度净利17.51亿元,同比增长1362.66%。
比亚迪预计全年净利润为42亿-46亿元,同比增长160.15%-184.93%。
对于作出上述全年业绩预告的原因,比亚迪表示,第四季度,预计汽车行业持续向好,新能源汽车销量稳步增长。公司全新旗舰车型“汉”和改款旗舰车型“唐”凭借强大的综合实力已累计大量在手订单,预计将继续推动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强劲增长。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大巴凭借良好的口碑,市场拓展顺利,预计销量较去年同期实现大幅增长。燃油车业务方面,宋Pro持续热销和宋Plus的热卖,传统车销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主要客户份额持续提升,成功导入新的手机及其他智能产品全球领导厂商,玻璃陶瓷及新型智能产品出货量增长迅猛。光伏业务继续保持平稳发展,防疫物资市场供给逐渐稳定。
股价今年疯涨超200%!
比亚迪股价近来走上疯涨之路。较今年年初,比亚迪A股涨幅已达232.48%,港股比亚迪股份(01211.HK)累计涨幅也已超303%。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比亚迪股价的飙升,28日中小板上演了一幕“市值一哥”争夺战,比亚迪盘中市值接连超过立讯精密(57.010, -1.39, -2.38%)和海康威视(46.050, 1.16, 2.58%),一度荣登中小板市值头把交椅。不过,随着尾盘股价回调,比亚迪市值有所回落,A+H股总市值最终报收4115亿元,比海康威视4195亿元的总市值稍逊一筹。
为什么比亚迪涨得这么凶?
在不久之前,比亚迪曾上修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净利润由之前预计28亿元—30亿元,同比增长77.86%—90.56%,上修至预计实现净利润34亿元-36亿元,同比增长116%-129%。
比亚迪表示,第三季度,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汽车板块业务实现恢复性增长,尤其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快速触底反弹。同时,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也有“惊喜”,公司称成功导入新的手机及其他智能产品全球领导厂商,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
数据显示,9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突破12.5万辆,同比增长99.6%,环比8月增长24.1%。其中,插电混动销量2.2万辆,同比增长55%。纯电动的批发销量10.2万辆,同比增长105%。
在车企方面,比亚迪销量表现亮眼,9月销售达19048辆,仅次于上汽通用五菱,远超特斯拉中国的11329辆。
此外,以电池起家的比亚迪,今年推出了最新的刀片电池。刀片电池具备高安全、长寿命、低成本的特性,从电池模组空间利用率提升角度让磷酸铁锂电池可与主流三元锂电池竞争,有助于公司打开电池外供局面,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
华创证券分析师张程航表示,预计比亚迪有望在海外市场、备选供应商的角度获得电池外供突破,有望获得现有合作伙伴如戴姆勒、丰田的率先支持。
巴菲特经典战役:买比亚迪12年豪赚近20倍
浮盈330亿
2008年9月29日,股神巴菲特投资的旗下附属公司MidAmerican(中美能源控股公司)宣布,斥资2.3亿美元(18亿港元),以每股8港元的价格,认购了比亚迪公司2.25亿股的股份,约占比亚迪本次配售后10%的股份比例。
‘能够作为比亚迪和中国人的合作伙伴,我们对此非常兴奋,王传福先生具备独特的管理运营能力和优良记录,我们盼望着和他的合作。’此次投资比亚迪,巴菲特给予了王传福很高的评价。
而在当时,比亚迪董事会主席王传福表示,此次巴菲特的投资金额,比亚迪将用于电力汽车、电动汽车,电池等方面的经营。对比亚迪来说,该项投资对公司的全球化运作有三大益处:
第一,可以提升比亚迪的全球的品牌价值;
第二,巴菲特公司下属的IMF在全美有很强的能源网络,未来可以在充电网络的建设上进行合作;
第三,中美能源主席有多年管理经验,他进入比亚迪的董事会可以帮助公司制定更佳全球战略。
根据数据显示,截止至2020年9月30日,伯克希尔持股数未变,仍旧是2.25亿股H股。
这就意味着,巴菲特自2008年买入比亚迪以来,从未减持过。2008年9月比亚迪当时以8港元买入2.25亿股,耗资18亿港元,目前这部分持股市值高达352亿港元,12年赚了330亿,浮盈18.6倍。
2010年9月27日,在参加比亚迪系列活动时,巴菲特说,比亚迪是一家年轻而且前景广阔的公司,正在经历着高速的增长,同时也是创新和技术领域的领导者。他说:‘比亚迪对我而言是正确的选择。’
4月14日,巴菲特晒出一张戴着比亚迪所产口罩的照片。他的白T恤上印着“我想长命百岁,目前为止还不错”。巴菲特写到“现在我的比亚迪口罩正助我达成目标,谢谢!”
刚刚,蔚来也炸了
不仅比亚迪,在美股上市的多只新能源车也出现飙升,截至发稿,其中市值最大的蔚来股价暴涨9.4%,再创历史新高,市值突破400亿美元大关。理想汽车也大涨近10%。消息面上,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即将发布,这无疑对整个新能车板块构成重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