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商业地产
住房租赁市场正迎来巨变。继牵手杭州市政府推出全国首个智慧住房租赁平台后,蚂蚁金服又祭出大招。10月10日,记者从中国放心公寓联盟发布会上获悉,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已正式上线租房平台,超过100万间公寓将入驻支付宝,在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南京、成都、西安、郑州这8个城市率先推广信用租房。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亦加速扩容住房租赁市场。昨日,上海又推出5幅租赁住宅用地,涉及浦东世博、长宁古北和大虹桥区域,出让面积达16.3万平方米,地块位置均极其优越。自9部委将京沪等12个城市列入租赁市场试点城市以来,上海已陆续拿出24幅优质地块作为租赁用地。
业内专家表示,国家政策的鼓励和培育,加上互联网技术和信用体系的支持,或将直击行业痛点,重构租房体验。
首批房源覆盖8大城市
目前进驻支付宝的房源主要来自首批合作接入的长租公寓品牌——蘑菇租房,接下来将有魔方、寓见、V领地、蛋壳等近十家长租公寓品牌将陆续接入支付宝,房源总量将超过百万套。
9月底,支付宝租房平台正式上线。记者实际体验发现,在支付宝首页搜索框搜索“租房”,即可进入信用租房平台,覆盖城市包括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南京、成都、西安、郑州等8个城市。选定城市之后,可按照搜索条件,查寻经过信用评估后的房源。据记者了解,目前进驻支付宝的房源主要来自首批合作接入的长租公寓品牌——蘑菇租房,接下来将有魔方、寓见、V领地、蛋壳等近十家长租公寓品牌将陆续接入支付宝,房源总量将超过百万套。
借助阿里成熟的产品技术能力,注入互联网创新基因,住房租赁市场多年来房源失真、中介人员失信等行业顽疾,有望得到解决。
与传统线下租房不同的是,通过支付宝租房平台租房,租借双方会签订一份电子合同,一方面避免虚假合同,另一方面签订电子合同后,房源也会同步自动下线,以防止房源“永远在线”的情况,误导后续用户。预计今年年底支付宝租房平台上,还会形成租客、房东和从业人员的芝麻信用租房档案,把租房的所有参与方全部纳入信用体系。爱护房源、按时交租、诚实守信等行为都有助于信用积累,而挂出假房源、恶意欠租、提前清退、任意涨价等失信行为则会影响其信用评估。
多位市场人士认为,参与各方信用体系的建立对住房租赁意义重大。不论是租客、房东、经纪公司、招租平台,守信可以帮助行业良性发展、避免纠纷。
着力推广信用租房
信用租房“付一押零”,意味着一个用户的租房启动资金或将节省上万元。这对于很多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可大幅缓解资金压力。
变革还体现在支付模式上。付三押一,是目前线下租房时最常见的付款方式。“我们希望推广的方式是付一押零,也就是说,用户可以凭借自己的信用,减免押金,按月交租。”蚂蚁金服创新及智能服务事业部总经理王博表示,这一模式此前在上海进行了半年左右的试运行。“我们发现,提供信用免押金的房源虽然仅占房源数量的15%,但却占据了80%的成交量,这证明信用租房模式非常受到用户的青睐。”
事实上,“付一押零”意味着一个用户的租房启动资金或将节省上万元。例如一套月租3500元的公寓,如果付三押一,用户第一次付房租要支付14000元;但如果付一押零,则只需要支付3500元,便可以节省10050元。这对于很多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可大幅缓解资金压力。
“免押金租房对用户的价值点和吸引力显而易见,对租房成交的带动作用很大。但此前大家不知道能给哪些用户免押金,也不知道风险多大,引入支付宝芝麻信用后,这个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这种免押金租房,可能会和免押金租共享单车一样,逐渐成为趋势。”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重塑租房行业格局
蚂蚁金服计划将技术服务能力向更多合作伙伴和地方政府输出。蚂蚁金服房产租赁行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继杭州之后,还有两三个试点城市将与蚂蚁金服在租房市场达成深度合作。
信用租房看似并不复杂,但实际上需要涉及多维的互联网能力,而蚂蚁金服在这方面显然占据优势。
王博向记者介绍说,电子合同需要依赖支付宝的实名认证和支付能力,免押金和信用档案需要依靠芝麻信用的信用体系,而按月交租的背后其实是房租分期,需要依赖蚂蚁金服的金融解决方案。“支付+信用+消费金融”,这一整套多维能力,蚂蚁金服将会全面向租房行业进行开放,输出给合作伙伴们,也包括中介公司。
首批上线8个城市之后,支付宝平台还将陆续开通更多城市的租赁房源,主要包括一、二线城市以及部分经济较发达、人口流入量大的三线城市。一方面牵手长租公寓品牌的合作伙伴,另一方面蚂蚁金服还与地方政府深度合作,输出服务能力。蚂蚁金服房产租赁行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继杭州之后,还有两三个试点城市将与蚂蚁金服在租房市场达成类似深度合作。
在中央的大力推进之下,各地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政策轮廓初现。大部分城市着力发展国有住房租赁平台,降低租赁住房税负,扩大租赁房源和建立市场监管体系。在此背景下,蚂蚁金服此次以变革者姿态涉足租房市场,将技术服务能力向更多合作伙伴和地方政府输出,有望重塑行业格局
- 详细资料
- 分类:商业地产
中新网北京9月11日电 (种卿)各机构数据显示,8月份,一线城市楼市的房价、成交量均维持近几个月来的降温态势。随着“金九银十”的到来,很多购房者开始担心,一线城市房价是否会出现上涨小高潮。对此,多位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楼市重回“高温”的几率几乎为零,房价维持平稳的情况下,成交量或小幅增加。
一线楼市继续降温 8月淡季现量价齐跌
作为楼市的传统淡季,8月份,一线城市房价延续降温态势。
安居客房产研究院的数据显示,8月份,除上海新建商品房均价环比7月微涨以外,北京、广州、深圳三个一线城市的新房均价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北京新房价格环比下跌13%居前。
二手房市场方面,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70城数据来看,北京二手房价在5月、6月、7月连续三个月领跌。而在安居客的数据中,8月份,北京二手房均价则略有回升,上海、广州、深圳二手房均价较7月基本持平。
房价降温,也直接反映了成交量的低迷。安居客近期发布的报告指出,8月全国主力城市成交低迷,“一线城市供应乏力、推盘量减少,购房者入市热情并不高。”
以北京、上海为例,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8月北京二手房成交量已连续三个月低于万套,市场持续低迷;同时,新建商品房共签约1786套,较2016年8月4052套的成交套数下降了56%。上海方面,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报告称,8月上海新房成交面积46万平方米,环比减少31.2%;二手房成交面积866万平方米,同比跌64%,创近四年同期成交面积新低。
“7、8月是楼市传统淡季,加之楼市调控政策影响继续加强,北京等一线城市出现了量价齐跌的现象。”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称。
过半购房者不急于在“金九银十”出手
价格走低、投资投机需求被遏制,不正是刚需购房者的入市良机?
然而,从春节后就开始看房的李胜(化名)却一直没出手,“北京房价降下来,选择余地也多了,本想买北京东四环的一居室,但现在二环里也有总价500万左右的合适房源,”她坦言,现在看房人少了、也更挑了,价格差不多的就开始衡量朝向、楼层、社区环境等,“当然,也抱着房价还会再降的侥幸心理。”
安居客“国民安居指数”显示,8月份购房者信心指数为101.4,环比上涨1.2%,是连降三个月后的首次反弹。“62.9%的购房者认为短期内房价稳定,并不急于在‘金九银十’出手,愿意花时间挑选更适合自己的房源。”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说。
“如今,购房者面临的信贷和各类隐性成本压力依然不小。”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向记者解释了购房人购房意愿不强的原因:首先是信贷方面,很多城市提高了首付比例,这比提高贷款利率的影响要大得多;其次是隐性成本的存在,在一些热点城市购房,或要付出额外费用,侧面也说明热点城市房源相对紧俏。
“金九”已至 一线城市房价料难掀波澜
进入9月后,很多购房者开始担心,供需仍存较大缺口的一线城市房价会再掀波澜。
对此,张波认为,从1-8月全国楼市数据来看,一线城市和二线热点城市的房价增速已经得到明显控制,非理性投机被有效控制。展望“金九银十”,楼市调控政策整体不会放松,央行坚定抑制泡沫、防范风险的步调不会停,楼市整体重回“高温”的几率几乎为零。
严跃进则将量、价分开来看,“由于一线楼市调控依然严厉,交易最后的阀门没有打开,房价上涨可能性并不大,但可以确定,市场成交量届时将有上升可能。”
“今年‘金九银十’几乎不可能迎来量价齐涨的情况。”居理新房数据研究院主任阳洋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相同观点,从目前各大开发商的推盘量来看,9月一线城市新房供应会迎来一个高峰,所以成交量会呈现小幅回暖。(完)
- 详细资料
- 分类:商业地产
近日,由胡润研究院与万国置地联合发布的“全球房价指数2017”显示,合肥、厦门、南京以超过40%的涨幅,位居全球房价年度涨幅前三位。
虽然合肥楼市领涨全球,但受10月2日以来一系列调控政策影响,合肥楼市涨幅已然回落。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显示,2016年12月,合肥新房二手房继续下跌,其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跌0.2%,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0.4%。
下跌之下,有的开发商坐不住了,纷纷降价应对。据万家房产网报道,从2016年11月开始,合肥市场上就出现楼盘降价,但降价幅度不大,且楼盘也不多,只能算“单打独斗”,但随着时间推移,各大开发商纷纷跟进。
高位接盘有风险,买房尤需谨慎。据北京时间报道,合肥楼市下行,滨湖、蜀山、北城业主们坐不住了。据澎湃新闻报道,合肥市政府网站互动栏目合肥市12345政府服务直通车上看到,2016年12月27日,有市民信访信件反应合肥市蜀山区二手房价下跌16%。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登录上述网站查询投诉信息,但该网站未能打开。
面对降价销售,高位接盘者该何去何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展开了调查。
开发商:个案不能反映基本面
据北京时间报道,有北城投诉者表示:进入12月,北城楼市进入寒冬,看二手房的客户极少,投资客绝迹,很多房源降价20万元依旧难卖,11月份120万元能卖掉的房子,现在102万元都卖不出去。
合肥当地一位开发商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这些信息是从论坛上摘录到的,并不是市场的真正表现。政府更不可能出台所谓的“救市”政策。目前传递出的一些楼盘暴跌,是之前涨得太多,远远超出市场的购买力。目前的调整实际上是正常的市场回归,而不是暴跌。这些个案也不能反映出市场的基本面。对于2017年,合肥地方政府的调控政策,或会更细致更深入。
近日发布的胡润全球房价指数2017就显示,全球房价年度涨幅前十名均是中国城市,合肥、厦门、南京分别以48.4%、45.5%、42.0%的年度涨幅排名前三。
上述开发商人士认为,合肥目前整体楼市交易来看,还算是不错的,老城区会有一定的价格约束,但真正的市场交易量还在,市场的需求量也在。政策出台对于投机客的影响是正向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专家:房价不可能再涨的
数据显示,自2016年4月份合肥新房售价环比涨幅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首次“夺冠”,此后几个月持续火爆。一份“B0SS直聘2016年上半年中国最苦逼城市排行榜”则显示,合肥7月房价12476元/平方米,平均工资4617元/月,房价收入比2.70,直逼广州,远超武汉、苏州等城市。
土地市场,2016年9月23日合肥集中推出的千逾亩地块,被一线房企一扫而光,有宗地的楼面地价甚至破2万元/平方米,可谓热闹非凡。
火爆的楼市,引来调控重拳。为了保持楼市平稳发展,2016年10月2日晚合肥市政府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10条调控措施。政策主要包括:合肥市将加大居住用地供应力度;市区范围内开展限购;异地公积金贷款停售;加强商品住房销售明码标价备案管理等多项措施。
安徽省住建厅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省商品房交易登记面积达94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1%,创历史新高;商品房可售面积比上年末减少1500万平方米,去化周期从19个月降至16个月。
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显示,2016年12月,合肥新房二手房继续下跌,其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跌0.2%,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0.4%。
在经历了2016年的一路疯长之后,合肥楼市开始回归理性。安徽省清源房地产研究院院长郭红兵认为,(合肥)房价不可能再涨的,因为调控目标很明确。至于降不降,降多少,要看完上半年。“一看投资者是否大面积退场,二看能否把正在观望的开发企业逼得出货。”
- 详细资料
- 分类:商业地产
自去年第四季度实行“史上最严”调控后,深圳楼市急剧降温,量价齐跌。近期楼市成交量出现反弹迹象,市场上亦出现“楼市反弹”的担忧。
对此,深圳房地产中介协会(以下简称“深房中协”)认为,楼市调整期底部尚未出现,未来市场仍将持续性下探。预计深圳2017年房价将下降16%,成交量下跌10%。
而临深片区因整体政策以去杠杆为主要原因,一手楼价格将下调8%。
据上述机构检测,截至4月,深圳一手住宅成交均价已是连续7个月呈现环比微跌态势,4月环比下跌0.2%,同比则上涨9.5%,达到54619元/平方米。
从成交量来看,4月一二手住宅环比上升明显,同比则呈下降趋势。其中一手住宅、二手住宅分别成交1977套、6301套,环比上涨146.2%、30.2%,同比下跌15.5%、26%。
深房中协发展研究总监徐枫表示,尽管前段时间深圳商品住宅成交量出现了短促走高态势,但这是相对的。楼市严控仍是主基调,楼市调控手段呈多样化,因此并不能认定楼市开始出现真正的反弹,量价齐跌仍是主基调。
从投资客转战的临深楼市来看,目前东莞、珠海限购限售等完备的政策已然将投资客全面围堵,中山也将除限售外的其他调控政策全数抛出,只有惠州尚无限购。
基于政策整体以去杠杆为主,房贷政策缩紧,以及下半年供应量的上升致使竞争加剧,上述人士预测,临深片区的一手楼价格也将下调8%。
目前,购房资金已遭全面围堵,而商务公寓或成投资客的突破口。
深房中协表示,一旦深圳外围市场全面收紧,外溢的购房者将会出现回流,而深圳目前商务公寓不限购、不限贷的特点,将受到回流购房者的持续青睐。
据上述机构与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信息,深圳一手商务公寓成交量由3月的509套上升至4月的706套,环比增幅达38.7%。
深房中协发展研究部分析师华洪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深圳出台商务公寓调控政策的动力不强。因商务公寓目前的成交量在市场中的占比并不大,而成交价也未出现暴涨,其更是住宅市场的重要补充,能解决一部分住房需求。
从供应量来看,深圳市场的商务公寓呈连年走高趋势。深房中协预计2017年供应楼盘将达到63个。因此,华洪预测,未来深圳商务公寓的成交量将明显上升,但由于其相较于住宅在配套等方面具有劣势,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概率并不大
- 详细资料
- 分类:商业地产
作为风向标的上海楼市,依旧延续着春节的惨淡行情,成交仍然没有起色。中原地产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上海2月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36.3万平方米,环比减少6.7%,同比下滑49.1%。
这一数值也是6年来同期最低。业内人士表示,除了春节因素之外,市场信心还没有恢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近日新城控股(601155,SH)披露了2016年年报,除了多项业绩飘红之外,今年销售目标却比年初对外宣传的“千亿级”低了一些,可见其对后市的谨慎态度。
2月淡季也有人抢房
克而瑞数据显示,2016年1月一手房成交量达138万平方米。2016年2月,在“春节没人买房”的淡季,销售量也达到60万平方米。
由于改善需求受到限贷政策影响较大,今年春节过后的上海楼市成交依旧没有起色,近几个月存量住宅成交量持续在低位徘徊。
今年1月,上海二手房成交量只有9401套,这是5年以来的月度最低值。一家在国内排名前三的知名房地产专业研究机构总监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主要是由于预售证发放的严格管控。
上海中原地产发布最新数据显示,上海2月份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36.3万平方米,环比减少6.7%,同比下滑49.1%。这一数值也是6年来同期最低。这既有调控因素,也不乏新房供应不足所致。
在上海预售、现售价格均被严格管控的背景下,整个2月份市场供求双方交易活跃度不高,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求矛盾,造成了市场“量跌价不跌”的局面。
开发商是否可以选择以价换量给市场积攒信心呢?面对即将到来的“阳春三月”,开发商会否抓紧时间集中入市?优淘城总裁薛建雄表示,预售证只是次要原因,市场虽在快速降温,但目前成交还算平稳。
回望2月份,一个反差较大的现象是上海个别地方上演了“抢房”的一幕。比如,嘉定区某项目认筹当天购房人群和中介排起长龙,近800套房源一次售出600多套。
在宝山南大板块,保利某新开项目周末来访量持续增加,项目周边二手房小区诸如聚丰景都、保利叶之林交易价位都要在5.3万~5.5万元/平方米。
在宝山顾村板块,金地某项目在上周工作日已经开盘,据上海一位房地产同行描述,除了不少前来签约的客户,其它想买房的人群也陆陆续续来了不少,几乎坐满了售楼大堂。
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表示,这主要是由于一些项目已经做了长久的蓄客准备,因此容易给人造成一种市场火热的错觉,但这也仅限于个别项目。此外,上述嘉定热销的项目因为面积小、总价低,因而出现了此种情况。
“阳春三月”行情再现难
“从量价节奏来看,由于各级政府调控从严执行、供应端预售许可证的从严审批、部分投资客退场、开发企业推盘周期集中在4月下半月后等因素,上海住宅上半年成交会 量跌 。”卢文曦强调,在市场信心没有恢复的情况下,个别开发商会选择以价换量。
薛建雄表示,以价换量是个别现象和小范围,其他楼盘还是不愿意“动”,只有等库存多了才会降价,所以现在以价换量的基础还不够,开发商并没有库存积压。
2月28日,克而瑞对外披露了全国百强房企前2个月销售榜单,多数房企前2个月的销售金额已超过了去年一季度的销售成绩。
不过,亿翰智库董事张华东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上海的开发商从拿地到开盘基本在12个月以上,在当前去化周期不足18个月的情况下,开发商推盘意愿不会很强。
同策咨询最新研报预判,上海楼市上半年整体表现为“量跌价稳”;进入下半年,由于上半年“量跌”有了销售业绩的损失,下半年开发商必然会“保量”,因此,在“保量”及冲刺年度销售指标、资金兑付压力等驱动下,下半年市场表现特征为“以价换量”冲业绩。
从克而瑞数据来看,上海目前去化周期在7.8个月,库存在360万平方米,明显供小于求。薛建雄表示,市场只是降温,但开发商手上货源明显不足,卖一套少一套,即便出现降价潮也要等到足够库存之后才有可能。
对于接下来几个月的市场走势,克而瑞方面预计上海楼市供应量环比回升为大概率事件,但同比将继续下滑,今年想复制去年“阳春三月”的行情仍将困难重重。毕竟在需求端,市场观望情绪浓厚,成交量维持低位再所难免。
同策咨询研究总监张宏伟表示,当前购房者入市意愿不高,对房企营销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所以在没有十足把握下,不会仓促开盘。2月下半月后刚需产品有尝试性推盘,并且单次投放量相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