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商业地产
杨冰柯
谈起杭州楼市现在的状态,浙报传媒地产研究院院长丁建刚用“倾巢之下”做了回复。在全国整体房地产市场下行中,上半年因亚运会概念而一枝独秀的杭州市场现在也不能避免下行的到来。
房地产市场中一年的金九银十之际,楼市并不平静。但与以往热卖、排队摇号、房价上涨等相反,退房、流摇和降价事件一桩接着一桩。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9月,15个热点城市中,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只有广州上涨了0.4%,北京房价持平,上海和深圳分别下降了0.1%和0.2%。二手房方面,广州环比上涨了0.2%,深圳持平,北京和上海都降了0.2%。
在北京2016年“930”政策和2017年“317”政策后,四个一线城市房价已经开始偃旗息鼓。而一线城市作为全国楼市的风向标,传导到热点城市,热点城市南京、苏州、郑州等房价也在去年开始降温。但这不包括同样是热点城市的杭州。
但在限价政策导致的一二手房价倒挂严重、亚运会概念等交织下,今年5月份上万人排队银行办资金冻结的事件将杭州楼市推至癫狂。现在,这癫狂散去,杭州楼市也随大市场行情进入到下行通道。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份,杭州新房价格环比上涨了0.2%,二手房价格持平。真实的市场情况比这数据更能显现出市场的凉意。
丁建刚对界面新闻表示,“杭州市场降温,预期改变。二手房的降温速度更快,量比价降得更快。商品房的热度也在下降,但余温尚存。”
从最能反映市场真实情况的二手房看,根据透明售房网数据,9月,杭州市区二手房成交了3330套房子,9月黄金月的成交量是除了2月份外的最低点(2月成交受过年假期影响)。其在8月成交了4829套房子,7月成交了6809套房子,截至当前今年的最高点5月成交了10952套房子。
把时间拉长到一个季度,透明网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截止28号)杭州全市(含富阳、大江东)二手房市场总成交量为14678套,无论同比还是环比均下降52%左右,市场成交腰斩,整体进入休眠期。
对此,我爱我家(5.420, -0.08, -1.45%)研究院称,从前三季度每月成交走势来看,市场成交呈现拱桥状结构,特别是自5月份开始二手房交易达到10952套的峰值并由此滑坡,日平均交易量不到以往的一半。三季度1.46万套的交易量,已经与去年三季度3.06万套的高位水平相去甚远。
我爱我家一位市场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最近二手房太差了,现在一个月的交易量只有5月份的1/3还不到。“都在观望,房子几乎卖不掉。二手房有人看还算好了,好多人来跟我说没人来看房,能不能帮忙多推荐推荐。”
量上不去,降价也成为必然。透明网数据显示,9月成交均价在2万/平方米以下的小区一共78个,其中35个是下跌状态,15个楼盘是涨的。其中,有6个位于相对偏远的楼盘跌幅超过30%。203个价格在2万-3万/平方米的楼盘,有92个楼盘下跌,其中还包括不少次新房。236个价格3-4万/平方米的楼盘中,84个呈现下跌态势。88个5万/平方米的楼盘中,30个上涨,20个下跌。
二手房量价齐跌,新房市场也光荣不再。9月、10月杭州领出了约70张预售证,超过7000套房源入市,开发商们集中跑量。但市场情况并不那么如开发商的心意。
除了临安、富阳等郊区,主城区也开始出现流摇现象。仁恒和传化合作的楼盘前湾国际社区是仁恒入杭州的第一个楼盘,精心的设计市场和服务市场并不买账。一位杭州市场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开盘均价为28000元/平方米,但市场预期可能在2.5万/平方米以下,开盘登记人数不足而流摇,去化可能不足50%。去化不理想,市场流传出针对传化工作人员内部的优惠折扣。
不仅是前湾国际,中粮梦栖祥云、新城璟隽公馆和市中心的金隅中铁诺德都会森林也都流摇,尤其都会森林的流摇是除了千万甚至上亿滨江·华家池排屋后第一个流摇的市中心高层公寓项目,这更是显示了市场的疲软。
弃号、摇号了也卖不完甚至流摇上演,新房的价格也开始松动。9月,杭州滨江新希望(5.860, -0.04, -0.68%)新城·未来海岸二期入市,部分一期业主认为个别低楼层大户型房源,与一期同房号有较大价差,最多达35万元从而要求退房。大江东宝龙广场第一次摇号推出的价格是16200元/平方米,含精装修3000元/平方米。10月8日第二次摇号去掉了精装,价格为14000/平方米。萧山、闲林、未来科技城等都有楼盘新开的价格低于之前的价格。
上述我爱我家市场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新房本来受价格管控,最明显的变化是不少高价拿地的企业,估计要亏。
以绿城建发沁园为例,其楼面地价高达40765元/平方米,但领出的首张高层房源预售证均价只有49500元/平方米。丁建刚对此表示,沁园每平方米估计亏1万,但开发商的预期改变了,不赚钱也要推货。
土地市场上的表现也可以看出开发商预期的改变。我爱我家研究院数据显示,三季度起,杭州土地市场有明显盘整、回调的迹象,全部涉宅地块都没有封顶70%的最高溢价率,低溢价率、低楼面价成为土地市场的主要表现形式。市区仅4宗土地地块楼面价超过30000元/㎡,且所有出让的宅地无需开发商自持。
仅仅几个月时间,杭州的楼市面貌发生了逆转,二手房、新房和土地市场全部凉凉。对此,丁建刚对界面新闻表示,最大的维度是市场趋势,预期决定了市场走势。第二个维度才是城市和区域的价值。第三个维度才是所购楼盘的开发商、品质。现在是第一个维度变了,这是最大的权重。
一二手房的价差还在,亚运会的概念还在,然而倾巢之下,大家的命运并没有什么不同。
- 详细资料
- 分类:商业地产
根据外媒 9to5Mac 的报道,iPhone XS 和 iPhone XS Max 的早期销售情况似乎不错,iPhone 组装商富士康的第三季度营收也创下了历史新高。
苹果供应商富士康周四在提交给证交所的一份文件中说,今年 9 月公司的营收增长幅度达到了 30%,达到了 5849.3 亿元新台币(合 188 亿美元),延续了今年 5 月以来两位数的增长势头。富士康一位管理人士向记者表示,该公司月度业绩非常出色,是公司史上第二好的业绩,同时也实现了该公司最高的第三季度营收。
苹果公司将于 11 月 1 日公布其 2018 财年第四季度的财报,该公司之前的预期收入在 600 到 620 亿美元之间,虽然这一数字远高于去年的 526 亿美元,但由于去年 iPhone X 的延迟发售,而今年的旗舰产品 iPhone XS 和 iPhone XS Max 于 9 月份上市销售,价格较低的 iPhone XR 则推迟至本月晚些时候,因此我们也不能得出苹果今年 Q4 表现是好是坏的结论。
今年的 iPhone XS 看起来跟 iPhone X 很相似,虽然硬件和功能有所升级,但是大多数评论人士都不建议 iPhone X 用户升级,也有一部分人建议用户等待 iPhone XR 上市。之前的报道显示,忽视这些建议的用户更喜欢高存储版本的 iPhone XS,从而推高了 iPhone 的平均售价
- 详细资料
- 分类:商业地产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中秋假期前两日,北京市新建商品住宅签约180套、二手房62套,与7至8月平均水平基本持平,较2016年同期的422套和280套分别同比下调57%和78%。
除了北京,其他城市房地产市场表现平平。中原地产数据显示,小长假前两日深圳新建住宅签约分别为70套与76套,与此前市场相比基本维持平稳;广州方面,中秋假期前两日签约1871套,较全月来看,处于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嗅觉灵敏的房企,已经开始借着中秋国庆的契机开始促销,招揽购房者,全国楼市打折潮来袭,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则在9月的一次例会上称,房地产行业的转折点已经到来。
二线城市打折促销增多
本报记者近日集中走访了二线城市,发现楼市打折潮已蔓延至二线城市。
在南昌市场,9月底虽然中秋假期已过,但各楼盘打折促销的热情不减。
位于南昌市高新开发区的蓝光林肯公园8号打出了“开盘特惠,中秋再减3%,3万认筹金抵10万”的优惠活动,虽然中秋已过,但当天购房,同样享受中秋优惠价格。
位于南昌县象湖新城的美的悦江府则打出“中秋购房,9.9折,再返1%的佣金,相当于9.8折优惠”;位于西湖区朝阳新城雍锦王府推出“年中特惠,部分大平层,一口价销售,优惠20万”活动;位于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海玫瑰园,中秋则推出每套房源总价减2万的优惠活动,中秋节当天面向新老客户则推出砸金蛋、抽金条、领中秋大礼包等活动。
9月下旬,合肥某项目 “打折甩卖”的消息在合肥传播开来。据当地媒体报道,备案价2.2万元/平米的洋房,目前只卖1.6万/平米,折价幅度高达25%至35%。平均降价6000元/平米,总价便相差80万元-100万元不等。
对此官方表示这是市场误读,“此次是一次正常的节庆促销活动,且只针对个别户型,严格来说只算是当前市场相对冷清情况的一个营销噱头”。目前针对中秋国庆拿出个别户型做促销,降到1.5万/平米左右,但是支付方式严苛,仅限全款认购。
易居研究院统计的合肥住房成交数据显示,2018年8月份比前几个月的价格有明显下滑,5、6、7月的成交均为15005元/平米、14911元/平米和15623元/平米,而8月份则为13243元/平米,跌回2018年初的均价水平。
对此,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对于当前房企销售来说,量价表现都受到抑制,这也使得房企在营销方面其实会面临很多压力,部分则会继续通过降价来回笼资金。而且9月份开始很多开发商的预售项目开始增多,这个时候相关房企项目的竞争力度加大,部分也会从促销的角度积极进行。
楼市拐点将至?
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在万科南方区域9月月度例会上讲话称,房地产行业的转折点已经到来,在社会迎来全方位转折的背景下,所有行业无一幸免。
《华夏时报》记者在贝壳找房平台上发现,位于燕郊地区的天洋城小区,目前二居室的价格在1.75万到2万元/平米之间,而在同小区成交中的数据可以看到,今年上半年的成交价基本在2万元/平米以上。
而相比2017年3月高点的3.4万,按照目前平台上显示的均价1.9万/平米,一年半的时间,燕郊天洋城的价格跌了44.1%。
据贝壳研究院数据,8月北京二手房成交量环比跌了20.9%;上海(楼盘)8月二手住宅成交量环比下跌了2.7%,成交均价环比下跌3.8%;受“7·31新政”的影响,深圳8月成交量环比下跌41.1%,而成交均价也跌了4.9%,8月深圳新盘去化率只有33%左右,供应面积、库存量继续下滑。
根据广州中原研究发展部数据,广州二手房成交量已经连跌4个月,8月份再挫低谷。从去年3月开始,二手房成交量就开始在走下坡了。
根据安居客的二手房挂牌价,厦门(楼盘)从2017年5月的48690元/平米降到现在的44948元/平米,降了7%左右。
严跃进认为,从目前房地产市场的表现看,部分城市市场确实比较平淡。不过市场过于看空的情绪其实是没有必要的。第一、部分城市购房政策非常严厉,符合购房资格的群体相对数量少。第二、潜在的购房需求很大,包括刚需和改善,所以支撑市场的动力依然存在。第三、部分拐点论看法,是市场谨慎的表现,而不是悲观的表现。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认为,以商品房成交量变化来判断楼市是否进入拐点其实并不十分准确,土拍市场的流拍明显增加,以及二手房市场的观望气氛明显增长早已说明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楼市更确切地说是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长效机制的不断落地,租赁和保障房市场的不断建设,“安居宜居”的楼市新时代正在走来。
张波表示,如果从短期来看房地产市场的价量,在下半年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滞涨状态,尤其是房价下行的压力更为明显,从这一点来看的确房价中短期的“拐点”已到来。
- 详细资料
- 分类:商业地产
(原标题:广州中心区楼盘频念“降”字诀:500多万房子优惠72万)
入秋后,天气只是渐凉,广州楼市却似隆冬将至,降价范围从外围区域向中心区蔓延。国庆长假期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走访广州市中心区推货大户荔湾区广钢新城板块发现,多个楼盘推出较大优惠措施,部分楼盘优惠幅度超过10%。
一边是严调控下购房者持币观望,一边是融资收紧、资金回笼减慢,开发商面临资金压力开始不淡定了。嗅觉敏锐的万科高喊“活下去”,碧桂园已考虑将销售率不佳的项目停工,穿越周期成为开发商的当务之急。面临市场下行压力,开发商将如何调整销售策略?
现场:部分楼盘降幅超10%
楼市下行压力渐显,国庆长假期间,降价促销潮逐渐在广州楼市蔓延。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实地调查了解,广州楼市的降价潮已从外围的增城、南沙等区域向中心区扩围,增城、黄埔、南沙、花都、荔湾以及番禺等区域均有楼盘实施降价促销策略。
国庆长假期间,记者以购房者身份走访了荔湾区广钢新城板块多个楼盘发现,包括保利和光晨樾、振业天颂以及金融街融穗华府等在内的不少项目均推出优惠措施。其中和光晨樾降幅较大,原总价约为530万元的三房单位,折后价约为458万元,降价幅度高达72万元,降幅达到13.58%。
振业天颂项目降幅则较低,102平方米三房单位,原总价约为440万元,折后总价约为427万元。该项目销售人员告诉记者,项目采取双合同形式签约,备案合同价格约为356万元,装修款合同价格约为71万元。以三成首付计算,购房者需要缴纳的首期购房款约为178万元。
双合同签约形式对购房者来说,首付压力较大。双合同盛行下,单合同则成为开发商的宣传点和卖点。在广钢新城内,金融街融穗华府项目打出的“真单合同,首付110万起”“国庆特惠一口价8.8折起”等字样的广告较为显眼。
融穗华府项目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因为项目是在2015年和2016年拿的预售证,所以避开了限价,签约价格可以突破区域的限价,实现单合同签约。
以该项目一套92平方米三房单位为例,原总价约为521万元,在减去20万元优惠以及9.7折商业贷款、9.9折国庆优惠以及7天内准时签约的9.9折优惠后,折后总价约为477万元,总折扣约为9.2折。三成首付约为144万元,门槛较双合同签约大大降低。
关于广告打出的8.8折优惠,融穗华府项目销售人员向记者解释,8.8折单位主要是商铺,只有少量国庆钜惠单位折扣力度可达到8.8折。
记者在融穗华府项目销售中心现场贴出的国庆钜惠单位发现,国庆钜惠单位为低楼层以及高楼层,集中在2~4楼以及30层以上单位,大多数已贴出“已售”字样。其中一套面积约为83平方米的单位,原价为57320元/平方米,折后单价约为50600元/平方米,每平方米降了6719元,折扣力度高达约56万元,折扣约为8.8折。
开发商:节后调整优惠幅度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每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开发商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价促销措施,带动成交上升。对比往年,今年开发商的让利幅度较大,主要是房企面临资金回笼压力。
和光晨樾项目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目前促销主要是因为开发商需要回笼资金,待黄金周过后,楼盘的优惠幅度将进行调整。
同时,金融街广州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一”黄金周针对个别楼盘的部分单位推出特惠,优惠力度比平时高1%~2%,这些特价单位在户型和朝向方面相对而言没那么好,节后,价格将调整,个别单位适当回收优惠,幅度约为2%。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开发商策略已发生明显变化,万科高喊“活下去”,碧桂园已考虑将部分效益不佳项目停工,而这些主要是源于对资金的渴求。融资渠道收紧、资金回笼速度放缓,使房企资金压力倍增,穿越周期“活下去”成为房企的第一要务。
虽然“十一”黄金周过后,开发商的优惠措施将会有所调整,但以价换量、适度降价促销、快速回笼资金将成为开发商未来的营销策略。
上述金融街广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有很多购房者持币观望,所以在接下来的购房节点,例如“双十一”等将继续推出优惠措施,力度不亚于“十一”黄金周。
谈及优惠幅度,该负责人明确表示,并不是价格的大跳水,这样会引起市场恐慌,越降价越没人买,大幅降价是对市场和开发商自身的不负责任。
- 详细资料
- 分类:商业地产
一碗面要80元,出租车漫天要价,安检排队太长差点误机…你在机场是否遇到过这样的问题?“首届金跑道奖·国内机场口碑评选”正在进行!【点击投票】为机场打分,你说了算!
楼市降温成趋势:前8月楼市成交破10亿平方米大关 土地流拍807宗
时代周报记者 刘娟 发自北京
在“房住不炒”的时代与“遏制房价上涨”的主基调下,8月份国家统计局监测的70城房价,却令人意外的出现一番普涨。
70个大中城市里,新房价格上涨的城市数量达到了67个,涨幅持平的城市有2个,下跌的城市仅1个。
房价上涨的背后,是全国房地产市场库存数据已经跌至51个月最低,8月新增居民户贷款占比达55%,为今年以来最高水平。
市场供需正在走向失衡,这也再度引起了监管层的高度警觉。在“731”中央政治局的73字政策定调,以及年内累计315次调控政策背景下,调控大网又一次全面铺开,重在“打补丁”和稳秩序。
“从调控压力看,9月起各地调控政策正继续加码。”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目前,地方政府担负“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调控主体责任,住建部等中央部门通过数据预警和约谈问责等机制加强各地指导。
眼下,土地流拍情况大量出现,被视为楼市可能降温下行的重要信号。今年以来,全国土地流拍已超800宗,土地流拍宗数呈现逐月增多的态势。
东吴证券(6.390, -0.05, -0.78%)宏观固收首席分析师周岳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土地作为房价中占比最高的因素,流拍事件频发,溢价率不断走低,一定程度上将是房价回调的有利因素。
如何跳出“越调越热”怪圈
每月中旬由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70城房价指数,一直被视为楼市调控成效的重要指标。尤其是15个热点城市的房价走势,基本已经成为当前判断全国楼市的一个风向标。
9月15日,一张最新的涨跌排行榜出炉。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8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新房)销售价格里,仅厦门环比微跌0.1%,北京、南京持平,其余67个城市全部上涨。这当中,无锡、徐州、北海、西安环比涨幅均在3%以上,另有14个城市环比上涨在2%–3%,29个城市环比上涨1%–2%。
二手住宅亦是同样的普涨态势:70个城市样本中,仅上海、厦门的房价环比微跌0.1%和0.3%,北京、锦州持平,其余66个城市全部上涨。常德环比涨幅最高,达3.2%,另有济南、西安、无锡、徐州等18个城市环比涨幅超2%,石家庄、太原、宁波等33个城市环比上涨在1-2%之间。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用了12个字来概括8月房价全貌:一二线城市“总体平稳”,三线城市“有所上涨”,15个热点城市“有涨有跌”。
据初步测算,在新房房价序列中,4个一线城市、31个二线城市、35个三线城市环比分别上涨0.3%、1.3%和2%,同比分别上涨0.9%、8.6%、8.3%。15个热点城市中,无锡环比涨幅最高,为3.4%,济南同比涨幅最高,达10.2%。
“目前看,当下房地产市场依然处于高温周期中,特别是中西部区域三四线城市棚改等政策带来的高峰期依然存在,量价依然处于明显上涨中,”张大伟称,“截至今年8月,本轮房地产市场上涨周期已经长达39个月,继续刷新了中国房地产上涨周期最长历史”。
市场忧虑,这似乎又回到了“越调越热”的楼市怪圈。事实上,今年前8月,房地产业的销售、融资、投资、拿地等指标都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速。
其中,全国新房销售面积在前8月已经突破10亿平方米大关,销售额近8.94万亿元,纷纷再创历史纪录;房地产开发投资7.65万亿元,连续两个月出现双位数增长;房企购地1.64亿平方米,土地成交价款81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6%和23.7%;在供应端,全国新房新开工面积13.3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5.9%。
“从去库存到因城施策再到完善租赁市场等,本轮楼市政策的调整与变化都在指向一个目标—房住不炒,但是市场回馈不可能一步到位,还会发生某种程度的反弹,甚至会刺激市场预期的反向回应,”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张敬伟撰文指出,“具体到不同城市,楼市表现、政策预期和市场终端的目标也不合辙”。
在张敬伟看来,从去库存政策开始,形成了从一线城市、一线周边城市、二线热点城市、二三四线城市的逐级传导,随后又是一轮轮城市调控的接力传导。三四线城市不仅库存无多,而且迅速迈进“万元+”时代,有些三四线城市甚至无房可买。
从整体看,全国性去库存周期已经完成。截至8月末,国内新房库存量近5.39亿平方米,比7月末减少555万平方米。按照张大伟的统计,国内新房库存在连续4年多下调后,已经降至51个月最低。比如,呼和浩特从几年前的最早取消限购城市,到现在第一个表态取消去库存。从全国房地产市场看,大部分城市已经需要补充库存。
“当前,房价上涨预期尚未根本改变,但房价上涨的脆弱性已开始显现,” 《经济参考报》日前发表头版评论文章《谨防楼市形成“合成谬误”》,文中指出,房价脱离基本面上涨,势必增加宏观经济金融风险,阻碍经济转型升级,引发经济运行脆弱性,最终推动楼市形成所谓的“合成谬误”(Fallacy of Composition)。特别是房价上涨往往存在棘轮效应,风险容易自我聚集,需要高度警惕。
各地调控继续加码
“易热难冷”的房价棘轮效应正在发挥威力。若要维持当前房价继续高位上涨,必须提供比以往更多的货币供应,但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在时代周报记者采访的多位分析人士看来,坚持房住不炒,除了弥补房地产调控短板和全方位引导合理住宅消费之外,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变住宅投资的不合理预期,同时稳妥应对可能出现的市场波动。
“731”中央政治局的73字政策,已为今后楼市走向定调。时代周报记者发现,在60多个城市祭出“限售”利器后,“打补丁”“管秩序”成为最近2个月楼市调控的重点。从住建部到主要城市,都在发布秩序整顿政策与文件。
9月19日,北京和上海双双在官网挂出治理市场乱象专项行为的通知。其中,北京重点整治“学区房”“商住房”“企业购房”等内容;上海则大力整治首付贷、违规提取公积金、通过婚姻获得购房资格等行为。
深圳、广州此前已经抢先一步出手整顿房地产市场。9月18日,广州表示,要把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与日常市场巡查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对中介机构的巡查。而深圳在8月中旬就已出文,要严厉打击中介机构以威胁等暴力手段驱逐承租人、恶意克扣保证金和预定金,以及“茶水费”与“阴阳合同”等22条楼市乱象。
“楼市调控政策的逐步加码且无舒缓迹象,使得本轮楼市调控周期凸显手段更多、力度更大的特点,”张敬伟称,“有些城市房价涨得太快,仅仅约谈市场远远不够,更关键的是理顺这些城市的市场。因此,楼市调控主要还是要化解供给侧的结构性沉疴”。
在张敬伟看来,以往,楼市供给侧叠加了地方GDP崇拜、土地财政、开发商利益诉求和金融机构的深度参与,现在则多了楼市周期率累积的结构性利益纠缠和系统性的金融风险。楼市不能硬着陆,只能软调控。
“之前在一线城市运行的特殊政策,在试验效果成功后,未来很有可能在二三线城市落地。”有房企代表李凯(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比如摇号、限制企业买房、离婚结婚买房政策等,都可能会陆续全面铺开,用意是堵住漏洞。
土地流拍成降温信号
土地市场,是楼市的晴雨表,亦是先行指标之一。2018年的全国土地大量流拍,这是过去多少年很难见到的。
北京300公里外的石家庄,280亩普通宅地正在等待竞拍人。最终因无人报价,这场9月17日的公开出让活动只能叫停。
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8月底,全国已发生土地流拍807宗,累计流拍建筑面积达7954万平方米,是去年同期数额的7.3倍。
整体看来,2018 年土地流拍现象较前两年明显增加,单月流拍建筑面积均在500万平方米以上,6月以来更是突破千万平方米,土地流拍节奏不断加快。对比市场推出的总建筑面积,流拍率自二季度以来不断攀升,8月数值已达 7.05%,创月度流拍率纪录。
三四线城市仍为土地流拍事件高发区域,但下半年以来占比有所下降,二线城市占比逐渐上升。统计年内流拍土地规模排名前 20 的城市中,二线城市达8家,而且排名前四位的太原、阜阳、天津、合肥中,有三地为二线城市。1–8 月,二线城市平均流拍率为 5.12%,平均溢价率 17.37%,而三四线城市流拍率仅 3.98%,平均溢价率更是比二线城市高出 12 个百分点。
但上文已有提及,前8月,房企购地1.64亿平方米,土地成交价款81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6%和23.7%,该如何解释这与流拍严重的分歧?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关键要看市场的结构。很多城市虽然流拍数量多,但成交量也还是大的,换而言之,主要是供地节奏在加快。但房企在新环境下变得更加谨慎。
“本轮流拍事件恰是房产市场逐渐趋于理性的重要体现,开发商减少盲目拿地,”周岳分析,调控政策不断加码,土地出让条件愈加严苛。特别是一二线城市,限地价、限房价、竞自持、竞配建、摇号购房、共有产权等成为市场推地的重要附加条件。这对于房企的经营盈利产生较大压力,加之土地配置费高企,才使得多处地块无人问津。
除此,现金流是房企杀手,回款慢、融资难,还债高峰期到来。数据显示,自2018下半年到2021年房企有息负债集中到期,规模分别为2.9万亿元、6.1万亿元、5.9万亿元和3.4万亿元,2022年及以后到期的总规模0.9万亿元。
同时,房企在销售端又遭遇史上更严厉的“限购、限价、限签”,直接导致房企经营现金流回款慢,回款少。接下来,房企将整体处于“频还债,融资少,回款少”的尴尬局面。
周岳认为,此轮流拍或将导致市场需求的萎缩,从而限制房价的上涨空间。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郭丽岩也表示,地价和房价之间是全链条的关系,部分城市的土地溢价率在下降,预示着市场对于未来房价走势预期的变化。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对时代周报记者指出,8月份房价呈现上涨的态势,只不过是市场的惯性,楼市热度已近“触顶”。他觉得“金九银十”成色不足是市场共识,楼市降温已然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