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上实在是有太多的美食了,对于吃货来说,根本都吃不过来。说到吃,那么吃的多的话,就会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容易发胖,总是听人说喝口水都能长胖三斤,其实也挺为水叫屈的。你真的确定是只喝水才会导致你的体重蹭蹭蹭的往上涨的?你真的觉得你是个易胖体质的人?民间有句老话,好吃的东西容易发胖,而不容易发胖的东西往往不好吃,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有一些食物,尽管很美味但是却容易令我们发胖,或许你吃下去的不仅是美味,还有脂肪。

  公认的5种“不健康食物”,多数肥胖人士碗里都有,建议少吃

  1、油炸类的食物

  体脂高的人,最怕摄入油脂多的食物,而油炸食物是口感很多的,尤其胖子是爱不释手。经过油炸的食物,食物的热量会增加70%。油炸的食物香酥可口,许多人对此根本没有抵抗力,越吃越胖。

  2、雪糕

  现在天气变得越来越炎热,有部分女性在睡觉前喜欢吃,雪糕,甜甜的雪糕来满足自己的味蕾,殊不知,雪糕里面含有大量的热量以及脂肪,不仅刺激胃黏膜,同时引起肥胖。

  3、罐装咖啡

  普通的罐装咖啡大约只要240毫升,但热量却也有300大卡。那是因为罐装咖啡和速溶咖啡已依照苦涩适口的比例,在咖啡粉中添加了少量的糖和奶精。以是但凡好喝的咖啡,都只能和增肥拉上干系。

  4、烘焙类食品

  因为烘焙类的食物吃起来的味道是咸咸的,所以很多人都认为烘焙食物当中的含糖量会比较少。但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事实上在面包制作的过程当中是会加入白糖的,但加入白糖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增加甜味,而是为了能够让酵母发酵。通常100g的面包当中就会有10%-20%的白糖。一般全麦面包的升糖指数能够达到69,而苏打饼的升糖指数更是达到了72。

  5、各种高糖加工食品

  在超市中各种各样的蛋糕、巧克力、饮料、饼干等高糖加工食品,令人垂涎欲滴,深受人们的喜爱,不过这些高糖加工食品由于糖分和热量都很高,经常吃是很容易长胖的,一般的饼干和甜甜圈都含有大量的糖、精制面粉和脂肪,它们的热量都非常高。一个中等大小的甜甜圈所含的热量可能超过200大卡,糖友甜甜圈则可能超过300大卡。还有那些甜甜的果汁饮料,不仅没有多少营养,糖分还很高,容易增肥。

  那么我们平时除了要少吃以上5种易增肥的食物以外,其实在我们平时的饮食中也有一些减脂瘦身的食物,只是大家平时不了解而已,一起来看看

  西蓝花

  西蓝花被誉为“蔬菜皇冠”,含多种营养,热量却比较低。经常吃西蓝花可以分解你身体的顽固脂肪,所以减肥期间要多吃西蓝花。食用建议:水煮食最好的食用方法,可以配上木耳和蘑菇既美味也能减肥。

  黄瓜

  黄瓜的水分特高,热量却很低。可生吃也可以炒或者煮汤。黄瓜含有丙醇二酸和纤维素,可防止脂肪生成;纤维素成分能让肠道蠕动加速,让身体新陈代谢加快,是减肥的好食材。

  小米

  小米所含的营养成分非常多,其中维生素、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含量也很高,它里面的钾元素和粗纤维,具有利尿消肿、促进肠胃蠕动和润肠通便的效果,在减肥期间,吃小米可以达到瘦身减脂的目的。

  萝卜

 

  萝卜具有行气化食,化痰清窍,散淤和补气健体的功效,可用于食积腹胀等。许多研究表明,胆碱物质、芥子油和淀粉酶等存在于其中,上述的物质可促进消化和脂肪类食物的新陈代谢,减少皮下脂肪的堆积。此外,萝卜中所含的膳食纤维有助于胃肠运动,加快代谢废物的排出。

  6月4日,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2019年5月40城土地市场报告》。该报告显示:5月份土地市场成交活跃,延续了4月份的热度,不过受监测的40城整体地价涨幅收窄明显。

  其中,二线城市作为土地市场的主要阵地,5月份成交量价尽管整体上行,但幅度均在收窄。业内分析认为,这表明当前土地市场热度虽在延续,但已经减弱。

  分不同城市来看,5月份一线城市地价创下2015年10月份以来的新低;二线城市成交面积环比增长3.4%,地价环比上涨5.6%,均明显收窄;三线城市成交面积环比增长23.5%,成交均价环比上涨20.4%,地价异动主要由于样本城市内部的结构性原因。

  易居研究院研究员王若辰表示:2019年1季度以来,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小阳春”,5月份地市热度虽仍有所延续,但成交面积环比增幅明显收窄。“预计下半年累计成交面积同比增速将小幅波动。尤其是在当下仍较严厉的政策环境下,预计未来几个月40城地市将有所降温。”

  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厦门、南京、杭州、成都、武汉和重庆等前期热点二线城市地价反弹较明显。王若辰表示,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因为房企资金面较为宽松,第一季度发债融资量较多;另一方面是因为开发商拿地预期的转变,即规避三四线城市,向一二线城市转移,同时一线城市供地量又比较少,热点二线城市成为首选的拿地对象。

 

  但部分热点城市市场过热、预期不稳等引起了监管部门高度关注,相关微调政策仍在陆续出台。5月份,二线城市土地成交面积及地价在“小阳春”的余热下仍有小幅增大和上涨,但增速回落,涨幅收窄。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100个大中城市土地供应面积达9153.57万平方米,成交总价合计9617.37亿元,创近5年来同期新高。不同的城市土地市场出现一定分化,一二线城市土地供应加速,三四线城市则明显放缓。4月以来,全国50个大城市卖地出现加速态势,不少大中型房企积极拿地。其中,热点城市土地对房企吸引力较强,杭州出现多家房企以最高限价拿地的情况。业内人士指出,各地土地出让速度会根据房地产库存去化情况出现分化,热点地区土地市场有望延续火爆。

  土地市场升温

  Wind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100个大中城市合计供应住宅用地1713幅,同比增长1.84%;供应面积合计9153.5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0.25%,均创近5年来同期新高。2018年同期,全国100个大中城市累计供应住宅用地1682幅,累计供地面积9130.66万平方米。成交方面,今年以来,全国100个城市累计供应住宅类用地成交总价9617.37亿元,同比增长9.52%,创同期历史新高。

  分城市看,一二线城市土地供应加速,三四线城市则明显放缓。2019年以来,一线城市累计供应住宅类用地数量65幅,同比增长75.68%;累计供地面积348.2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0.16%。二线城市方面,今年以来累计供应住宅类用地数量842幅,同比增长24.37%;累计供地面积4587.1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18%。三线城市累计供应住宅类用地数量806幅,同比下降16.74%;累计供地面积4218.2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1.62%。

  中原地产数据显示,4月以来,全国50个大城市出现加速卖地态势。48个城市2019年以来土地出让金额超过100亿元。其中,杭州市土地出让金额达到1129亿元,位列第一,北京、天津、上海、苏州、福州、重庆等14个城市土地出让金额均超过300亿元。

  溢价率方面,据中原地产监测数据,全国50个大城市土地溢价率全部为正值。其中,厦门、珠海、合肥等9个城市土地成交的楼面溢价率超过30%,沈阳、宁波、大连等15个城市溢价率在20%-30%。北京、广州、无锡等14个城市溢价率在10%-20%。

  房企积极拿地

  从上市房企披露的2019年1-4月数据看,多数大中型房企2019年以来拿地积极。以华润置地为例,根据公告,2019年4月,公司在大连、苏州、沈阳、哈尔滨和温州收购了8幅地块,总楼面面积约144.23万平方米,应付权益土地出让金约124.69亿元。公司1-4月实现总合同销售金额690.25亿元,总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373.69万平方米。其中,4月实现总合同销售金额约177.9亿元,同比增长25.5%;实现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102.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

  热点城市土地对房企吸引力较强。根据中原地产监测,5月17日,济南迎来5月份第二场土拍,21宗地块合计拍卖126亿元,阳光城(6.410, -0.13,-1.99%)、世茂、碧桂园、金科、绿地等十余家大型房企参与竞拍。同日,杭州市8宗地合计拍卖163亿元,嘉里、禹洲、电建等房企以最高限价拿地。

  对此,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2019年1-2月,全国土地市场整体低迷。随着房企融资难度降低,部分城市在4月份土地市场出现复苏苗头。虽然未出现地王频繁的现象,但土地市场升温明显,房企在热点城市拿地额增加。

  对于土地市场未来走势,张大伟预计,不同城市土地市场会出现分化,三四线城市土地成交额可能进一步下调。一二线城市虽然调控政策依然严格,但对房企而言仍是增加销售额的重要市场。一二线城市土地市场有望延续火爆态势。

  共有产权房供地增加

  自然资源部网站信息显示,各地商品住房库存消化周期在36个月以上的,应停止供地;36-18个月的,要适当减少供地;18-12个月的,维持供地持平水平;12-6个月的,要增加供地;6个月以下的,要显著增加并加快供地。自然资源部要求,各地根据截至2019年3月份的商品住房库存消化周期,结合本地土地市场实际,切实优化住宅用地供应,实施差别化调控政策。

  一线热点城市土地供应量依然较大。以北京地区为例,5月10日,北京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委员会网站公布了近期计划供应经营性用地项目信息。5-6月,将有54宗经营性用地陆续入市。其中,11块将在5月入市。通州近期将入市6宗地块,共计规划建筑面积78.12万平方米,相比去年增加明显;而怀柔、密云等远郊区县供地明显减少。若顺利入市,北京土地市场2019年上半年将挂牌68宗住宅地块,同比增长162%;总规划建筑面积985.9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8%。2019年上半年,北京地区住宅用地供地规模将显著增加。

  其中,共有产权房等政策性供地面积增加明显。据诸葛找房统计,今年以来,北京已成交10宗共有产权房地块,加上上半年还有9宗共有产权地块陆续入市,远超去年整年共有产权房用地的供应量。2018年,在北京市成交的52宗住宅地块中,共有产权房地块成交10宗,成交建筑面积为100万平方米。

 

  诸葛找房指出,共有产权房供应量持续增加,是为了满足刚需购房群体的居住要求。具体来看,近期将要入市的共有产权房地块主要位于朝阳、通州、昌平等区域,整体地理位置较好。其中,朝阳区共有两宗共有产权房地块供应,分别位于豆各庄和东坝南区,预计本月下旬入市。“共有产权房”、“限房价、竞地价、竞自持”的土地出让模式有利于引导居民对于房价的合理预期。随着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的完善,北京住房的供需矛盾将逐步缓解。

  6月4日消息,据电商巨头亚马逊的日本销售网站显示,目前该网站已经恢复了华为产品的销售。

  此前,亚马逊日本也将华为相关产品都列入了缺货或暂停预订的状态。

 

  随后,谷歌重新上线华为Mate 20 Pro的安卓Q测试资格,IEEE声明解除对华为员工编辑和同行评审活动的限制。

  国家统计局16日发布2019年4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

    整体来看,4月有67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3月为65城。其中,涨幅居首的城市是秦皇岛,达1.8%;北上广深分别涨0.5%、涨0.3%、涨1.1%、涨0.4%。

    除了秦皇岛,广州、昆明、西安、济南、武汉、杭州、洛阳、重庆、北海的涨幅也超过1%。

    2019年4月份70个大中城市

    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

  

 

  

 

  具体来看:

    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涨幅均略有扩大;

    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

  

 

    其中:广州环比上涨幅度最高,达到1.1%,北京、上海和深圳分别上涨0.5%、0.3%和0.4%。

    4个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其中:深圳领涨4个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和深圳分别上涨0.6%、0.5%和1.1%,而广州二手房价格却处于负增长区间,下降0.4%。

    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涨幅扩大,二手住宅涨幅回落;

    31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8%,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

    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上涨0.6%,涨幅回落0.6个百分点。

  

 

    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涨幅回落,二手住宅涨幅微扩。

    35个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

  

 

    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上涨0.6%,涨幅扩大0.1个百分点。

    一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均略有扩大;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回落,二手住宅涨幅与上月相同。

  

 

    4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4.7%,涨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上涨0.8%,涨幅扩大0.3个百分点。

    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2.3%和8.3%,涨幅均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1.3%,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上涨8.4%,涨幅与上月相同。

    业内人士表示,从近期各地土地成交面积以及房地产开发投资等数据来看,部分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回温迹象,不过,在楼市调控大背景下,平稳运行依旧是楼市主基调。

  

 

 

    中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黄瑜:最近这些像苏州的市场,一旦出现变化了,出现了过热的地价,对于重点的区域,也会出现一些限制性的政策。不仅是2019年,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面,最主要的还是会贯彻房住不炒,因城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