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实习记者 田进 十年时间是人社部走过的时间历程。在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两会,两次提及“大部门制改革”的背景下,人社部未来走向令人瞩目。

  成立于2008年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社部),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拟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政策、起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证法律法规草案,制定部门规章,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拟定人力资源市场发展规划和人力资源流动政策,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有效配置;促进就业工作,拟定统筹城乡就业发展规划和政策;统筹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等,共设有23个内设机构,现任部长尹蔚民。

  2008年,中央政府推行大部制,同年两会期间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人社部宣告正式成立,将原人事部、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职责整合划入新部,同时组建国家公务员局,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管理。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承担的制定中国公民出境就业管理政策,境外就业职业介绍机构资格认定、审批和监督检查等职责划转给商务部。

  对于合并中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以及人事部,可追溯至1988年。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劳动人事分离,并分别充实了其他功能后成立了人事部、劳动部。之后1998年的机构改革,在劳动部基础上组建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两部门合并前,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一共15个内设机构,原人事部一共13个内设机构,两者相加一共28个司局级机构。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三定”规定》。根据“三定”(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方案,人社部内设机构一共为23个,在原有28个基础上有所减并。同时此次机构调整,人社部新设6个司局,部分原有的职能部门进一步扩充。

  此后,人社部机构一直未有重大调整。

  2013年,第十二届全国“两会”审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职责等,分别整合由一个部门承担。此前,中国医保体制主要分为三大块——由人社部管理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卫计委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将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整合后,更有利于解决重复参保以及一直积蓄的城乡居民医保待遇不公平等问题。

  过去十年间,人社部职能不断凸显。当前,全国31个省份出台了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整合规划,23个省份、80%以上地市纳入社保部门统一管理。完成整合后,城乡居民将不再受城乡身份的限制,医保管理服务实现一体化,避免了财政重复补助。

  此后,针对民间呼声较高的养老金“双轨制”——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职务,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退休时的单位性质不同,退休金也不同等问题,2015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企业一样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宣告了存在近20年的养老金“双轨制”走向终结。

  与养老金“并轨”相同,基本养老基金入市等改革同样在争议中前行。多年来,对于养老金是否入市,一直是横亘在社保基金改革中的“尖刺”,一方面养老金入市能够实现保值增值,有利于资本市场稳定发展;一方面认为,市场风险大,入市可能存在亏损。

  2015年8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出台,养老金入市问题尘埃落定。《办法》规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股票类产品的比例上限最高为基金资产净值的30%,尹蔚民表示,《办法》确定了多元化的投资原则,明确基金投资产品有20多种,也就是防止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分散风险、保持基金长期稳定收益。

  中国现有养老保险基金积累已经超过4.4万亿元,而当前社保基金理事会仅与北京、安徽等10个省(区、市)签署了4400亿元的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合同,说明用于资本市场投资的养老保险基金,距离4.4万亿的30%还有很大差距。究其缘由,养老金全国统筹迟迟无法实现是为原因之一。养老金统筹层次低,制度上面临着地区间基金收支余缺无法调剂的难题,基金的使用效率就低。

  2017年,中国有十余个省份当年养老金收不抵支,而上海、北京等地养老金累计结余高达数千亿元,这种巨大的反差已经在中国持续多年。如果,实现养老金全国统筹,中央便可对省际之间养老金余缺进行调剂,解决养老金结存严重不平衡问题。

  基于此,2018年,中国迈出了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第一步——实行中央调剂制度,均衡不同地区的养老保险负担。中央调剂制度,即由部分养老金累计结余较高的省份和中央财政共同拿出一部分资金形成一个资金池,为收支矛盾过大、养老金缺口难以弥合的省份进行补充和支持。

 

  改革步入深水区,中国已迈入老龄化社会,关于人社部的改革仍在稳步推进中,养老基金缺口、延迟退休方案等社会关切问题,也在积极探讨中。

  中新经纬客户端2月28日电 28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18胡润全球富豪榜》,全球2694位十亿美金富豪上榜,增加437人,达历史新高。马化腾以2950亿元正式成为全球华人首富,在全球排第15位。其次是许家印,在全球排第20位。马云及其家族财富2000亿元位列大中华区第四,全球第26位,比去年下降6位。

  

 

  来源:胡润研究院

  榜单显示,47岁的马化腾财富2950亿元正式成为全球华人首富,他是胡润百富榜创立以来第13位中国首富。全球第15位,比去年上升23位。去年年底腾讯频繁参与零售。50天内,先后战略投资永辉超市、超级物种、家乐福和万达商业,就连男装品牌商海澜之家也于今年1月确认向腾讯出让5%的股份。

  60岁的许家印财富2600亿元位列大中华区第二,全球第20位,比去年上升78位。同时也是许家印首次进入大中华区前十。去年中国恒大实现销售金额5000多亿元。目前公司拥有2.7亿多平米的土地储备以及在深圳、东莞等地的旧改布局。

  90岁的李兆基财富2150亿元位列大中华区第三,全球第25位,比去年上升9位。过去一年中,李兆基控制的恒基地产股价上涨25%,公司市值突破2000亿港币。去年上半年公司盈利同比增长64%。

  54岁的马云及其家族财富2000亿元位列大中华区第四,全球第26位,比去年下降6位。在过去一年中,马云创办的阿里巴巴在美国证券市场表现不俗,股价涨幅超过一倍,目前公司市值超过4500亿美元。

  37岁的杨惠妍财富2000亿元位列第四,全球第26位,比去年上升126位。今年一月,碧桂园成为房地产业内增长势头最迅猛的一匹黑马,实现合同销售额69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幅达42%。

  90岁的李嘉诚财富1900亿元位列大中华区第六,全球第32位,与去年一样。去年11月,李嘉诚旗下长实集团发布公告,以402亿港元的价格将所拥有的香港中环中心转让给中国港澳台侨和平发展亚洲地产有限公司,自2013年起,李嘉诚通过出售中国内地及香港的相关资产累计套现金额超千亿港币。

  76岁、51岁的何享健、何剑锋父子财富1850亿元位列大中华区第七,全球第34位,比去年上升73位。美的集团去年销售收入预计将首破2000亿元,今年年初市值又突破4000亿元。

  64岁的王健林及其家族今年以1700亿元财富告别榜首宝座,位列大中华地区第八位,全球排名第36位,比去年下降17位。截至去年年底,万达集团以成本计资产达到7000亿元,营业收入2200亿元,净利润完成年目标的114%。今年1月,万达商业与腾讯、苏宁、京东、融创签订价值340亿元的战略投资协议,置换其14%的股份。与此同时,阿里旗下的瑧希投资以近50亿元入股万达电影,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47岁的王卫财富1400亿元位列大中华区第九,全球第46位,比去年下降21位。公司12个月速运物流业务营业收入74亿元,同比增长22%;业务量3亿多票,同比增长25%。去年11月,顺丰花费3.2亿元在阿里巴巴旗下拍卖平台拍下两架波音747扩充其货机编队。

  47岁的丁磊财富1350亿元位列大中华区第十,全球第48位,比去年下降1位。网易去年净收入为541亿元,同比增长42%;净利润107亿元。去年电商业务贡献显著增加,净收入占网易总净收入达22%。

  周鸿祎在富豪榜上升666位 贾跃亭未上榜

  榜单显示,48岁的周鸿祎以755亿元财富跃居2018胡润全球富豪榜第126名,上升666位。去年年末,360借壳江南嘉捷成功回归A股,周鸿祎合计直接和间接持有上市公司23.41%的股份,按照借壳后近68亿总股本计算,360市值超3000亿元。今年2月复牌后,正式更名为三六零(601360.SH),将建立智能搜索、信息流及商业化服务平台,全面升级360的智能商业化生态体系。

 

  未上榜的45岁的贾跃亭,因乐视资金出现问题,其名下资产几乎全数被司法冻结。今年1月,乐视网复牌后经历11个连续跌停,虽在狗年开始的两个交易日涨幅分别达到9.95%和8.85%,但贾跃亭所持股份已破平仓线,却因轮候冻结无法处理。关于贾何时回国,如何履行债务责任始终是大众讨论的焦点。(中新经纬APP)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2月27日下午消息,据几位熟悉内情的人士透露,今年春天,苹果公司将为员工及其家属开办一间名为“AC健康”(AC Wellness)的健康诊所。

  该公司悄悄上线了acwellness.com网站,更详细地介绍了健康诊所的开办宗旨,网站的一个招聘页面发布了几条招聘信息,涵盖初级保健医生、运动教练、护理领航员,以及负责管理实验室现场测试的采血医师。

  这个新的初级护理团队初期只为在加州圣克拉拉县苹果总部上班的员工提供服务,目前只包括两个诊所,其中之一设在新启用的苹果园区。

  项目研发似乎正在顺利进行中。

  一项领英的搜索结果显示,几位前斯坦福健康护理人员至少在五个月前已加入AC健康公司,尽管这些人的档案中没有提到苹果公司。然而,截至2月27日,苹果网站上的几个招聘职位都将AC健康描述为“苹果的子公司”。

  有消息称,亚马逊已经联合伯克希尔哈撒韦和摩根大通两个公司,为几家公司的员工提供医疗保障。

  提供更好的初级保健是以员工为主导的健康行动取得成功的关键,因为预防疾病比治疗疾病要便宜得多。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统计,每年有6900万名工人因健康问题而请假,每年的经济产出因此减少了2600亿美元。

  除了为初级保健诊所招聘常规人员之外,苹果也在招聘“设计师”,他们将帮助实施一个专注于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行为的项目。招聘网页上显示,该公司正在寻找一名人口健康设计师和临床方案设计负责人。

  这些设计师将与运营和技术团队一起合作。

  消息人士说,该公司将利用旗下的医疗诊所来对日益增长的保健服务和产品加以检验,这些服务和产品已开始面向广大消费者。

  目前,苹果公司正在与斯坦福合作,研究苹果手表是否有利于检测心律失常,这将为大量健康人群和患病患者带来好处。

  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最近告诉股东们,公司可以在医疗保健方面做出“重大贡献”。

  此前CNBC曾经报道,苹果有意收购一家名为Crossover Health的跨界健康公司,来强化内部诊所建设。但近期苹果公司取消了这一收购意向。

 

  消息人士称,本周起,苹果公司已开始向第三方供应商通报健康网络的变动情况。(斯眉)

  北京时间2月27日凌晨消息,本周一,据彭博社报道,苹果公司将在今年下半年发布三款新iPhone,其中一款的屏幕尺寸比过去所有型号iPhone都要大。另一款将是现有iPhone X的同尺寸升级版,还有一款是拥有一些旗舰机型特性的相对廉价型号。

  据了解,苹果公司已经在与供应商进行新产品测试,这些新款iPhone很有可能将在今年秋季新品发布会上发布。然而,发布计划还没有最终确定,可能生变。

  苹果公司没有立即对此事发表评论。

  在本月早些时候,苹果公司预测其第二季度的利润将在600亿美元到620亿美元之间。该预测是在去年圣诞购物季期间未能达到销售预期,很多媒体都指出消费者对于iPhone X的需求疲软后做出的。自iPhone X去年发布后,其销量就没有达到预期。去年第四季度苹果公司卖出了7730万台iPhone,低于分析师做出的8020万台预期。

  随着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趋于平稳,手机制造商们都在专注于开发出新的特性来促使消费者提前淘汰现有手机并购买新品。

  三星电子最近发布了其新款旗舰机型Galaxy S9,利用配备的新摄像头,该机型强调了为社交媒体打造的多款视觉应用,以期能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S9还拥有一个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语音助手和比以往更多的社交媒体功能。

  据彭博社称,三款新iPhone中的那款屏幕最大的型号将配备6.5英寸显示屏,近似一台平板电脑,这是为了迎合那部分期望在手机上实现类似平板电脑多任务处理操作的消费者。这将成为市场上最大屏智能手机之一,而整机尺寸将和现有iPhone 8 Plus差不多,这要归功于更窄的边框设计。更大的显示屏也将吸引商务用户,使得他们可以在手机上更方便地执行类似发送邮件、编辑电子表格等操作。和现有iPhone 8 Plus类似,新款型号可以实现某些应用的分屏模式。

 

  据消息人士透露,该大屏iPhone的代号为D33,屏幕分辨率为1242 x 2688,将配备Face ID功能。另一款现有iPhone X升级版的代号D32。这些新款iPhone都将配备性能更出色的下一代A12处理器。

  (原标题:摩托罗拉专利曝光:无边框柔性OLED屏幕)

  摩托罗拉目前为一款无边框柔性OLED屏幕设计申请了专利,这标志着摩托罗拉为进军智能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做准备。据透露,这款屏幕几乎没有边框,可以通过展开和折叠变化大小。

  摩托罗拉并不是是第一个拥有无边框显示屏的公司,但从2月8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专利申请来看,摩托罗拉也在提交之列。

  从专利申请图可以看出,标准手机屏幕与摩托罗拉设计的无边框屏幕的区别。标准手机屏幕的像素小组和摩托罗拉设计的无边框屏幕不同,同时,摩托罗拉设计的屏幕的像素组成一个无边框的有源矩阵显示。

  

摩托罗拉专利曝光:无边框柔性OLED屏幕

 

  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两个活跃的像素分组单独运营,可以折叠的地方,分离的光分组像素在中间,实际应用是可以展开或折叠。

  从以上可以看出,摩托罗拉描述了一种可折叠的屏幕设计,这种屏幕可以像纸张一样进行折叠。在展开时,这块屏幕拥有更大的显示面积,而已作为平板或者PC显示屏使用;当折叠起来的时候,则相当于一块智能手机显示屏。

 

  目前,这款屏幕还仅停留在一纸专利,能不能应用在设备上尚且未知。但不少OEM厂商(如三星和LG)都在研究这种屏幕,想必实现在设备上应用也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