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资委将把一部分出资人的权利下放到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两类公司),这其中可能包括集团投资规划、工资总额报备制度等。

  对于已经率先开展两类公司改革的中央企业来说,在探索授权经营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脚步各不相同。“我们正打算启动这方面的课题研究,详细的思路还没出来”,3月15日,一名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表示,现在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具体能够下放哪些权利,也是未知数。

  与上述企业不同的是,入围首批国有资本投资改革试点的中粮集团,早在2016年,便获得了国资委下放的18项权利,其中包括资产配置、薪酬分配、市场化用人、体制改革等多方面授权。

  下一步,为了放活国有资本,国资委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在全国两会期间表示,国资委将持续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科学研究界定国有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边界,调整国资监管机构的权责事项,真正落实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

  不搞一刀切

  从中央到地方,两类公司的授权经营体制改革推进各不相同。

  截至目前,已经有8家中央企业启动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2家中央企业启动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即诚通集团、中国国新2家运营公司试点,和国投、中粮集团、神华集团、宝武集团、中国五矿、招商局集团、中交集团、保利集团等8家投资公司试点。各地国资委共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则超过80家。

  按照国资委的要求,2018年将赋予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更多的自主权,根据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定位和运营模式,进一步加大授权力度,这也是国资委开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的重要内容之一。

  近5年来,国资委一直在为两类公司的试点探索铺路。2017年,继理顺相关监管职责后,国资委开始对越位、错位等问题展开进一步调整,在此之前,还下放了18项权利。中粮集团便是率先受益的试点企业之一。

  当时下放的权利包括资产配置、薪酬分配、市场化用人、体制改革、主营业务范围确定等。在中粮集团相关人士看来,资产监管机构向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授权是试点工作的重要内容,国资委在推进自身职能转变过程中,逐步把部分出资人的权利,授权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行使,将依法应由企业自主经营决策的事项归位于企业。

  在中粮集团率先获得国资委充分授权的基础上,相关子企业也获得了集团的放权授权。

  经济观察报记者从国资委获悉,在试点过程中,包括中粮集团、国投在内的试点企业,均大胆尝试过对子企业放权授权。例如中粮集团向下属专业化公司下放了选人用人权、资产配置权等五大关键权利,完善差异化薪酬分配体系,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试行职业经理人制度,以期激活下属公司经营活力。

  国投则在二级公司分类开展放授权试点,选取国投电力(7.150, -0.05,-0.69%)、国投高新充分授权试点改革,将总部决策70多个事项授权两家企业自主决策;探索职业经理人试点,总结形成整套的制度体系。

  上述中粮集团相关人士认为,国资委给国资投资公司试点企业的放权授权,意味着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操作空间,让企业能最大程度自己主导改革。

  不过,除了中粮集团等试点企业,并不是所有的两类公司试点企业都获得了充分的授权试点,国资委并没有一刀切。

  经济观察报记者获悉,两会结束后,一些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便将启动授权试点的课题研究,专门就需要下放哪些权利,如何下放等问题进行研究。对于已经获得18项权利授权的中粮集团来说,2018年有望在试点基础上展开进一步调整。

  一名国资研究人士认为,经过逐步的放权授权,以及其他多项改革并进,两类公司的功能定位逐渐清晰。换句话说,经过逐步摸索,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侧重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推动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侧重提升商业类企业的国有资本运营效率,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

  以分类授权为例,包括中粮、国投在内的国有资本投资试点企业,探索了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在分类授权、组织调整、战略管控、业务发展等重要方面取得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试点也充分激发了企业的内在活力。

  上述国资研究人士表示,通过上述改革的推进,未来国资委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与所出资企业的关系将不断理顺。从出资人监管的体制看,正在由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由管实物形态的国有资产向价值形态的国有资本转变,有力推动了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配置,推动了企业活力的增强。

  新要求

  内部薪酬、工资总额报备制度、集团投资规划、集团发展规划等,均有望列入2018年国资委最新下放给两类公司的权利细项中。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曾在3月10日国务院国资委就“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答记者问时透露,2018年,国资委将对一些重大事项的管理权,在原有试点基础上做进一步的调整。“与此同时,我们也想在试点过程当中对两类公司集团本身对内部子企业的管理权利,有些在国资委的我们放给两类公司”,肖亚庆表示,希望通过未来的试点,使得两类公司集团把权利逐步放给下面的子企业。在放权的过程中,国资委为了让这些监管权利落地,必须做好衔接工作,使得两类公司的试点能够实现最初目的。

  基于此,包括中粮集团在内的试点企业,未来的改革实践也将随之作出调整。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粮集团党组副书记、总裁于旭波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2018年国资委要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等改革试点,赋予企业更多自主权。中粮集团作为首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最重要的顶层思路之一,便是深推改革2.0版本,向更深层次的问题发起挑战。

  2018年,中粮集团总部将强化资本证券化能力,把国资委授权经营的资本进一步市场化、证券化,建立“投、融、整”资本运作体系,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有效流动,让投资公司资本管理、配置和投资运营功能真正落地。

  而且,除粮、油、糖、棉等核心主业外,其他业务不强求绝对控股,重在释放活力、提升效率。坚持“2+3>1”模式,即中粮以外的第二大股东和第三大股东股份之和超过第一大股东中粮集团,防止“一股独大”和“假混改”,通过员工持股实现利益捆绑。

  于旭波表示,2018年,集团旗下十八个专业化公司今年将全部完成股权多元化,并将最大限度地推进职工持股和职业经理人社会聘用改革。

  在彭华岗看来,为了更好地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还需科学界定国有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边界,调整国资监管机构的权责事项,管好国有资本。

  他认为,放权不是不管,而是要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改变行政化的管理方式,改进考核体系和办法,促进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同时也要牢牢守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这条红线,坚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彭华岗表示,同时,2018年应放大国有资本,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国有资本的运作效率和水平,促进各种所有制资本的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持续优化国有资本,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以及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战略性、前瞻性产业集中,向优势企业集中。

 

  按照国资委的规划,2018年还将进一步扩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发挥其平台作用,推动国有资本的有序流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原标题:美国企业声誉排行:亚马逊三连冠,苹果谷歌大不如前)

  民调机构Harris Poll周二发布了2018年度企业声誉的民意调查报告,苹果和谷歌的企业声誉排名显著下滑,而亚马逊则连续三年高居榜首,全球市值前三大公司境遇迥异。

  这份年度民调是为了调查美国民众对全美100家最知名企业的感受,最早起始于1999年,此次参与调查的美国民众达到2.58万人。苹果的排名从去年的第5位下滑至第29位,谷歌从去年的第8位下滑至第28位。而在两年前,苹果还曾高居第2位。

  对此,Harris Poll CEO约翰·格则马(John Gerzema)称,苹果和谷歌的排名之所以下滑,可能是因为近期这两家公司没有推出像以前那样吸引眼球的新产品。与Google Docs和Google地图,以及史蒂夫·乔布斯时代的iPod、iPhone和iPad相比,苹果和谷歌目前正处于低谷时期,我们还没有看到他们的自动驾驶汽车,或者是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努力给人们带来真正的影响。

  亚马逊则连续三年高居榜首。去年6月,亚马宣布以137亿美元收购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正加速进入消费者的生活。

  特斯拉的排名从第9位升至第3位,这还要得益于科技狂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将一辆特斯拉跑车Roadster送往太空。

  虽然被美国国会认为与俄罗斯干预2016美国大选难脱干系,社交媒体Facebook在民间的声誉有所回升,排名第51位,为2014年以来的最高排名,当时的排名是第38位。

  最后看一下榜单末尾,电影制作公司The Weinstein Co排名99位,倒数第二,公司创始人Weinstein正身陷性骚扰丑闻,公司已经申请破产保护。最后一名是日本高田,其气囊产品缺陷已经至少导致22人死亡,数百人受伤,高田及其美国子公司TK Holdings也已经提交破产申请。

  下附榜单前十:

  1. Amazon.com,亚马逊

  2. Wegmans Food Markets Inc,韦格曼斯食品超市

  3. Tesla Motors,特斯拉

  4. Chick-fil-A,全美最受欢迎炸鸡连锁店之一

  5. The Walt Disney Co,华特迪士尼

  6. HEB Grocery Company LP,HEB生鲜超市

  7. United Parcel Service Inc,联邦快递

  8. Publix Super Markets,大众超级市场公司

  9. Patagonia Inc,美国户外运动品牌巴塔哥尼亚

 

  10. Aldi Inc,德国最大的连锁超市奥乐齐

  两年前,快时尚巨头们以迅雷之势快速围攻一二线城市各大购物中心,然而,好景不长,寒冬也迅速到来。由于2017年销售持续放缓,H&M、ZARA股份近期先后遭遇雪崩。频繁开新店的“老路”已行不通,快时尚巨头们不约而同以电商当作救命稻草。3月,H&M和H&M Home天猫旗舰店开门迎客,ZARA也卖铺加码电商投入,烽烟由线下烧至线上。

  两大巨头股价先后遭遇雪崩

  近日,快时尚品牌H&M发布2017年第四季度财报,在截至2017年11月30日的3个月内,总销售额为584.81亿瑞典克朗,同比下跌4%。H&M方面还透露,2017年12月和2018年1月公司总销售额仅增长1%,这意味着2018年一季度的单季销售额,很可能达到十年来最低增幅。财报发布后,H&M股价随即一度暴跌逾10%,创下2008年金融风暴以来的最低值。

  无独有偶,另一快时尚巨头ZARA同样面临销售放缓的压力,母公司Inditex集团原定于3月14日公布2017年财年年报,但摩根大通当地时间2月23日下调了其目标价格,并预计该集团的毛利率将进一步下滑5%。受该消息影响,Inditex 集团股票于当日应声下跌 7.1%,这也是 2016 年 6 月以来最大跌幅。

  门店业绩下滑面临关店风险

  此前,快时尚都通过频繁开新店来取得业绩增长,但时移世易,这条“老路”已行不通。

  创立于1947 年的H&M是快时尚品牌里的鼻祖,同时也是早批进入中国市场的快时尚品牌,2007年4月在上海开出中国内地首家门店。截至2017年11月底,经过10年发展,H&M集团旗下所有品牌在中国的门店达到506间,为门店数量第二多的市场,仅次于美国的536间。

  不过受业绩下挫影响,H&M透露2018年会缩减净开店数量,预计集团所有品牌全年开店390间,关店170间,较2017财年净增的388间缩小一半。

  而一位购物中心的负责人也向新快报记者透露,2017年快时尚进入“疲惫期”,其在购物中心的要价能力已没有以往般“吃香”。 ZARA更早于两年前就放缓开店,其从2016年3 月起,将每年的开店计划从原先的8%~10%下调至6%~8%。

  官网销售遇冷妥协转投天猫

  受实体门店业绩下滑的影响,多家快时尚品牌纷纷加快了电商的布局。据数字营销平台提供商SEMrush的最新数据显示,H&M旗下的hm.com 超过英国时尚和美容零售商Asos.com,成为访问量最大的全球时尚服饰电子商务网站,而ZARA却十强不入。

  去年底,Inditex集团更传出以4亿欧元(约 4.71 亿美元)出售其名下于西班牙的16间店铺,有报道称Inditex此举是为了获取更多流动资金来拓展线上销售业务。

  H&M表示,预计未来五年内其在线销售额将增长20%,即到2022年H&M的在线销售额将达 750亿瑞典克朗。然而官网渠道在中国这个日益重要的市场却遇冷。

  记者留意到,H&M在中国市场虽然极速扩张实体门店,但其对网络渠道却显得相当谨慎。除官方网站外,从不与其他网络平台合作。但在电子商务和互联网日新月异的节奏下,H&M的策略明显滞后。

  2016年底,H&M大中华区总经理Magnus Olsson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独立筹建的网店更好”,他解释,“天猫像是一个线上购物的集市。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专注于我们自己提供的购物方式,我们怎样与顾客保持联系,并且为顾客提供他们想要的东西,甚至超越他们的期望值。”然而短短一年间,H&M就变了卦——在公布糟糕的第四财季业绩的同时,其宣布H&M和旗下H&M Home品牌将入驻天猫,并期待在未来与天猫展开“新零售”的合作。

  新快报记者发现,H&M和H&M Home官方旗舰店3月1日起开门迎客,短短两天多件单品销量已突破百件。而其旗下副牌Monki已在2016年底入驻天猫进行试水,虽然该品牌在中国市场知名度不高,且开店相当低调,但成绩仍然不俗,新快报记者登入Monki天猫旗舰店发现,其粉丝数量达到148.8万,部分单件商品的月销量达到数千件。

  而在H&M入驻天猫前,新快报记者逛实体门店还发现,之前一直只支持现金及刷卡两种支付方式的H&M已经悄然开通支付宝付款。

  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ZARA在中国开启电商业务,同样采取的是自建电商的方式。不过其在2014年10月选择入驻了天猫,原因在于中国在线业务并没有符合预期。

  业内说法

  物流成本加大及低价将影响利润

  有业内人士认为,快时尚品牌自建电商的策略不难理解,“自营电商与线下店铺形成联动,得到大数据的沉淀,有利于更直接掌控消费者数据,这些数据将提供关于选址策略、地区性需求、产品组合等方面的线索。但若与平台合作,意味着这些数据将与平台共享,这一直是国际品牌比较忌讳的。”

  而在作为电商渗透力最高,零售业电商渠道占比15.0%亦为全球第一的中国,消费者却并没有养成喜欢哪个品牌就登录该品牌网站去消费的习惯,大家更喜欢到平台上去进行比较。上个月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零售业电商渠道销售增速连跌两年后出现反弹,录得32.2%的增长,其中实物销售增幅28.0%。

  该业内人士表示,面对其他快时尚品牌先后入驻天猫且都取得了不俗业绩,除了可提升业绩、清理库存外,还可大大提升知名度,H&M此次无奈妥协也是顺势而为。

  不过该业内人士也指出,发展电商也不是灵丹妙药,虽然在电商平台开店不需要像实体店铺那样保持一定的库存和店面维护,能够降低一定的管理费用,但却在一定程度上给快时尚的供应链加速造成挑战,退货率一直高企的痛点也加大了物流成本。同时网上销售价格会更加低廉,或将导致本就面临巨大营利压力的快时尚,其利润进一步压缩。

  优衣库靠网络营销实现“逆袭”

  相关新闻

  最近三年的“双11”,优衣库从天猫服饰类冠军,到全品类最快破亿,被外界戏称为“一脸冠军相”。除了屡屡刷新销售纪录外,优衣库还不断升级相应的新零售体验。从2016年双11起,优衣库就开通了“网上下单、门店自提”,同时推出“免费改、轻松换”等售后增值服务。2017年春节期间,优衣库还携手支付宝,首次将AR技术和店铺购物体验相结合,发放AR实景红包。

  白领赵小姐对新快报记者说,去年“双11”前两天,她便到优衣库维多利旗舰店一边挑选款式、试衣,一边拿着手机登录天猫,将一件件心仪的服装加进购物车,等到“双11”零点活动开始,便在家点击付款,次日她便收到优衣库的短信到门店自提,看到店内的支付宝扫码立减活动,又在实体店追加购买了几件衣服。

 

  在中国内地与东南亚优衣库业绩表现强劲带动下,海外优衣库表现亮眼,一季度收益达到2582亿日元,同比增长31.4%,远高于集团平均增幅。季度报告指出, 推动业绩增长正是海外市场,特别是在作为主要海外市场的中国,优衣库实施网络营销策略,利用网络传播其品牌形象和最新产品,效果十分显著。

  (原标题:贾跃亭要在广州南沙拿地造车?法拉第未来悄然开了家新公司)

  贾跃亭投资的电动汽车初创企业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悄然开启了国内生产计划?

  3月13日,法拉第未来关联公司睿驰智能汽车在广州设立的消息被爆出。

  工商资料显示,2月12日,睿驰智能汽车(广州)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王志刚,注册资本达到3亿美元,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台港澳法人独资)。

  

贾跃亭要在南沙拿地造车?法拉第未来悄然开了新公司

 

  睿驰智能汽车(广州)有限公司的工商信息

  睿驰智能的股东为一家香港公司SMART MOBILITY (HONG KONG) HOLDINGS LIMITED,澎湃新闻记者从香港公司注册处网上查册中心看到,SMART MOBILITY成立于2016年10月,曾用名为FF Hong Kong Holdings Limited,中文名为法法汽车生态(香港)有限公司,2018年1月9日才更名为Smart Mobility。

  澎湃新闻获得的法法汽车生态(香港)有限公司更改公司秘书及董事通知书显示,今年1月15日,公司董事王佳伟(Wang Jiawei)辞职,由王志刚接任。王志刚在上述文件中留下的地址在山西省襄汾县汾城镇。贾跃亭正是山西襄汾人。

  法拉第未来官方微信公众号Faraday Future资料显示,其账号主体为法法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为王佳伟。法法汽车(中国)有限公司背后的股东指向上述的法法汽车生态(香港)有限公司(现已更名Smart Mobility),以及乐视汽车旗下的法法互联网智能电动车有限公司。

  因此,睿驰智能和法拉第未来有极大关联。

  对此,法拉第未来中国公关部门回应澎湃新闻记者称,FF公司目前在贾总带领下正全力以赴为FF 91量产而努力,对于此类传言,公关部没有收到公司的相关信息,请媒体以公司官方消息为准。

  工商资料显示,睿驰智能的经营范围包括汽车销售;可再生能源领域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汽车零配件设计服务; 节能技术推广服务;车辆工程的技术研究、开发;汽车零配件批发;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除外);发动机热平衡系统技术研究、开发;机械技术推广服务;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不含汽车发动机制造)等。

  值得注意的是,睿驰智能注册地址为广州市南沙区海滨路171号9楼。地图显示,广州南沙区海滨路171号临近南沙区万顷沙保税港。

  3月初,广州南沙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官网挂出了“南沙区万顷沙保税港加工制造业区块”(编号:2018NGY-2)的出让信息。出让公告显示,该地块占地面积40.0988万平方米,起拍价3.641亿元。

  在对竞买人的要求中,明确提出“竞得人须在竞得土地一个月内引进具备国际一流纯电动汽车研发制造水平的纯电动汽车组装项目”,同时还要求“竞买申请人须在南沙设立项目公司,主要经营范围为车辆工程的技术研究、开发;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销售;汽车销售”。

  除此之外,公告对竞得人的资本和产出情况也设置了较高的门槛,要求项目注册资本不少于3亿美元,投资强度不低于8274元人民币/平方米,该地块每年每平方米的产出率不低于14.0782万元人民币。

  在该公告挂出后,外界都在猜测这次挂牌是否为一直想在中国设厂的特斯拉量身定做,不过特斯拉方面否认了这一消息。

  目前来看,法拉第未来的关联公司睿驰智能在南沙设点,如果该公司也被认定为“国际一流纯电动汽车项目”的话,那该公司资料也与上述地块的竞买人要求吻合。不过,目前广州南沙国土资源和规划局挂出的这块地2018NGY-2,仍在挂牌期中,报价期将于4月8日结束。

  贾跃亭目前正在推进法拉第未来于2018年底交付首款量产车型FF91,在2月14日的法拉第未来供应商峰会上,贾跃亭还透露法拉第未来获得了15亿美元的融资。但2017年12月澎湃新闻记者前往法拉第未来在美国的汉福德工厂探访时发现,该工厂还尚处于空置的状态。

 

  2017年12月,法拉第未来方面确认,原本的乐视汽车将成为法拉第未来中国,FF将实施中美双主场战略,乐视汽车员工将成为FF中国的员工。广为人知的是,乐视汽车已经于2016年12月在浙江德清拿下一处地块,用于建设乐视汽车小镇。

  新浪港股讯 据港媒报道,市场消息透露,小米或于下月在港申请上市,于下月“同股不股权”新例生效后立即入表,最快于6月至7月期间上市,为首批在港上市的同股不同权企业。

  消息指,小米已委聘高盛、摩根士丹利及中信证券为保荐人,安排上市事宜,初步料集资额约780亿元,其后或扩大承销团队。

 

  消息又指,在公布同股不同权咨询前,港交所(00388)已游说小米来港上市,担心若首轮上市企业名气或实力不足,影响市场信心,故冀小米能成为首批上市的同股不同权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