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汽车家居
原标题:11个月连跌!全年销量减少近900亿,你还买彩票吗?
中新经纬客户端2月18日电(姜莹)彩票真的卖不动了!根据财政部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彩票销量下滑17.5%,这是自2015年“叫停”互联网彩票导致全年销售下滑3.8%以后,全国彩票销量再度全年下降。
全年仅1个月销量增长
“2元搏中500万”曾是多少人的梦想,如今彩民似乎更相信现实。财政部数据显示,全国共销售彩票4220.53亿元,同比减少894.18亿元,下降17.5%。其中,福利彩票机构销售1912.38亿元,下降14.8%;体育彩票机构销售2308.15亿元,下降19.6%。全年只有四川省彩票销售量出现增长。
从各个分类彩票销售情况来看,除了基诺型彩票和即开型彩票销售在增长外,乐透数字型、竞猜型、视频型彩票销量下滑幅度分别达17.6%、26.3%、7.1%。而在这五种类型的彩票市场份额中,乐透数字型、竞猜型彩票占比超过80%。
再来看看单月情况,2019年除了1月份彩票销量实现同比增长25.1%以外,连续11个月处于负增长。其中,6、7月份同比降幅超40%,10月降幅超34%。
财政部解释道,6、7月降幅较大主要原因是2018年世界杯足球赛竞猜型彩票游戏销量大所致;10月则是因为今年年初调整高频快开彩票游戏和竞猜彩票游戏规则的政策影响继续显现,以及当年国庆期间首次实行的彩票休市因素影响。
彩民心态变了!
根据英国消费者协会(U.K. Consume Association)调查显示,人们基本都清楚彩票的中奖概率是多少,他们之所以购买,主要是为了体验“能够中得大奖这样一个梦”,至少是为了取得一丝慰藉。
可近几年,彩民似乎对彩票的“玩心”更重了,弃奖奖金逐年上升。在财政部公布的《关于2018年彩票公益金筹集分配情况和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安排使用情况的公告》中提到,2018年逾期未兑奖奖金251277万元。而2017年这个数字为184334万元。
资料图 中新经纬摄 谈及原因,中国证券报曾梳理几点原因:一、定点兑换。弃奖大部分都是小奖,比如买双色球中了六等奖五元钱,但需要去彩票店兑奖,有些人会想:为了五块钱去一趟彩票店值吗?可能也就直接放弃了。二、彩票遗失,不小心跟衣服一起放洗衣机洗了把彩票毁坏等情况。
报道进一步分析道,彩票大奖的中奖概率极低,彩民大部分出注的还是小额奖金,小额奖金放弃对个人而言似乎不足挂齿,但全国放弃的人多了,也就凑出了一个大盘子。
在2020年1月公布的我国首部福利彩票蓝皮书《中国福利彩票公益发展报告(2018)》中提到,在“购买福利彩票的主要心态”的问题中,53.57%的人抱着“娱乐一下”的心态,12.76%的被调查者“想赢钱”。
作为12年彩民的张先生对中新经纬客户端这样说,最初买彩票是希望“买彩致富”,如今成为了一种习惯,每月买一次5注的体彩10块钱,有时想不起来就不买了,反正也没多少钱。
彩票市场更趋理性
2019年1月底,财政部等发布《关于调整高频快开彩票游戏和竞猜彩票游戏规则加强彩票市场监管的通知》,被认为是今年彩票市场“拐点”的关键。
上述通知称,近年来我国彩票市场仍然存在擅自利用互联网销售彩票、大额投注等非理性购彩现象,特别是福利彩票快开游戏和体育彩票高频游戏、体育彩票全国联网单场竞猜游戏市场监管亟待加强。
该通知明确,加强对高频快开游戏、竞猜游戏的监管,将高频快开游戏销售时间延长,并减少竞彩游戏场次。自2019年2月11日起,高频快开游戏每期销售时间短于20分钟的,一律调整为20分钟。自2019年起,单场竞猜游戏全年竞猜开售比赛的场次和赛事数量不得高于2018年开售比赛场次和赛事数量的70%。
所谓高频快开游戏,就是从销售到开奖可能用不到十几分钟的游戏,如果不限制次数,购彩者很容易玩到停不下来,容易失去理智。
彩票业内专家曾繁荣表示,“所有这些举措的核心,都是要引导彩票从业者责任为先、规范管理,消费者适度娱乐、理性消费。”
中泰证券李迅雷团队分析认为,彩票增速连续回落的因素可能有两个,一方面是短期的政策扰动,例如政府部门加大打击违规销售互联网彩票的力度;前期暴露不透明和腐败问题;严禁开展即开型彩票规模销售等措施。另一方面,或许与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进一步回落相关。
曾繁荣还指出,近年来,国家彩票监管部门不断强化彩票市场监督管理,开展了一系列清理整顿和规范管理工作,力图遏制乱象,净化彩票市场环境。尤其是2018年财政部等三部门修订《彩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将擅自利用互联网销售彩票明确为“非法彩票”之一,对违规售彩企业和个人具有较大威慑力,目前绝大多数企业已停止了擅自利用互联网销售彩票行为。
民政部在去年三季度例行发布会上指出,2019年主要工作包括继续规范福利彩票发行管理。一是配合财政部,全面整治擅自利用互联网销售福利彩票,对全国福利彩票机构和代销者全面开展自查和检查。二是大力调整福利彩票快开游戏规则,化解福利彩票市场风险。三是完善福利彩票发行管理制度,有力提高了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对于今年彩票市场走势,有媒体认为,2020年的彩票销量肯定不乐观,悲观预计,销售量可能会下到4000亿元以下。
- 详细资料
- 分类:汽车家居
原标题:家居企业线上直播“带货” 红星美凯龙(10.830, 0.17,1.59%)土巴兔等多形式服务企业
中国网财经2月17日讯(记者 郑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足不出户”成为消费者最普遍的状态。在此背景下,不少家居企业纷纷纷转战“线上”,用直播等方式为品牌蓄客。
居然之家(8.420, 0.33, 4.08%)预估引导成交4000万元
以居然之家为例,2月6日起,该公司全国136家门店携手天猫,将上千品牌导购变身为网红主播,进行线上“种草”。三天内,居然之家共直播1045场,观看人次近70万,超1350万人互动,观看时长超2万小时,引导成交订单近1500笔,预估引导成交超过4000万元。
居然之家相关工作人员告诉中国网财经记者,线上直播“带货”并不仅仅卖爆款,更多的是为消费者答疑装修陷阱及装修技巧等问题,让消费者在线上了解后去线下体验。
事实上,早在去年的“双11”,居然之家就尝试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新零售模式,上千名导购“在线带货”。也正是前期有了积累和沉淀,面对目前消费者“宅家”的状态,居然之家的线上直播也便水到渠成。
红星美凯龙计划举办1000场直播活动
除了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也正发力线上业务。中国网财经记者获悉,红星美凯龙计划2月底至3月举办1000场直播活动,和淘宝大学合作开展超级星主播训练营项目,主要训练对象是腰部品牌的导购员,培养红星美凯龙的“李佳琦”。
此外,红星美凯龙还将在3月底之前,免费开放泛家经销商数据服务平台,开展“新品路演”线上直播活动,将推向市场的产品及招商加盟策略,直接传递给经销商,让经销商足不出户也能了解多维市场信息,同步储备以备后期发展。
红星美凯龙还开通了线上家装服务,100个设计师免费在线咨询,服务内容包括家装设计、工程施工、局部装修和售后服务等。
超1000家装企向土巴兔直播平台提交申请
除了直播“带货”,还有一些家居企业纷纷展开线上装修公开课直播,通过线上教学,帮助即将装修的消费者解决预算、如何选购、装修闭坑、如何设计等问题。
土巴兔将自身直播平台全面向入驻的装修企业开放,通过申请的装修企业,便可在土巴兔平台上开设直播专区,实现装企与消费者的无接触洽谈互动。目前,已有超过1000家家装企提交了申请,通过审核后将陆续上线。
2月9日,借助土巴兔平台开通直播的试点装企正式上线。据统计,当日共有三家装企试点直播,单场最高访问次数突破1万人次,人均访问时长8-20分钟,三场直播的用户转化率在10%-15%。
直播试点后,首批数百家装企将逐步开启直播。据了解,2月9日至月底,近500家装企将通过土巴兔平台的支持开通线上直播,覆盖北京、上海、南京等近10余座城市。
除装修课程直播外,还有全国家居行业大咖、优秀培训讲师、经济学教授等,面向湖北等地家居企业公益开讲,线上直播,为疫情中的企业带来启发和思路。
有专家分析,直播将会给家居企业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是未来家居市场蓄客的一个重要手段。家居企业可以凭借互联网平台的技术优势,将线下线上完美结合,从而有效的降低疫情所带来延期开业等问题,缓解家居企业在运营上的压力。
- 详细资料
- 分类:汽车家居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2月13日上午消息,据外媒报道,1月份对特斯拉的上海超级工厂而言,十分重要。中国制造的Model 3的生产终于在2019年试生产之后变得热火朝天。报道显示,即便因为农历新年工厂放假休息、随后又遇上冠状病毒爆发,上海超级工厂在1月份仍可以生产制造2600多辆中国制造的Model 3。这样的产能,让特斯拉在2020年1月份在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数量居该国第五位。
中国前10大电动汽车制造商,分别是:比亚迪、北汽新能源、上汽大众、广汽、上汽通用五菱、华晨宝马、蔚来、长城、广汽丰田 截至1月25日大年初一之前,特斯拉在当月共生产2625辆中国制造的Model 3,算下来,在2020年伊始,特斯拉已经达到每周1000辆纯电动汽车的产能。这样的数据颇令人惊讶,尤其是上海超级工厂的新生产线还没有完全优化。若生产线达到最大产能,工厂能生产的汽车数量将更惊人。
特斯拉表示,上海超级工厂的Model 3每周产量可以达到3000辆。2019年底之前,公司曾表示,每10小时轮班可产生280辆汽车,但计划大幅提高该数据,以实现每周3000辆的目标。这意味着,每10小时轮班须生产430辆不到的汽车。
2月5日,特斯拉中国区副总裁陶林(Tao Lin)宣布,特斯拉决定暂时暂停上海工厂的运营。陶林还表示,目前最安全的做法是暂时停止新车交付,以确保公司员工与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特斯拉还为居住在受影响地区的车主提供免费超级充电。
公司目前已于2月10日恢复生产和交付。虽然短期内生产延迟会降低产能,但眼下别无良策。上海超级工厂虽没有满负荷运营,但至少已经再次投入运营。
特斯拉的电池供应商LG Chem,以及戴姆勒和福特,均宣布于2月10日复工。宝马将再等待一周,于2月17日复工。(木尔)
- 详细资料
- 分类:汽车家居
当躺在床上的时间超过正常睡眠时间,你的肌肉、大脑、口腔、肠道……就连身高,都会出现种种变化。
图片来源:unsplash “想不到有生之年,我还可以躺着不动就能为国家做贡献!”今年春节,你是不是也被这样一条朋友圈击中啦?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发展,专家反复告诫:固守家中,减少人员流通,是控制疫情最有效的方法。
呆在家中不能出屋,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这个春节终于成为一个人的狂欢,七大姑八大姨不再探讨你的收入,年货也已备得充足,电视剧看完一部还有一部,这个假期,还真是朴实无华呢。
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的你 | unsplash 然而,谁能料到,就在你心安理得要把家底宅穿的时候,身体却嚷嚷着要起义了。宅家的时候,身体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
久卧成习,身体在抗议
当身体被靠枕和被子包围,身体上的肌肉逐渐松弛下来,样子甜美而安详,肌肉舒展仿佛回到了母亲的子宫,觉得身体的每一个关节似乎都打开了。但随着你的醒来,仍然不想起床,因为觉得:我被封印了,起不来(有觉不睡484傻)。
但是当躺在床上的时间超过正常睡眠时间之后,骨骼开始因为缺少直立行走带来的压力,即便消极怠工也可以应对身体活动的强度,所以人体中的钙质开始流失,接着与钙结合的磷同样在减少。虽然你一时不大会出现骨质疏松那样的问题,但肌肉收缩力因为血液中钙离子浓度的降低、电信号传递变弱而变小,肌肉开始发生萎缩。虽然这个过程很慢,但它已经开始。
由于运动量陡然减少,摄入的能量超过身体的需求,血脂含量开始升高,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向肝脏聚集,肝糖原的存在显得多余而累赘,于是,开始转化为脂肪在肝脏中积累,皮下和大肠粘膜中也开始富集。之前走路最大的动力蚂蚁森林的能量(支付宝欠我5毛),因为不能出去走到足够的步数开始向体内积聚。
感觉又胖了几斤 | 500PX 由于每天刷剧,大脑最为消耗能量的主动思考行为开始向被动接受收信息转变,原本占据身体一半耗氧量的大脑也开工不足了,心肺植物性神经运动只需要保持一个较低的水平就可以满足大脑和身体的需要。所以你身体中的血氧含量也开始降低了。
因为生活没有压力,一觉睡到自然醒,但你依然在床上,希冀着趁自己不注意再睡过去。于是,你的生物钟彻底乱了,早上越来越难醒,晚上也越来越不困,节律失调,褪黑素分泌减少,深度睡眠的时间变的越来越短。到后来,轻微的响动就会打断睡眠,而你又不停地做梦,梦到白天刷剧的内容,可问题是为什么你还不能是男(女)主,你生气地在梦中反抗,一觉醒来,觉得比自己刷剧累多了。
我可能睡了假觉 | pixabay 当宅在家里不运动后,原本因为运动产生的多巴胺开始变得稀薄,当你满怀信心想要给自己充个电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甚至都没有心情翻开书。这不是主要原因,更不开心的是,你忽然发现好像无论做什么都兴致不高,昏昏欲睡。
……能打败恶魔的只有恶魔,能打败床的也不少:DOTA、LOL、王者荣耀、微博、知乎、电视剧、电影……,然而,最后还是需要美食来控场。
你惊恐地发现,好像虽然吃完就睡,睡完就吃,但从未休息过来,干什么都累,喘气也成了负担。以前可以通宵熬夜不睡,现在连熬过白天都费劲。
不能外出,如果还没有打游戏开语音的习惯,你会变得沉默寡言,语言沟通逐渐减少。嘴虽然有运动的欲求,但只能靠食物填补,所以即便总体食欲不佳,但零食的摄入会比平时更多,口腔中滋生细菌的速度也更快。如果只是饭后漱口,睡前刷牙,一旦打嗝会觉得自己嘴里大概有什么生化武器爆炸了。
令人窒息 | pixabay 除此之外,更令人尴尬的是:上面进的少了,但下面会出的更少。由于运动的减少,导致肠蠕动变少,将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你的排便,便秘和大便不成形是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况。
真正恐怖的是,你会逐渐适应以上种种情况。
根据过往经验,一位宇航员从地面到太空,大概只要一周就能适应各种身体变化(太空病),所以当你已经又宅又丧地度过了一个星期,那么大概率你也已经适应了这种情况,种种的不适感开始消失了。然后,可能真的胖得瘦不回来了(大雾)。
不过,好消息是,经过一个星期的瘫在家里,你的个子应该比平时会更高一些,舒展的体位让饱受了一年压力的颈椎和腰椎获得了休息。但你更感兴趣的应该是,因为减少日晒,你的肤色更白了,距离肤白貌美大长腿确实更近了一步。
更高,更白,更美 | 500PX 所以呢?我的建议是:
继续赖床不要停!!!
健康贴士,良心建议
出门是不可能出门的,那不如做点运动,保持身体机能吧,比如,改良版的“高强度间歇训练法”,不仅增肌减脂、锻炼心肺,还不用花什么功夫,具体如下:
1、连续两组跳绳,每次1-2分钟;
2、交替两组深蹲、俯卧撑(或仰卧起坐),每组15-30个。
以上两个任选其一,每周2-3次就可以达到锻炼心肺功能、保证身体机能的效果。
当然,如果觉得身体素质难以应付这种强度的训练,那么每日跟着视频做一遍第八套广播体操,效果也是极好的:
第八套广播体操
历经8次迭代改良,不仅包括核心训练和体态矫正,还同时进行协调性和灵活性训练,在科学性和完善性上,堪称世界上最完美的健美操。
不如,现在就做一个吧。
- 详细资料
- 分类:汽车家居
(原标题:为什么首次“线上开学”成为了大型尴尬现场?)
文 | 钛媒体 李程程
建立空中课堂,一直是教育信息化的重点,而新冠肺炎疫情将这项既定日程表上的议程提前了。
本周一(2月10日),武汉地区和湖北省其他一些地区,都开启了线上开学仪式,最主要是针对毕业年级(初三和高三)的学生,同时,一些学校也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全面开始线上课堂的尝试。
疫情刚一开始,教育部就发起了“停课不停学”的理念。1月29日,教育部宣布拟于2月17日开通“国家网络云课堂”(www.eduyun.cn),以部编教材及各地使用较多的教材版本为基础,向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提供网络点播课程。考虑到部分农村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无网络或网速慢等情况,教育部将安排中国教育电视台通过电视频道播出有关课程和资源,解决这些地区学生在家学习问题。
不过,早在2月3日,部分学校提前开始了线上教学的尝试,由于种种原因,引发众多反对声,被教育部紧急叫停提前网上教学。
然而,一周多过去了,当正式的“开学日”来临,钛媒体发现状况并未得到改变,老师、学生和家长的抱怨依旧此起彼伏,教育部官方又不得不再次出面,对“停课不停学”作出解释。
老师、学生、家长:我太难了
这是难得的一次,老师、学生和家长们站在了“统一战线”上。
虽说在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之下,大多数的教师们对于电子设备、云课堂的理念已经不陌生。但真要真刀实枪的实施起来,却发现不像想象中那样顺畅。
综合教师、学生和家长在各大平台上的反馈,以及钛媒体的观察和小范围采访,当前实现效果不佳,主要是由以下三大问题所致。
困难一:卡顿、掉线,技术上实现有难度。
由于承担着前所未有的峰值,大多数的在线课程平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卡顿的现象。
有的学生反馈,当学生好不容易挤进了直播间,却听见老师说“这节课结束,下课”。
一位教师告诉钛媒体,这几天的线上教学最让他难以忍受的BUG是,平台不够稳定。经常涉及到情况是,上课到一半,平台出现问题,无法继续讲课。如果这节课的人数比较少,他还好沟通,但是人数比较多的就很难,“尤其是现在学生的课程大多数排的比较满,整个节奏一下就全乱了”。
困难二:效果无法达到线下教学的预期。
在家上网课,很多老师比直播软件崩溃还来得快。
大部分的公立学校教师,从来没有试过网络直播教学和录播课程,自然是诸多的不适应:不知道如何互动,如何板书,如何调动屏幕另一头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一些年纪比较大教师来说,处理网络和设备的问题,更是相当困难。
对于一些老师来说,长久以来的教学习惯是,一边板书一边讲解,讲到中途会向全班同学发问,循循善诱,与学生沟通碰撞。如今,他们需要一个人面对屏幕和话筒“尬聊”,想向学生提问时,要连麦,要确认学生网络状况,十分影响整堂课的进程。
作业也成为了难倒他们的问题之一。线上教学布置作业也大多数以电子版的形式发布,作业的完成和批改也成为了他们正在重新探索的问题。
困难三:学习管理和监督“转嫁”至家长。
对于学校老师而言,线上教学的难点在于如何有效监督学员。
一位老师告诉钛媒体,有的学生会借故网络不好,而或迟到或缺席上课;有时候他提问某位学生的时候,对方会假装掉线了;而有的同学虽然登陆了网课,但是关闭了摄像头实际上去做其他的事情了。
这时候,他们往往会要求家长在一旁监督。有了家长的约束,一些学生才能够集中注意力听讲,但这显然将管理的压力转移给了家长们。
疫情之下仓促上线
“停课不停学”的初衷自然是好的,但是为什么实现起来这么难?
钛媒体从华为发布的《在线教育家庭Wi-Fi网络技术白皮书》中发现,家庭Wi-Fi网络已成为影响在线教育业务体验的关键瓶颈。
当前家庭用户基本上使用笔记本电脑、Pad、甚至是手机移动终端,通过家里的Wi-Fi网络来完成在线教育等业务,但数据表明,在线教育出现卡顿等体验差的问题中,90%原因出在家里的网络质量不佳导致,10%的出现在网络侧。
高配置的电脑和流畅的网络,是实现一个合格的在线课堂的基础设施。实际上,疫情的突如其来,让很多家庭和个人,并没有为实施流畅的在线课堂做足准备,无论是心理上和硬软件上的。
在家庭网络中,多业务的并发导致带宽不足,同时家庭内性能较差的WiFi路由器问题也很明显。试想一个全家在上网的场景,小孩在书房上网课,而父母在持续不断的刷视频动态,爷爷奶奶们可能此时正在利用IPTV看电视直播,整个家庭宽带业务的下行带宽峰值突破100Mpbs,多用户家庭峰值带宽甚至突破200Mbps。
这些因素导致在直播课的环境中,网课掉线、登录缓慢、网课卡顿、语音延迟增大问题大规模集中爆发。在延期开学的同一时间段内集中上网学习,更加重了网络拥堵的状况。
于是我们看到,学生和老师开始在应用商店给一些软件,例如钉钉和腾讯会议,打一星来发泄不满和抵触情绪。
当然,除却技术和疫情的因素,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出现如此大的心理“落差”,主要是因为师生们仍在以线下授课的方式,来面对线上化教学。
套用和照搬线下课堂教学方式、时长和教学安排,自然难以达到此前线下教学的预期。而同时被“禁足”了一个寒假的学生们,自然也不会对线上开学产生过多的期待。
教育部已经开始对大规模的线上化教学进行调整。2月11日,教育部新闻办对外做出了两个重要的表示:一是,不强制要求所有教师录播课程;二是,不得强行要求学生每天上网打卡。
教育部新闻办对“停课不停学”作出最新解释后,话题瞬间引爆微博热搜榜
在官方看来,在疫情这一非常时期,各地应当做的是,利用好国家、地方、学校现有的优质网络课程资源,确有需要的,可由教育部门统筹组织少数优秀骨干教师适当新录一些网络课程,作为必要补充,共享优质资源。
不必要做的是,去强制性地要求所有的教师都在线上化进行教学。如果强行要求所有教师进行录播,不仅质量上难以保障,而且也会增加教师负担,并且造成资源浪费,“这种现象必须予以制止”。
同时,教育部还提出要求,对小学低年级上网学习不做统一硬性要求,由家长和学生自愿选择,对其他学段学生作出限时限量的具体规定,避免学生网上学习时间过长。同时,不得强行要求学生每天上网“打卡”、上传学习视频等,防止增加学生不必要的负担。
“空中课堂”今后会常态化吗?
不过,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各方此次叫苦连天,并不意味着初次尝试是失败的。
因为被迫迈出了线上化这一步,很多教师会发现,其实线上授课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难,而学生和家长也会发现,知识内容的吸收,并不会因为场景和介质的变化,而带来本质上的差异。
一位高三年级的数学教师告诉钛媒体,她和学生们都比较乐于接受线上教学模式。因为疫情的突发,导致他们不得不中断此前规定的开学计划,但高考并未明确延期,因而网络教学的手段,可以使她如期完成先前规划的教学进度,熟稔“网上冲浪”学生们对网课的接受程度,也超过她先前的预期。
而一些学校开始逐步接触,甚至计划采购线上课堂所需的硬件和软件。当然,也有一部分老师在反思,疫情迟早会结束,我们迟早会回归线下课堂。如此大规模投入时间和精力,却不能实现常态化,是否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实际上,线上课堂的出现,近些年在线教育的繁荣发展,并不是因为疫情而来的产物。很大程度上,它们是为了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依旧存在。这其中有基础设施的问题,也有思维惯性的存在。这一次大规模的“强制”线上学习,或许也可以让很多师生意识到,线上学习不是那么为难。在线教育的形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当然,一种担忧的声音也一直存在。当空中课堂和双师课堂的存在,当本地的主讲老师让位名师,沦为了其“教辅人员”,是否会剥夺了当地教师自我实践而带来的提升空间?是否会让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不过,我们也应当看到的是,当优势资源倾斜于欠发达地区的同时,也是在对当地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的一种无形的“倒逼”。当学生和家长接触过什么是“好老师”的时候,自然就会不堪忍受一些落后的教育理念和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促进当地的管理者自我反思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