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讯 9月13日中午消息,比亚迪(254.990, -2.02, -0.79%)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今日在微博上表示,今天,比亚迪员工总数突破90万 ,是5300多家A股上市公司里员工人数最多的,比第二名还要多40多万人。比亚迪90万员工中,技术研发人员近11万,是全球研发人员最多的车企。过去两年还招聘了近5万名优秀应届大学生,持续助力大学生就业。

  记者 昌校宇

  中证“A系列”ETF家族再添新成员。9月10日,首批10只中证A500ETF正式发行。

  嘉实基金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首批10只中证A500ETF的获批发行,将在丰富宽基ETF‘货架’之余,助力投资者一键布局A股核心资产,同时也有利于引导资金流入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助力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

  首批产品延续低费率模式

  从首批10只中证A500ETF的发行档期来看,10只产品集体于9月10日正式发行,不过募集时长略有不同。其中,富国基金、嘉实基金、招商基金、华泰柏瑞基金等4家机构旗下产品,定于9月20日结束募集;摩根资产管理、泰康基金等2家机构旗下产品,定于9月23日结束募集;南方基金、国泰基金、银华基金、景顺长城基金等4家机构,则将旗下产品的募集截止日定为9月24日。

  在认购方式上,招商基金、摩根资产管理、泰康基金等3家机构旗下中证A500ETF选择网上现金、网下现金、网下股票等三种认购方式,其余7只产品只有网上现金、网下现金两种认购方式。在募集规模上,首批10只产品的首次募集规模上限均为20亿元。

  此外,首批10只中证A500ETF在费率设置上继续延续了中证A50ETF的低费率模式,10只产品的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分别为0.15%、0.05%,综合费率仅为0.2%。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聚焦提升投资者获得感,掀起分红热潮。分红设计也成为首批10只中证A500ETF的鲜明特色,多数产品在基金合同中约定月度或季度分红。

  其中,国泰中证A500ETF基金合同显示,在符合基金分红条件的前提下,该产品可每月进行收益分配,有望为投资者月月分红,分享资本市场发展红利。

  摩根中证A500ETF则设置了特色的季度强制分红机制。该产品在基金合同中约定,每季度最后一个交易日ETF相对标的指数的超额收益率为正时,会强制分红,收益分配比例不低于超额收益率的60%。摩根中证A500ETF的拟任基金经理韩秀一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通常来说,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之一为标的指数成份股的分红。季度强制分红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帮助投资者更从容面对市场短期波动,从而更坚定地践行长期理念。”

  泰康基金旗下中证A500ETF也设置了季度强制分红条款。泰康基金相关负责人认为:“季度分红条款的设置,不仅能让投资者更加直观地观察到基金份额相对于标的指数的超额收益,还能使得基金份额净值更贴近标的指数,有利于投资者观测基金对于标的指数的跟踪情况。”

  助力投资者布局A股“大而美”

  中证A500ETF跟踪中证A500指数(0.0000, 0.00, 0.00%),该指数是自新“国九条”明确提出“建立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快速审批通道,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后,首条即将发布的重要宽基指数。

  韩秀一表示:“相较于其它主流宽基指数,中证A500指数聚焦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投资机会,广泛覆盖了具有成长潜力的公司,包括92个中证三级行业龙头公司,且兼具ESG和互联互通特色。”

  在泰康基金相关负责人看来,中证A500指数不仅长期表现较好,且指数设计上具有多方面鲜明特点,成为一键布局A股“大而美”的新选择。

 

  近年来,全球和中国市场ETF的数量与规模都呈现爆发式增长。对于未来ETF市场发展趋势,摩根资产管理预计,未来5年,全球ETF规模有望达到20万亿美元(约合140万亿人民币)。摩根资产管理ETF专家王伟认为:“目前中国是亚洲第二大ETF市场,预计中国的ETF规模在2028年有望达到1万亿美元(约合7万亿人民币)。”

  受市场环境和多重负面因素的影响,美股“七巨头”集体大跌,市值一夜累计蒸发近8000亿美元。

  当地时间8月5日,纳斯达克100指数跌3.43%,报16200.08点;标普500指数跌3.31%,报5186.33点;道琼斯工业指数跌1.25%,报38703.27点。道富银行的科技精选行业SPDR基金(NYSE:XLK)跌2.91%。

  包括苹果、亚马逊、谷歌母公司Alphabet、微软、Meta、英伟达和特斯拉在内的美股“七巨头”全数下跌,其中英伟达跌幅居前,股价暴跌6.36%收于每股100.45美元,市值蒸发超65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63万亿元)。苹果跌4.82%,创2022年9月以来最差单日表现;谷歌跌4.45%,特斯拉跌4.23%,亚马逊跌4.10%,微软跌3.27%,Meta跌2.54%。

  5日当天,“七巨头”市值单日一度跌近1.3万亿美元,截至收盘总计蒸发近8000亿美元(约合5.7万亿元人民币),这是自2012年Meta平台(当时为Facebook)上市以来科技巨头最大的一次市值蒸发。彭博七巨头股价回报指数(Bloomberg Magnificent 7 Price Return Index)收跌4.30%。

  分析认为,“七巨头”的暴跌主要是受一些外部因素的拖累,包括美国意外疲软的就业数据、其他公司低于预期的业绩、季节性的市场逆风以及日元套息交易平仓的打击。

  不过,这些巨头自身也在面临越来越强的监管压力,以及投资者对于AI(人工智能)巨额投资何时能得到回报的担忧。

  英国投资服务机构AJ Bell的投资分析师丹·科茨沃斯 (Dan Coatsworth) 表示:“人们对所谓的‘七巨头’集团的期望可能过高了。在投资者眼中,他们的成功让他们一度无可匹敌,而一旦这些公司未能展现出卓越表现,就会遭到报复。”

  对于5日“七巨头”中跌幅最大的英伟达,市场近日出现了多条看空消息。有外媒报道称,英伟达AI芯片设计缺陷可能会导致发布推迟三个月或更长时间,影响 Meta、谷歌和微软等大客户,他们都已订购了价值数百亿美元的芯片。

  8月4日,针对英伟达AI芯片被曝推迟发布的消息,英伟达方面回应澎湃新闻记者称:“正如我们之前所说,Hopper的需求非常强劲,Blackwell的样品试用已经广泛开始,产量有望在下半年增加。除此之外,我们不对谣言发表评论。”

  除了产品延迟交付外,据外媒报道,美国司法部或对英伟达启动反垄断调查,主要涉及一桩并购案和英伟达的商业行为。此次调查主要因为英伟达竞争对手投诉,英伟达在出售AI芯片时可能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强迫”云计算供应商购买多款英伟达产品。

  美国司法部还在调查,当客户想购买美国超威半导体公司(AMD)等英伟达同业对手的AI芯片时,英伟达是否会对这些客户提高网络设备售价。

  上周,对冲基金埃利奥特管理公司(Elliott Management)的分析师指出,英伟达正处于“泡沫”之中,推动这家芯片巨头上涨的AI技术也被“过度炒作”了。

  此外,苹果股价受到了“股神”巴菲特减持的显著影响。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RK.A.US、BRK.B.US,下称“伯克希尔”)近日披露,该公司在第二季度大幅抛售了苹果的股权,将所持的苹果股份从第一季度的7.89亿股大幅减至约4亿股,降幅达49.3%;伯克希尔持有的苹果股份价值为842亿美元,较一季度末的1743亿美元缩水51.69%。

  巴菲特对苹果股份的减持并不令人意外,但减持规模却出乎意料。此前,伯克希尔在第一季度减持了13%的苹果股份,并在5月份的伯克希尔年会上暗示这是出于税收原因。一些伯克希尔观察人士已经预料到第二季度减持,因为巴菲特一旦开始减持,通常会持续减持大量股权,外界预计减持数量将达到1亿股左右。

  不过,也有分析师称不用对巴菲特减持苹果反应过度。Integrity Asset Management的高级投资组合经理Joe Gilbert表示:“巴菲特减持苹果股份只是为了风险管理。如果对苹果公司的长期经营有任何担忧,巴菲特会全部平仓。”

  在美股开盘前,由于对美联储降息预期的提升、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心,以及日元升值下日元套利交易的“退潮”,日韩股市已经遭遇大崩盘。

  大智慧(5.820, 0.02, 0.34%)VIP数据显示,截至8月5日收盘,日经225指数收盘大跌4451.28点报31458.42点,创历史最大下跌点数,跌幅为12.4%。韩国股市同样跌幅突出。截至周一(8月5日)收盘,韩国综合指数收盘大跌8.77%报2441.55点,韩国科斯达克指数跌超11%。

  除日韩市场外,全球股市也出现集体调整。亚太市场方面,富时新加坡海峡指数、富时马来西亚综指、澳洲标普200、印尼综指、MSCI越南以及印度SENSEX30指数全线下行。

  周一(8月5日)欧洲主要股指开盘同样全线大跌,欧洲斯托克50指数跌2.94%,德国DAX指数跌2.43%,英国富时100指数跌1.77%,法国CAC40指数跌1.29%。其中,土耳其股市在开盘后,市场范围内的熔断机制2次被触发。

 

  值得注意的是,8月6日,日韩股市大幅高开,截止发稿,日经225指数、东证指数涨幅扩大至逾6%。

  与辉同行1.41亿元净利润中,1.29亿元分配给董宇辉,剩余1200万元由与辉同行保留。

  8月23日晚东方甄选(1797.HK)公布截至2024年5月31日的2024财年业绩,颇为外界关注的董宇辉离职分手费话题,在此次财报中得到部分信息披露。

  今年7月25日,东方甄选公告董宇辉离职,此前董宇辉担任东方甄选高级合伙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EDU.N)董事长文化助理、兼任新东方文旅集团副总裁。彼时的公开信中表示,东方甄选全资子公司与辉同行正式从东方甄选独立出去,由董宇辉个人持有其100%股权。

  董宇辉(买方)、北京新东方迅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卖方)及与辉同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目标公司)订立出售协议,卖方同意出售,买方同意收购目标公司的100%股权,代价为人民币7658.55万元。

  此前在东方甄选股东沟通会上,东方甄选董事长兼CEO俞敏洪表示,董宇辉此次离职,可以得到与辉同行净利润的50%。在分配之后,与辉同行账面仍剩1.41亿元。彼时俞敏洪表示,分配净利润50%之后剩下的1.41亿元也将分配给董宇辉,并将在财年报告中体现出来。

  因此综合来看,两部分的与辉同行1.41亿元净利润,加上7658万元与辉同行股权收购款,董宇辉离职东方甄选的全部“分手费”约为3.58亿元。

  俞敏洪在沟通会上透露,原定50%的1.41亿元利润已打给董宇辉1.41亿,剩余的部分,据此次财报透露,1.41亿元净利润中的1.29亿元已分配给董宇辉,剩余1200万元由与辉同行保留。

  据此次财报,迅程与董宇辉及目标公司订立出售协议(“与辉同行出售事项”),迅程将于目标公司的100%股权转让予董宇辉,代价为7658万元。至此,加上与辉同行账面的1200万元,东方甄选承诺董宇辉的3.58亿分手费已全部履约。

  董宇辉离职后,高盛发布研报称,维持对东方甄选2024财年预测大致不变,但基于降低商品交易总额预测32%至36%,下调对公司2025年至2027年的收入预测25%至26%,以反映董宇辉离任的负面影响,以及6月至7月余下业务较弱的商品交易总额增长。因此,高盛降低东方甄选2025年至2027年经调整纯利预测39%至40%。

  表现在此次财报数据上,东方甄选在期内呈现增收不增利的状态。财报显示,自2023年6月1日至2024年5月31日,东方甄选总营收约70.73亿元,同比增长56.82%。其中出售教育业务后的持续经营业务总营收全部来自自营产品及直播电商部分,由2023财年的39亿元增加68.1%至265亿元,该增长主要由于抖音、淘宝及自有应用程序的多平台策略、多元化产品类别及SKU以及我们自2023年12月推出的会员日促销。

  财报显示,东方甄选2024财年的商品交易总额(GMV)增加43%至143亿元,其中来自抖音的GMV占大部分。2024财年,抖音上第三方产品及自营产品的已付订单总数由2023财年的1.36亿单增至1.81亿单。

  伴随营收增长的是成本的增加、净利与毛利率的降低。

  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5月31日,东方甄选持续经营业务总营收成本为4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4亿元增长101.6%,主要由于东方甄选的业务大幅增长导致自营产品的存货成本及运输成本增加所致;持续经营业务的净溢利为2.4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7.99亿元减少69%;持续经营业务经调整利润为7.0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9.16亿元下降22.6%;持续经营业务的毛利率由2023财年的38.2%减少至25.9%,主要由于会员日活动推广及产品组合变动所致,即东方甄选售出更多通常利润率较低的农产品(5.030, 0.01, 0.20%)。

 

  俞敏洪表示,东方甄选的业务在两年时间里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也遇到了非常大的波折和挑战。他在沟通会上强调,通过此次剥离,东方甄选与与辉同行两家公司之间的内部矛盾、外部争议能够得到一次性解决。东方甄选也可以进行大张旗鼓的布局与改革,不用再担心两边关系的失衡。东方甄选未来的发展,一条腿是流量,另一条腿就是产品。

  □本报记者 张舒琳

  在上证指数徘徊于3000点下方时,部分资金加速抄底。7月以来,近1500亿元资金借道A股ETF入市,用真金白银践行“越跌越买”。除大资金偏爱的沪深300ETF外,中证1000、中证500等中小盘指数ETF近期也受到市场追捧。

  上周逾400亿资金抄底

  7月以来,市场延续震荡走势,在此期间,资金加速流入市场。Wind数据显示,7月以来,已有合计1478亿元资金借道A股ETF入市,4只沪深300ETF吸引了多数资金。其中,吸金最多的当属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资金净流入高达448.75亿元。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规模一举站上2500亿元大关,成为公募历史上首只规模突破2500亿元的非货基金。易方达沪深300ETF获得资金净流入309.69亿元。该ETF规模同样创下新高,达到1691.11亿元。

  拉长时间来看,这两只ETF今年以来获得资金净流入均超110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吸金王”。规模创新高的背后,离不开重要机构投资者的频频加仓。根据2023年年报披露的前十大持有人,以及2024年一季报、二季报披露的单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比例达到或超过20%的情况来推断,今年二季度,中央汇金共计增持华泰柏瑞沪深300ETF30.51亿份、易方达沪深300ETF28.83亿份。今年一季度,中央汇金分别增持了易方达沪深300ETF457.06亿份、华泰柏瑞沪深300ETF263.56亿份。

  此外,华夏沪深300ETF、嘉实沪深300ETF最新规模分别达到1197.17亿元、1195.46亿元,今年以来获得资金净流入均超过70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7月中旬,市场风格一度发生反转,中小盘略优于大盘,中小盘ETF也成为7月资金新宠,跟踪中证1000、中证500、创业板等指数的ETF获资金大幅加仓。7月以来,南方中证500ETF获净流入99.38亿元;南方中证1000ETF获净流入92.88亿元;华夏中证1000ETF、广发中证1000ETF分别获净流入56.91亿元、46.67亿元;易方达创业板ETF、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富国中证1000ETF获净流入均超过20亿元。

  上周,多只沪深300ETF持续出现尾盘放量情况,或代表大资金仍在进一步增持。整体来看,上周共418.97亿元资金净流入A股ETF,其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嘉实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合计获净流入283.85亿元。此外,华夏上证50ETF也获资金净流入46.63亿元。

  近期金价承压下行,上周多只黄金股ETF跌幅超过8%。不过,黄金ETF跌幅相对较小,有资金大手笔加仓,华安黄金易ETF获资金净流入11.56亿元。此外,跌幅居前的有色、矿业等ETF上周也吸引了资金小幅净流入。

  掘金大盘价值风格

  上周,有色金属板块调整明显。对此,中庚基金认为,一方面黄金、白银期货价格大跌,波及二级市场;另一方面,受制于未来需求不足的影响,铜、铝等金属期货价格大幅下跌,此前在二级市场超配的机构进行了减持。

  军工板块则成为周内唯一亮点,细分来看,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板块持续走高。中庚基金认为,航天军工个股业绩修复逻辑逐渐清晰,且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未来可期,叠加目前板块估值处于相对低位,市场关注度回升,整体景气度也在逐步恢复。

  华夏基金表示,近期市场出现五大积极信号:一是股价与基本面发生背离;二是从行业轮动来看,多数行业均已出现调整,且符合历史轮动规律,行业轮动调整或已接近尾声;三是从分子端来看,经济和企业业绩延续修复趋势;四是从流动性来看,美联储降息预期上升,国内维持宽松,短期外资出现回流;五是市场风险偏好逐渐边际回升。

 

  国泰基金表示,核心资产继续超跌反弹,尤其是电新、医药、金融等品种,科技方向也相对走强,而红利资产较为“受伤”。长期来看,下半年宏观环境会更为复杂,建议继续关注大盘价值、科技主题。在大盘价值的选择上,建议从前期的金融、电力方向逐步转向石油石化、贵金属、建筑、电信运营商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