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股票期货
同花顺(130.090, -0.53, -0.41%)数据显示,截至2月23日收盘,多家国有大行A股股价站上历史高点。其中,农业银行(4.140, -0.12, -2.82%)、中国银行(4.460, -0.14, -3.04%)A股股价创上市以来新高,建设银行(6.960, -0.23, -3.20%)A股股价创近六年以来新高,交通银行(6.290, -0.20, -3.08%)A股股价创2008年1月份以来新高。
扩大到银行板块来看,1月1日至2月23日,42家A股上市银行的股价悉数实现上涨,其中,26家涨幅均超10%。涨幅排名前五位的银行分别为中信银行(6.450, -0.17, -2.57%)、成都银行(13.300, -0.40, -2.92%)、招商银行(32.250, -0.70, -2.12%)、南京银行(8.560, -0.16, -1.83%)、北京银行(5.170, -0.16, -3.00%)。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下降,对于具备高股息率、估值偏低特征的银行等板块青睐有加。就基本面而言,银行股的业绩增长较为稳定、抗风险能力较强,这构成吸引投资者的有力支撑。此外,中央汇金公司扩大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增持范围,并将持续加大增持力度、扩大增持规模。权重较大的银行股获益明显等多重因素推动银行板块估值修复。
截至目前,已经披露2023年度业绩快报的10家上市银行整体表现稳健。报告期内,6家银行的营收实现同比增长;10家银行的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齐鲁银行(4.330, -0.09, -2.04%)、青岛银行(3.250, -0.06, -1.81%)、杭州银行(11.160, -0.28, -2.45%)、宁波银行(22.450, -0.39, -1.71%)增幅在10%以上。除了青岛银行,其余3家城商行的净利润近三年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同时,9家银行的总资产规模较去年三季度末稳中有增。资产质量方面,除兰州银行(2.640, -0.04, -1.49%)和宁波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微增0.01个百分点外,其余8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均有所下滑。而延伸到整个银行业,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披露的数据,2023年第四季度,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环比下降0.02个百分点。
“银行股估值核心是经济趋势和资产质量。”广发证券(14.050, -0.13, -0.92%)银行分析师倪军等业内人士认为,5年期以上LPR调降有利于增强经济复苏动力,是政策着力改善宏观经济和银行长期基本面预期的信号,有助于银行股估值修复。此外,近期中国人民银行超预期降准也向银行业释放积极的政策信号。
对于市场关心的银行净息差问题,多家券商机构认为,5年期以上LPR大幅度调降预计对银行净息差影响较为有限。
中信建投(23.030, -0.25, -1.07%)银行研究团队分析称,预计2024年银行业净息差收窄幅度仍有望优于2023年。资产端来看,由于大部分存量贷款在1月份重新定价,2月份LPR下调对2024年息差的影响已经不大;供给端来看,2023年第四季度新发贷款利率已下降至历史低位,在LPR基础上平均加点幅度已经很小,而监管部门也在平滑信贷增量,限制贷款投放的盲目价格战。因此,今年贷款利率在LPR降幅基础上继续大幅下降的空间有限。
此外,LPR下调有助于改善当前市场信心不足、信贷需求偏弱的情况,从需求侧缓解贷款利率下行压力。“今年大部分银行已预期到LPR下调并将相关情况测算在内,会通过资产端结构优化等方式缓解息差降幅。”中信建投银行研究团队称。
实际上,上市银行股东及董监高也在以实际行动表明对自家银行基本面及未来发展的信心。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近10家银行公告大股东及董监高相关增持信息。如西安银行(3.480, -0.06, -1.69%)于2月23日公告,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成长价值的认可,公司部分董监高人员于2月22日至2月23日以自有资金买入公司A股股票。其中,董事王欣增持股份数超过23万。
- 详细资料
- 分类:股票期货
快科技2月19日消息,卢伟冰最新发文宣布,小米平板6S Pro将于2月22日晚正式发布。
卢伟冰强调,这是一个超级新成员,在性能、屏幕、续航、网速、系统等各方面进行了跨越式升级。
该机整体延续了小米平板6系列的设计,但爆料称其升级了12.4英寸的LCD屏幕,支持144Hz高刷,而小米平板6/6 Pro则是11英寸。
官方预热还透露,新机屏幕达到3K超清分辨率,并且采用3:2比例,更适合作为生产力工具。
性能搭载第二代骁龙8处理器,对于游戏和轻度办公的支持会更加轻松。
小米平板6S Pro还是小米首款支持120W秒充、Wi-Fi 7的平板产品,尤其是快充对于这种大容量设备极为实用,能大大缩短充电时间。
另外,小米平板6S Pro还将首次出厂预装澎湃OS,会带来多项系统改进,比如全新的多任务系统,交互与PC窗口模式相似,官方称之为“自由工作台”,可以让平板电脑也有PC级生产力。
- 详细资料
- 分类:股票期货
2024年年初以来,在大盘指数整体走低的背景下,以煤炭为代表的高股息红利板块市场表现亮眼。与此同时,研究机构对红利板块的关注度也“水涨船高”,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4年年初至1月15日,已有百余份研报涉及高股息红利板块,囊括了煤炭、交通运输、非银金融、轻工制造等多个行业。
高股息红利板块上涨的背后逻辑是什么?行情是否可持续?受访的业内人士表示,近期高股息红利板块表现占优,主要源于市场对其稳定现金流收入以及抗风险能力的认可。预计到2024年春节前后,高股息策略躁动概率仍然较大。不过,若红利板块大幅上涨,对应股息率随之下滑,其“性价比”也会逐步减弱。
红利板块近期表现亮眼
近期,红利指数远远跑赢大盘。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15日收盘,上证红利指数(2898.5284, 12.95, 0.45%)2024年年初以来已涨超3%,国证红利加权100指数(3250.681, 11.58, 0.36%)今年以来已涨逾2.4%,而同期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均呈下跌态势,跌幅分别为2.98%、5.89%、7.71%。与此同时,资金同时借道红利类ETF加快布局,招商中证红利ETF已连续三周放量成交,成交额均在10亿元以上。
“高股息红利板块近期整体表现优于市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对记者表示,一是其具备较高的“安全边际”,高股息红利板块中的公司大多属于发展成熟、盈利稳定的上市公司,具备较高的抗风险能力,在海内外局势复杂加剧的情况下,其“安全边际”对投资者具有较高的吸引力;二是其具有稳定的现金流收入,同时投资回报率优于银行存款,当前国内保持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存款利率处于相对低位,而高股息红利上市公司往往能够长期维持4%以上的股息率。
“这一现象背后的逻辑是股息收入的价值投资和基于财务状况的发展预期。在投资者的眼中,这些公司通常更为稳健,风险相对较低。鉴于成长股板块公司未来增长不确定性,在市场震荡或市场低谷阶段,高股息公司往往现金流稳定,确定性较高,股价表现较好。” 广西大学副校长、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告诉记者。
百余份研报涉及相关领域
市场行情逐步显现的同时,研究机构也高度关注高股息红利板块。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24年年初至1月15日,内容涉及“红利”的研报数量已达到了50余份,其中1月8日单日研报数量多达21份;内容涉及“高股息”的研报共80余份,其中1月8日多达34篇,1月7日有16篇。合计来看,相关领域的研报数量已经超过了百份。
从行业来看,与“高股息”结合的研报涉及的行业超过16个,包括有色金属、医药生物、食品饮料、交通运输、家电、轻工制造、金融、建材、纺织服装、建筑、化石能源、交运设备、建筑、公用事业、文化传媒、钢铁等。
此外,还有多篇研报直接在标题中提及了“红利”“高股息”等字眼。如银河证券1月9日研报标题为“美联储激进降息预期减弱引发金价回调,建议关注高股息有色个股”;国泰君安(14.750, 0.23, 1.58%)1月9日食品饮料研报标题为“优选高股息,拥抱确定性”等。
银河证券策略组组长杨超认为,结合海内外投资环境、市场情绪及政策驱动分析,预计一季度,尤其是2024年春节前后,高股息策略躁动概率仍然较大。
警惕部分主题过度炒作
不过,对于红利板块行情的可持续性,业内人士表示,从中长期角度而言,若股价持续上涨,股息率也会逐步下滑,投资性价比或有所减弱。
田利辉表示,短期角度来看,红利主题的可持续性取决于市场情绪、经济环境、公司状况等多种因素。如果市场情绪更为低迷,那么红利板块的表现可能会受到影响。当前宏观经济数据、新披露的企业财务数据也直接影响着红利板块的走势。中长期角度来看,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会更为关注股息收入,这为红利板块提供了一定的发展空间。另外,在政策引导下,我国优质公司有望不断加入高股息红利板块。
陈雳表示,红利主题是否可持续关键在于其红利能否维持高位,若红利板块大幅上涨,其对应股息率就会逐步下滑,其性价比就会逐步减弱,因此该题材若大幅上行的话,存在一定风险。
但同时,田利辉也提醒称,可持续的主题也不能过度炒作。理性的投资者需要根据红利的规模和可持续性来判断当前股价是否合理。倘若股价高出红利折现定价,则应注意投资风险。
- 详细资料
- 分类:股票期货
自2024年年初,白酒板块经历阶段性回调,板块累计跌逾7%。浙商证券(9.510, -0.21, -2.16%)称当前估值及股息率性价比突出。
1月22日,瑞幸咖啡与贵州茅台(1642.000, 7.00, 0.43%)的联名新品“龙年酱香巧克力”正式开卖。官方小程序显示定价38元一杯,结合各种优惠实际到手价为18元。去年9月份,茅台和瑞幸咖啡首次跨界推出“酱香拿铁”,单品上线首日销量就突破了542万杯、销售额突破1亿元。
A股市场方面,截至午盘,白酒板块跌0.22%,板块获主力资金加仓超10亿元,其中贵州茅台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0.70亿元,五粮液(127.000, -1.89, -1.47%)获主力加仓近亿元。
自2024年年初,白酒板块经历阶段性回调。据Wind数据,截至1月22日,板块累计跌逾7%。从估值表现看,洋河股份(94.790, -1.83, -1.89%)、口子窖(40.220, -1.61, -3.85%)、舍得酒业(86.900, -3.41, -3.78%)、五粮液、今世缘(42.890, -0.77, -1.76%)、泸州老窖(154.210, -3.59, -2.28%)6只个股滚动市盈率不足20倍。
浙商证券最新研报指出,2024年春节时点偏晚,酒企消化库存时间更加充裕,预计2024年春节前库存有望消化至合理水平,对于白酒行业的短期及中期表现更乐观,看好产品周期向上&区域红利释放的白酒头部企业的表现,当前估值及股息率性价比突出,紧握白酒春节动销催化下的底部区间配置良机。
中信建投(21.080, -0.22, -1.03%)证券指出,近期白酒板块回调明显,酒企估值进一步回落,部分投资者对消费竞争环境有所担忧。2024年春节动销场景及消费诉求等市场环境或较为有利,即使消费升级有所放缓,酒企通过渠道扩张提高市占率仍能实现较好增长,坚定龙头酒企投资机会。
- 详细资料
- 分类:股票期货
1月11日早盘,国内期货市场上沪镍(129410, 2110.00, 1.66%)主力合约2402一度领涨。截至下午收盘,报涨3.15%,收于128970元/吨。
自2023年9月持续下探以来,沪镍价格已累计出现超50000元/吨的降幅,而对比2023年1月234870元/吨的相对高点,价格已近乎腰斩。
“2023年镍价明显下跌,主要原因在于国内精炼镍产线的不断投产导致镍产业有结构性过剩转向全面过剩,全球开始出现累库迹象,镍价波动性同样开始逐步减弱。”上海钢联分析师周冒婵称,在经历了上一年史诗级的上涨后,2023年镍产业转向全面供应过剩,镍价从高位向理性回落。在这一年里,各镍品种的供应则有了空前的增涨,印尼镍铁大量回流;镍中间品及进口成倍增长;国内精炼镍产线如雨后春笋般投建。
上海钢联数据统计,2023年预计中国镍生铁产量金属量为37.5万吨,环比减少6.79%。其中中高镍生铁30.23万吨,环比减少8.49%;低镍生铁7.27万吨,同比增加0.97%。而2023年印尼镍铁总产量镍金属量约为146万吨,同比增加23%。其中中、高镍生铁约142万吨;低镍生铁1.45万吨,同比减少0.5%;FENI(镍铁合金)约2.3万吨,同比减少5%。
而2023年中国镍铁进口总量约845万吨,同比增加255万吨,增幅43.2%;其中自印尼进口镍铁总量约800万吨,同比增加261万吨,增幅48.4%;除印尼外自其他国家进口量合计约45万吨,同比减少6万吨,降幅11.8%。
供给过剩导致镍价大幅下挫后,产业链公司也出现盈利收缩。
周冒婵表示,截至目前镍价一再下跌,一体化企业生产精炼镍的整体利润有明显收窄。而外采中间品和硫酸镍生产精炼镍的利润则随着年内镍价的波动而有所起伏。2023年9月份后镍价再次大幅下跌,外采硫酸镍生产的利润率先开始倒挂,11月开始,外采镍中间品生产精炼镍也开始丧失利润。
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主产区镍铁即期利润整体呈震荡下行,国内镍铁厂RKEF工艺平均生产成本1195元/镍,同比降低13.34%;平均利润率-2.04%,同比减少233.3%。
同时,2023年国内硫酸镍生产成本明显下降,我国MHP生产硫酸镍平均成本32855元/吨,较2022年下降约15.9%。但利润方面,受电池端需求不佳以及硫酸镍过剩影响,2023年硫酸镍整体利润偏低。
展望2024年,周冒婵认为,镍价重心仍将进一步下移,但下跌幅度较2023年明显收窄。
宏观方面,2024年国内经济回升向好,但海外受制于高通胀以及地缘政治因素影响,恢复将弱于国内,上半年大宗商品整体承压。
基本面上,2024年国内镍矿市场重心或将进一步下移,但下调幅度较2023年显著收窄;印尼内贸矿价尤其是湿法用矿价格将出现小幅回升。中国及印尼镍铁市场上下游的双重挤压将持续,在供应过剩的跌价走势下,印尼政策的不确定性或是2024年价格阶段性的回升机会,供需两端政策类消息对行情的影响或将依旧强劲。2024年上半年国内仍有部分精炼镍产线投产,对于海外进口依赖程度进一步降低,国内精炼镍过剩压力加剧。
而新能源方面,由于下游车企仍需时间去库,加之磷酸铁锂对于三元材料的替代仍然持续,电池用镍整体消费增速不及预期。
综合来看2024年镍产业整体过剩量级将继续增加,价格疲弱难掩弱势。从节奏上看,上半年消费整体偏弱,但产业待投产线尤其是精炼镍产线却集中在上半年,过剩加大的情况下镍价承压运行。下半年消费恢复,尤其是电池端镍消费仍有较强潜能,镍价逐步止跌企稳,呈现窄幅震荡走势。
预计2024年镍价中线在125000元/吨左右,运行区间110000元—140000元/吨,跌幅明显收窄。关注印尼即将推出的新型镍矿价格指标对镍产业整体下方的影响。
新湖期货研报显示,12月国内精炼镍产量进一步创新高。镍仍处于供应过剩的阶段,海内外库存持续累库,且海外累库幅度扩大。目前镍价的水平,虽然已接近红土镍矿产精炼镍的成本,但较成本线仍有距离,目前镍价下跌并未带来产业链的减产。预计镍价将延续跌势,直至产业链面临亏损而减产。
银河期货则认为,现货市场金川镍升水持续上调,反映合金需求回暖且有春节备库因素影响。镍矿、镍铁和硫酸镍价格企稳对镍价也有一定支撑。基本面变化有限,昨夜内盘尾盘半小时突然拉涨,盘面显示是空头主力在镍和不锈钢上同时减仓所致。一方面近期现货市场有备货热情,一方面前低未破回归震荡,节前资金获利了结。短期镍价下破有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