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保险物流
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元旦假期(2022年12月31日至2023年1月2日),全国邮政快递业共揽投快递包裹超21.3亿件。其中,揽收快递包裹10.6亿件,同比去年元旦假期增长15.2%;投递快递包裹10.7亿件,同比去年元旦假期增长11.5%,在安全平稳运行的同时实现了恢复性增长。
- 详细资料
- 分类:保险物流
12月28日消息,美股周二收盘涨跌不一,今日开盘,港股恒指高开0.99%,随后涨幅扩大一度重回2万点。截至收盘,恒生指数(19873.25, 280.19, 1.43%)涨1.56%,报19898.91点;国企指数涨1.95%,红筹指数涨2.09%。
恒生科技指数(4199.89, 75.56, 1.83%)涨2.14%,商汤涨6.02%,快手涨5.41%,小米涨3.89%。
电力股集体大涨,中国电力(3.29, 0.53, 19.20%)涨18.84%,华润电力(15.32, 2.22, 16.95%)涨17.1%,华能国际电力涨14.84%。
光伏太阳能股上涨,信义能源(2.51, 0.26, 11.56%)涨11.56%,信义光能(8.87, 0.70, 8.57%)涨8.32%,协鑫新能源(1.29, 0.08, 6.61%)涨6.61%。
内银股上涨,泸州银行(2.65, 0.25, 10.42%)涨10.42%,渤海银行(1.66, 0.11, 7.10%)涨7.1%,交通银行(4.62, 0.26, 5.96%)涨5.96%。
消费股上涨,安能物流(4.22, 0.52, 14.05%)涨14.32%,复星旅游文化(11.7, 0.86, 7.93%)涨7.56%,海底捞(22.8, 1.05, 4.83%)涨4.83%。
教育股走低,光正教育(0.385, -0.07, -14.44%)跌15.56%,成实外教育(0.191, -0.03, -12.38%)跌12.39%,新东方在线(52.65, -4.25, -7.47%)跌7.47%。
汽车股走低,蔚来跌10.8%,小鹏汽车跌9.69%,理想汽车跌6.66%。
药明生物(57.8, 3.75, 6.94%)涨6.94%,生物偶联技术研发的ADC新药开发公司启德医药,和生物偶联药CRDMO服务公司药明合联(药明生物附属公司WuXi XDC)宣布,双方就核心偶联技术授权及ADC新药开发达成战略合作。
专家观点:
华盛证券高级分析师 Louis:美国电动车生产商特斯拉Tesla受坏消息拖累,股价连跌7日,更曾创出52周新低108.76美元,再创自4月26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自高位回落,累计跌幅更超过7成。并拖累纳指向下走。债券息率假后复市稍见造好,10年期国债息率曾高见3.787厘,升超过10点子。而美元汇率亦见重上104以上水平,曾高见104.34。周內是2022年最后的几个交易日,亦是长假期当中。金融市场虽有升跌,但仍是淡静及在窄幅区间内波动。估计要到明年始可见明确的方向。
港股上午收市前收窄部份升幅,最后以升418点收市。午后略见疲态,并逐步收窄升幅,更失守20000关口,维持在19800附近波动。
午后A股市场持续弱势,上证再回落倒跌,最后跌0.26%收市。而深证及创业板则向下扩大跌幅,分别跌0.86%及0.90%收市。国内人民银行继周一二在公开市场投放资金后,是日继续投放。今天在市场进行1,890亿元人民币7日期限的逆回购操作,利率维持在2厘。同日再进行130亿元人民币14日期限的逆回购操作,利率亦是维持在2.15厘不变。是日有190亿元人民币逆回购操作到期,对冲后净投放1,830亿元人民币到市场。周一已净投放2,030亿元人,而周二净投放2,070亿元,三日合共投放5,930亿元人民币到市场。主要是12月年结,避免流动性过于紧张。
- 详细资料
- 分类:保险物流
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简称“惠民保”)继续掀起参保热潮。
11月7日,2023年“清远惠民保”升级上线;11月15日,2023年“广州惠民保”正式开放投保……11月以来,全国多地升级上线新一年度惠民保产品。
据众托帮统计,截至2022年10月底,全国28个省132个地区278个地级市推出了193款惠民保,约8500万人参保,保费约85亿元。11月前7天,全国惠民保新增参保突破800万人,保费超过10亿元。11月8日,全国9个地区同步上线惠民保。
年内已上线超190款
今年,各地升级上线的惠民保延续惠民特色,低门槛高保额仍是标配。
2023年“广州惠民保”设置了基础版和PLUS版两个版本。其中,基础版保费为49元/年/人,年赔付金额最高200万元;PLUS版保费89元/年/人,年赔付金额最高300万元,保障范围覆盖医保范围内住院及特定门诊医疗费用、医保范围外住院及特定门诊医疗费用,高额特定药品数量从去年的38种增加至45种,恶性肿瘤、罕见病患者的医疗负担将进一步减轻。
2023年“清远惠民保”也延续了惠民特质,推出99元升级版和69元基础版供清远基本医保参保人选择,旨在增强与清远基本医疗保险融合互补作用。与2022年保障方案相比,“清远惠民保”保障升级,实现“一减一降三提升”。其中,升级版严格既往症限制,从5大类减至1大类(仅限制恶性肿瘤-重度);升级版年免赔额从1.8万降至1.7万,降低免赔门槛。
在投保人群方面,多地惠民保不限户籍、年龄、职业,无需体检、无等待期,凡是当地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正常参保缴费的参保人均可投保;在投保范围方面,惠民保进一步向三四线城市下沉,惠及更多人群。
惠民保即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最早于2015年在深圳市萌芽。202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通知》,指出要加强建设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此后,惠民保开始快速发展。
2020年以来,惠民保作为具有普惠性质的商业医疗险,业务模式得到政府、商业保险机构以及第三方服务平台等广泛参与,发展呈现井喷态势,逐步成为基本医疗保险的重要补充。
近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21中国保险业社会责任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惠民保覆盖全国28省,共有1.4亿人次参保,保费约140亿元。
可持续发展引关注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近两年现象级的保险产品,目前大多数城市定制型医疗保险项目还未经历完整的保险期间,部分地区参保人群增速出现挑战。对于惠民保这类低保费、低门槛、高保额的惠民产品,如何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成了整个市场关注的焦点。
“预计2025年前,全国惠民保的年度有效保单人数或在保人数将超过2亿人次。”众托帮联合创始人龙格表示,目前惠民保项目本身的长期可持续性仍应重点关注,提升年轻和健康人群的持续参保率是关键。
在近期召开的线上研讨会上,中国人寿(31.100, -1.00, -3.12%)财险产品创新部产品研发处李君杰认为,一是从产品设计来看,数据积累非常重要,也是产品迭代、升级延续的关键点;二是参保人群的平衡,除了年龄段的平衡,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参保人群的比例;三是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例如可以通过健康管理服务改善民众健康状况,增加客户黏性,同时也可以降低惠民保赔付率。
此前发布的《2022年惠民保可持续发展趋势洞察》指出,从逻辑上看,惠民保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实现筹资可持续和支付可持续。其中,筹资可持续即持续保持足够大的参保量,支付可持续即在基金管理上能实现有效控费。
在筹资端,惠民保需要解决的是尽可能提高参保和续保,从而维持高参保率,而产品价格、政府参与、客户体验是影响参保的关键影响因素;在支付端,惠民保需要解决基金应该支付什么、支付多少和怎么支付三个问题。该报告建议,推动惠民保的可持续发展,应该从以下三大痛点入手:
一是筹资可持续性,主要通过产品合理定价、多维度提升客户体验、争取政府参与开放医保个账、专业化的城市营销策略提升老百姓(41.030, -1.14, -2.70%)商保意识等四方面提升参保率;
二是支付可持续性,主要从自费保障责任的精细化设计划定赔付范围,探索产业融合创新支付模式、降低赔付成本等提升基金支付效率;
三是实现医保局、银保监、央企保险机构等多主体间的数据互通互联,提升惠民保产品创新、精准定价、规范高效运营能力。这方面,亟需政府部门加强对惠民保业务数据的规范化管理。
- 详细资料
- 分类:保险物流
快递业迎来新一轮业务高峰,末端投递压力较大,国家邮政局呼吁消费者多多理解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12月1日-12日,全网揽收量约为43.03亿件,同比上升5.6%。12月12日当天,全国邮政、快递企业共揽收邮(快)件4.53亿件,与2021年“双12”基本持平。进入12月以来,邮政快递业加快复苏,迎来新一轮业务高峰,特别自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以来,单日揽收量保持在3.6亿件以上。
为保障寄递渠道的畅通,国家邮政局持续推进保通保畅工作,报请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机制出台政策,督导各地加强与属地党委、政府和联防联控机制、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机制的沟通协调,大力推动助企纾困政策落地实施,推动邮政快递企业和从业人员纳入“白名单”管理,动态疏解积压的邮件快件。
经过持续工作推进,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堵点卡点已有效疏通,行业正在快速恢复有序运行。截至12月11日,全国关停邮政快递分拨中心已经清零,全国仅有北京等地400余个网点因涉疫处于关停状态,各地邮政管理部门正在积极推动解封。
快递业虽呈现持续复苏态势,但仍有部分地区存在着用户感知快递不快、发货较慢、派送不及时等问题,主要是前期一些地区由于疫情防控等原因,积累了大量线上订单,快递企业需要根据商家发货节奏进行揽收和处理。同时,受疫情影响,快递企业也存在一定的用工缺口,运力尚未完全恢复,造成末端派送压力较大。
当前,快递企业正在加快统筹全网资源,保障平稳渡过业务高峰。邮政、顺丰、京东物流等开启“夜派”模式,延长派件时长,以保障快件尽快送达。中通、圆通、申通、韵达、极兔、德邦等则通过成立旺季专项小组、设立帮扶基金、加强人员招聘、调配各方运力等方式,帮助基层网点恢复产能,保障寄递渠道通畅。
业务旺季,广大快递员冒疫奔忙,工作负荷重、投递压力大,加之天气寒冷,室外作业十分辛苦,可能出现寄递服务时限延迟的情况,请广大用户给予更多的包容、理解和支持。
- 详细资料
- 分类:保险物流
最新的数据显示,11月7日,全国货运物流有序运行, 全国高速公路货车通行量环比增长12.9%。
根据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监测汇总数据显示,11月7日,国家铁路货运继续保持高位运行,运输货物1053.9万吨,环比下降1.05%;全国高速公路货车通行708.37万辆,环比增长12.9%;监测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738.6万吨,环比增长7.0%,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3.4万标箱,环比增长11.5%;民航保障货运航班542班(其中国际货运航班383班,国内货运航班159班),环比下降13.1%;邮政快递揽收量约3.40亿件,环比增长6.2%;投递量约3.62亿件,环比下降3.5%。
(总台央视记者 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