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商业地产
原标题:月亏数十万 线下剧本杀负重营业
来源:北京商报
“恢复营业后便有玩家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咨询,但热度无法达到疫情之前的状态,周末休息日偶尔会出现一天内两三场的情况。”作为某纸本剧本杀店主,李明坦言。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现阶段北京市内恢复营业的线下剧本杀数量已达到58家。
虽然已经陆续复工,但在关门的两个多月内,线下剧本杀行业已经失去了春节这个消费旺季,而即将到来的暑期档也不容乐观。对于这一行业而言,房租成本、消费者的戒备心理等诸多压力都挡在复苏的路上,扛得下去的才会在这轮洗牌中存活下来。
平均一周2-3场
在陆续恢复营业的过程中,消毒成了各家线下剧本杀的关键词。李明表示,“每天店内开业前都会先进行一遍消毒,并开窗通风,当有玩家前来体验时,则会提供洗手液、酒精等物品,让玩家先消毒再体验。每一场游戏结束后,工作人员都会对使用的道具以及桌椅等进行消毒,全天营业结束后则会再进行一次深入的消毒”。
北京商报记者在大众点评网上看到,多家线下剧本杀店均在页面上标注“每日消毒”“佩戴口罩”“全员测温”等标签。而近两日刚刚与朋友共同体验了一场线下剧本杀的玩家吴先生表示,进入店内后,戴着口罩的工作人员便会先提示洗手、消毒,同时公共空间内也能看到摆放了消毒纸巾,供玩家随时使用。
对于实景剧本杀店,由于涉及到玩家换装的情况,因此也增加了更多消毒措施。某实景剧本杀店主王女士表示,每个游戏主题均配备了多套衣服,每一场结束后,玩家穿过的衣服均会进行洗涤,不会直接重复使用。除此以外,每一场剧本杀的体验时间相对较长,可达到4-5个小时,店内也为玩家准备了口罩,到店时便会发放给玩家。
尽管各类消毒措施已纷纷上线,但线下剧本杀的经营情况并不乐观。据王女士透露,目前前来咨询体验的玩家大约一周一场,多时一周两三场,“主要还是玩家的防备心理尚未完全退去,且实景剧本杀会通过换装、场景还原、实景搜证、NPC引导等方式增强深度体验感,每场至少需要7个玩家,疫情之前玩家可以选择与陌生人拼场,但疫情之下玩家对拼场有较多顾虑,难以成行,能聚拢7个玩家的包场也相对较少”。
相较于玩法相对复杂的实景剧本杀,纸本剧本杀只需要玩家围坐一圈,且使用常规纸质道具,因而经营情况相对略好。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尽管不同剧本杀的经营情况高低不一,但整体来看,当下单店平均一周接单两三场较为普遍,这与疫情之前工作日可实现单日1-2场,周末休息日最多可7-8场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
租金成最大负担
疫情暴发前,线下剧本杀曾是线下娱乐行业的香饽饽,普通纸本剧本杀月均流水可达10万元,实景剧本杀甚至能实现年流水上百万元的情况,在此吸引力之下,入局者日益增多。
由于疫情的突袭,线下剧本杀随之按下了“暂停键”,经营压力陡增。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每年的春节以及暑期都是线下剧本杀的消费旺季,仅这两个时期便可令一家店赚取到全年的利润,而其他时期只是赚个房租,保证营收成本相对持平。但面对今年这一特殊情况,第一个消费旺季春节早已随着暂停营业而消失,第二个消费旺季暑期也随着疫情防控仍在持续中而难言乐观。对此,不少经营者纷纷表示,或许会将去年一年赚得的利润全部赔进去。
“两个多月的停业期里,店内一分收入都没有,虽然停业后员工均已回家,并不会承担较多的人力成本,但房租支出也不是一笔小数。”王女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自己原计划于春节后正式在北京开设第二家门店,此前已为该店投入了超百万元,但也无法按照计划实施,现阶段两家店每个月仅房租便有20万元左右的支出,而能获得的收入只是杯水车薪,“如果后期情况未能好转,手中的资金只能支撑至8月”。
王女士的情况并非个例。据已在北京经营线下剧本杀两年时间的刘志透露,由于店面地处商圈附近,因此房租也会相对较高,单月在14万元左右,虽然已与房东就租金进行过协商,但并不能解决太多问题,房租仍是目前最大的经营负担。
除了房租之外,线下剧本杀在恢复营业后,随着部分工作人员返工,同时店内需额外配备消毒产品,水电等其他支出也在增加。
扛下来就是赢家
“主要是当下恢复营业后的收入实在有限,一场两场带来的营收没有太大作用,有时也会想是不是再停业一段时间,等大家的防备心理再降一些后营业,但停业什么都做不了的感觉也很无力。”刘志如是说。
为了能够让线下剧本杀重新燃起曾经的热度,经营者们也尝试用不同方式拉回消费者的目光。李明表示,现阶段很多店面均会将消毒用品摆放在明面上,当然一方面是进行卫生消毒,另一方面也是明确告知玩家店内已进行过完善的消毒措施,从而提升玩家的安全感,放心来到线下进行游戏体验。
与此同时,有些纸本剧本杀经营者也在积极拓展线上渠道,玩家可通过微信群等方式在线上进行游戏体验,尽管体验感远不如线下,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与玩家的关系。此外,部分独立创作剧本的经营者则选择在这一期间内打磨剧本,以提升市场竞争力,让玩家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
王女士表示,近两年线下剧本杀正处于培育市场的阶段,逐步从小众转向更大的市场,正当更多人知道并对线下剧本杀产生兴趣时,疫情则让这一培育期出现了断档,后续如若想要恢复曾经的步调,则需重新耗费不小的力气才能实现原状。且此次冲击也会让行业出现一轮洗牌,能够扛下来的就是最终的赢者,而缺少信心或此前投入相对较少的经营者,或许就会顺势画上句号。
在数字文创产业智库研究员李杰看来,人们对于线下娱乐仍具有消费需求,随着疫情逐步消失,同时人们步入曾经的安全感,包括剧本杀在内的线下娱乐业也将重新恢复到正常发展状态中,而此时已经来到加强与玩家联系并培养感情的时期,为后期的全面恢复蓄力。
线下剧本杀的经营挑战也是当下不少行业面临的普遍压力,对此,北京市也持续推进相关政策帮助经营者渡过当下的难关。且就在一周前,北京市在推出促进中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16条措施的基础上,又印发了《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应对疫情影响保持平稳发展若干措施》,并就延长租金减免政策实施时限、强化对中小微企业金融支持、鼓励发展供应链金融、保障中小微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等多方面制定相应的工作措施。
- 详细资料
- 分类:商业地产
(原标题:顺丰一季度营收335亿元:快递业务量增近八成 净利同比下降28.16%)
每经记者 赵雯琪 每经编辑 王丽娜
在过去的三个月里,全体快递行业经历了史无前例的极限大考,而这场大考的成绩单也引人关注。
4月23日晚,顺丰控股(002352.SZ)率先披露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财报显示,顺丰一季度实现营收335.41亿元,同比增长39.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07亿元,同比下降28.1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09亿元,同比增长34.28%。
值得注意的是,在通达系等快递公司受到疫情影响收入和业务量普降的背景下,顺丰在营收和业务量上实现逆势增长,但是净利率却有一定程度的下跌。
市场人士表示,虽然顺丰在营收和现金流上有所突破,不过顺丰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保障疫情期间的业务,高成本直接影响到了顺丰的利润。一季度顺丰营业成本281.7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42.99%。
不过,由于疫情、春节期间无休以及积极投入救援物资运输的活动中,作为直营的快递公司顺丰的业绩依然显得较为亮眼。根据此前顺丰发布的1-3月经营简报可以看出,顺丰2020年一季度快递业务完成业务量17.2亿票,同比增加77.14%,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就在3月份,顺丰业务量和营收实现了大幅增长。数据显示,3月顺丰速运物流业务营收为121.63亿元,同比增长48.56%,业务量为6.79亿票,同比增长93.45%。
但与此同时,顺丰快递单票价格也在持续下跌,其中,3月单票收入17.91元,同比下降23.20%;2月单票收入18.19元,同比下降19.01%。
在业内看来,疫情期间,网络电商销售激增,直接拉动了顺丰“电商特惠专配”服务规模扩大,进一步下沉电商市场。从三月份行业数据来看,整体快递行业已经全面复工,顺丰依然保持近一倍的件量增长,一定程度上将对通达系的市场份额形成冲击。
值得一提的是,全国快递服务水平也逐渐恢复到正常阶段。4月24日,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20年一季度行业经济运行情况通报显示,前两个月(1、2月),行业运行受到较大影响,但随着行业加速复工复产,疫情影响正在逐步降低,行业运行加快恢复。3月,行业业务总量和快递业务量增速超过20%,行业业务收入和快递业务收入增速超过10%,行业发展已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
- 详细资料
- 分类:商业地产
北京时间20日消息,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周一表示,将投资逾1亿欧元,加快呼吸机及其他用于抗击新冠病毒的医院设备的生产。
该公司的睡眠与呼吸护理部门一季度销售额实现两位数增长,在其他市场恶化的背景下是一个亮点。
飞利浦表示,计划将呼吸机产量增加四倍,目标是今年向美国供应4.3万台,同时满足其他市场的需求。
这家总部位于阿姆斯特丹的公司正处于新冠病毒风暴的中央,一方面呼吸机需求激增,但另一方面医院却在其他与新冠病毒无关的设备上推迟开支。
飞利浦表示,一季度净利润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下跌了76%,其2019年股息将全部以股票形式发放,以保留现金。
- 详细资料
- 分类:商业地产
原标题:LPR“双降”会如何影响房贷
来源:金融时报
4月20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最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显示,1年期LPR为3.85%,较上月下调20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为4.65%,较上月下调10个基点。自去年8月人民银行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以来,此次两个期限LPR均创单月最大降幅。
中国民生银行(5.690, -0.01, -0.18%)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本月1年期LPR下调20个基点,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5年期以上LPR与1年期LPR非对称下降,体现了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5年期以上LPR报价下调10个基点反映的是考量了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综合发展的结果。”方正证券(7.140, -0.07, -0.97%)(维权)首席经济学家颜色解读说,5年期以上LPR挂钩很多企业中长期贷款,这些中长期贷款支持的很多项目都是制造业、能源、农业等对国民经济至关重要的行业,银行在这些方面的贷款支持力度较大,报价下调反映了对这些行业的支持。而近期房地产表现较为活跃,房地产投资单月实现正增长,住房销售重新开始活跃。在此情况下,4月1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重申“房住不炒”,而房贷相关利率水平也并未出现明显下调。
粤开证券首席固定收益研究员钟林楠表示,5年期以上LPR相对较特殊,既是企业中长期贷款的锚,也是按揭贷款利率的锚。对个人而言,LPR下调影响最大的便是房贷。
目前LPR下降会影响每月房贷吗?据业内人士分析,对存量房贷借款人而言,经测算,无论房贷利率是较基准利率上浮还是打折,只要将定价基准转换为LPR,在目前LPR连续下降的情况下,房贷都是下降的。
“由于此次5年期以上LPR下调力度较大,对办理100万元本金、30年等额本息的按揭贷款来说,5年期以上LPR从4.75%下调到4.65%,月供相比前一次将下调约63元,30年贷款利息将累计减少2万余元,由此带来的减负效应是明显的。”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说。
“此次5年期以上LPR下降10个基点至4.65%,并不意味着房贷利率也相应下降10个基点。”有专家表示,对于新增房贷而言,商业银行将在LPR基础上加点,房贷实际执行利率要看加点后的情况;对于存量房贷而言,如果完成定价基准转换且以LPR为基准,那么10个基点的降幅是肯定的。
房地产市场后续走势如何?相关市场人士预计,近期各地预售证发放节奏加快,银行贷款也较积极,配合此次月供压力减少的效应,购房需求有望得到释放,进而带动市场成交量上升。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房地产既要坚持“房住不炒”,也要稳定,此次LPR下调有利于保持房地产预期稳定,预计市场在5至6月份活跃度会有明显提高。
- 详细资料
- 分类:商业地产
来源:金融时报
原标题:3月份70城房价出现微涨 专家预计二季度房地产市场恢复至去年平均水平
本报记者 张沛
“3月份,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因疫情积压的住房需求呈现出逐步释放的势头,7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价格出现微涨,但总体较为稳定。”针对国家统计局4月16日发布的3月份70城房价数据,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孔鹏解读称,一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涨幅略有扩大,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微涨;一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回落,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仅一线城市涨幅微扩。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受疫情影响,2月份楼市基本“冰封”。3月份数据显示,房价上涨城市数量明显增加。房地产市场在政策变化等预期下,有望持续恢复,预计二季度市场很可能恢复到接近2019年平均水平。
房价环比上涨城市数量明显增加
从环比看,3月份房价上涨城市数量明显增加,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上涨城市数量由2月份的21个增至38个,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上涨城市数量由2月份的14个增至32个。
中国民生银行(5.810, 0.03, 0.52%)研究院宏观分析师赵金鑫从具体城市分析称,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仅广州下降,北京持平,上海和深圳上涨;二手房价格环比仅广州下降。深圳市场短期表现抢眼,“喝茶费”重现,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5%,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1.6%。31个二线城市中,新房价格环比上涨19个,下跌7个,持平5个,其中西宁、杭州、银川增速居前;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16个,下跌11个,持平4个,其中太原、成都增速居前。武汉受疫情影响依然无成交。35个三线城市中,新房价格环比上涨17个,下跌14个,持平4个,襄阳无成交,唐山以0.9%涨幅居首;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13个,下跌16个,持平6个,唐山以1.0%涨幅居首。
张大伟认为,3月份房价上涨更多还是统计数据上的取样原因。新房基本属于网签数据释放,大部分二手房成交也是疫情前的意向成交,直到3月份下半月,全国才逐渐开始售楼处开放、二手房看房。深圳、杭州等城市则受供需结构、疫情前豪宅税取消、人才政策等影响,近期快速恢复,成为房价上涨的领先城市。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3月份新房市场表现好于预期,部分城市甚至出现抢房现象;考虑到疫情没有完全结束,同比涨幅数据预计后续会继续收窄。从楼市情绪和实际观察看,二手房虽弱于去年同期水平,但已明显走出市场低谷;后续若资金获得条件继续宽松,市场交易不会太悲观,二手房定价也会趋于强势。
总体而言,赵金鑫告诉记者,3月份70城房价整体微涨,因疫情短期“冷冻”的楼市回暖迹象初现。其中,一二线城市回暖速度整体快于三线城市。华中地区城市因疫情影响表现略差于其他地区城市。疫情控制较好、复工复产较早的深圳、杭州等地楼市表现热度较高。从交易量看,各线城市价格虽有小幅回升,但成交面积、价格均不及去年同期。此外,疫情期间,多家房企为促回款而打折促销走量销售,也在一定程度上下拉了部分地区新房价格。二手房市场方面,3月份网签价格可能多为今年1月份成交房源,房价数据滞后。可见,3月份市场并未真正全面恢复。
全国房地产调控政策继续多发
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3月份,全国房地产调控政策继续多发,在2月份单月75次创历史纪录的基础上,3月份单月再次发布60项房地产相关调控政策。
“一季度房地产调控次数累计高达171次,而2019年同期只有104次,同比上涨65%。房地产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为保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各地坚持‘房住不炒’基调不变,因城施策更加灵活,多地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优化房地产相关政策。”张大伟说,3月份房地产调控政策以稳为主,多地优化人才落户、人才购房等政策。而广州、济南、海宁、宝鸡等地涉及的“放松限购”以及“降首付”政策均被撤回,表明中央持续保持房地产调控定力。
“展望4月份,结合近期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地政府出台多项优惠政策,涉及支持房地产企业复工复产、调降土地出让门槛、放宽预售、城市人才吸引、购房补贴、税费减免等内容,短期‘冷冻’的需求将快速释放,市场有望真正回暖。”赵金鑫说,“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结合房地产金融长效机制将有效制约市场泡沫化。预计未来市场整体价格将实现稳中有升,一线城市及强二线城市价格增长将更稳定,三四线城市则会出现一定分化。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建议,当前应在“房住不炒”的前提下,给予房地产行业和市场以必要和合理的政策支持。在供给端,应支持房企合理融资需求;在需求端,应合理支持刚需和改善型需求。从长期看,应稳步构建房地产市场长效调控机制,发挥市场化手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