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动互联网范畴,百度网盘之于百度可以说是他们触及用户最直接的产品之一。

  它出身于网盘混战时代,后来通过成熟的付费模式脱颖而出,到现在可以说是用户仅有的跨平台网盘服务的选择,但这款产品又从来不乏讨论。

  10月23日,百度网盘宣布非网盘会员用户可选择付费使用单次单日下载加速服务。具体收费标准为,0:00-20:00加速五分钟收费1.9元,20:00-24:00加速五分钟收费2.9元,加速24小时收费5.9元。

  官方表示上述定价为“限时优惠”,该服务收费标准未来或将有所调整。消息一经发布,引发网友热议,观点褒贬不一,支持者认为花钱买服务天经地义,这样产品才能走下去;意见相左的人认为,不光限速,还要变着法收费。

  诸此种种,百度网盘总经理汤利华对话媒体,希望向外界阐释网盘的初衷与理念,并表示外界存在需要消除的误解,还谈到了网盘的未来发展趋势和5G新技术为网盘带来的更多可能。

  百度网盘为什么推出“单次收费”?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来自一线用户的反馈” 汤利华表示。

  她认为,我们在打磨产品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思考如何更好的服务用户,像单日单次服务的推出,就是过去两年我们逐渐收到越来越多的用户的反馈,包括一些专家的建议,网盘的商业模式一直被大家所关注。

  那具体到“闲时”、“忙时”、“5分钟”这样的设定,又是基于怎样的考量呢?百度网盘产品架构师吴天昊谈到,网盘的商业模式,一般分为空间付费和会员付费两种,百度网盘是会员付费,值得注意的是这里面包括20多种特权。

  “对于高频用户来说,买会员肯定更划算,那对于低频用户而言,以前可能下载一次你就得花30块钱买会员,现在只需要五块钱,甚至一块九就可以满足需求,这是更多元的选择。”

  吴天昊还解释道,“5分钟”设计的原因是因为大部分用户的文件可以在这个时间内完成,而闲时和忙时和带宽成本逻辑有关,在忙时的时候带宽成本更高。

  新的付费模式推出之后,用户“用脚投票”的反应如何,汤利华表示,大家可能认为5分钟收费太贵了,但其实基于真实的购买数据,5分钟的单次会员是购买最多的。“这就说明我们的产品设计确实是基于用户需求来设计的。”

  当然,收费模式也有网盘成本的因素,据介绍,在运营的过程中,包括传输、调度、存储等环节都是技术挑战和成本压力,“只要数据在增加,成本都在增加,而且网盘传输就像上高速,你需要缴高速费,遇到拥堵还需要切换最佳调度。”

  网盘服务的移动化发展趋势

  网盘服务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日趋成熟,成为必不可少的必备工具。

  据汤利华介绍,现在网盘的发展正在经历三大趋势变化,首先是移动化,除了一些办公场景,用户更多的活跃在移动端,而且,这里的移动化不仅仅特指手机,还有一些延展的终端设备,网盘的能力或许在音箱上、智能电视上,大家可以随时随地的上传他的数据到云端,或者获取数据在他的终端设备上呈现。

  其次,百度网盘团队发现用户既然把数据放在网盘上,很大程度上不想再下载下来,而是直接操作和加工处理。基于这些需求,我们就在考虑视频播放器是不是应该提供;倍速要慢速一点或快一点;像音频播放器一样,最好来一个播单;所以,这需要我们后续数据消费的服务能力要跟上。

  第三,他们在思考网盘的行业定位,要寻求更多的合作伙伴,以生态的视角看扮演怎样的角色,我们最近谈到其实网盘在5G时代会是一个操作系统,提供底层的技术服务能力,那在这个系统之上,需要什么应用和服务,这就要联合更多合作伙伴,比如现在已经接入了第三方文档类的服务。

  5G+网盘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5G已经从概念到落地迈出了一大步,运营商商用套餐的推出也昭示着更大规模用户即将到来。

  而网盘可以说是和5G强相关的产品,汤利华表示看好5G发展趋势,会做好准备,但也认为真正的服务落地还需要一些时间。

  “百度其实是5G的参与者,一起去推动整个中国在5G的基础设施能力的建设。从应用层面上来看,它在应用层面上还会有一个演进的过程,我们会持续保持关注。另一方面在新的基础设施的能力上面,其实现在还不足够完善,并不是速度马上起来了,其实不是那么均衡,而且未来人的需求、行为模式会怎么变,会有什么样新的服务需要提供,现在还不能准确预判,我们会持续关注和探索。”

  对于百度网盘的直接影响,吴天昊补充到,5G来了智能设备会普及,新的设备会产生新的数据,比如AR、VR设备会流行起来,现在视频一个小时可能1G、2G,以后VR视频可能1分钟就几个G,他也需要存储、在线消费和使用,这是网盘的机会和挑战。

  网盘和个人云服务的未来

  未来数字资产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如影随形,是每个人最重要的人生印记。

  现在,几乎每家互联网企业都涉及到云业务之中,有更多面对企业用户的上云服务,也有网盘或手机厂商等推出的个人云服务,前景广阔。

  汤利华认为,不仅仅是手机厂商,大家都在做,原来可能是做了一个本地服务,后来发现带来的时延、计算能力、传输能力问题,很多能力融合之后,服务天然可能就长在云上,这个时候各个服务提供商可能都需要具备云的能力。

 

  “像手机厂商是因为他的设备终端要跟云联通,服务体验会更好,另外阿里、腾讯的云服务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就是每一家切入的点的不同,我相信未来智能设备厂商一定要提供云服务能力,他们可能自建也可能跟网盘合作。”每家公司有自己的战略选择,云端服务能力未来是标配,汤利华表示。

  新浪美股讯 北京时间1日消息,花旗亚太交易策略部门主管穆罕默德·阿伯哈(Mohammed Apabhai)表示,随着美联储再次开始通过购买更多债券来扩大其资产负债表,美元指数可能最低跌至85。

  阿伯哈表示:“我们最新的预测是美元指数将会进一步走弱,可能跌至80区间上方,甚至可能跌至85。”技术分析师Daryl Guppy去年曾表示,85是美元的“历史支撑位”。

  美元指数是衡量美元相对于一篮子货币的价值,主要由美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组成。

  美联储通过购买债券和美国国债来扩大其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以此作为向市场注入现金的一种方式。这反过来又使债券收益率——与价格反向而动——随着债券价格的上涨而下跌。当债券收益率下跌时,美元通常会贬值。

  阿伯哈说:“我们基本上是说,美联储可能会成为所有央行中最温和的,尽管…他们已暂停了利率行动。”美联储周三进行了今年第三次降息,但暗示将会暂停。

  阿伯哈解释说,这是因为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迅速扩张,自9月初以来增加了逾2050亿美元。相比之下,欧洲央行(ECB)如果以这样的规模扩张,将需要一年多时间才能完成。

  他表示:“对于我们来说,美联储已经进入暂停模式的事实并不像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将要扩大的事实一样重要。我们基本上认为美元汇率会大幅走弱。”

 

  阿伯哈预测,如果美元指数跌至85,欧元兑美元汇率可能升至1.21,“这对新兴市场股票来说将是非常利好的。”

  (原标题:Lyft attracts riders, trumps revenue estimates as costs soar)

  网易科技讯 10月31日消息,据外媒报道,美国当地时间周三,网约车公司Lyft(LYFT.O)发布了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Lyft第三季度营收为9.6亿美元,同比增长63%;净亏损为4.6亿美元,同比亏损幅度扩大;每股摊薄亏损为0.41美元,好于市场预期的亏损1.66美元。受业绩超分析师预期推动,该股盘后上涨了1.9%。

  Lyft第三季度财报主要数据:

  ——Lyft第三季度营收为9.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5.9亿美元增长63%,超过分析师平均估计的9.2亿美元;

  ——Lyft第三季度运营亏损约为5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运营亏损为2.7亿美元,Lyft将净亏损的增加归咎于与3月份IPO相关的2.5亿美元股票薪酬和相关税收;

  ——Lyft第三季度调整后的净亏损为1.2亿美元,合每股摊薄亏损为0.41美元,而分析师平均预期为亏损1.66美元;

  ——Lyft第三季度活跃用户总数为2231万人,较去年同期的1739万人增长28%,在美国和加拿大的300多个城市开展业务;

  ——Lyft第三季度每活跃用户平均收入为42.8美元,较去年同期的33.6美元增长27%;

  ——截至2019年9月30日,Lyft持有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总额为31.6亿美元,去年同期为20.4亿美元;

  Lyft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洛根·格林(Logan Green)表示:“第三季度的业绩表明,Lyft在迈向盈利目标时取得了显著进步。通过产品创新和不断增加参与度,我们的活跃用户和每活跃用户平均收入的强劲增长推动公司营收创历史新高。我们对运送消费者的持续关注正带来货币化和运营杠杆的显著改善。我们更新了2019年的业绩展望,并预计在2021年第四季度利润将能够转正。”

  Lyft预计,该公司第四季度营收将在9.75亿美元至9.85亿美元之间,同比增长46%至47%,大大超过了分析师9.43亿美元的收入预期。Lyft同时预计,2019年总营收将在35.7亿美元至35.8亿美元之间,同样高于此前预计的34.7亿美元至35亿美元,年增长率为66%,高于此前预计的61%至62%。

  Lyft预计,该公司第四季度调整后的税息折旧及摊销前亏损为1.6亿美元至1.7亿美元,全年调整后的税息折旧及摊销前亏损为7.08亿美元至7.18亿美元,好于此前预计的亏损8.5亿美元至8.75亿美元。

 

  Lyft股价周三在常规交易中上涨了为0.98%,报收于44.11美元。在随后的盘后交易中,受业绩超市场预期的推动,该股上涨1.9%,报收于44.95美元。

  (原标题:多地实现连片覆盖,5G商用大幕拉开)

  5G商用来了!

  在5G牌照下发将近5个月左右,10月31日,在2019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开幕式上,工信部与三大运营商举行了5G商用启动仪式,5G手机资费套餐也随之公布。11月1日起,三大运营商正式开启商用套餐。

  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在开幕式上表示,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城市城区已实现连片覆盖。下一步,我国将持续加快5G网络部署,深化共建共享,激活应用创新,开启通信和经济发展新篇章。

  当日10点开始,各地也开展商用启动仪式。其中,上海5G商用启动仪式同步举行。商用的基础是网络。加快共建共享力度,网络进一步夯实。工信部数据显示,预计今年底,全国将开通5G基站超过13万座。明年将会是5G基站大规模建设期,并逐步部署到全国各个城市。

  5G商用正式开启

  陈肇雄表示,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和4G网络,光纤宽带用户渗透率4G用户数稳居全球首位,网络下载速率提升到全球中上水平。5G商用进程加快。

  根据工信部披露,截至9月底,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在全国开通5G基站8万余个。

  今年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8月,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及中国联通都推出了5G免费体验套餐;到了9月,三大运营商均开放了5G商用套餐预约,累计预约用户超过千万。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2019年9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显示,今年前9月,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2.87亿部,同比下降5.7%,其中2G手机1194.6万部、3G手机5.8万部、4G手机2.75亿部,5G手机78.7万部。

  10月31日,全国首批50多个城市正式开启5G商用,三大运营商纷纷出台5G商用套餐和服务等一系列举措。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称,2020年将进一步扩大网络覆盖范围,在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提供5G商用服务,并加快推动5G终端普及。

  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当天表示,中国电信在深圳同步开通SA(独立组网)网络商用。

  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表示,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共建共享5G网络,由于频率共用,将是全球首张大容量的5G网络,速率也最高,今年在24个省市开通5G共建共享。

  王晓初介绍,中国联通坚定不移推进共建共享,与中国电信共同打造全球首张5G共建共享网,通过共建共享,实现覆盖翻倍、速率翻倍、服务更优,客户可以享受到更大带宽、更高速率、更广覆盖的5G网络服务,目前双方已在24省市开通5G共建共享基站。以速率为例,最新的测试数据显示,共建共享的5G网络峰值速率可达2.5Gpbs,是全球5G现网中测得的最高速率。

  通信行业从4G向5G的过渡速度加快,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在一次论坛上表示,“在4G元年,全球只有4家运营商和3家终端厂商推出了网络和终端;在今年5G元年,全球已有56家运营商宣布部署5G技术,41家厂商宣布已推出或即将推出5G终端设备。”

  消费者对5G的认知度也高于4G。BCI通讯研究副总经理孙琦表示,3G初期消费者对3G的知晓度只有10%,到了4G为80%,而在5G初期消费者的知晓度为99%。其中,有42.4%的消费者知道,并主动了解过5G。

  5G商用套餐最低128元

  10月31日,三大运营商也公布了5G商用套餐,三家资费每月均不低于128元。

  中国移动推出了多档5G商用套餐,5G个人版套餐从128元到598元,家庭版套餐从169元到869元,各分5档,分别拥有相应的网络、品牌、服务、业务和会员等多重权益。参与此前5G商用预约活动的客户还可享受5G套餐的折扣优惠,网龄5年及以上的可享受半年的7折优惠,网龄5年以下的可享受半年的8折优惠。

  中国联通的5G商用套餐在原有4G套餐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容”,套餐分为129元、159元、199元、239元、299元、399元和599元七个档位,包含的流量从30GB-300GB不等。

  此前,对于正式的5G资费包制定情况,在中国联通2019年度中期业绩发布会上,王晓初就表示,在长远的计划里将谋求根据用户的质量、速度的不同差异化定价。

  中国电信的5G套餐起步价也为129元,增加套内流量(套内流量最高可达300G),同时优化套外流量价格(3元/GB)。“定价的逻辑有点像宽带资费套餐,对于运营商来说,是对5G产品差异化的探索。”中国电信广东公司内部人士对记者如是说。

  从5G资费方案看,全球各个市场对5G定价各有不同,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按网速提供无限流量套餐,如芬兰运营商Elisa按照600Mbps和1Gbps两个档位进行收费;第二种按传统的流量收费;第三种是捆绑5G无线路由器,或捆绑5G增值业务,包括VR、超高清和游戏进行收费。

  例如,欧洲电信运营商沃达丰根据不同的网速收费。该公司官网显示,沃达丰提供三种不同的5G无限量套餐,Unlimited Lite套餐每月资费为23英镑,最高速度为2Mbps;每月26英镑的Unlimited套餐最高速度为10Mbps;Unlimited Max套餐每月30英镑,无限速。

  GSMA大中华区总裁斯寒此前表示,从当前5G套餐的资费看有两个特点,限量资费下降和不限量资费上涨。“相比4G,5G的平均资费降低了四分之一,每GB从17美元降为13美元,相信随着5G网络的大规模部署,每GB价格会大幅下降;另外一个特点是不限量资费上涨,从现有4G和5G不限流量套餐平均来看,4G月费为68美元,而5G月费增长到了89美元,网速的提高带来了溢价。”

 

  GSMA预计,未来更多样的5G收费模式会相应出现,消费者也会愿意为更高速,尤其是不限流量的网络多付费。例如,韩国运营商发现,消费者愿意为5G支付更多。韩国消费者在4G套餐中选择最多的是每月6GB 42美元,而在5G套餐中选择最多的是每月150GB 63美元,每月支付提高了50%。SKT在今年第二季度的APRU值在连续数个季度下降后也迎来首次增长。

  新浪美股10月24日讯 日本汽车制造商本田汽车(26.69, 0.07, 0.26%)周三宣布,从2022年开始,将只在欧洲销售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比原计划提前三年。

  本田汽车表示,加速时间表反映出该公司对绿色技术和监管改革的信心。本田高级副总裁汤姆-加德纳(Tom Gardner)表示,“欧洲监管、市场和消费者行为的变化速度意味着,这里向电气化转变的速度比其它任何地方都要快。”

  这家汽车制造商表示,为了实现目标,未来3年将在欧洲推出6款新车型,其中包括将于明年上市的混合动力版Jazz。

  清洁能源汽车的竞争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汽车制造商正投入巨资以避免落后。

  德国汽车制造巨头大众汽车将在未来五年内投资300亿欧元(340亿美元)为其产品线中的每一款汽车制造电动或混合动力版本,并计划在2028年之前推出70款新的电动车型。

  韩国最大的汽车公司现代汽车上周表示,计划在2025年之前向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领域投资41万亿韩元(约合350亿美元)。现代汽车计划到那时推出23种电动汽车,约占其新车型的一半。

 

  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的一项分析,到2040年,电动汽车可能占全球乘用车总销量的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