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G产业的国际竞争中,中国已跻身第一阵营,并领跑全球。

  原标题:智库报告:2025年亚太或将成为5G最大应用区

  新京报快讯(记者 李玉坤)在10月16日举行的广交会分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发布了“大变局时代的中国经贸升级之路”的专题报告,报告提出,5G时代,全球价值链格局面临重组。中国企业拥有的5G关键技术专利数量全球第一,到2025年,亚太地区有望成为5G最大应用地区。

  

 

  5G网络正式商用将带动多个规模万亿级别的新兴产业

  全球移动供应商协会(GSA)发布的8月份最新5G数据显示,当前已有100个国家的296家运营商获得许可,进行现场试验或正在启动、演示、试验5G技术。

  报告提出,5G成为大国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从技术层面讲,未来更加先进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都将围绕5G产生变革。5G拥有三大关键技术,新空口、边缘计算以及网络切片,也是孕育下一轮技术革命的重要源头。

  根据高通最新的一份行业报告显示,到2035年,5G将会为全球带来高达12万亿美元的产品和服务,全球5G价值链将创造3.5万亿美元产出,同时创造2200万个工作岗位。业内人士普遍认为,5G网络一旦正式商用,除了会使通信业进入新一轮发展期外,还将带动多个规模万亿级别的新兴产业。

  中国企业拥有的5G关键技术专利数量全球第一

  5G技术将成为未来科技革命竞争的重要影响变量,因此谁先掌握了它,谁就掌握了工业、经济对话中的话语权。除了华为,爱立信、诺基亚等企业都在争夺全球5G市场,表面看这是企业间的竞争,但因为5G的特殊性,决定着竞争不会那么单纯。

  在5G产业的国际竞争中,中国已跻身第一阵营,并领跑全球。早在2016年国内就正式启动5G技术研发试验,2018年不仅第一版5G标准全部完成,还在12月份进行了试验频谱分配。目前由工信部组织的5G技术研发试验已完成关键技术验证、技术方案验证和系统组网验证3个阶段。

  在专利水平上,中国企业拥有的5G关键技术专利数量全球第一。专利数据公司IPlytics公开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4月,华为拥有1554项5G标准必要专利,占比全球第一。华为、中兴、OPPO、中国电信科学研究院这四家公司加起来拥有的专利更是达到了全球的36%。根据高通公司发布的报告预估,到2035年中国5G价值链将创造9840亿美元的产出,将占全球5G产出的四分之一。

  报告认为,5G将为中国企业“服务出海”带来时代“新风口”。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5G技术将推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关联领域裂变式发展,在制造业、农业、金融、教育、医疗、社交等垂直行业将赋予新应用。

  到2025年,亚太地区有望成为5G的最大采用者。5G的实施,通常将重点放在智能城市应用上。移动网络运营商必须关注智能城市的初始数量,以便以合适的价格为大众市场提供5G。5G可以解决智能城市中的差距,这将为企业提供新服务和商业模式的机会。

 

  新京报记者 李玉坤

  新浪科技讯 10月19日上午消息,据台湾地区《联合晚报》报道,市场传出,苹果新一代 AirPods将于10月底亮相,取名为AirPods Pro,预期售价将超过新台币8000元(约人民币1855元),主打降噪功能,定位比旧款AirPods更为高端,

  AirPods至今已出两代产品,尽管第二代于才今年上半年上市,但供应链现在传出,苹果将赶在10月底发布新款AirPods,新机外型采用入耳式设计,将支持不同的聆听模式,并主打降噪功能。

  据悉,该款新机将取名为AirPods Pro,如同其名,苹果将其定位为高端产品,来与前两代商品做区隔。由于外型及设计做大幅更新,因此,售价也将同步提升,预期售价将超过新台币8000元(约人民币1855元)。

 

  报道称,苹果赶在10月底发布新款AirPods,意在抢攻欧美圣诞旺季商机,拉开与其他竞争者距离,稳固无线蓝牙耳机龙头宝座。

  10月16日消息,智云健康在京宣布将联合中电数据、中华医学会、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信息中心等单位,成立“智云慢病大数据中心”。

  对于大数据中心的成立初衷,智云健康创始人匡明表示,行业内众多的医疗数据大多不互通,即使打通,数据收集标准不一,难以真正发挥价值。智云健康作为行业领导企业,在慢病管理领域有着较深的积累,希望联合行业内权威机构,共同建立和完善慢病大数据标准,并推进其应用。

  智云健康作为此次大数据中心的发起方和主要承办方,成立于2014年,致力于构建整个慢病生态体系。智云健康从早期的糖尿病管理起步,逐步和医院合作,打通院内院外诊疗一体化,已摸索出了一条由糖尿病单病种管理到全慢病管理的长线模式。

  据匡明介绍,智云健康的SaaS系统已经铺设约1500家医院,每年处理的数据量条数在10亿级别左右,服务用户超过了2000万人。智云健康2018年收入已达到十亿级规模,过去三年每年都保持300%的增长,目前已经实现了连续多个季度盈利和整体盈利。

  打通慢病管理数据,助力“健康中国”战略

  事实上,打通慢病行业大数据,不仅仅是“健康国家”政策的倡导,也是行业发展数据孤岛、信息非标准现状亟待打破的需求推动。

  十九大报告曾提出“健康中国”的发展战略,强调坚持预防为主,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加快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动员全社会落实预防为主方针。

  回到当下,我国慢性病防控形势严峻,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数据,中国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8%,造成的疾病负担占疾病总负担的70%以上。

  对于慢病大数据中心成立的必要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信息中心大数据办公室主任曾良怀表示:“慢病本身的需求非常大,但目前规范的、标准化的数据比较少,慢病大数据中心的成立,对慢病领域的探索提供了很好的方向。”

  原国家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孔灵芝进一步解释,慢病加强管理重点是大数据,但目前行业内很多数据来源不同,标准不同,在标准化的基础上获得了真实有效的数据,精细化的分析,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才能对慢病的进行有效指导。

  大数据指导慢病领域科学决策与管理

  那么互联网+、互联网医疗、大数据在医疗的哪些方面能带来助力。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朱大龙分析,大数据中心成立后,在国家层面,决策系统能够利数据系统,第二数据为临床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数据。

  在医疗领域,从去年医保局成立,到今年4+7的扩围,牵动了整个行业的神经。北京市发改委医保办、原北京市医保处处长王友学也指出,大数据中心未来可以把过去慢病管理的要求具体化,应该有抓手,如果能够通过大数据能找到更明确的病人,比如某单位有多少慢性病人,有多少人治疗了,取得了什么效果,这些数据将会非常有价值。

  众所周知,慢病最重要的环节在管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主任霍勇在现场采访中也提到:“所有的慢病只要管就能有效,但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手段,慢病治疗的防和治应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目前医院内的治疗与后续管理、基层防控等还没有连在一起进行全程管理,其中最大的原因是没有信息的互通共享,慢病大数据中心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

  对于大数据中心的具体运作,匡明表示:“慢病大数据中心将开发并制定基于中国境内流行病学及人口分布的,慢性疾病相关的临床研究与诊疗数据使用规范与行业标准,建立并不断完善慢病大数据库;多方联合开发基于区域需求的医疗信息化平台,对接区域的医保系统及区域内所有医院的系统,并获得相应的医疗信息化源数据。另外还要建立慢病专病临床研究数据标准。”

  强强联合,保证数据安全性与应用价值

  未来,智云健康将会作为慢病大数据的输入方和输出方,收集、记录、处理慢病大数据,而中电数据作为国家队,将会是整个数据处理中规则制定者和合规方,中华医学会则能够提供直接性的临床指导,医保局进行政策方向性指导,多方优势互补,为数据融合、临床决策支持、健康医疗应用生态发展作出贡献。

  数据安全是数据应用中最大的隐忧。对此,中电数据董事长李世锋表示,大数据如何服务于慢病,它的可靠性、安全性、有效性恰恰是47号文要求通过试点工程来探索的。中电数据这三年多一直在福州,把40家医院数据汇聚,从技术归一化到业务归一化做了治理,目前从医院拿到的临床数据已经具备了安全性和应用价值。

 

  目前,大数据的应用在药企、保险、智慧应用、科研等四个维度都有相应的验证。那么如何让数据发挥最大效能,李世锋表示:“一个是全息数字人,就是把人数字化,包括三个维度,基因数据、临床数据、行为数据,再基于健康这种模型构建一个智能健康档案;第二,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试点工程,政府主导,有国企、央企来参与,共同推动健康大数据的应用。像跟智云健康这样的业内领军企业合作,让数据在慢病管理上发挥它最大的效能。”

  网上一直流传有关苹果研发16英寸MacBook Pro的消息,昨日网上也流传出了一组16英寸苹果MacBook Pro 2019的渲染图,而近日有人从最新的macOS beta版系统中发现了有关16英寸苹果MacBook Pro2019的“蛛丝马迹”。

  这位名叫“Maxime”的MacGeneration网友率先发现了上述图像以及16,1寸MacBook Pro的名称。从图上可以看出MacBook Pro的边框和扬声器周围的空间与目前的15英寸MacBook Pro的图像略有不同。

 

  有消息称苹果目前已经开始生产16英寸MacBook Pro,其产品定位预计将和全新的Mac Pro相同,如果消息属实的话预计16英寸版MacBook Pro将允许用户自定义硬件。根据早前曝光的消息显示,新款16英寸版MacBook Pro将搭载Intel Coffee Lake-H移动处理器,同时还将采用96W USB-C电源适配器以及一块分辨率达3072×1920的LCD屏幕,键盘也将加入全新的剪式设计

  两市今日高开高走,沪指盘中涨1%并站上3000点大关,深成指、创业板指涨幅亦超1%。盘面上,多元金融、苹果概念等涨幅居前,黄金概念回落。

  外围情况:上周五美股大涨,道指盘中涨超500点。截至收盘:道指涨1.21%,报26816.50点;标普500指数涨1.09%,报2970.27点;纳指涨1.34%,报8057.04点。道指和标普500指数结束了连续三周的下跌,周涨幅分别为0.91%和0.62%。科技股集体上涨,苹果公司盘中股价创下新高至237.64美元,收盘上涨2.66%,AMD、美光科技涨超4%。热门中概股集体上涨,爱奇艺涨4.7%,阿里巴巴涨超4%,京东涨近4%。

  消息面上:1、新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取得实质性进展;特朗普称美中两国已“非常接近”结束贸易战。2、取消证券基金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时点提前到明年。3、央行就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严监管助推信托加快转型。4、澳门证交所方案已上报;广州期货交易所或于年底获批。5、上交所暂缓推出科创板指数。6、证监会同意博瑞医药等5家公司科创板IPO注册。7、特斯拉上海工厂最快下周投产。8、中国9月份广义乘用车零售销量减少6.6%,连续第3个月下跌。9、本周共有46家公司限售股陆续解禁,解禁市值为1688.63亿元。

  中信证券:中美谈判达成局部共识,美联储宽松超预期,外部环境好转;逐步落地的政策会稳定国内基本面预期:做多依然是大部分投资者的选择。预计A股仍处于第二轮上涨的通道中,内外因素共同催化月度级别反弹,打开年内最后一个做多窗口,指数有望冲击年内前高。建议继续强化低估值且受益于经济企稳的品种的配置,并关注三季报的结构性机会。

  民生证券:短期来看,贸易谈判出现重大进展,有望推动A股突破长期压力。中美贸易谈判进程一波三折,对A股市场及中国对美出口产生较大影响。但整体来看,投资者对中美关系反复化、长期化已有较充分预期,中美关系对市场风险偏好的影响有边际减弱的趋势。10月10日-11日,中美双方举行第十三轮贸易磋商,达成阶段性协议,取得重大进展,有望助力全球风险偏好提升,推动A股突破长期压力。中长期来看,持续看好当前A股的配置价值。

  国金证券:年初至今,“消费、科技”两大板块涨幅较大,而“金融以及其他周期”板块涨幅明显落后,后续或有补涨的需求。预计10月份“科技成长、消费白马”板块个股会进一步分化,警惕部分业绩高增长的个股股价被透支的风险,相应的资金会流向部分绩优蓝筹低估值板块,如“金融、家电、建材、工程机械”等。

 

  神光财经:10月11日上午港股市场风起云涌,中资概念股大幅上升,随后A股市场银行保险证券以及一些蓝筹个股纷纷上涨,陆港通北上资金贡献了较大力量,截止尾盘北上资金净流入近50亿元,为10月以来新高。这个变化,一方面和隔夜欧美股市上涨有关,同时也与中美贸易磋商进展市场原本不抱太大希望,现在看情况似乎有一丝好转,所以,市场情绪快速发挥,继续营造了做多行情。值得注意的是,外资持股买入的平安银行等创出新高,券商股出现了短期反弹也难能可贵。我们认为,目前市场资金行为趋向做多,有外部利好因素催化指数涨升就快一点,没有利好刺激的话依然是核心资产轮换,指数层面风险不大,依然是优质个股的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