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企业管理
日前,中国联通在位于浙江新昌的“5G先行示范区”正式发布了全球首个全5G工业互联网端到端应用。据悉,该应用的基础是中国联通携手华为鼎桥、厦门四信共同研发的基于华为5G模组之上的工业互联网网关。这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5G技术再一次得到了提升。
全球首个全5G工业互联网端到端应用发布会
据了解,这是全球范围内首款在实际生产场景中的5G网关,可被应用于复杂的工厂环境,并以直接连接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在通过实时的海量数据传输,使管理者轻松掌握生产运营状况。值得肯定,这将会让机器设备与平台之间实现更高效地数据交互。
此外,该应用的发布不仅能够提高数据提取效率和大带宽传输,还能通过5G云网端进而实现智能化控制,以优化运营模式,使生产组织方式变革。
5G工业互联网网关
值此5G商用元年,中国联通一直都在努力推进着5G产业和工业互联网领域的融合。或许,这将为5G技术探索开启全新篇章,并以5G+工业互联网的方式助力中国实体经济。
- 详细资料
- 分类:企业管理
(原标题:Apple explains why the iPhone 11 is requesting location data without permission)
网易科技讯 12月6日消息,据TechCrunch报道,iPhone 11和iPhone 11 Pro跟踪用户位置的新闻引发了很多用户的不安,对此,苹果终于进行了澄清。
不久前,美国网络安全专家布莱恩·克雷布斯(Brian Krebs)曝料称,iPhone 11系列手机,即使在用户调整了隐私设置之后,仍会要求用户提供位置信息。苹果对媒体称这一问题的罪魁祸首是最新的超宽带技术(Ultra wideband,UWB)。据TechCrunch报道,苹果表示将在未来的更新中提供一种禁用该功能的方法。
苹果发言人在一份发给媒体的声明中称:“超宽带技术是一项行业标准技术,按国际监管要求,在某些地方要关闭它。iOS操作系统利用位置服务来帮助确定iPhone是否处于这些被禁止的位置,以禁用超宽带技术,并遵守规定……超宽带技术的遵从管理和定位数据的使用完全是在设备上完成的,苹果不会收集用户的定位数据。”
苹果表示,今年9月份iPhone 11系列上市,手机加入了一枚新的U1芯片,这样它就可以与其它搭载U1芯片的设备进行本地化通信,而无需向基站或卫星发送信号。苹果这样描述它:“想象一下它是你客厅里的GPS。所以,如果你想和使用AirDrop功能的人分享文件,只要把你的iPhone对准他们的手机,他们就会在出现在分享名单第一的位置。”AirDrop是苹果iOS、iPadOS和macOS系统下特有的功能,用户可以用它与附近的其它Apple设备即时共享照片、视频、文稿等内容。
这实际上是一种更好的蓝牙技术,也是iOS系统一些新功能的基础,比如让位置相关的AirDrop功能更精准的定向。很有可能U1芯片还将支持苹果传闻中的Apple Tag追踪器,它是一款能够用于寻找物品、追踪定位的新产品,据说很快就会推出。
然而,这也导致iPhone 11在用户明确表示不想共享位置数据的情况下,仍会请求获取这些数据。根据克雷布斯的博客文章,他发现这个漏洞后,在11月联系了苹果,并打算将其作为一个漏洞报告。克雷布斯称,苹果当时的反应很奇怪。
本周,苹果回应称,该公司在这方面没有看到任何可以担忧的,iPhone的表现与设计相符。
苹果一名工程师在回复克雷布斯时写道:“我们没有看到任何实际的安全隐患。当位置服务启用时,位置服务图标出现在状态栏中是预期的行为。该图标出现是基于系统服务,无法通过手机设置进行关闭。”
现在,苹果公开表示,这都是由于提供超宽带技术的U1芯片造成的。目前还不清楚苹果所说的“根据国际监管,在某些地方要关闭(超宽带技术)”是什么意思。但苹果表示,它不会收集或存储这些位置信息,这种检查只会发生在设备本身。据报道,苹果将在未来提供某种方式来允许关闭这一功能,尽管如果它妨碍了“国际监管要求”,这似乎会很困难。(刘春)
- 详细资料
- 分类:企业管理
(原标题:突发大风暴!最大银行猛裁员,8000人丢饭碗, 500网点关门!今年全球银行已裁超70000人!)
中国基金报记者 乔麦
全球银行大裁员。
继日本、德国后,意大利也加入全球大型银行裁员潮,意大利裕信银行宣布裁员8000人。至此,今年以来银行宣布的裁员人数达到约75000人,其中八成以上在欧洲。
全球范围内的交易收入下滑、低利率甚至是负利率的政策、英国“脱欧”的负面影响与新技术的应用,多重因素的叠加下这波全球大行“裁员潮”来势汹汹。
意大利最大银行宣布:
裁员8000人,关闭500家网点
据彭博社报道,周二,意大利最大商业银行裕信银行(UniCredit)宣布了一项新的为期四年的战略计划,包括回购价值20亿欧元的股票,并将裁员8000人,以应对意大利缓慢的经济增长和负利率。
这家总部位于米兰的银行宣布了到2023年的新目标,并表示将通过派息和股票回购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股东回报。此次裁员相当于该行员工总数的9%以上,部分程度上将通过关闭该行旗下500家网点来实现。裕信银行表示,其下一轮裁员将有助于消除10亿欧元(合11.1亿美元)的总支出。
裕信银行表示,2018-2023年期间,该行每年的营收将平均增长0.8%,而同期成本料下降0.2%。裕信银行预测,其2023年的基本净利将为50亿欧元(55亿美元),该行今年的目标是实现47亿欧元净利。
公开资料显示,意大利裕信银行(UniCredito Italiano)总部设在米兰,是意大利最大的银行集团之一,是1998年和1999年由意大利信贷(Credito Italiano)、CRT银行(Banca CRT)、Cariverona、卡萨玛卡(Cassamarca)和罗劳银行1473(Rolo Banca l473)等7家银行合并而成。
当前,该行业务遍及19个国家,有超过2800万用户,为欧洲最大的银行集团之一。裕信银行的核心业务主要分布于意大利、奥地利和德国南部等较富裕地区,以及中欧、东欧,在亚太地区也有布局。裕信银行的前身早在1982年就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至今为止裕信银行总共有2个分行(上海分行于1996年成立,广州分行于2012年2月15日成立)和一个办事处。
按照资产总额算,在2008年,拥有910亿欧元资产的裕信银行已经成为了欧元区第一大,欧洲第三大和世界第六大的银行集团。据报道显示,裕信银行在全球拥有8.6万名员工,其中3万人在意大利的商业银行部门工作。
全球大型银行掀起裁员潮
至少75000人将被裁
裕信银行的计划增添了全球国家裁员的总人数,这样一来,今年全球各地银行已宣布的裁员总数达到了73,400人,其中86%来自欧洲。事实上,从7月开始,全球大型银行的裁员潮已经来临。
今年7月7日,德银在其官网公布,作为全面重组计划的一部分,将退出全球股票销售交易业务(该业务包括服务对冲基金的主经纪商业务),并在2020年之前全球裁员1.8万人,以此改善其盈利能力。这一裁员计划意味着,到明年德银将裁员五分之一。
裁员之后,德意志银行仍将在全球拥有约74,000名员工。但是,大规模的缩减规模可能会推动剩下的专业人士寻找更好的机会并最终离开组织。预计裁员将严重打击DB在伦敦和纽约的投资银行办事处。
截至11月下旬,自去年以来,德银已经裁员4000多人,自7月宣布裁员计划以来裁员了约1000人。作为其机器人自动化计划的一部分,德意志银行已部署用机器人代替1.8万人裁员计划中的部分员工,帮助德银从战略上缩小规模。
7月30日,“裁员潮”波及大西洋对岸的美国,花旗集团亦准备在交易部门裁员数百人。8月1日,英国最大的银行之一巴克莱公布,由于“今年以来的商业环境明显面临挑战”,公司在二季度裁员了3000人,约占2018年年底员工总数8.35万人的3.6%。其财务总监图沙尔·莫扎里亚(Tushar Morzaria)称,这次裁员非常“全面”,而非集中在一个特定领域。
除了欧洲,日本银行业也同样受到负利率的冲击。
日本三大银行中,瑞穗金融集团正在推进到2026年末削减包括临时工在内1.9万人的计划,同时银行网点将由现在的500个缩减到400个,未来因人事、工资和养老金制度的变更导致提前退休人员可能会增加;三井住友金融集团提出到今年年底削减近5000人;三菱日联银行宣布到2023年度减少逾1万人的计划。
日本央行从2013年初开始实施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并于2016年初推出负利率政策。今年10月,继美联储宣布年内第三次降息后,日本央行宣布“按兵不动”,但明确了未来进一步宽松的立场。
低利率促使银行加速削减成本
全球主要央行纷纷传递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欧洲央行的负利率政策已经施行多年,由于贷款利率很低,而负存款准备金率很难转嫁到储户,许多银行的利息收入受到压力。
如何在长期低利率的大环境下维持银行盈利,成为许多金融机构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加速削减成本成为众多大行的共同选择,裁员便成为重要手段。
以花旗银行为例,该行二季度运营支出减少了2%至105亿美元,比分析师的预期值少了近1亿美元。7月15日,花旗首席财务官在财报电话会上称,将在下半年继续削减成本,预计全年能节省5亿―6亿美元。
德意志银行经济学家福尔克斯·兰道估计,欧元区银行每年因负利率政策损失约80亿欧元。北欧银行首席执行官卡斯珀·科斯库尔(Casper von Koskull)将其描述为“一个实际上正在扼杀欧洲银行业参与者的危险环境”。
日本央行从2013年初开始实施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并于2016年初推出负利率政策。今年10月,继美联储宣布年内第三次降息后,日本央行宣布“按兵不动”,但明确了未来进一步宽松的立场。
日本央行长期的宽松政策没能有效地促进和刺激经济增长,2%的通胀目标也迟迟未能达成,却令日本国内银行业饱受盈利水平不断下降的煎熬。
日本央行在10月24日发布了两年一度的金融系统报告,报告称,由于国内长期低利率的环境,金融机构的盈利持续下跌,一方面是由于长期的低利率水平导致存贷利差持续收窄;另外人口问题抑制长期增长前景,导致信贷需求处于长期下跌趋势之中。
有分析指出,低利率也反映出央行无力提振通胀,薪资水平停滞不前,这降低了企业的投资意愿,企业活动大幅放缓也削弱了银行的盈利能力。
英国金融业受“脱欧”重创
英国“脱欧”也加剧了金融业的裁员速度。自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以来,全球金融业都受到“脱欧”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波及。不少金融机构均采取应对措施帮助降低成本和风险,包括削减英国的分支机构规模,将欧洲业务中心从英国迁往欧洲他处等。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7月数据显示,从伦敦转移至欧洲其他国家的工作机会达7000个,其中约1000个已撤出英国。
据路透社报道,英国工业联盟和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今年3月公布的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84家主要金融公司,其业务量下滑速度为2012年9月以来最快,金融服务业就业下滑速度为4年来最快。
- 详细资料
- 分类:企业管理
原标题:“房价谈下来三四十万也很正常”
今年持续降温的北京二手房市场,到了年底,似乎小有转机。二手房业主的报价依然在一路下跌,持续观望的买房人获得了更大的议价空间,加上年底开发商推出全年力度最大的优惠,一手房的置业顾问和二手门店的房地产经纪人也都在冲年底业绩。
此时,观望了许久、见证了二手房均价持续下跌的买房人,该不该出手?意识到卖掉房子的唯一途径是继续降价的卖房人,又会否趁着年底“东风”,选择再狠心“砍”一刀?
买家
“谈下来20万是家常便饭”
麦徒(化名)再一次和卖房的业主面对面时,形势和三年半前截然不同。
2016年,麦徒在北京拿到了人生第一套房子的钥匙。当年的签约现场他记忆犹新。房产中介店把交易双方签约间设在了地下室,双方端坐长桌两边,麦徒一边强调着自己的诚意,一边心里期盼,能否再降下来点,哪怕降个5000元也是钱啊。
结果,他话没说出口,卖房业主临时加码3万元,并表示“有人出了更高的价格,我们来,是给你面子了”。在中介的劝说下,麦徒无奈接受了多加3万元的价码,签完字取定金时,他咬着牙,狠踹了一脚路边的铁栏杆——憋屈。
三年过去,麦徒家中添了小宝宝,双方老人都从老家来京帮忙看孩子。当年被“裹挟”着买下的小二居肉眼可见地不够住了,换套大房子被迅捷无比地摆上了日程。
从今年10月上旬到12月初尘埃落定签约,麦徒一共关注了120多套房源,看了40多套房子。再次以买房人的身份一头扎入北京楼市,麦徒发现,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
“谈下来20万是家常便饭,谈下来30万到40万,也很正常。”麦徒的中介经纪人给他吃“定心丸”。中介甚至放言,二手房源挂牌价和成交价之间,100万元以内的差价空间“都可以谈”,50万元内的差价也“有可能谈下来”。
个中原因很多,中介给麦徒数了数:北京楼市“冷”了很久了;“房住不炒”政策一直延续;现在看房的人少,有诚意买的人更少。总而言之,“现在是买方市场,没什么不能谈。”中介说。
急欲出手现有二居旧房的麦徒,把自己转到卖房人的思维想了想,认同了中介的理论。“我现在房子的挂牌价,是本小区60平方米到80平方米房源的最低价了。说实话,这甚至不是我的心理下限,我觉得我几乎没有心理下限,价格再低一点都愿意抛出去。”
“一点点磨,像买卖白菜”
经历了紧盯“捡漏房”、每周末都看七八套房子的一段时间后,麦徒看中了一套约110平方米的三居,房源位于他熟悉的生活圈——欢乐谷周边,各方面都算满意。
这套房子挂牌总价638万元。麦徒的中介经纪人是个善于分析的姑娘,强调要打心理战。她很乐观地建议,麦徒先出价580万元试试,也许580万元出头就能拿下。
最开始的“拉锯”回合是中介在谈。5万、5万地往上加,加到590万元,但此时,业主的心理价位依然坚持在600万元不动摇。
双方见面了,麦徒说:“就596万吧,来个吉利数。”中介一个劲给他使眼色,意思是“别往上加了”,还发微信给麦徒,说这么一加好像明明能出高价,偏偏要磨,坏了交易的节奏。
“算了吧”,业主对麦徒的“爽快”却并不领情,直接说:“你和我的房子没缘。”
之后又谈了两三个小时。“不想伤了和气,如果想买,双方都冷静一下。”业主说。这几个小时里,麦徒的感觉是,不像在交易大宗资产,有点儿像买卖白菜,在一点点地“磨”。
最终,业主松口了,“那我给你便宜1万元吧”,在心理底价600万元的基础上,给了1万的“优惠”。599万元,麦徒同意。
如果说三年前,麦徒第一次买房的时候,还是个“楼市小白”,现在他已经掌握了不少“知识”。比如,他能侃侃而谈,如今的北京楼市里有两种卖家,一种是心理底价不是真的底价,其实还有可谈空间;另一种是“原则派”,心理底价咬死了绝对不降的“硬茬”。
“这次我遇到的就是‘硬茬’,最后只是降了1万元。”麦徒总结。然而,以挂牌价和最终成交价来论,从638万元到599万元,差价达到了39万元。完全符合中介给麦徒许诺的“谈下来30万到40万很正常”。
卖家
再“砍”一刀 争取年底脱手
在中介门店挂出房子已一年多、却无人问津的林湘(化名),又一次在微信上敲她的中介,“最近有人看房吗?”
林湘的房子位于北京南四环新发地板块,除了环线优势外没有其他竞争力,既不挨着地铁,也没学区因素。今年北京楼市低迷,在中介经纪人的劝说下,她已经连续降了两次价,从最开始的500万元降到480万元,又降到如今的470万元。
果不其然,这次,中介经纪人给出的建议还是降价。“建议您降到450万,这样的价格,咱们的房子还是有竞争力的。”
中介给林湘出示了一份数据,是今年11月北京新发地板块的二手房成交数据表。林湘惊讶地发现,挂牌价和成交价之间的价差,最高达到了32万元,20多万元、10多万元比比皆是。林湘觉得,再“砍”一刀到450万好像也没那么难以接受了。
“到年底了,有一拨人要出手买房了。因为年底资金回笼了,该准备学区房的要准备了,现在成交,明年开春刚好装修。”中介告诉林湘,现在北京楼市里的买家多是换房的,比如卖掉城里的学区房,置换外围一点的大房子。年底是房子出手的一个好时机,如果狠心降价,有望成功出手。
■ 分析
积压需求释放 购房者增加
从北京市住建委网签数据看,11月北京二手住宅网签量12296套,环比10月份上涨39%,同比去年同期上涨9.8%。今年下半年以来,除10月份受国庆假期影响网签量不足9000套外,其他月份的交易量均在12000套-13000套之间理性波动。
麦田房产分析认为,11月份北京二手房交易量环比上涨幅度较大,一方面原因在于,10月受国庆节假期影响,网签滞后交易量基数较低;另一方面原因在于,下半年以来,业主报价持续松动,购房者议价空间增大,部分购房者观望态度有所改变,尤其到了年底,前期积压的需求有所释放。
接下来,在年底最后一个月,受个人住房贷款利率降低和业主报价松动的影响,购房者入市量较11月预计还将有所增加。但基于楼市无实质性房产政策利好,预计12月份北京二手房市场将呈现稳中略升的特征。
- 详细资料
- 分类:企业管理
(原标题:六点半电脑自动关机,日本“强制下班”竟没人买账?)
最近,一条“日本大阪强制公务员下班”的消息在微博圈刷了屏,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希望转老板阅知,有网友期盼国内引进,也有网友冷静指出工作并不会随着电脑“一关了之”。
事情是这样的。日本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27日宣布,为了减少公务人员的加班时间,2020年冬大阪府将在包括大阪府警、公立学校等公务部门约7600名非管理岗位职员的电脑内导入强行关机系统。
导入这种系统后,电脑将在18时弹出“请迅速结束工作并关闭电脑”的警告,并在30分钟内自动关机。
如果员工必须加班,需要在16时30分左右提交加班申请表。若未提交,电脑到时还是会自动关机。
只有在特殊情况才会例外,比如遇到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时,政府会解除强制关机功能。
吉村洋文说,“期待大家能高效工作,把能力发挥到最大”。
据日媒报道,大阪府职员每年加班时间约100万小时,加班费总额约3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亿元)。这样的“强制下班”,看似能节约不少运营资金,远远超过导入该新系统所需费用50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21万元)。
此次大阪府导入强制关机系统,一方面为削减政府开支,另一方面也是为推进《劳动方式改革相关法案》落实。
2019年4月1日,日本开始阶段性实施《劳动方式改革相关法案》,其中最受民众关注的内容之一就是加班时间。
根据法案,员工加班时间“原则上为每月45小时,全年360小时”。若遇繁忙期,单月不得超过100小时,全年不得超过720小时。违反规定的企业将受到处罚。
事实上,为缩短加班时间,大阪府不断改革,如导入人工智能系统自动生成会议记录等。但8月以来台风等自然灾害不断,加班队伍又开始增员。于是,大阪府着手引入“强制关机”制度,希望将改革进行到底。
不过,记者浏览共同社新闻评论区后发现,对于政府的“好心”,一些网友似乎并不买账。
网友cat*留言说,这样做的结果只是增加了交表时间,规定时间内无法完成的工作还得带回家继续。想对领导说,真想减少加班的话,要么牺牲工作品质要么允许延期……
网友Xen*留言说,与其强行关闭员工的电脑,不如改变繁琐的工作流程,比如每份文件需要组长、科长、副主任、主任逐一盖章签字的流程能不能电子化,或者减少一些无聊的例会。
网友Hir*留言说,知事下达这个命令之前,还是先对工作量和工作质量做个调查,再签一份削减加班时间的协议吧。否则强关电脑也只是“有名无实”。
……
就在本月,日本医疗法人安享晚年社团旗下的一家专科诊所在东京和大阪对500名20岁-50岁的男性开展了有关工作时间的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劳动方式改革相关法案》实施后,53.8%被调查者感觉工作不如此前顺手,更有50%认为工作压力增加,这种感觉在30岁-40岁男性中尤为强烈。
对于恐流于形式的“强制关机”,更值得期待的也许是工作方式的增效。
下班后,你敢“自动关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