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基数非常庞大。之所以有那么多人感染幽门螺杆菌,跟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幽门螺杆菌主要是通过口或者粪传播的,我国的饮食文化一直是吃饭不用公筷,人们之间“互相不嫌弃”,在聚餐的时候唾液横飞,这就直接造成了家中一人感染,全家都会被感染的现象出现。

  再加上,很多婴儿在没有咀嚼能力的时候,大人会将食物嚼碎之后喂给婴儿食用。如若大人感染幽门螺杆菌的话,那么婴儿也会随之被感染上。

 

  目前在临床上,对于幽门螺杆菌是否需要进行根治是非常有争议的,部分专家认为幽门螺杆菌会引发胃病,甚至会发展成胃癌,所以必须要根治。

 原标题:31省份居民上半年“花钱”榜单:9地超全国均值 上海人最能买买买

  中国网财经7月21日讯(记者 畅帅帅)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718元,比上年同期名义下降5.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9.3%。中国网财经梳理发现,9个省份上半年人均消费支出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上海居民最能“买买买”,人均花费20112元,北京、浙江紧随其后。

  京浙沪最能“买买买” 9省份超全国平均线

  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东等9省份上半年人均消费支出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上海居民最能花钱,人均达到20112元,北京、浙江紧随其后,分别为18620元、15029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统计数据来看,上半年上海人均消费支出突破2万元,北京、浙江、天津、广东、江苏、福建、以及重庆8地位于1万元阶梯,其余22地人均消费支出均处于万元以下。

  西藏上半年人均消费支出5738元,暂列全国末尾。

  消费券、“夜经济”、“小店经济”……央地频频出招促消费

  对比去年上半年的数据来看,今年30个省份人均消费支出低于去年,云南“异军突起”,今年上半年人均消费支出7727元,比去年多374元,是唯一一个正增长的省份。

  人均消费支出指居民用于满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费的全部支出,包括购买实物支出和服务性消费支出。消费支出按商品和服务的用途可分为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居住、杂项商品和服务等八大类。

  上半年,各地坚持民生导向,发放各类消费券、文旅融合发展“夜经济”、助力搞活“小店经济”,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扩大消费,大力推动居民消费回升。

  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主任方晓丹指出,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降幅明显收窄,名义降幅和实际降幅分别比一季度收窄2.3和3.2个百分点。米面粮油、菜肉禽蛋等居民生活必需品得到充足保障,居民居家用餐增多。

  居民部分生活消费支出增速由负转正,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通信支出增长3.0%,一季度为下降2.9%;人均个人用品支出增长2.2%,一季度为下降1.7%。

  值得注意的是,常态化疫情防控下,虽然传统消费如餐饮、电影等有所下滑,但是网络购物、在线娱乐、线上课堂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逆势增长。方晓丹介绍,上半年,全国居民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次数普遍增多,人均邮费支出增长10.8%。

  关于下半年的消费走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指出两方面有利条件,“随着疫情防控的有效推进,消费便利性在逐渐改善;另一方面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逐步推进,消费的供给也在不断地优化。”

北京时间16日消息,据日经新闻报道,丰田计划将在日本国内销售的小型车“Aqua”和高档车“雷克萨斯”等部分新车的价格实际下调5万至1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270~6540元)。降价费用由丰田承担,而不是专卖店承担。

  据悉,丰田在全球金融危机时也并未实施这样的措施。此举旨在提振因新冠疫情而陷入停滞的新车销售,维持日本国内生产。日本其他汽车厂商也有可能效仿。

  受影响的车型包括小型车“Aqua”(最低182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1.89万元)、SUV车型“C-HR”(最低237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5.48万元)、雷克萨斯SUV“UX”(最低397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5.94万元)和雷克萨斯“NX”(最低451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9.46)等。

  考虑到降价,丰田将2020年的销售目标调整为140万辆,比2019年减少13%。丰田年初提出的销售目标为159万辆,之后因疫情下调至130万辆,此次又上调至140万辆。

  据国外媒体报道,苹果的一项新专利申请描述了一项技术,即用眼睛来控制增强现实(AR)眼镜。

  该专利申请描述了眼球追踪技术,可通过眼珠转动、眨眼和凝视来实现眼睛控制设备,凝视几秒钟可能会自动触发放大视图。

  苹果表示,这款眼镜可能会有一个触控界面,用户可通过“触控方式来输入,比如点击输入和滑动输入”,并且还可通过语音助手Siri来控制。

  该公司还表示,该专利不仅限于AR产品,它可以用在任何配备摄像头的设备上,但对于AR设备而言将更有用。

  今年5月下旬,国外知名爆料人、分析师乔恩·普罗瑟(Jon Prosser)曾分享了一些关于传闻中的苹果AR眼镜的细节,其中包括名称、售价、功能等等。

  普罗瑟表示,苹果将把这款AR眼镜称为“苹果眼镜”(Apple Glass),这款眼镜的起价为499美元(约合3542元)。佩戴苹果眼镜时,用户将依靠手势来控制用户界面。

  据悉,苹果最初计划在2020年第四季度或2021年第一季度发布“苹果眼镜”,但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可能会影响这一计划。

  5月中旬,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在一份给投资者的新报告中表示,苹果公司最早将于2022年推出其增强现实(AR)眼镜。此外,也有其它媒体表示,随着供应商加大研发力度,苹果的AR眼镜可能会在2022年推出。

  本周,外媒报道称,苹果AR眼镜镜片已进入试生产阶段,但这种镜片的试生产并不意味着这款眼镜很快就会上市。

 

  消息人士表示,这种镜片至少还需要一到两年才能实现量产。此前,有报道称,苹果的AR头盔和AR眼镜也至少还要两年时间才能发布。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AR头盔和AR眼镜应该会在2022年发布。

  北京时间14日消息,据外媒报道,苹果(381.91, -1.77, -0.46%)公司已通知其员工,鉴于美国严峻的疫情,年底前全面重返办公室是不可能的。

  该公司还敦促其零售员工远超办公,因为疫情迫使其再次关闭了一些零售店。

 

  在上周末与苹果零售员工分享的一段视频中,苹果负责零售和人事的高级副总裁德尔德雷·奥布莱恩(Deirdre O‘Brien)要求门店关闭的员工在家工作,为在线或通过电话购买或寻求产品支持的客户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