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49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介绍,为指导外卖平台和外卖人员做好防疫工作,保障外卖配送业务安全规范有序进行,服务好市民朋友“最后1公里”多样化、及时性末端配送需求,本市多措并举,做好电商平台和外卖人员的防疫和保供工作。

  一是要求外卖企业强化开工识别,外卖人员需健康宝状态正常,严格落实每日一核酸,持近三日三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接单;

  二是外卖企业“就近”派单,实践中,外卖主要满足市民即时性消费需求,企业会在全市按固定区域进行供给能力和配送力量的配置,派单范围基本维持在店、仓、餐饮商家周围3-5公里,外卖人员在相对固定的区域开展配送业务,外卖企业会进一步优化配置,确保固定区域实现固定骑手送单;

  三是要求骑手过程中需佩戴好N95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实行“点对点”、无接触配送,每次送单后对手部充分消毒,降低碰到疫情被感染和传播病毒的风险;

  四是建立“白名单”机制,给封控管控区配送的外卖骑手纳入“白名单”管理,在每日核酸基础上,采取抗原阴性才能上岗接单的加强防疫措施,并对货物交接提出要求,确保封控管控区骑手愿意去、去了也安全。

 

  “目前看,本市外卖领域防疫措施有效,外卖骑手力量充足,外卖订单配送平稳有序,市民朋友可以在各电商平台和各餐饮企业正常下单,我们也会督促各企业继续做好保供稳价工作。”徐和建表示。

  今天(5月19日)上午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邮政管理局局长冯力虎表示,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严格落实员工的闭环管控、核酸检测等健康要求,采取对生产场所分区管控,对运行的车辆和邮件、快件定期消毒消杀等措施的基础上,行业的复工复产工作正在积极稳妥、安全有序地推进当中。在各方的努力下,上海在前不久发布了两批复工复产的白名单企业,到目前为止复工复产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分拨中心和网点的运营正在逐渐恢复,目前上海全市有20家大型的分拨处理中心已经投入运营,涵盖了邮政企业、各主要品牌的快递企业、跨境寄递企业和外资公司,还有8家分拨中心将于近期陆续投入运营,恢复运营的分拨处理中心已经占到了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同时580多家的分支机构、营业网点开始对外营业,返岗的一线从业人员接近2万人,运能运力正在逐渐释放。预计到6月中上旬,上海全市所有的寄递企业的分拨中心、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能够全部的恢复运营。

 

  (总台记者 张倩 白廷俊 庞清珊)

  4月22日消息, 今日,京东云对外宣布,青岛自贸片区数字仓库平台已经建成,创新实现了全数字化业务运营、高度智慧化调度感知、数字存货标准、穿透式业务监管、远程实时盘点看货、智能安防预警,打造了数字仓储、数字贸易、数字金融三位一体的新型大宗商品贸易生态体系。

  据悉,数字仓库平台以物联智能感知和货物信息数字化为核心,构建园区管理、仓储调度、货物安全的物联网监控监管解决方案,为数字园区系统和数字仓储系统提供物联网基础设施服务,为数字仓单、数字贸易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物联网管控生态。

  比如布设高清监控摄像机抓取货物轮廓信息,实现AI看货;通过电子围栏分类设置存储区域、禁入区域、危险区域,当货物轮廓发生变化、受限车辆与人员闯入均会发出告警,实现AI守货;针对某些对温湿度要求严格的货物,设置高灵敏温湿度传感器实现智能环境监测,避免货物因环境变化导致损毁等。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科技金融科技群总裁李波表示,京东科技作为京东集团对外提供技术服务的核心平台,积淀了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领先的综合技术能力,将数智化技术与产业实践充分融合,并结合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的丰富经验,帮助大宗商品行业实现了产业数字化和金融数字化的跨界与融合。

  通过数字仓库的技术加持,青岛自贸片区实现大宗商品贸易链条中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四流匹配,助力数字仓单质押融资操作更便捷,解决贸易企业在业务开展起步阶段数字化程度低、资金短缺等痛点,助力海关、税务、市场监督、安全、消防、应急等部门数智化转型。

  据透露,伴随着数字仓库的投入使用,全国首笔基于政府数字基建——数字仓库的提单转仓单质押融资业务也在青岛自贸片区顺利落地。4月20日,一笔采购自越南的200吨橡胶类大宗,在完成提单签收、换单、通关、查验入库等流程后,存放于青岛自贸区的中储青岛分公司数字仓库。通过数字仓库平台的“AI看货”功能,仓储方、贸易商,银行方均能便捷、明晰地实时看到货物、货主、保管仓库等信息。4月21日,该笔货物的货主青岛悦友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以提单转仓单质押的模式,在建设银行青岛自贸区支行快速获得了31.6万美元的贷款融资。

 

  “我们对片区内大宗商品仓储设施进行数字化改造升级,助力实现国际贸易全产业链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高标准联通,也为产业平台,金融机构,仓储、物流企业以及贸易商的数字化协同发展统一标准,为供应链提供高标准、互联互通的公共基础设施。”青岛自贸片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秦禾表示。

  5月11日早上6点,一辆货车开进顺丰双井网点,背着消毒水的工作人员对进场车辆消毒后,一件件快递包裹从车上卸下,顺着传送带进入分拣区。传送带旁立着一台电动喷雾消毒器,自动对到场快件进行消毒。在经过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健康宝查验、测温后,快递员们开始了新一天的配送工作。

  4月底以来,这家网点服务的部分社区被划为封、管控区域,网点迅速启动应急机制,为快递员配备了足量的N95口罩、手套、消毒凝胶和消毒喷壶,对服务高风险地区的快递员还配备了防护服和护目镜。

  “大家要戴好N95口罩,在收件和派件时都要记得用车上的小喷壶给包裹消毒。”网点负责人再次提醒员工们注意各项防疫细节。按照新版《新冠疫情流行期间邮政快递配送人员防控指引》要求,所有来京邮件快件要执行三次消毒。目前,顺丰的快递包裹在配送前,会在分拨中心、快递网点、快递员末端进行三次消毒,网点的安全员每天也会对场地进行早中晚三次消杀。

  按照顺丰的网点布局,朝阳区确诊病例较为集中的双井、劲松、潘家园区域都属于建外片区管理。片区运营经理李雪峰奔波在10个网点之间,确保整个片区快递业务的正常运转。

  “4月下旬附近社区开始管控后,一些员工因为之前途经疫情风险区域出现了弹窗,需要进行居家观察。”李雪峰说,对于其余能正常上岗的员工,公司迅速向街道报备,并申请了“白名单”,“这样一来,快递员在服务中高风险地区时,只要每天的核酸正常,就不会出现弹窗,我们的人员力量得到了保障。”

  根据防控指引的要求,服务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临时管控区的配送人员原则上要集中住宿。李雪峰介绍,顺丰大多数快递员平时就居住在公司宿舍中,对于其他有特殊情况的员工,公司近期也临时安排了宾馆或公寓,对这些人员进行集中管理。

  疫情期间,居民网购需求增多,双井、劲松、潘家园区域的快递量也比平时增加了三分之一。“现在每个网点每天都比平时增加了1000件左右,正常情况下,快递员每人每天送100多单,现在每天要送200单。”李雪峰说,虽然快递员比平时更辛苦了,但所有员工都没有怨言,有两位员工还主动申请进入封控的金港国际小区担任志愿者。

 

  顺丰朝阳片区负责人付陈飞介绍,目前各个涉及疫情区域的网点都向属地街道申请了“白名单”,随着前期需要居家观察的快递员陆续恢复工作,现在“白名单”人数正不断增加,快递运行也会更加平稳有序。

  原标题: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加速落地

  全国税务部门累计办理留抵退税超一千五百亿元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12日获悉,国家税务总局深入推进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实施,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确保政策稳妥有序落实到位。4月1日至11日,全国税务部门共为20.3万户纳税人办理留抵退税1557亿元。

  国家税务总局货物和劳务税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的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有三方面特点:一是聚焦小微企业和重点支持行业;二是增量留抵和存量留抵并退;三是制度性、一次性和阶段性安排并举。今年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将为市场主体新增约1.5万亿元现金流,将税款以“真金白银”的形式实实在在地退还给企业,对于急需资金支持的企业,能够起到帮一把、渡难关、扶一程的作用,助力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轻装上阵。

  为及早释放政策红利,税务部门抢抓进度、倒排工期,全力推进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实施。3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留抵退税实施方案,次日税务总局即联合财政部印发财税政策公告,并同步制发征管服务文件。各地税务部门于4月1日前完成第一轮全覆盖宣传辅导,通过发布政策即问即答,线上线下(35.790, -0.23, -0.64%)广泛宣传等形式,加强政策解读和辅导,促进纳税人“知政策、会操作、能享受”。4月以来,又通过上门辅导、视频培训、电话回访等方式,开展新一轮宣传辅导,帮助纳税人吃透政策。

  为加快退税进度,各地税务部门针对性加强辅导,帮助纳税人进行财务核算,理清退税账,并加快审核进度,动态分析纳税人申请退税情况,及时调配退税审核、系统运维等人力资源配置,确保企业及时享受退税红利。

  同时,为推动留抵退税政策直达快享,税务总局及时升级税收征管信息系统,优化功能,改造流程,便利纳税人高效办理业务、及时享受政策。各地税务部门按照税务总局统一部署,建立“领导小组+专项工作组”的工作机制,强化与财政、人民银行等部门的联动协同,合力确保政策快速落地。

  国家税务总局货物和劳务税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税务部门明确将4至6月的留抵退税申请时间,由申报期内延长到每月最后一个工作日,以进一步便利纳税人办理退税。

 

  各地税务部门创新工作方法,推动政策落地生效。上海税务部门克服疫情影响等实际困难,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成立青年突击队,在当前疫情严峻形势下,运用轮班接力、相互补位等方式,做到留抵退税工作不断档、不停顿,动态引导纳税人有序通过“非接触”方式进行留抵退税申请,确保政策红利的精准送达。安徽税务部门主动提供定点辅导,优化办理流程,缩短退税时间,让退税“红包”及时落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