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美股讯 北京时间26日消息,并购热潮正席卷从东京、巴黎到旧金山的董事会,为全球股市破纪录的上涨火上浇油。

  在两起超大型并购交易的推动下,本周一全球企业宣布的并购交易总额达到700亿美元以上。其中一起交易是美国最大在线券商嘉信理财以260亿美元收购业内第二的TD Ameritrade;另一起是法国奢侈品巨头路威酩轩(LVMH)以162亿美元收购美国奢侈品零售商蒂芙尼(133.22, -0.03, -0.02%)。

  此外,还有至少8起交易的价格超过10亿美元,其中包括瑞士制药巨头诺华(92.12, 0.82, 0.90%)斥资97亿美元收购美国生物科技公司The Medicines Co,以及日本三菱集团以41亿欧元收购荷兰能源公司Eneco。

  尽管这些交易没有一个单一的主题——从行业整合到将收入多样化,以摆脱萎靡不振的国内市场——但有一个共同点是,随着各国央行转向刺激模式,收购方正在利用更廉价的融资。

  与此同时,全球衰退担忧的消退以及贸易冲突的缓和迹象也使企业高管们更有信心放手一搏。

 

  香港安德思资产管理公司的董事总经理布罗克·西尔弗斯(Brock Silvers)表示:“最近的并购爆炸反映了不可否认的经济乐观情绪,美国享受着低通胀和低失业率,美联储转向鸽派……全球投资资本充足而且廉价。”

  11月23日,在杭州召开的2019互联网法律大会上,蚂蚁金服发布了《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白皮书》。白皮书显示,支付宝在行业内率先推出的“摩斯”安全计算平台(MORSE),通过结合区块链等技术,能有效解决商业医疗保险、政务服务等数据共享中的隐私保护问题。

  数字时代,数据共享在很多生活服务中是必要的。以商业医疗保险理赔为例,参保人须在就诊后集齐相关表单、医疗收据、病历等资料,提交给理赔平台,审核流程周期长,效率低,并且存在骗赔隐患。保险公司希望与医院数据直接打通,建立快速赔付通道。但直接共享原始数据,就会带来隐私泄露风险。

  借助蚂蚁摩斯安全计算平台,可在医院和保险公司两端各自建立计算模型,彼此之间数据不互通,只输出数据结论,即赔或不赔,赔付多少。在保护医疗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的情况下,大幅提高理赔效率和准确性。

  据介绍,摩斯平台由支付宝自主研发,以多方安全计算技术(Secure MultiParty Computing)为核心,结合区块链、应用密码学等,能实现两方或者多方数据在不出域的前提下进行加密计算、合规共享,达成数据“可用不可见”,保证原始数据不被任何对方或者第三方获取,全面提升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安全水位,保障生态数据及隐私安全。

  2019年10月,蚂蚁摩斯安全计算平台在国际安全计算比赛IDASHworkshop中,获得了两项隐私保护的奖项。这项比赛共有90多个参与者,包括IBM、谷歌、MIT等企业和高校。

  蚂蚁金服首席隐私官聂正军表示:“数字政务服务提出‘群众少跑路,数据多跑路’,而通过摩斯平台,我们希望能协助各民生服务,实现‘算法多跑路,数据不跑路’。技术发展让人们对隐私安全越来越担忧,但同时,也需依靠技术,才能为隐私保护提供更高标准、更根本的保障。”

  早在2017年,支付宝就在行业内率先设立首席隐私官,组建隐私保护办公室,以“尊重用户,呵护信任”为核心理念,负责制定全集团隐私保护管理体系并推动落实。

 

  白皮书显示,隐私保护应是企业生产力而非合规负担。支付宝产品研发过程中,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工作人员会全程参与评审和优化,保障产品从最初的设计开始就做到尊重用户隐私、保证数据安全。由此诞生了如余额宝中可隐藏金额的“小眼睛”开关、帮助用户在不泄露个人信息的情况下寻回走失宠物的“宠物码”小程序等。

  (原标题:晨起空腹一杯水养生吗?听听专家的说法)

  近年来,空腹一杯水,已经成了很多公众号的鼓吹的养生大法,晨起空腹一杯水,真的每个人都合适吗?研究表明,事实并非如此,能否在晨起空腹喝水不仅要看体质,而且喝水也很有讲究,并非是越多越好,具体怎么喝要看情况,所以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综合梳理了关于喝水的那些事儿。

  晨起喝水要看体质

  清晨,人体阳气随太阳东升开始升起,“晨起一杯水”会阻碍一些人的阳气升起,尤其是体弱多病、经络堵塞、阳气少 的人。不少人并不知道自己的体质是否适合“晨起一杯水”,其实可以通过观察面色判断,是湿润明亮还是干涩暗淡。前者表明体内阳气充足,后者代表身体里阳气较少,阴气偏盛,这类人起床后应该鼓励阳气生发,不适宜饮水,否则会使阳气生发受阻。

  临床上,很多女性患者晨起饮水后出现不少症状,有的头晕,有的面部浮肿,像没清洗干净,这就是水湿造成。特别是脾胃虚的人,面部很容易发现症状,因为足阳明胃经分布在面部。这类人对水湿的代谢不健全,尤其是早晨,阳气不足,饮水后运化不畅,造成水湿弥漫、上蒙清窍,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这种情况,必须到正规医院就诊,通过中药调理,把身体恢复到正常状态。

  脾胃差,少喝水

  清代医书《四圣心源》中记载:“水谷入胃,脾阳磨化,渣滓下传,而为粪溺,精华上奉,而变气血。”如若脾阳不足(脾阳即脾胃功能),对水的消化吸收作用弱,不能化为气血。脾胃差的人,比如有食欲不振、易恶心呕吐、呃逆频繁、腹胀腹泻、胃脘不适等症状,晨起最好少喝水,以免进一步影响脾胃功能。

  其次,肺对水的调节也起着重要作用。中医认为,除了呼吸,肺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是“主治节”,包括“通调水道”。“水道”指水液运行的途径,也就是说,肺能调节水液代谢,主要通过肺的宣发和肃降,运用肺气将津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也可以促使水液下输于膀胱,保持小便通利。如果肺功能有障碍,比如常胸闷气短、喘息心悸、咳嗽痰多、鼻塞流涕等情况,水液代谢也会很差,乱喝水就会加重症状。

  中医认为,肾主水,膀胱主水之气化。肾对调节和维持体内水液平衡起着关键作用。如果肾脏功能出现问题,饮水更要注意,否则会出现水肿、小便不利等。没有饮水需求时,不要强制自己进行饮水,应把身体维持在一个气血平和的状态。

  过量喝水,增加负担

  不少慢性病人血液黏稠,希望通过多喝水稀释血液,其实,水并不能立刻进入血管。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循环的整体,水的代谢要在各器官组织的协调下完成,如果三焦气化、脏腑转输、气血运行中出现问题,水就无法达到稀释血液的目的,反而增加心肺脾肾的负担。《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日饮水量最好保持在1500~1700毫升。

  清代名医黄元御说:“气不化水,则郁蒸于上而为痰,水不化气,则停积于下而为饮。大凡阳虚土败,金水堙菀,无不有宿痰留饮之疾。盖痰饮伏留,腐败雍阻,碍气血环周之路,格精神交济之关,诸病皆起,变化无恒。”意指,如果没有阳气,比如阳虚脾虚、肺肾不运,水液会郁积成痰,形成痰饮病。痰饮可堵塞气血运行,导致多种疾病。常过量喝水的人脾肾负担大,衰老速度往往比其他人快,一些慢性病也会比别人来得快、来得多。

  中医认为,体内水液积聚还会形成痰浊,痰浊进一步积聚可成为痰核,比如瘰疬、瘿瘤等疾病;或与瘀血互结形成结节、肿块等。临床中,一些囊肿病人因不当饮水导致疗效降低,改变了不当饮水习惯后,疗效会明显提升。

  痰饮、痰浊,是中医特有概念,分有形和无形两类。有形、黏稠的叫痰,清稀的为饮。无形的痰饮可引起很多症状,如头晕目眩、恶心呕吐、气短胸闷、心悸或癫狂、昏迷等,但看不到实质的痰和饮。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痰浊和身体免疫、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癌症、哮喘以及精神病等多种疾病有关。

  水喝错了也伤身 如何正确喝水

  喝水有不少误区

  北京保护健康协会健康饮用水专业委员会主任赵飞虹说,人们出汗较多时,除水分流失,以钠盐为主的很多电解质也会随汗液排出,人们往往会大量喝水来补水。这是个误区,只饮用纯净水并不能补充缺失的电解质,甚至还会进一步稀释电解质浓度,导致人体水和电解质的比例失衡,引发身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不过,一般情况下,多喝水不会出现严重‘中毒’,只有肾脏、心肺功能等不好的人群需特别注意。”

  赵飞虹表示,人们喝水的误区还有很多。一是喝水太快,短时间内补充大量液体,会加重心脏、肾脏等器官负担,易引发头痛、水肿、血压升高等。二是喝水太“冰”,人体体温较高时,最好不要喝5℃以下的饮品,喝凉水会刺激胃部,导致胃痉挛、腹泻等。

  如何正确喝水

  感觉口渴时,一般成人水分丢失量约为体重的2%,儿童水分丢失量约为2%~5%,此时身体机能开始受到影响。人体缺水还会导致食欲降低、有压抑感,皮肤干燥、声音嘶哑、全身无力,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赵飞虹建议,平时要养成主动饮水的习惯,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喝水要遵循“少量多次”原则:每次以100~150毫升为宜,间隔时间为半小时左右;小口喝水比大口灌水更加解渴,有利于人体吸收。

  喝水有四个最佳时间。每天清晨起床后、上午10时左右、下午3~4时、晚上就寝前,是目前公认的一天中四个“最佳饮水时段”。

  喝水的四个特别提醒

  健康的身体离不开水,但喝不对反而伤身。美国《预防》杂志曾刊文总结了喝水的4个提示,提醒大家注意。

  1.短时间内不能大量喝。短时间内大量饮水,会增加机体的排尿量和排汗量,前者使肾脏的负担加重,后者则会使体内的盐分过度丢失,导致电解质紊乱。

  2.小便清澈无色说明喝够了。如何判断是不是喝够了水,建议每天观察一下自己的小便颜色:若呈浅柠檬色,说明体内水分处于最佳状态;若小便清澈无色,则应稍微减少水分摄入;若小便呈黄色,则需及时补水。

  3.吃大餐前后不宜喝。人的胃部空间有限,如果餐前或餐后大量饮水,会挤占空间,使人产生腹胀、腹痛感,不利胃肠蠕动,导致消化不良。一般情况下,建议饭后半小时再饮水。

  4.长时间运动后忌马上喝。运动后马上喝水会导致体内血容量突然增加,加重心脏负担。大量的水贮留在胃中,还会影响膈肌升降,使人出现胸闷、气喘等不适。建议运动后先坐下来休息10分钟后再喝水,给身体一个缓冲时间;同时,每次喝150~200毫升即可,不要一次喝太多。

 

  水是万物之源,我们需要喝水更需要合理喝水,相信通过久久健康网小编今天的介绍,对正确饮水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希望大家不再被谣言所扰,能都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饮水方法哦!

  (原标题:三季度移动支付业务同比增61.05%)

  《人民日报》(2019年11月25日02版)

  本报北京11月24日电 (记者王观)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三季度,全国支付体系运行平稳,社会资金交易规模不断扩大,支付业务量保持稳步增长。三季度,全国银行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897.6亿笔,金额926.0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4.8%和0.06%。

  移动支付业务量增长相对较快。三季度,银行共处理电子支付业务594.64亿笔,金额612.9万亿元。其中,移动支付业务272.74亿笔,金额86.1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05%和31.52%。

 

  三季度,非银行支付机构处理网络支付业务1911.87亿笔,金额63.9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01%和23.04%。

  原标题:欠费超30日将上报个人征信 使用ETC还要谨防哪些坑

  多家银行员工称:ETC绑定借记卡需留存保证金,借记卡保证金不足可能上速通公司“黑名单”;ETC用户要随时关注账户资金变动,绑定信用卡的关注账单情况;建议开通短信提醒;ETC联名卡要关闭小额免密支付服务。

  央行、银保监会近日公布《关于金融服务支持收费公路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其中的“ETC欠费超30日将上报个人征信”引发热议。

  11月19日,新京报记者采访多家银行了解到,ETC用户普遍有两种选择,既可以绑定借记卡也可以绑定信用卡。逾期上征信是绑定信用卡且没有及时还款会出现的,绑定借记卡不会涉及征信,但速通公司另有一套“黑名单”制度,借记卡内余额低于保证金线时会上速通公司黑名单,存储额超保证金在48小时后解除。

  多位银行员工建议,ETC用户应随时关注账户资金变动,以免余额不足或账单逾期。同时建议银行卡和速通卡“二卡合一”的用户,关闭小额免密支付服务,避免遭盗刷。

  如何避免影响征信?

  银行:和正常还信用卡一样,随时关注账单情况

  《意见》提出,支持商业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在取得信息主体授权和履行告知义务的前提下,将自通行交费交易日起超过30日仍拖欠未付款的用户信息提交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信息保存期限按《征信业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执行。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清算机构应组织成员单位建立黑名单管理机制,合力防范恶意拖欠行为。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ETC用户反映较为集中的一个问题,就是收不到银行提醒。在一个门户网站的新闻评论区中,获得最高点赞数的一条评论称:“我有一张卡欠费了37块,根本没收到提示,被拉入失信了,我一气之下把那个信用卡还了之后注销了,后来发现不能办信用卡、不能贷款,银行说(征信)一辈子都不会抹去。”

  对这种情况,记者咨询了建行、工行、中行、华夏银行(7.430, -0.09,-1.20%)、光大银行(4.220, -0.11, -2.54%)等多家网点员工。银行员工分析称,可能有的ETC用户绑定的银行卡并非常用卡,所以并没有关注账户资金情况,如果担心不能及时掌握账户资金变动情况,建议开通短信提醒或关注官网微信公众号绑定银行卡。

  “上征信应该是绑定了信用卡后逾期会出现的情况,不用过度担心,和正常还信用卡一样关注账单就可以了。”多位银行员工称。

  银行员工还介绍,ETC采取“先通行后扣费”模式,北京市内走高速,通常是次日凌晨清算,次日扣费。如果出京,清算期可能会长一些,信息延迟可能在1-2天。

  多家银行员工:ETC绑定借记卡需留存保证金

  借记卡保证金不足可能上速通公司“黑名单”

  在记者咨询过程中,多位银行员工提醒,借记卡余额不足也有上“黑名单”的风险。

  记者了解到,若用户选择将ETC业务绑定在建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等行的借记卡中,需要留存一笔保证金,建行的标准是500元,华夏、光大银行标准是600元,中行不需要保证金。

  “您办理ETC时需要先预存600元保证金在借记卡中,其中400元可用于过高速,低于200元时就不抬杆了。”华夏银行一位员工称。光大银行员工介绍,用户办理该行ETC借记卡,600元保证金都是冻结的,需要额外存入一些资金。

  若借记卡余额不足,影响的不仅是正常通行,还可能上速通公司的“黑名单”。多家银行员工介绍,速通公司方面也有一套“黑名单”制度,扣费时发现用户账户余额不足,会冻结账户,存上钱后48小时会解除。11月19日新京报记者拨打速通公司客服和网点电话想进一步核实并了解情况,不过其多部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比如您常在北京市内走高速,一个月要走二三十次,最好提前预存1000元在里面。”中行员工建议。多家银行员工还表示,如果觉得借记卡预存麻烦,担心忘记看余额,建议绑定信用卡,并开通信息提醒。

  ■延展

  ETC联名卡谨防开通小额免密服务后遭盗刷

  据交通运输部最新通报,截至11月6日,全国ETC用户累计达到1.6亿,完成发行总目标的84.01%。全国高速公路入口客车ETC平均使用率为64.22%,环比上升了1.92个百分点。其中,按照累计完成进度排名,位居前3名的省份依次是:北京(96.52%)、湖北(90.74%)、贵州(84.42%)。央行、银保监会在最新的《意见》中提出,支持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推广应用,力争2019年底前所有人工收费车道均支持移动支付产品。

  不过,此前曾有持卡人反映自己“被消费”,经调查发现是ETC卡开通了小额免密免签功能而遭盗刷。在保障ETC联名卡用卡安全方面,《意见》明确,商业银行原则上应停止新增发行ETC联名卡,用户确有需求的,商业银行应在发行时默认关闭小额免密免签服务,并向用户充分提示风险。对于已发行的存量ETC联名卡,发卡银行应抓紧批量关闭相关小额免密免签服务,并妥善做好用户告知工作。对于用户主动要求开通小额免密免签服务的,商业银行应充分做好风险提示。

  据悉,目前ETC卡共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交通行业早期发行的单用途ETC卡。此类卡已停止发行。第二种是交通行业与银行联合发行的记账卡。客户持有一张单用途ETC卡和一张银行卡。第三种是交通行业与银行联合发行的二合一的联名卡,即在普通银行卡上集成了ETC功能。

  据北京速通科技有限公司网站介绍,产品分为电子标签、速通卡、联名卡三种,其中联名卡包括中银速通卡、建行速通卡、牡丹速通卡(记账)、牡丹速通卡(储值)等11款,合作银行包括工行、农行、中行、建行、邮储、华夏、光大、广发等。

  近日,在交通运输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有媒体提问关于“ETC卡是普遍存在盗刷风险还是个别现象?应如何有效避免ETC卡被盗刷?”……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对此作出回应:前两种卡都不存在盗刷的风险。只有第三种卡,如具有银联“闪付”功能并且开通了“免密、免签”服务,就存在盗刷风险。但只要通知开卡银行,关闭“双免”功能,就不会再被盗刷。

  多家银行网点员工称,目前尚未接到停止新增发行ETC联名卡的通知,不过在用户申请ETC时,都会提醒关闭小额免密服务,用户也可以自主选择通过手机银行、自助机等渠道关闭该服务。

  若换车或更换银行卡,用户可以带着本人身份证、行驶本、银行卡等材料到银行网点办理。近日一位市民张先生在更换银行卡片后,ETC业务直接转到新卡片中,但他表示并不知情。对此情况,多位银行员工表示,用户在更换新卡片时,账户业务会保持连续,如果不确定旧卡中有什么业务,可以向网点或客服咨询,同时开通短信或微信提醒,以获得账户资金变动通知。

  在风险管理方面,两部门《意见》还提出,商业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和清算机构应推动ETC发行服务机构对ETC设备申请实行全国联网统一管理,有效审核申请资料的真实性,防止不法分子套取免费ETC车载设备;科学制定ETC业务推广计划和考核办法,稳妥有序参与市场竞争。

  ■小贴士

  ETC卡有哪些种类?ETC联名卡要关闭“免密、免签”服务

  目前ETC卡共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交通行业早期发行的单用途ETC卡。此类卡已停止发行。第二种是交通行业与银行联合发行的记账卡。客户持有一张单用途ETC卡和一张银行卡。第三种是交通行业与银行联合发行的二合一的联名卡,即在普通银行卡上集成了ETC功能。

 

  前两种卡都不存在盗刷的风险。只有第三种卡,如具有银联“闪付”功能并且开通了“免密、免签”服务,就存在盗刷风险。但只要通知开卡银行,关闭“双免”功能,就不会再被盗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