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法定加班工资,这个春节不少企业还给留下来就地过年坚守岗位的员工提供了部分额外的加班奖励。不过记者2月19日获悉,有骑手公开发声质疑平台临时提高骑手单量,变相降低了加班奖励。对此,饿了么方面回应称,年后返岗开工后外卖单量开始回升,故单量要求较春节假期有所升高,并非恶意降低奖励。

  近日饿了么骑手余先生爆料称,饿了么在春节每单补贴之外还推出了额外年终激励,一共分为7期,每期持续7天。“前5期的每期单量普遍都是200多单,然而第6期的单量却一下涨到了360单。”余先生称:“这个数字我认为涨得太多了,估计过半骑手都可能完不成。”

  那么这究竟是不是平台恶意提高骑手单量,变相降低额外的加班奖励呢?平台提高单量的理由又是什么?

  对此饿了么方面回应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称,受到年节等多种因素影响,平台的日均单量原本就不同,年后订单量开始快速恢复,后面几天的骑手单量也会随之提升。此外,这一活动设置的单量原本就是浮动而非固定的。

  据介绍,骑手累计完成大于3期即可获得奖励,完成周期越多奖励越多,7个周期全部完成的能拿到最高奖励。也就是说,并非所有骑手都能拿到统一的最高奖励。

  “以北京地区为例,骑手完成5期可拿到3400元,6期能拿到5250元,7期能拿到全部8200元最高奖励。”饿了么相关负责人说。

  对于出现争议的第6期活动,饿了么方面解释,节前和节日期间单量较低,但随着假期结束和工作日的到来,平台单量回升明显,后续的单量也随之提升。

  “我们会根据实际业务情况评估每期活动方案。目前对于骑手反馈的信息,我们正在进行调整,也会根据平台单量情况优化下期活动的标准。”饿了么这位负责人称。

  不过记者也注意到,争议产生的根源依然在于信息不透明。真正掌握大数据的还是平台,如果在奖励政策推出之初适当公布每期预计单量区间,无疑也能避免矛盾的产生,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原题为《临时加日单量=变相降过年奖励?饿了么称因节后订单回升》)、

  相关阅读:

  2月19日下午,针对骑手春节奖励的争议,饿了再次回应称:确实在一些城市和商圈的单量预估出现偏差,导致第六期(2月15日—21日)在进行中,这些区域目标偏高。在此我们真诚向骑士朋友们致歉。

  

饿了么被指变相降低骑手过年奖励,官方回应

 

  以下为回应全文:

  关于骑士过年奖励的说明

  饿了么推行的针对众包优选骑士过年奖励,是春节补贴之外的额外年终激励。初衷是保证春节供应,也让骑士能多挣钱。

  奖励期从1月11日开始至2月28日结束,一共分为七期,每期七天,每期有固定的送单量任务。骑士累计完成大于三期送单量,则可获得奖励。完成期数越多激励越高。并非网上所说某一期完不成则没有奖励。

  我们确实在一些城市和商圈的单量预估出现偏差,导致第六期(2月15日—21日)在进行中,这些区域目标偏高。在此我们真诚向骑士朋友们致歉。

  我们已经采取两项行动:

 

  2月21日第六期结束后,我们会整理出全国所有的订单有偏差的区域名单,额外增加补偿活动,并公布给骑士。我们还会优化最后一期活动的单量设计,让更多骑士得到奖励。

原标题:推广信用承诺制度,完善信息披露机制 国家邮政局将整顿刷单等行为

  本报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李心萍)明明没有购物,却意外收到包裹,还要自己付邮费。打开包裹后,里面多是质次价廉的物品……针对快递领域存在的此类非法行为,国家邮政局有关负责人在14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将加快推广信用承诺制度,完善失信行为信息披露机制,对刷单、贩卖快递盲盒等进行清理整顿。同时,加强对快递数据收集、管理、使用的监管,严肃查处泄露用户信息等违法行为,为消费者营造安全平稳畅通的寄递环境。

  据介绍,物流刷单,是指物流公司内部人员协助不法商家寄送空包件或提供不真实物流信息,从而提高商家成交量、信用等级的行为。快递盲盒,则是指不法分子通过不同渠道获取客户个人信息,大面积发货,再利用到付款项和实际货品价格差获利的行为。2020年11月底,上海警方打掉了一个专门操持快递盲盒的团伙。经查,该团伙通过“货到付款快递”的方式,将成本10多元的毛衣卖到了198元。2020年9月至11月,该团伙共发出快递7万余件,签收4000余件,非法获利40余万元。

  有关专家提醒消费者,对于来路不明的到付快递,签收时务必提高警惕,尽量当场验货,非自己购买的商品应当拒绝签收。

  发布会上,国家邮政局还介绍了2021年邮政快递业重点推进的民生实事。其中提到,要进一步提升末端投递服务水平,到2021年底,智能快递箱投递率要达到10%以上、快递公共服务站数量达到11.5万个。国家邮政局将试点施行末端公共服务站服务规范,制定智能快件箱服务指引,加强末端服务行业自律;支持末端服务设施多元发展,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加快推进智能快件箱(信包箱)、快递公共服务站等末端设施建设。

  12月23日,美国当地时间周二,亚马逊宣布将推迟向第三方卖家增收储存和快递费用的计划,直到2021年6月份。此前,许多卖家对与亚马逊做生意成本上升感到愤怒。

  亚马逊零售部门即将离任的首席执行官杰夫·威尔克(Jeff Wilke)在发给商家的贴文中指出,其他物流公司已经宣布提高费用。他写道:“在正常情况下,我们也会这么做。但今年不是正常的年份,我们已经决定推迟费用上调计划,继续由我们代替第三方卖家承担额外的成本。”

  亚马逊鼓励许多第三方卖家使用该公司的Fulfment by Amazon服务,该服务包括产品储存、包装以及发货到客户家中。亚马逊表示,其配送网络和服务的扩张对卖家有利,因为他们可以更容易地接触到更多客户。

  但第三方卖家向美国和欧盟监管机构抱怨称,他们与这家全球最大在线零售商完全是从属关系。除了付钱给亚马逊处理发货业务外,许多卖家还觉得有必要购买广告,以使他们的产品在亚马逊网站上脱颖而出。去年有报道称,总成本有时可以占到每笔交易的40%。

  亚马逊通常会在12月份宣布调整收费,并于次年初生效。在过去四年中的每一年,这都意味着许多使用亚马逊仓储和发货服务的卖家成本都会增加。亚马逊发言人说,该公司偶尔也会降低某些服务的费用。

  2020年初,亚马逊将最常见商品的运费上调2.9%至6.1%。亚马逊仓库中存放物品的月费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会攀升8.7%。目前收费调整计划将持续到明年6月1日,适用于美国、欧洲和日本的第三方卖家。

  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PS)和联邦快递公司(FedEx)都宣布,2021年包裹递送总费率将上调4.9%,与之前的上调幅度一致。最重要的是,随着疫情引发的住宅快递激增持续到2021年,两家快递公司都计划从1月中旬开始对某些包裹类别无限期征收附加费。

  随着市场转向更多住宅送货而不是商业送货,快递员们希望商家上调费用来弥补损失。商业送货更有利可图,因为商业客户往往聚集在一起,快递员可以在每个停靠站发送更多包裹。

 

  亚马逊的威尔克表示,该公司将在春季分享更多关于上调费用计划的细节。他说:“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们希望在疫苗分发期间继续为人们提供稳定支持,因为这个冬天很可能仍然是个具有挑战性的季节。”

  过去六天里,平均每天都有超过100万人通过美国机场安检,这将使圣诞节前一周成为自疫情开始以来最繁忙的一周,而这正值美国的新冠肺炎病例、住院和死亡人数都处于最高水平之际。

  根据美国交通安全管理局(TSA)的数据,自上周五(12月18日)以来,超过630万美国人通过了机场安检。周三当天有120万人通过安检,成为自疫情爆发以来美国机场最繁忙的一天。

  和感恩节假期一样,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强烈建议不要在圣诞假期出行。卫生专家多次警告称,冬季的几个月可能是灾难性的,美国已经打破了自己在住院、死亡和新增病例方面的糟糕记录。

 

  周三,美国报告了3411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是疫情爆发以来死亡人数第二多的一天。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周一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韩国汽车产量同比减少6.3%,至32.4472万辆。出口量同比下降10.2%,至19.0657万辆。

  其中,起亚汽车产量减少4505辆,韩国通用减少1.5631万辆,在整体降幅中占比超过92%。

  与此同时,受新冠疫情在欧洲、中东等主要国家持续蔓延的影响,11月韩国汽车出口量同比减少10.2%,至19.0657万辆。韩国汽车出口从4月起连续5个月出现两位数降幅,9月转负为正,10月再现两位数降幅。

  受新车上市和特别消费税优惠政策即将结束的影响,11月韩国本土市场汽车销售同比增长5.8%,至17.1228万辆,其中韩产车同比增5.8%,销量14.2158万辆,进口车增5.6%,销量2.907万辆。环保车销量2.8218万辆,创单月新高。本土整体销量中,环保车销量占比从去年11月的8.7%增至今年11月的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