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上午消息,到今天为止,苹果公司已经举办了四场线上发布会,并在春季时候官网更新了iPhone SE二代,但…… 还没完,该公司今年可能还会再发布一款产品:传说中的AirPods Studio耳机。

  外媒MacRumors的消息称,苹果本周的内部备忘录中告知服务提供商,计划在太平洋标准时间 (PST)12月8日星期二会对AppleCare维修服务做一些更改。根据备忘录,苹果特别建议技术人员为新产品的SKU(销售属性),以及更新后的产品描述,产品价格等做准备。

  苹果在之前的几款产品发布之前发布了几乎相同的备忘录。例如,在今年宣布举行iPhone 12活动后不久,苹果建议技术人员在10月13日上午10点(即活动开始时候)准备与AppleCare相关的相同更改。

  按时间来看,苹果不太可能在今年举办另一场活动,但通过官网来更新产品是有可能的。

  上个月,经常爆料的Twitter用户“ L0vetodream”在推特上发布了“ Apple的圣诞节惊喜”,但仍不确定下周二将宣布哪种产品,我们比较倾向于是AirPods Studio。

  当然也有人认为,苹果的追踪器配件AirTag,以及带有游戏手柄的新Apple TV也可能会出现。

  近日,弘阳地产(2.87, 0.02, 0.70%)(01996.HK)发布了10月业绩报告。2020年1–10月,弘阳地产实现累计合约销售金额为645亿元,同比增长30.3%,完成全年销售目标的86%。

  从中房网监测的42家房企销售情况来看,弘阳地产的全年销售目标完成率排名第11位,超过了阳光城、宝龙等房企。

  三条红线之下,房企业绩普遍增长乏力。业绩增速排在前列的弘阳,这背后是“双轮双翼”战略模式助力,以及长期深耕长三角奠定的优良基础。

  稳步前行,前十月销售业绩同比增长30.3%

  弘阳的变化是多方面,而地产主业的业绩增长无疑是最直观的。

  2017年至2019年,弘阳地产合约销售额分别为256.9亿元、473.4亿元、651.5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21亿元、14.12亿元、14.68亿元。

  尽管今年受疫情影响,在深耕长三角的优良基础上,弘阳地产依然交出了一份“提质增效”的成绩。2020年1–10月,弘阳地产实现累计合约销售金额为645亿元,同比增长30.3%,完成全年销售目标的86%;累计销售面积为452.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23%,平均销售价格为每平方米14264元。

  得益于公司持续稳健的业绩增长,弘阳地产在资本市场的认可度也在逐步提升。除了多家评级机构均对弘阳地产的发展给出了展望稳定的评级。10月19日,恒生指数(26456.68, -438.00, -1.63%)公司新推出了四项新指数。其中,弘阳地产获纳入恒生小型股(可投资)指数,投资价值再获资本市场认可。

  目前,弘阳地产形成了时光系、昕悦系、宸晖系、弘著系 4 大主力产品线,覆盖 9 大系统 12 项产品价值点,满足全生命周期的客户需求,先后获得了 IPA 国际地产大奖、REARD全球地产设计大奖、法国双面神设计大奖、亚太室内设计大奖、地产设计行业内权威专业奖项-金盘奖等众多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奖项。

  核心竞争力:双轮驱动,双上市平台

  弘阳近几年变化很大,尤其是上市后,这是不少业内对这家新晋行业50强的一致看法。

  弘阳的2个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一个是以商业+房地产双轮驱动,房地产为商业引流赋能,商业为房地产溢价率赋能。双轮驱动共同提升区域价值,重塑城市中心。截至目前为止,弘阳商业累计持有逾五百万方商业管理面积,年销售额超百亿,年客流人次超两亿。

  二是有着房地产+物业的双上市平台,弘阳地产、弘阳服务(5.05, 0.03,0.60%)都早已在香港主板上市。今年7月份上市的弘阳服务,IPO仅用了106天,造就了近日同行业在港上市的最快纪录。今年上半年度,弘阳服务在管总面积1872万平方米,合同建筑面积达到3101万平方米,总共服务项目187个,盈利大幅度升高,完成总收入3.23亿元,同比增长60.4%;纯利润(不含上市费用)3739万元,同比增长64.6%。现阶段弘阳服务在全国各地顾客满意度排行中位列第六位。

  在夯实基础物业管理服务的同时,弘阳服务不断加快社区增值服务和非业主增值服务两大业务的发展步伐,呈现出三条业务主线齐头并进的良好增长态势。

  今年上半年度,弘阳集团升级战略为“做透大江苏,深耕都市圈,做强中心城”。在“双轮双翼”战略的全脉贯通下,弘阳集团将继续以机制进一步引领产品力与服务力升级,加速全国各地化合理布局的步伐。

 

  随着业绩的高速提高,弘阳集团的品牌价值也逐渐飙升。截止2019年底,弘阳集团总资产逾千亿元,现阶段已布局全国各地近60个城市,成为超65万业主的共同选择。今年,我国房地产企业品牌价值TOP48、今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64位,中国企业500强第226位,较去年均有着显著提升。

  日本30多家大公司组成的一个联盟周四宣布,将于明年开始试验发行一种通用的私人数字货币。此前,日本央行最近宣布了尝试发行数字日元的计划,突显出人们日益认识到日本需要赶上全球金融技术的快速进步。

  该联盟的成员包括日本最大三家银行——三菱日联、瑞穗和三井住友(6.1, -0.11, -1.77%),以及一些经纪公司、电信公司、公用事业公司和零售商。他们将进行实验,以发行一种数字货币,使用一个共同的结算平台。

  日本央行前付款和结算系统部门负责人Hiromi Yamaoka担任该团体的主席,他说:“日本有很多数字平台、但没有一个大到足以击败现金支付。”“我们不想再创建一个筒仓式平台。 我们想做的是创建一个框架,使各种平台相互兼容。”

  他说,在此次实验中,私人银行将负责发行数字货币,尽管不排除其他实体发行数字日元的可能性。

  日本是全球使用现金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无现金支付仅占其结算总额的20%,远低于美国的45%和中国的70%。

  日本当局一直热衷于促进无现金交易以提高生产率,但进展缓慢的部分原因是数字支付带来的不便。

 

  在日本,各种数字平台相互竞争,相互不兼容,而不像在中国那样,由少数几个大型平台主导着市场。

  原标题:今年前10月消费扶贫销售规模超3300亿元

  来源:经济日报

  本报北京11月25日讯 记者顾阳报道:“目前,消费扶贫的政策体系逐步完善,消费扶贫的方式不断创新、效果持续扩大,全社会参与消费扶贫的氛围已初步形成。”在国新办11月2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郭兰峰说。

  据介绍,2018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起草并报请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实施了《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制定出台《消费扶贫工作成效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0年)》和《消费扶贫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2020年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为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工作提供了指引。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各自实际,围绕打通消费、流通、生产各环节制约“瓶颈”,累计出台了近100个配套文件,构建了消费扶贫“1+N”的政策体系。

  针对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的差异,以及销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各方面加强渠道创新、强化协调服务,定向采购、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新模式不断涌现,推动消费扶贫规模快速增长。据初步统计,从2019年初至今,累计直接采购或帮助销售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6.750, 0.04, 0.60%)近5000亿元。其中,2019年为1600多亿元,今年前10个月超过3300亿元,是2019年全年规模的两倍。

  湖北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基地,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湖北农产品一度出现严重的滞销和卖难问题。湖北省发展改革委主任程用文表示,在中央部门、电商平台及媒体助力下,湖北消费扶贫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全省农林牧渔总产值由一季度当季负增长30.8%,回升到三季度当季增长5.7%。

  “消费扶贫的重要性不仅仅是把贫困群众的产品卖给了市场,更重要的是贫困地区群众能够慢慢地接触到市场,更多地进入市场。”郭兰峰表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消费扶贫已形成“人人皆可为、人人皆愿为、人人皆能为”的全社会参与格局。

  消费扶贫一头连着贫困地区的菜园子,一头连着市民的菜篮子、米袋子和果盘子。“在上海,消费扶贫既是对口帮扶,又是区域合作,还是民生工程,更是社会动员。”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负责人陈晓云说,上海通过激活需求侧、改造生产链、打通流通链、提升价值链等举措,有效解决了消费扶贫中“买”“供”“畅”“效”的问题。

  在回答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问题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司司长童章舜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正会同有关部门对“十三五”期间消费扶贫政策措施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在此基础上,将研究提出“十四五”期间相关帮扶政策优化升级的具体建议,使消费帮扶成为“十四五”时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举措。

  童章舜表示,“十四五”期间,消费扶贫要进一步实现三个“聚焦”,即聚焦脱贫攻坚成果任务比较重的地区,聚焦农村的低收入人口,聚焦乡村振兴重点的扶持县,坚持市场化导向,更加注重尊重消费者的意愿和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加快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同时,将推动消费扶贫向乡村振兴战略常态化政策方向、向消费端倒逼产业链调整方向、向区域性主导产业方向、向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化驱动方向、向规范化有序化参与方向提档升级。

 

  消费扶贫的作用还在持续显现。据统计,2019年全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经营净收入为4163元,比上年增长7.1%,增速加快2.7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即便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贫困地区的农村居民经营净收入也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9%,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

  日本30多家大公司组成的一个联盟周四宣布,将于明年开始试验发行一种通用的私人数字货币。此前,日本央行最近宣布了尝试发行数字日元的计划,突显出人们日益认识到日本需要赶上全球金融技术的快速进步。

  该联盟的成员包括日本最大三家银行——三菱日联、瑞穗和三井住友(6.1, -0.11, -1.77%),以及一些经纪公司、电信公司、公用事业公司和零售商。他们将进行实验,以发行一种数字货币,使用一个共同的结算平台。

  日本央行前付款和结算系统部门负责人Hiromi Yamaoka担任该团体的主席,他说:“日本有很多数字平台、但没有一个大到足以击败现金支付。”“我们不想再创建一个筒仓式平台。 我们想做的是创建一个框架,使各种平台相互兼容。”

  他说,在此次实验中,私人银行将负责发行数字货币,尽管不排除其他实体发行数字日元的可能性。

  日本是全球使用现金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无现金支付仅占其结算总额的20%,远低于美国的45%和中国的70%。

  日本当局一直热衷于促进无现金交易以提高生产率,但进展缓慢的部分原因是数字支付带来的不便。

 

  在日本,各种数字平台相互竞争,相互不兼容,而不像在中国那样,由少数几个大型平台主导着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