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邹沅铮

  商超、便利店、电商、网购,在消费方式如此多元的当下,有多少消费者愿意付会员费走进一家商店?

  作为付费会员制模式的老牌零售商,沃尔玛旗下的山姆会员商店给出了它的答案。沃尔玛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朱晓静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山姆会员商店目前在中国有29家门店,预计截止到2022年底,将会有40-45家开业及在建门店。

  据了解,山姆会员商店的目标客户群体是中高端收入的家庭。山姆会员店业务总裁及沃尔玛中国副首席执行官文安德称,山姆的考核指标是以会籍为主,即如何取得有质量的会籍增长以及会员的续卡率,一般来讲,后者比前者的难度要大很多。

  那么为什么在今年这样一个伴随着疫情的特殊年份里,消费力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的情况下,山姆依然选择了继续大力扩张门店业务的策略?

  “疫情后,会员行为最明显的改变,就是更加担心食品安全和品质,”文安德解释道,正是因为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山姆以此得到了更多的信任。与此同时,山姆较为宽敞的购物空间的设计,也满足了疫情期间消费者对于保持一定社交距离的环境要求。

  山姆会员商店中国首席采购官张青补充道,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在山姆可以品尝到食物,“由于不同的人口味的差异,许多会员会通过试吃体验来决定是否购买商品,这是线上渠道没有办法完美呈现的。”

  张青透露,疫情之下,山姆不仅没有流失会员,反而新加入的会员更多了,增速最快的时候也正是疫情较为严重的时候。

  文安德称,山姆现有300万会员,而他预计潜在会员达到7000万。疫情带来的另一个变化就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线上购物,因此,山姆也拓展了全渠道。

  今年以来,推出了覆盖全国门店的一小时“极速达”服务。张青认为,除了门店拓展以外,线上业务会是山姆未来很大的机会增长点,“事实上,电商的筹备从八年前就已经开始了,随着现在机会的到来,我们看到了它的成果。”

  尽管山姆强调品质,声称由于选择极大简化地板和货架的装饰以及不做促销等行为,以此提高商品性价比,但是在当下,消费品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网红商品层出不穷,山姆仍然面临着冲击和挑战。

  为了凸显商品差异化,山姆开发自有品牌。据了解,目前山姆一共有700多个自有品牌Member’s Mark商品,自有品牌的销售占比为30%,这个比例还在不断的上涨中。此外,山姆今年完成了250个自有商品的升级,在品质、包装和价格上做出了优化,并预计将在明年年底前完成对所有Member’s Mark商品的升级。

  然而,即使山姆进入中国已有24年,仍需面对强势的竞争对手。

  去年8月,同样来自美国的Costco首次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第一家店落户上海,随后宣布接下来将会在苏州、杭州、深圳等城市开店。虽然Costco进入中国的步伐晚了点,但布局的速度较快。

  与此同时,Costco在中国市场的电商经验丝毫不输山姆。事实上,在投建实体店之前,Costco已于2014年以电商为跳板进入了中国。其在天猫国际开设了旗舰店,主要售卖自有品牌Kirkland sgnature的食品和保健品,并通过保税区备货再发给消费者。2017年9月,Costco天猫官方旗舰店也已上线,目前已有食品、家电、服饰、生活用品、母婴等品类售卖。

  除了外资企业之外,国产品牌也不甘落后,今年下半年,盒马首家仓储式会员店也在上海开业。

  如此相比,山姆近些年的步伐显得相对较慢,不知这一次的提速扩张,是否与竞争对手的发力有关。

 

  对此,文安德没有正面回应,他表示不会评价竞争对手的策略。但究竟是会正面迎战还是暗暗较劲,时间和市场会给出答案。

  (原标题:泡泡玛特拟12月11日在香港挂牌上市)

  财联社11月30日讯,泡泡玛特拟以每股31.5-38.5港元在香港发行股票,寻求通过IPO筹集至多6.74亿美元;预计将在12月11日挂牌上市。

  回顾

  泡泡玛特通过港交所聆讯 半年营收8.17亿

  财联社11月22日讯,11月22日晚间,港交所文件显示,泡泡玛特已通过港交所聆讯,并披露聆讯后资料集。摩根士丹利、中信证券为联席保荐人。截至2020年6月30日,泡泡玛特收入8.17亿元,毛利5.33亿元,经营利润2.08亿元,期内利润1.41亿元。

  相关阅读:

  泡泡玛特创始人:潮玩行业处于成长期 底层逻辑是制造快乐

  澎湃新闻记者 揭书宜

  “疫情并没有影响我们线下开店速度,我们反而加快了速度。”11月7日,泡泡玛特创始人、CEO王宁在上海举办的首届潮流玩具产业论坛上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内的媒体群访时透露。

  2020年6月1日,也就是儿童节这一天,有“盲盒第一股”之称的泡泡玛特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2019年,盲盒带领大众进入潮玩领域。而网红盲盒品牌泡泡玛特则是一家已经成立十年的公司了。2019年,泡泡玛特在中国潮流玩具零售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8.5%。

  招股书显示,目前泡泡玛特产品的销售渠道有五种。分别为零售店、线上渠道、机器人商店、批发和展会。据知情人士透露,泡泡玛特有望在今年年底上市。

  尽管近几年来泡泡玛特的营收和净利润一直在翻倍,王宁认为潮玩市场还是个很小的市场。

  泡泡玛特创始人、CEO王宁

  “对我个人来说,线下可能还是最重要的战场。我们现在潮玩的这个市场还太小,只是热闹,但还处于成长期,是小众文化很早期的阶段,并没有真的成为特别大体量的行业。也许再过几年,等潮玩更加日常、等到所有人家里都开始摆潮玩了,等潮玩真正变成时代文化特点的时候,潮玩会变成很大的市场。”王宁说道。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中国潮流玩具零售市场处于早期阶段,并在快速增长,由2015年的63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20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4.6%。

  潮玩行业的热度吸引了各类公司的入局,包括一些拥有IP的公司和一些小的工作室。面对众多的入局者,王宁清晰地认识到,潮玩行业作为实体行业,是有时间门槛的。

  “很多人可能只是感觉到潮玩行业很热,就想参与一下,但是我们这个行业毕竟还是一个实体行业,把玩具做出来比我们当初想象得复杂得多,开发周期还是要5-8个月时间,像做APP一样,这个行业有一个硬时间的门槛,时间跨度很大。”

  与此同时,潮玩更新迭代的速度还需要与受众逐渐提升的审美“赛跑”。

  王宁举了个例子:“潮玩这个行业很像当年的网络大电影行业。早期的时候,一些团队拍不起昂贵的院线电影,花几十万比较低的成本拍一部“网大”,获得平台的支持和流量,但是当N个人都参与投拍的时候,导演、演员是稀缺的,这个行业瞬间就乱作一团,更可怕的是观众审美也会被快速提高。以前做个简单的特效大家都买单,但是现在花很多钱做的东西大家也觉得不好,因为消费者的审美快速提高了。”

  谈及行业竞争的重点,王宁表示,泡泡玛特希望成为更平台化的公司。

  “泡泡玛特希望变成一个相对平台的东西,我们并没有只做一个IP。每个IP也许有它的生命周期,像明星一样。我们作为一个平台方它可以承载的宽度更大一些,如果变成一个基础设施,就很容易发现每个IP的闪光点,把它放大。”

  王宁进一步解释道:“因为我们做了展会这个平台,发现大家都喜欢一个新的设计师的小东西,但是因为是在我们这个平台上被发现的,我们就用现有平台再将其放大,也许就是一个新的流行。”

  此外,王宁还提到了“开放的态度”。“我们今年和迪士尼建立了合作,但是并没有和迪士尼成为竞争关系,而是合作关系。泡泡玛特和所有的IP合作方都是合作关系,就像这个展会,泡泡玛特是主办方,投入很多,很多友商也都来了。我们是以相对开放的态度,希望整个潮玩行业发展起来。”

  泡泡玛特曾在招股书中强调:“IP是我们的业务核心。”招股书显示,目前泡泡玛特一共运营了85个IP,包括12个自有IP、22个独家IP以及51个非独家IP。2017年,自有IP“Molly”为泡泡玛特带来的收益占所有IP收益的89.4%,在2018年占62.9%。此后,随着更多IP的出现,Molly在2019年为泡泡玛特贡献的收益下降到32.9%。

  此前王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泡泡玛特是国内最像迪士尼的一家企业。在11月7日的论坛上,王宁提出要“做中国的泡泡玛特”。

  谈及泡泡玛特与迪士尼的相同与不同,王宁分享道:“相同点,底层逻辑都是做‘快乐’的,我们都希望诞生伟大的IP。不一样的是,媒介不一样,塑造IP的路径不一样。迪士尼是通过电影孵化IP,我们通过玩具孵化IP。”

  至于泡泡玛特要做“中国的泡泡玛特”的原因,王宁解释道:“美国当年有时间又有内容,孵化出了漫威;日本在同样情况下孵化出了很多二次元作品,中国这一代年轻人可能没有时间看一遍《火影忍者》了,这让中国反而成了潮流玩具IP养成最好的沃土。因为中国市场足够庞大,我们可以利用中国巨大的市场和成熟的制造业,把很多海外没有挖掘出来的艺术家挖掘出来,再输出到全世界,这就是不一样的路径,这就是我们探讨的中国模式。”

  在首届潮流玩具产业论坛活动现场,泡泡玛特联合天猫新品创新中心发布了《潮流玩具行业发展趋势白皮书》。白皮书显示,线下市场是潮玩市场核心领域,线上市场则为品类提供第二个发力阵地。

 

  2019年线上市场占比约2成,预计2024年规模翻倍。精致妈妈、新锐白领、GenZ是潮玩盲盒的三大核心消费人群,其消费动机分别为悦己减压、治愈陪伴、个性圈层。

  中国软件国际(8.08, 0.83, 11.45%)(00354)午后涨幅扩大逾10%,以8.02港元刷新历史新高,截至13时33分,涨9.66%,报价7.95港元,成交额4.13亿。

  公司早间发布公告称,旗下解放号鸿联联创营日前进驻苏州高铁新城,公司将围绕苏州市大力发展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实际需求,落户“中软国际(苏州)鸿联车联网联创中心”,打造车联网产业使能、释能、赋能平台,拉通华为创新生态,汇聚产业发展要素,加速苏州市省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助力江苏省率先形成完整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实现与长三角车联网的合作互通、共生共荣。

 

  据公告披露,智能网联被认为是未来汽车产业竞争的焦点,高度安全和稳定的软硬件集成系统是未来汽车的核心,更多的产业资源正在向软件开发倾斜,从远程信息处理系统到智能驾驶,软件将完整反映汽车製造的全生命周期,这为软件赋能智能网联汽车创造了巨大空间,开启了软件定义汽车的新时代。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快来新浪众测,体验各领域最前沿、最有趣、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明年iPad Pro的两大关键词:5G和mini-LED  新浪数码讯 11月27日上午消息,关注电子产业链消息的媒体DigiTimes近日报道称,传闻苹果将于明年发布的高端iPad Pro机型,将支持5G毫米波技术(mmWave)。

  种种传闻表明,苹果公司计划在明年发布采用mini-LED显示屏的高端12.9英寸‌iPad Pro‌,并可能还会推出11英寸的版本,但除此以外的其他细节不太多。

  mini-LED、Micro LED显示屏与现有的LCD与OLED两大显示技术相比,具有更省电、更薄型化等优势,苹果一直非常重视相关技术的研发布局,相关专利储备已久,早在2014年,他们就在中国台湾省设立过实验室。

  我们相信,显示屏将是苹果公司自己把控的另一个电子产品关键部件,就像之前的芯片一样。 关注苹果公司产品的苹果分析师郭明池(Ming-Chi Kuo)表示,iPad Pro的mini-LED屏幕,将于2021年上半年投入生产。

  另外,根据今天的报道,苹果成功开发了自己的毫米波封装天线模块(简称AiP),用于明年的iPhone产品阵容(目前是第三方为苹果设计生产),这也增加了苹果iPad产品将从中受益的可能性。

  消息人士称,AiP模块设计和开发的自给自足也意味着,将于2021年发布的苹果下一代高端‌iPad‌产品可能支持毫米波技术。尽管未经证实,但由于5G是具有较高生产成本的功能,因此几乎可以肯定首先采用的将是iPad‌ Pro系列产品。

  毫米波是波长约在1毫米~10毫米之间的电磁波,目前同于5G相关技术,可保证在短距离内实现超快速度,使其最适合密集城市地区。相比之下,5G技术的另一个分支sub-6GHz的虽然在技术指标上比mmWave慢,但是信号传播得更远。

  目前,美国的iPhone 12型号仅支持mmWave,而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则采用Sub-6GHz进行前期建设,也是出于覆盖面和成本的考虑。

 

  根据DigiTimes的消息,苹果对AiP模块开发的最新推动力表明,苹果向内部开发RF前端(RF-FEM)模块迈进了一步,其最终目标是自研5G调制解调器。

  据外媒最新报道称,苹果计划明年初发布一款搭载mini-LED屏幕的 iPad Pro,同时,苹果计划明年下半年发布首款搭载OLED屏幕的iPad Pro。

  据悉,三星和LG正在为iPad Pro开发OLED屏幕。汇总目前的传言看,全新12.9英寸iPad Pro会在明年3月发布,并使用mini-LED背光技术。目前,iPad Pro是否会配备OLED或者 mini-LED ,整个路线图还不清楚。

  mini-LED和OLED与传统LCD相比,有很多优势,比如更高的亮度、更好的对比度以及更低的能耗等。苹果已经在iPhone和Apple Watch上全面采用OLED屏幕。

  全新mini LED屏幕iPad Pro将搭载A14X芯片,同时内置高通的骁龙X55调制解调器,支持mmWave毫米波和sub-6GHz,同时将换上于5nm制造工艺的A14X处理器,同时还有至少6GB的内存。

  有消息人士透露,苹果正在探索使用1万颗LED的mini LED显示屏,每颗低于200微米。因为有更多的LED和更多的调光区,mini LED显示屏可以提供更深或更暗的黑色、更高的亮度,更丰富的色彩,以及更大的对比度。

 

  另外,郭明錤还透露,AirPods 3的外观跟上代基本没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