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苹果印度工厂大暴乱!近2000人打砸抢烧,员工称工资每月最低44元.....)

  中国基金报 泰勒

  苹果为了应对国际紧张形势和新冠病毒危机造成的干扰,计划将iPhone等产品部分产能转出中国。

  但没想到,苹果公司在印度设厂的道路,一下子遇到这么大的挫折。代工厂被砸了!

  在印度iPhone工厂遭员工暴力打砸

  据《印度时报》报道,当地时间12日,印度班加罗尔附近,由台湾科技企业纬创资通公司开设的iPhone生产工厂发生暴力事件。该工厂近2000名当地员工,大部分参与了对公司的破坏。

  报道称,员工们大肆打砸公司内的办公设施、组装部门等,甚至试图放火焚烧车辆,现场一片狼藉。

  据印媒India TV、《印度时报》报道,12日晚间,在印度卡纳塔克邦的讷尔萨布尔工业园区,将近2000名员工上完晚班准备离开纬创资通的iPhone工厂之际,许多人开始制造暴力事件。

  印媒提供的现场视频显示,这些员工在整个工厂区间内大肆破坏,砸毁多扇门窗、破坏工厂设备、袭击高管办公室,甚至纵火焚烧厂内车辆。随处可见的玻璃碎渣、侧翻的车辆、损坏的设施……现场一片狼藉。

  据报道,尽管纬创资通尚未就此次暴力事件发表评论,但消息人士告诉《印度时报》,员工骚乱是由工资汇款问题引发的。消息人士说,员工对公司没有按照入职承诺的那样支付工资款项感到相当愤怒。

  因为薪资问题?

  按照《印度时报》的报道,参与这起打砸事件的,正是纬创公司的印度员工——目前纬创公司大约有2000名员工,他们中的大多数参与了这次事件。

  报道称,周六这些员工完成他们的夜班交接之后,开始进行打砸。

  从一个现场拍摄的视频来看,这些打砸人员砸坏了工厂的门窗、家具、玻璃和物品,破坏管理人员的办公室,并且将汽车推倒并试图焚烧……现场人员边叫嚣边破坏,整个场景一片狼藉。

  那么,这些人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根据《印度时报》援引知情人士的说法,这些员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的工资问题——具体来说,由于公司未能支付当初入职时承诺的金额,导致他们很生气,从而引发此举。

  按照一位员工向《印度时报》的控诉,一名工程毕业生的许诺工资是21000卢比(约合人民币1864元),但结果却能拿到16000卢比(约合人民币1420元),而最近几个月又减少到12000卢比(约合人民币1065元)。

  该员工还表示,如果是非工程毕业生,则他(她)的月工资已经减少到8000卢比(约合人民币710元),承诺的工资数目持续下降,让人非常沮丧。

  更甚者,该员工宣称,在周五晚上,员工在讨论公司问题时,有人宣称他们的银行账户只收到了抵达500卢比(约合人民币44元)的工资。

  最终,群情激愤在周六上午转化为暴力行为。

  纬创公司:并非员工暴动,而是犯罪行为

  不过,对于《印度时报》的报道,纬创公司有不同的说法。

  纬创资通当天紧急回应称,这起事件并非罢工事件而是犯罪,闹事者也并非员工。据台湾《经济日报》、“ETtoday新闻云”12日报道,纬创资通台北办公室一名代表通过电话称,这起事件是外部人士引起,他们从外面冲入最新厂房。此事目前是刑事案件,警方正在进行调查。

  这名代表也指出,尽管部分办公室设备遭到破坏,但主要生产线及仓库没有受损,影响有限。

  纬创资通的这家iPhone代工厂,设立在印度卡纳塔克邦的讷尔萨布尔工业园区,占地约43英亩(约合17.4万平方米),距印度大城班加罗尔约60公里。这家工厂主要被用于生产苹果智能手机iPhone SE、物联网(IOT)产品和生物技术设备。

  据印媒报道,纬创资通今年曾计划对此投资约29亿卢比(约合人民币2.57亿元),并承诺为超过1万人提供就业机会。正因如此,该公司从印度地方政府中获得了43英亩土地。

  不过在今年疫情期间,纬创资通曾一度关闭其印度工厂的生产线。据彭博社3月报道,印度政府下令实施全国性的疫情封锁政策后,苹果产品代工制造商纬创资通和富士康均关闭了在印度的智能手机制造工厂。

  苹果将部分产能转移到印度

  据媒体援引ETTelecom 11月20日报道,近日印度电子与信息技术部部长普拉萨德(Ravi Shankar Prasad)表示,目前苹果已经大举进入印度。他透露,即使在疫情期间,苹果也有“9家供应链合作伙伴从中国转移到了印度”。

  报道指出,令印度感到“骄傲”的是,如今全球制造业正在寻找新的落脚点,而鉴于该国手机制造业的加速发展,全球已有22家手机制造商、40家电子元件制造商向印度申请成立新部门或扩建现有工厂。

  据媒体此前报道,普拉萨德于当地时间8月1日表示,上述22家手机制造商已经承诺在未来五年里,向印度投资1100亿卢比(约合人民币97.4亿元)设厂。

  随着印度手机市场发展,印度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市场,然而iPhone由于售价较高,iPhone销量仅占该国智能手机总销量的1%,远低于其他主流手机品牌。为了更好地争夺市场,苹果选择提高在印度本土iPhone的产量,免去iPhone高额的进口税,从而降低iPhone在印度的售价。

  目前,苹果另一家供应商纬创公司,位于印度南部科技中心班加罗尔(Bengaluru)的工厂已经开始为苹果公司组装多款iPhone机型。同时,纬创公司,还在新建一家工厂用以生产更多的苹果设备。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印度并不能生产最先进的iPhone和iPad,因为当地工人的技术水平达不到,因此印度只能生产老款的苹果产品。

 

  回归到苹果转移生产线至印度的问题上,有分析认为,实际上苹果想要离开中国工厂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中国厂家可以在一天之内生产多达60万台iPhone,此外中国供应商还占据着苹果所有供应商的的50%左右。

  (原标题:京东健康港交所挂牌,刘强东身价超1550亿元)

  12月8日,京东健康正式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交易,发行价为70.58港元,股票交易代码为“6618”。首日上市高开40.48%报99.15港元,总市值超3100亿港元。

  京东健康也是京东系今年以来第二家上市公司。6月18日,京东正式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交易,发行价为226港元,股票交易代码为“9618”。

  11月26日,京东健康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港交所发布全球发售公告。公告显示,京东健康将在全球发售的股份数为3.819亿股,最高发售价为最高发售价为每股70.58港元。

  在外界看来,京东健康加快了上市节奏。2019年5月,京东健康宣布独立运营。在一年后,京东健康宣布上市。虽然上市时间晚于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等互联网医疗平台,但京东健康在京东体系的上市节奏已经很快。

  亿欧智库院长由天宇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京东健康同类的已上市公司近期估值上涨较快,京东健康现阶段在资本市场上易于调高价格,这一特定因素会加快京东健康的上市步伐。

  从业务看,京东健康业务分为零售药房业务和在线健康医疗服务两大块业务,而零售药房业务为收入关键。

  据招股书披露,京东健康的总收入在2020年前三季度为1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1%。截至2020年9月30日为止的十二个月,京东健康的年活跃用户为8000万。

  在京东健康上市后,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身价再次增加。

  今年6月,京东在港交所提交的聆讯文件显示了京东的最新股权情况。其中,刘强东持股4.485亿股普通股,占股15.1%。截至12月8日,京东集团目前市值1298.39亿美元,京东集团为刘强东带来了约196美元的身价。

  而京东健康港交所最新公告显示,截至11月26日,京东透过全资子公司于全球发售完成后将持有京东健康全部已发行股本的约68.73%。随着京东健康上市首日大涨市值达到3100亿港元,京东健康上市后刘强东的个人身价将增加322亿港元。

  《2020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显示,2020年刘强东以1354.5亿元的身价位列中国富豪榜第17位。而在京东健康上市后,刘强东的身价已经超过了1550亿元。

 

  不仅如此,已经在科创板提交招股书的京东数科和也传出上市消息的京东物流,在上市后会为刘强东带来更高的身价。

(原标题:百度申请注册“度娘”商标)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新增多条“度娘”商标信息,国际分类包含广告销售、通讯服务、教育娱乐、科学仪器等,申请日期为2020年11月24日。

餐饮业招工难: 40万招不到面点研发人员,雇20岁女孩是奢望

  作者: 陈夏怡 乐琰 栾立

  张敬伟是不回笼建德豆腐包的创始人,由于公司刚在杭州开了第一家门店,员工数十余人,总体试运行情况不错,便规划向连锁店的方向发展,但招工问题是其“心头大患”。

  “我目前已经开出30万~40万的价位准备招一位面点研发人员。”张敬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由于想往连锁化方向发展,食材速冻化是主要途径,如何使得速冻豆腐包的口感与现做一致则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但目前市面上很难找到这一类的人才。

  招人难、留人难是许多餐饮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无论是中餐西餐大餐小餐,概莫能外。

  招人难,留人更难

  “目前急需基层门店人员。”连锁餐饮集团王品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即使巨头也难以幸免,百胜中国的管理层在刚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中表示,公司第三季度劳动生产率提升,是因为兼职员工短缺所致(疫情影响),并计划在未来数月增加人员以平衡服务与效率。

  “目前餐饮行业人员的短缺问题呈现出结构化的特点。短缺的不仅仅是门店人员,后端的研发、技术、供应链管理人才亦非常紧缺,”和府捞面运营、品牌负责人余晨向记者表示,“从瑞幸咖啡被曝出财务作假之后,奈雪的茶挖走了前者100位IT员工,就足以见得技术人才是餐饮行业比拼的关键因素。”

  除了招人难问题以外,留人难亦是行业痛点,记者了解到,有些门店的人员流动率甚至高达200%。一家西餐厅的门店人员小瑶(化名)向记者表示,餐厅内有好几个职位正在招聘,但迟迟没有招到满意的人选,身边的同事也是经常在换。中专毕业的小瑶每月到手工资为5000元左右,在公司包食宿的情况下,这个待遇基本能满足她在上海的生活所需。但是小瑶对于门店服务员的工作似乎已经开始厌倦。“每天都在做同样的事情,没有什么盼头”,小瑶向记者吐槽,门店的管理混乱,对员工缺乏激励和培训,人员流动率很高。当记者问及对未来的规划时,小瑶表示目前正在考虑通过考大学的方式改变自己的现状。

  “今年疫情期间,不少餐饮企业停业,当时盒马、沃尔玛等公司跨行业接收了不少餐饮业员工。但由于其他行业,尤其是部分带有互联网元素的企业,给予员工的酬劳是明显高于餐饮业的,于是即便在餐厅重新开业后,大量餐饮从业人员也不太愿意回到原来的餐厅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餐饮业用工和留人难。”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餐饮业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随着大批年轻人的“出走”,那些薪资更不具备吸引力的连锁小餐企业只能招到四五十岁左右的阿姨。“我们想要招一些20岁左右的年轻女孩。”大鼓米线的一家门店店长向记者表示,但目前为止鲜有应聘者。店长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门店员工的工资仅为2000~3000元(包食宿),对于年轻人来说根本不具备吸引力。

  人才短缺之故

  事实上,餐饮行业招人难、用工难的问题由来已久,背后的原因并不复杂。余晨向记者坦言,由于长久以来许多人对餐饮行业持有偏见,加上即使选择餐饮行业也会被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这样的跨国企业所吸引,因此国内餐饮行业对人才的吸引力较为欠缺。

  张敬伟向第一财经记者分析,餐饮行业平均工资较低,且较为辛苦,很多时候需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且休息时间倒置。此外,一线员工整体学历不高,以初中和中专为多,没有明晰的职业规划,亦对企业没有太强的忠诚度,因此人员流动性较高。

  加华资本董事长宋向前表示,从人口结构的角度来看,我国目前已经进入到人口结构的刘易斯拐点上,行业整体劳动力供给不足。此外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劳动力的技能提升和培训较为欠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餐饮行业从业人员数量的最高值出现在2013年,之后便逐渐下滑,于2017年左右开始回升,但回升幅度不大。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餐饮行业有3000多万的从业人员,其中传菜员有数百万。

  “目前我国70后人口总量有2.28亿,80后人口为1.98亿,90后大概是1.7亿,00后人口为1.48亿~1.5亿,10后人口仅为9800万,未来劳动力整体紧张局面是个不争的事实。”宋向前分析称。

  餐饮走向工业化

  在招工压力之下,宋向前认为餐饮行业机器化、智能化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显,特别是火锅、烤串这类有限服务的场景面临着提质增效的挑战。不过机器不能完全替代人,大家最终会在机器和人的结合上寻求平衡。“餐饮行业毕竟还是服务性行业,需要的是人与人的沟通,如果纯粹依靠机器人(13.540-0.20-1.46%),本身会失去服务行业的温度。”余晨向记者分析。

  除了机器化、智能化之外,通过建立培训学校以及学徒制度,亦能帮助餐饮企业解决招人、留人的问题。在一家名为“椰庭椰子鸡”(隶属于海南龙泉集团)工作的餐厅店员向记者介绍,她本人毕业于海南龙泉集团旗下的职业技术学校,在经历了三年的学习之后,她被分配到了“椰庭椰子鸡”成为一名服务员,目前已经在此工作三年。她表示,由于店内的人员均毕业于集团旗下的同一所学校,对整个集团的文化有较强的认同感,且培训内容与工作相关度较高,用工质量提升的同时,人员流失率也较低。一些跨国企业也正在用类似的方式,试图解决人才供应问题。

  此外,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目前许多连锁餐饮机构都通过中央厨房提供标准化、定制化的半加工菜品,依托这种模式,后厨仅需在此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加工,门店便节省了专业厨师以及用于切菜、配菜等方面的人力。而规模没有那么大的餐饮企业则选取代加工模式,向供应商采购需要的半成品及原料。

  “以前都是供应商仅提供原料,之后如何烹饪是餐厅的事情。但现在不一样,如今更多的餐厅会要求供应商提供餐品解决方案,这就对供应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厨师的工作。” 华食智造创始人、蜀海供应链高级顾问张鸿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比如在新茶饮中,颇受欢迎的是奶盖类茶品,其实奶盖的制作就来源于乳业供应商,而不是茶企。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结合了工业化、人工智能或供应链服务的模式会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和缓解餐饮企业的用工压力。

  “餐饮业未来肯定是要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品相上下功夫,并不是简单地依靠营销、口味取胜。”宋向前认为,未来整个餐饮行业将进入到管理制胜的时代,资源也都会向头部集中。头部企业向科学化、现代化、连锁化、品牌化发展将是趋势,“未来中国的产业在5到10年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而这个变化也将奠定未来中国餐饮工业的基本竞争态势”。

  12月3日消息,OPPO官微宣布,Reno5系列新品将于12月10日正式发布,作为Reno系列的全新产品,延续该系列“视频手机”路线,定位“人像视频手机”。

  据了解,OPPO Reno5将首发搭载OPPO FDF全维人像视频技术系统,作为行业首个人像视频技术系统,在拍摄时可对人物主体和整体画面进行针对性优化,共同实现人美、景美的拍摄效果。

  从目前透露的信息看,Reno5系列进一步继承和沉淀Reno系列轻薄设计,并在Reno4系列广受好评的晶钻工艺基础上,升级为星钻工艺,实现更加闪亮多彩的视觉效果与更加细腻的触感。

 

  据介绍,晶钻工艺从玻璃微观层进行优化,背壳有超过100万个钻石状立体晶面细密分布。相比普通AG后盖,晶钻材质不但耐指纹、耐刮花、性能更好,而且颜色精细度提升了1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