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客户端7月14日电 (张猛)据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12日,已经有23省份公布上调养老金,多省份7月底前完成调整后养老金的发放。

  北京城乡(8.070, -0.01, -0.12%)居民基础养老金上调最多

  我国目前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按照覆盖人口类型划分,可以分为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城乡居民三大类。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已有23省份上调养老金。其中,单独上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定额的共有河南、青海、天津、西藏4个省份,单独企业职工退休养老金定额上调的共有辽宁、新疆、陕西等14个省份。另外,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福建5个省份同时上调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与企业职工退休养老金定额。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上调的省份中,截至发稿,上调最多的是北京市,每人每月增加95元。上海每人每月增加80元,江苏明确,基础养老金省定最低标准上调13元。天津上调12元。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方面,采用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

  23省份中,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定额上调幅度在25-70元之间,辽宁省建国前参加工作的退休老工人,每人每月增加70元,增额最大,此外,上海、广东定额上调均为60元、北京上调50元,定额上调的金额数排名靠前。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韩克庆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时指出,多地上调养老金,一方面说明经济发展运行势头良好,另一方面说明政府对于民生相关领域的财政支持力度越来越大。

  针对各地区上调幅度不同,中国劳动学会特约研究员苏海南对中新经纬客户端表示,目前,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收入水平、社保待遇水平,都有较大区别。

  苏海南指出,下一步,要先实现省级统筹,再逐步全国统筹。在此基础上,今后就可以把这种省区内部不同市县之间、不同省区之间社保待遇的差距逐步缩小,以使再分配领域的社保待遇更好地体现共享发展原则和互济性原则,更好体现普惠精神。

  这几类人还能多领钱  北京、河北、山西、上海等大部分省份规定,高龄、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等群体养老金可以多涨一些。对于高龄退休人员,北京可再次享受到40元至70元四个档次的倾斜政策。

  此外,北京还对建国前参加革命的退休人员进行倾斜。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参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365元;1945年9月3日至1949年9月30日参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335元。在上述两档标准的调整基础之上,他们还享受高龄退休人员的倾斜政策,本次调整普遍增加405至440元/月。

  北京市人社局称,针对退休时间早、年龄偏大的退休人员,为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基本生活水平,自2007年起,在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时均向高龄退休人员适度倾斜。2019年继续坚持这一做法。同时,继续单列调整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工人退休待遇,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工人普遍在80岁以上,国家规定他们可享受100%退休待遇。此次调整仍将按往年办法,以参加革命工作时间进行调整。

  养老金调整何时到账?

  各地养老金调整金额的发放均从2019年1月1日起计算补发。上海市企业退休和城乡居保人员增加养老金5月18日到账。北京6月15日发放到广大企业退休人员手中。

  山西、河南、广东、宁夏、湖南、陕西、新疆、江苏、湖北、辽宁、福建、江西、河北、内蒙古等省份预计于7月底前完成调整后养老金的发放。湖北等省份预计于8月底前完成调整后养老金的发放。

  人社部:完全能够保证养老金的长期按时足额发放

  对于近期网上热议的“养老金到2035年将耗尽结余,80后很可能无养老金可领”话题,早在今年4月份,人社部养老保险司司长聂明隽在人社部例行记者会上就曾明确表态,国家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积极的、综合的、科学的应对措施,完全能够保证养老金的长期按时足额发放,完全能够保证制度的健康平稳运行。7月9日人社部重申,对化解未来的支付风险是有准备的,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是可以保证的。请大家放心,也请广大的退休人员放心。

  韩克庆直言,“80后很可能无养老金可领”观点不可思议,他认为该言论有点危言耸听,居心叵测。并表示这样的论断经不起推敲,缺乏基本逻辑。

  韩克庆进一步分析道,现在社保制度运行良好,养老金结余充足,他坚信,国家财政有雄厚的物质基础,不会出现养老保险制度破产。

  苏海南也认为,社保基金支付从全国看没有问题,且有多种筹资渠道,国家已经有一系列的政策,民众对此要有信心,不要担心发不出养老金。

  7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今年全面推开将中央和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和金融机构的10%国有股权,划转至社保基金会和地方相关承接主体,并作为财务投资者,依照规定享有收益权等权利。

  苏海南认为,此举让大量的国有企业税后利润源源不断的补充到社保基金里面去,使社保基金得以充实,有利于增强社保基金的可持续性,将进一步夯实养老社会保障制度基础。

 

  韩克庆建议称,未来还需要理顺投资运营、管理关系,在政策公开、透明前提下使投资运营收益更好的支撑整个养老保险基金的结余。

  三伏天,一年里较为炎热的日子。由于体感温度较高,体表毛孔大开,很多在里的寒、湿、痰饮被排出的机会就比平时更大一些。就像晾衣服,大太阳底下暴晒几个小时就干透了。对于虚寒的、阳虚的、体内寒湿重的人,三伏天是个黄金调理期。

  那么,三伏天要如何养生呢?

  

  一、除湿

  身体的阳气在体表,中焦相对虚寒,所以夏天比其他季节更容易受寒。冰淇淋、西瓜、可乐下肚,虽然清凉舒爽,但你的肚子可就不好受了。再强调一下:三伏天不论要做什么调理,对虚寒的朋友们来说,忌口生冷,就是关键哦。

  这时候推荐吃一些热性的食物和药物,顺应天气之气,把寒邪排出去。

  建议可吃薏米、红豆、冬瓜这些食物,但也要适量。除此之外,还要提醒一点:生姜其实对除湿没有什么用处,它的养胃作为也不应该被夸大。

  二、促进血液循环

  在我国民间,素有“养树需护根,养人需护脚”的说法。注意,泡脚水不能太热,以40℃左右为宜。

  这是因为:一方面,水温太高,双脚的血管容易过度扩张,人体内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容易引起心、脑、肾脏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尤其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朋友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另一方面,水温太高,容易破坏足部皮肤表面的皮脂膜,使角质层干燥甚至皲裂。

  三、需降暑

  出行躲避烈日,三伏天出门时,我们都需要备好防晒工具出门才好。常用的防晒工具有。防晒服、防晒霜、遮阳扇等。

  同时,要保证身体水分的摄入,不要等到自己觉得口渴了才喝水,应该及时补充水分。而且如果平时的出汗量比较大,每天喝水量就要保持在2升左右,才能让机体的正常运作。

  也可以多吃一点含有充足水分的水果。比如,西瓜、苹果、桃子等等。

  四、需养胃

  盛夏三伏天,气温升高,各类胃肠道疾病进入了高发期。

  由于温度较高,各种细菌、病毒的繁殖也会加快,食物也容易变质,包括饮食不卫生,都是导致胃肠炎的主要原因。

 

  调理肠胃,可每天喝一杯白桦茸养生茶。白桦茸中所含有的多糖与三萜类化合物质,对于身体各项机能都有一定的调理作用,能够增强消化系统,消除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害物质,同时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在中国网约车已经是个非常普遍的事情,其中滴滴打车最为厉害,使用支付宝付费已经成为出门必备的软件了。近日东南亚网约车的功能升级啦,可以通过支付宝网约叫车。随着东南亚地区旅游业蓬勃发展,游客人数迅猛增长,其中中国的游客占据一大部分。近年来,泰国一直是中国游客首选的出境游目的地,新加坡、柬埔寨、缅甸、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也一直深受中国游客青睐。据数据统计,最近10年来前往东南亚旅游的中国游客数量增加了四倍,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潜力。

  Grab是在东南亚地区较为流行的一款打车软件。日前,Grab宣布与B2B交通服务整合技术商Splyt达成战略合作,进一步提升Grab在东南亚市场的服务规模。Grab表示,双方的共同愿景是免去旅客下载当地出行App,或是在路边找计程车的麻烦。

  如今,中国游客前往东南亚也可以通过支付宝、携程的服务平台用Grab便捷叫车,无需注册新用户,还可直接使用支付宝付款。目前,Grab和Splyt已经向东南亚8个国家、336个城市的旅客开放了Grab打车服务,双方还将持续拓展其它市场。

  Grab结合自身“东南亚超级App”的定位,始终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最重要的日常服务,在网约车平台和金融支付等领域均位于行业领先地位。Grab也成为了支付宝、携程出行服务的重要合作伙伴,成为东南亚地区的唯一合作方。

  此次与Splyt的合作,将加速Grab的全球覆盖进程。预计在2020年,Grab用户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使用网约车服务,用户可以在自己熟悉的App界面、使用本国货币便捷叫车,无需下载不同国家的叫车App,实现出国也可以“一键叫车”、“一键支付”。Grab还计划在App中加入当地旅游建议、餐厅点评和景点推荐等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使用Grab除了汽车外,还能叫到摩托车、三轮车等车型,希望结伴旅行的网友们注意,只要不是印度,摩托车都是只能载一个人。这个大大方便了一人或者双人旅游的出行方式,小飞君在这点赞了。

 

  解决了交通出行这个大问题,使游客旅游更加舒适方便,不用再为打车儿烦恼,相信未来到东南亚的国家旅游的中国游客会不断增加。看来以后小飞君去东南亚旅游不用担心叫不到车了,赶紧收藏关注吧!

首汽约车CEO魏东今日发布全员信。他宣布,首汽约车已经在上海和深圳两个城市实现盈利。

此外,在北京、广州、杭州、成都、贵阳等城市也已经接近盈利。他称,其余城市正在推进盈利目标,将实现年内公司的整体盈利。营收方面,2019年1-6月对比2018年同期,首汽约车实现了收入增长227%。

魏东在全员信中提到:“自2015年9月上线后,2016年我们做地域覆盖,2017年做密度覆盖,2018年开放加盟,以更轻的模式加速规模化。2019年我们定义为口碑年,就是要不忘初心,不能只看速度不看品质,要坚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重点打造服务+品质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日前,首汽约车进行了战略转变,鼓励自营司机转为承包制。这也让首汽约车此前的自营重模式变得更轻。根据官方数据,截至目前,首汽约车平台用户已超过5300万,宣称市场份额居行业第二。

此外,首汽约车也加强了与聚合模式玩家的合作,比如高德、美团打车等。这也为首汽贡献了诸多第三方订单和收入。

目前,安全合规也成为行业的关注点。首汽约车称,在北京、南京、厦门等十几个城市的车辆与驾驶员合规率达到100%。

  苹果在最近几年的iPad生产线上并没有做出什么能让人印象深刻的突破,然而最近事情似乎发生了转机。据福布斯报道,苹果计划近期推出一款可折叠iPad,用来对抗微软即将推出的双屏版Surface。

  苹果折叠屏iPad概念图(图源网络)  据悉,这款设备将会搭载现在的iPadOS,并且继续使用苹果的A系列处理器。值得一提的是,可折叠iPad将会达到MacBook的显示尺寸。不过,苹果依旧希望这款产品可以更加便携,同时也会在这款产品中使用5G技术。福布斯提到这款设备并不会尽快推出,因为苹果还要解决5G的问题。

  此前,市场研究公司IDC对外发布了多个市场的平板电脑占有率。苹果的iPad在欧洲、中东和非洲仍旧占据着第一的位置。苹果也明白,未来要想守住这个位置,就必须有所突破。

 

  苹果双折叠屏专利  早在一个月前,苹果就通过了一个双折叠屏幕的专利,指屏幕可以折叠两次,折成“S”型或者“G”型。不知这项技术是否会应用到新款iPad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