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要闻
5月29日消息,按照惯例,苹果将继续在今年9月举办一年一度的新品发布会,届时全新的iPhone 15系列将正式与大家见面。
为了确保供应链稳定,富士康郑州工厂招人节奏加快,为量产iPhone 15系列新机做准备。
日前,郑州富士康iDPBG事业群发布消息称,自5月29日起加码员工招聘奖金,最高可达每人3500元。同时,小时工薪酬也有所提高,达到22元/时。据媒体报道,这已是郑州富士康iDPBG事业群5月以来第三次加码员工招聘奖励政策。
据悉,除了郑州富士康iDPBG事业群外,果链上的不少公司近期也已加大了招聘计划。昆山立讯近日发布消息称,立讯精密锦溪厂区入职奖励最高1800元,招聘职位为产线作业员,岗位包括排线、组装、测试和包装等。
- 详细资料
- 分类:要闻
5月18日消息,内部文件显示,谷歌正在努力将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融入其核心产品和服务,公司已经批准了使用大语言模型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计划,应用于广告投放和协助YouTube创作者。
上周,谷歌发布了其最新、功能最强大的大语言模型PaLM 2。该公司利用大量文本数据对PaLM 2进行训练,使其可以像人类一样对问题和指令做出回应。据文件显示,谷歌内部的某些团队正在计划使用PaLM 2驱动的工具,允许广告商生成自己的媒体资产,并为YouTube创作者提供制作视频的建议。
此外,谷歌还在测试PaLM 2技术在YouTube青少年内容中的应用,例如标题和描述。对于创作者来说,谷歌正在尝试基于相关主题提供视频的五个创意想法,以实现更好的创作效果。
随着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热潮在科技行业迅速蔓延,并吸引了华尔街的兴趣,谷歌、微软、Meta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都在争先恐后地将最复杂的模型嵌入尽可能多的产品中。自去年年底,微软支持的OpenAI发布了ChatGPT,再次引爆了互联网搜索领域的大战。在这场竞争中,谷歌显得尤为紧迫。
谷歌经历了近20年的持续快速扩张,但最近几个季度营收增长乏力,陷入了困境。去年以来,由于人们对经济衰退的担忧与日俱增,广告商始终在削减在线营销预算,谷歌、Facebook和其他公司都受到了严重影响。以谷歌为例,今年大多数行业的付费搜索广告转化率都有所下降。
据文件显示,除了搜索、电子邮件和电子表格之外,谷歌还计划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来促使客户加大支出,以增加收入、提高利润率。据悉,人工智能驱动的客户支持策略可能会涵盖100多种谷歌产品,包括谷歌应用商店、电子邮件、安卓搜索和谷歌地图等。
聊天机器人可以通过简单、明了的句子提供具体答案,并在向客户推荐最适合的广告计划之前允许他们提出后续问题。
谷歌发言人拒绝置评。
最近,谷歌推出了Google Duet和聊天帮助,允许人们使用自然语言获得与云相关的问题的答案,例如如何使用某些云服务或功能,或获得他们项目的详细实施计划。
据悉,谷歌还在内部开发一款类似于Stable Diffusion的产品,用于图像创建。Stable Diffusion的技术类似于OpenAI的Dall-E,可以根据用户的文本提示快速生成各种风格的图像。
谷歌计划将其最新的人工智能模型推向广告领域,这并不出人意料。上周,Facebook母公司Meta推出了人工智能沙盒(AI Sandbox),这是一个“测试游乐场”,供广告商尝试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广告工具。该公司还宣布更新Meta Advantage,这是其自动化工具和产品组合,广告商可以使用它来增强广告宣传效果。
据悉,5月23日,谷歌将在其年度活动Google Marketing Live上为广告商推出新技术。尽管该公司还没有透露将发布哪些技术的细节,但已经明确表示,人工智能将是一个中心主题。
该活动的网站称:“利用我们的AI广告解决方案,您可以在当今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中,将自己的市场营销专业知识放大,取得强大的业务成果。”

- 详细资料
- 分类:要闻
尽管受价格战及市场需求疲软等多重因素影响,今年第一季度大众集团在中国市场交付量同比下滑14.5%,且大众品牌销量已经被比亚迪(248.300, -4.22, -1.67%)反超,但集团全球销售额仍同比增长22%,达到762亿欧元。
根据大众集团4日发布的一季度业绩报告,销售额增长得益于欧洲和北美地区销量回升,整体交付量增长了7.5%。其中,纯电动车交付量同比增加42%至14.1万辆,占所有交付量的7%。
不过,市场份额的增加并不一定带来盈利水平的提升。2023年前三个月,大众集团营业利润下滑超过三成,仅为57亿欧元,低于去年同期的83亿欧元。剔除大宗商品对冲带来的估值影响,调整后的营业利润为71亿欧元,相应利润率增至9.3%。
大众汽车首席财务官兼首席运营官Arno Antlitz表示,凭借这种稳健的市场表现和第一季度末欧洲180万辆积压订单,大众集团有希望实现2023年财务目标——年收入增长10%至15%,营业销售回报率在7.5%至8.5%。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目标实现的的关键仍在于大众集团在其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的表现。
Antlitz在财报电话会上承认,大众集团在中国市场起步很慢。尤其在纯电动汽车市场,大众集团需要追赶上包括比亚迪在内的竞争对手。
今年第一季度,大众集团在华纯电动车交付量为2.15万辆,同比下滑25.4%,是中国市场少有的纯电车型销量出现同比下滑的企业。与之相比,比亚迪纯电车型销量则已经达到26.46万辆。
“我刚刚从上海回来,我在那里呆了三天,看了竞争对手的汽车,与当地的团队交谈,显然我们需要加速,特别是在纯电动汽车领域。”Antlitz说道。
界面新闻此前报道,在上海车展期间,大众集团曾率领团队到比亚迪展台参观学习。咨询公司Automobility创始人、克莱斯勒中国前首席执行官Bill Russo告诉界面新闻,海外汽车制造商将在此次车展上意识到他们在中国的失利程度,以及需要多长时间才能重返赛场。
“部分汽车公司将成为地区性参与者,希望他们忠诚的本土市场和保护主义政府能拯救他们,而那些留下来的汽车企业认识到,他们需要拆除遗留业务,重建利用智能电动技术的新商业模式。”
大众集团不得不选择成为进击的一方。去年大众集团在全球每卖出100辆车汽车,就有38辆来自中国;大众品牌方面更是有超过一半的销量贡献来自于中国。
今年上海车展期间,大众集团带来了ID.家族新产品ID.7。这款电动版的帕萨特承担了接下来大众集团新能源市场销量提振的重任。
同时,大众集团宣布投资约10亿欧元,在合肥成立聚焦智能电动车研发、创新与采购中心。新公司项目名称为“100%TechCo”,未来将拥有超过2000名研发及采购员工。这是大众集团在华的第二家全资子公司。
该公司将涵盖整车研发、零部件研发及采购职能,意在开发早期与中国本土高科技企业合作,使集团车型更快响应中国市场需求。大众汽车预计,随着2024年新公司投入运营,集团新产品及技术的开发周期将缩短约30%。
另据德国媒体近期报道,大众汽车集团计划在中国推出全新的电动汽车子品牌,以对抗比亚迪等竞争对手,扭转在华市场份额下滑的局面。界面新闻向大众集团方面求证,未获得进一步有效信息。
报道称,该子品牌车型将以大众集团中西雅特旗下品牌Cupra为基础,并以大众集团的ID系列为模型制造生产,其首款车型为电动SUV Cupra Tavascan。该车型原计划在安徽工厂生产后全部出口欧洲,现在已调整同样面向中国消费者出售。
诸多举措都在表明,大众集团正在大力度将决策前移,从远在德国的狼堡切换到安徽合肥,以更清楚了解中国市场动向变化。包括大众集团在华软件公司CARIAD中国将拥有软件应用的开发全权,形成独立全球市场之外的软件生态系统。
大众集团或已意识到,其过往成功的合资模式在当下快速迭代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难以为继。面对几乎一周就有新能源新车上市的激烈竞争环境,速度在中国至关重要。
- 详细资料
- 分类:要闻
全球金条和金币投资同比增长5%,达到302吨。
据世界黄金协会消息,一季度全球黄金需求(不包括场外交易)同比下降13%,降至1,081吨。但由于场外交易投资复苏(这与期货市场投资者净头寸的变动趋势一致)抵消了部分领域的疲软表现,因此包含场外交易在内的黄金总需求同比增加1%,达到1,174吨。
一季度,全球央行的购金需求大幅增长。多国央行仍然热衷于购买黄金,令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增加228吨。
全球金条和金币投资同比增长5%,达到302吨,这其中包含了部分区域市场出现的显著变化。而全球黄金ETF净流出29吨,虽然实际流出并不显著,但由于2022年第一季度曾出现大量流入,因此同比跌幅非常明显。
全球金饰消费需求为478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金饰制造增速超越消费增速,使全球库存增加了30多吨。
全球科技用金需求继续受到经济低迷的影响。该领域需求骤降至70吨,这也是自2000年以来第二低的科技用金季度需求。
全球金矿产量增加2%,黄金回收量上升5%,二者推动第一季度黄金总供应量小幅攀升至1,174吨。黄金回收量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归因于金价的上涨。
- 详细资料
- 分类:要闻
韩国市场追踪机构CEO Score周三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尽管2022年经济放缓导致企业营业利润大幅下降,但韩国主要企业的研发支出仍增长了14%。
韩国500强企业中,231家企业的研发支出总额达到68.4万亿韩元(约合510亿美元),较上年增加8.4万亿韩元。
该统计涵盖了过去三年披露研发支出的企业。金融公司被排除在外。
这些企业去年的营业利润总计为123.7万亿韩元,同比减少25.4%,净利润为106.2万亿韩元,减少27.1%。
在这231家公司中,173家(74.9%)的研发支出有所增加。
三星电子去年的研发支出为24.9万亿韩元,比2021年增加10.3%,占总研发支出的36.4%,位居首位。紧随其后的是SK海力士(4.9万亿韩元)、LG电子(略高于4万亿韩元)、现代汽车(3.3万亿韩元)。
按行业划分,IT、电气和电子企业的研发支出最高,为40.8万亿韩元,其次是汽车制造商和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为8.9万亿韩元,服务企业为5.3万亿韩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