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市场营销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截至目前,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夏粮5547万吨,收购进度已超八成。
小麦是夏粮主要品种。目前,江苏、安徽、湖北小麦旺季收购进入收尾阶段,河南、河北、山东进度在七到八成。
在山东乐陵市,今年夏粮收购当地粮油储备库全面启用粮食购销监管信息化系统,农户售粮凭一张“智能IC卡”就可实现登记、扦样、过磅、卸车、结算的全自动化,方便又快捷。
今年夏粮收购期间,江苏各粮食部门促进收购企业与售粮农户供需对接,引导农户适时适价卖粮、企业均衡有序收粮。在淮安市,为让售粮农民及时拿到售粮款,当地根据全市收购数量,按照一次审批、分次发放原则放贷,简化贷款手续,保证收购资金及时充足,确保钱等粮。
今年的强降雨天气给储粮增加了不小考验。在河北柏乡县,当地粮食储备企业推广“小麦低温绿色保鲜储存技术”,通过提升仓房的隔热密闭性能,采取冬季蓄冷、夏季补冷、春秋两季稳冷等操作,实现小麦保鲜储存。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调度显示,近期,各类企业收购积极性较高,农民售粮踊跃,小麦收购均价基本稳定在每斤1.4元左右,预计后期小麦价格仍将总体保持平稳,明显高于最低收购价水平。
- 详细资料
- 分类:市场营销
当众人都以为自动驾驶的狂奔已经走向冷却时,却不想车企间的暗自较量早已升级。
8月16日,智己汽车在清华大学开展智能驾驶发布会,向外界公布智己汽车在智驾领域的进展以及未来规划。
值得注意的是,智己汽车一开场变喊出“2年走完友商9年智驾路”的豪言。这背后展露的是智己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快速进展和强大自信。
而从事实来看,即便没有2年走完友商9年路的夸张,智己的智能驾驶狂飙之路也十分可圈可点。
智能驾驶一路狂飙
今年4月,智己汽车发布“Al4M 智能战略”,高速NOA正式开启对外推送。
三个月后,智己NOA领航辅助系统正式向智己LS7(配置|询价)以及智己L7(配置|询价)车主推送,北京、南京、宁波等城市被主动覆盖。
智己规划,到今年年底,智己高速NOA将覆盖全国333个城市。
外界普遍将2018年看作智能汽车的元年,至今已有五年时间。高速领航辅助驾驶也从最初的遥不可及眼见着发展成了车企的标配。而在如今的竞争环境中,城市NOA才是攻下智能驾驶下一城的关键。
其他车企厂商为了城市NOA争个你死我活时,智己汽车也正式加入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到今年为止,智己汽车也才成立两年时间。当大多数人认为不能将成立两年的智己汽车与其他早已开始着手智能驾驶领域研发的车企放在统一维度对比时,智己汽车却早已给出了惊人的结果。
到今年10月,智己汽车城市NOA将正式开启公测。与此同时,对于如今厂商热衷的无图NOA,智己也给出了公测时间点——今年9月。
细细看来,智己汽车从正式推送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到即将开启的无图城市NOA也不过半年。这对于一家仅仅成立2年的智能汽车来讲,时光如梭的背后,不仅基于强大的技术支撑,还有合作伙伴的强强赋能。
保持技术的进化 向全场景无人驾驶出发
智己汽车在智能驾驶领域一路狂奔的背后,是与智能驾驶头部玩家Momenta强强合作的结果。
得益于与 Momenta 联合开发、双向赋能的底层技术优势——更高效的架构、快速进化的算法与更高利用率的生成式数据构成的核心能力,将持续驱动IM AD智驾进化的加速跑。
根据了解,智己IM AD是唯二兼容 Xavier、Orin 两种高低算力的双智驾计算平台,架构适应能力更高效,算力需求降低 90%,模型运行效率则提升 500%。基于此,有限算力亦可实现全域视觉融合;凭借“单激光雷达+单 Orin 芯片”方案,也能覆盖全量城市场景,满足去高精地图 NOA 的需求。
同时,IM AD 算法具备更快速的技术进化能力。2021 年已实现 OneModel、BEV、Transformer 技术落地,2022 年搭载首车实现量产。2023 年4 月,智己汽车联合 Momenta 发布行业首个 D.L.P。人工智能模型,解决了认知智能的卡脖子难题。即将于今年 9 月启动的“去高精地图 NOA”公测,将逐步实现地图技术方案切换,在不依赖高精地图的情况下,实现全程无断点的辅助驾驶体验。在此基础上,2024 年,IM AD预计进入 Occupancy 占用网络的应用阶段,在绝大多数场景下实现自动驾驶。
基于技术的不断进化,智己IM AD全速前进,而智己汽车要奔向的是星辰大海。
3-5年内 实现多场景智能驾驶
对于大多数智能汽车企业来讲,追平对手绝不是目的,超越才是。得益于前期的技术积累以及与Momenta的合作,智己汽车计划,未来3-5年内,实现绝大多数场景下的智能驾驶。
而一旦此计划真正实现,毫无疑问,智己必将出现在智能驾驶的第一梯队之中。
按照规划,智己汽车将在明年实现通勤模式,并覆盖至全国100个城市当中。到2025年,智己汽车IM AD将迈入Door to Door时代。而这也成为智己汽车在智能驾驶领域的终极目标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智己汽车第三款车型智己LS6,将于成都车展亮相。其将是智己在智驾领域的集大成者。根据了解,智己 LS6,全系具备去高精地图的 NOA 能力,交付即搭载业内首创的“一键场景代驾”功能。基于 IM AD 智驾技术解决用户城市出行中确定性场景下的高频痛点。
此外,智己IM AD 正在为技术出海做准备,感知已完成欧洲本地化适应性训练,规划算法已适配当地环境及驾驶习惯。2024 年,伴随着智己汽车首款全球战略车型 LS6 出海,智己汽车将与世界分享中国的智能驾驶技术,迅速扩大海外影响力。
对于智能驾驶,智己正在努力将对手远远甩在身后。下一城之路将更为艰险,希望智己已经做好准备。
- 详细资料
- 分类:市场营销
高盛(355.56, 2.34, 0.66%)表示,如果美联储不降息,未来两年到期的逾2万亿美元企业债务将动摇美国经济,并引发又一波裁员潮。
该行在周日的一份报告中表示,与企业债务再融资相关的更高利息支出将导致资本支出减少,并在2024年每月减少约5000个工作岗位。假设利率保持在目前的水平,到2025年,这一数字可能会翻一番,达到每月减少1万个工作岗位。
高盛首席经济学家哈哲思 (Jan Hatzius) 表示:“如果利率保持在高位,企业将需要拿出更大比例的营收来支付更高的利息支出,因为它们需要以更高的利率为债务进行再融资。我们发现,每增加一美元的利息支出,企业的资本支出就会降低10美分,劳动力成本会降低20美分。”
美国企业从2022年之前的低利率时期受益匪浅。根据美国银行(31.88, 0.58, 1.85%)的数据,标普500指数成份股公司的债务构成中,长期固定债务的比例高达76%,其中大部分是以低个位数的利率担保的。
但随着利率保持在高位,并可能随着美联储继续抗击通胀而走高,再融资风险将变得更加明显,尤其是在未来两年。
高盛估计,2023年剩余时间内到期的企业债务将达到2300亿美元,2024年将达到7900亿美元,2025年将达到1.07万亿美元,占所有企业债务的16%。据高盛称,2026年至2030年期间,还有4万亿美元以上的企业债务将到期。
受更高利率债务再融资影响最大的是那些不盈利的公司,因为它们倾向于更依赖裁员来平衡成本。
哈哲思表示:“我们的估计表明,劳动力成本的下降约有一半来自招聘的减少,一半来自工资增长的下降,这意味着2024年每月就业增长将减少5000万人,2025年每月将减少1万人。”
债务再融资壁垒有助于说明,为什么美联储大幅加息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在经济中发挥作用,并对企业产生影响。这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经济衰退尚未成为现实。
哈哲思表示:“自美联储紧缩周期开始以来,再融资需求有限,这表明加息对经济成长的影响比我们的金融状况指数冲击模型预测的平均历史影响要延迟得多。”
- 详细资料
- 分类:市场营销
2023年8月10日,股指期货窄幅震荡,沪深300股指期货(IF)主力合约跌0.03%,上证50股指期货(IH)主力合约跌0.08%,中证500股指期货(IC)主力合约跌0.05%,中证1000股指期货(IM)主力合约跌0.14%。
8月10日,大盘全天震荡反弹,三大指数均小幅上涨。盘面上,券商及金融科技股午后走强带动指数反弹,红塔证券、太平洋涨停,威士顿20CM涨停,指南针再创历史新高。新股、次新股早盘继续活跃,两只上市新股N蓝箭、N华洋均大涨触发二次临停,C盟固利低开后反弹尾盘走低跌近50%,科源制药20CM3连板。天然气概念股开盘大涨,贵州燃气、水发燃气、胜通能源涨停;港口航运股震荡反弹,招商南油涨停。下跌方面,汽车产业链个股集体调整,星源卓镁、浙江世宝跌超5%。总体上个股涨多跌少,两市超2900只个股上涨。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6942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424亿,成交金额跌破7000亿。板块方面,天然气、证券、港口、减肥药等板块涨幅居前,汽车整车、减速器、超导概念、一体化压铸等板块跌幅居前。截至收盘,沪指涨0.31%,深成指涨0.1%,创业板指涨0.47%。
- 详细资料
- 分类:市场营销
8月7日消息,在距离iPhone 15发布不到六周前,苹果公司终于承认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即美国智能手机市场陷入低迷。
上周四,苹果公布了iPhone销售低迷的消息,导致苹果股价下滑。之后,该公司透露:“过去几个季度,美国的智能手机市场一直在下滑。”
这给下一代iPhone带来了挑战,iPhone 15被认为将是苹果智能手机三年来最大的一次更新。当苹果推出重大升级时,比如2014年的iPhone 6、2017年的iPhone X和2020年的iPhone 12,新功能通常会引发热销。在这些早期的例子中,苹果曾通过提供更大的屏幕、改进的设计(X机型没有Home键)和5G连接开启了重大的升级周期。
正常情况下,iPhone 15的诸多新功能也会同样吸引人。Pro机型的显示屏边框薄了三分之一,钛材质的边框感觉比目前的不锈钢设计更轻、更高端,摄像头得到了大幅改进,配备了USB-C充电接口,处理器速度也快得多。
但新iPhone的销售前景并不仅仅取决于其功能,苹果将不得不更加努力地说服消费者打开他们的钱包。
苹果最新财报电话会议上的一个关键主题是经济放缓。上季度iPhone的销售额下滑2.4%,至397亿美元,略低于华尔街的预期。这款设备早些时候也遭遇过波澜,包括2020年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发布延迟,以及2022年的供应链问题,但iPhone通常不会出现销量下降。
苹果公司将影响业绩的原因归咎于汇率问题,但也承认美国消费者不再像过去那样在其产品上花钱了。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称,中国市场表现是该公司第三财季的最大亮点。
也就是说,苹果预计iPhone的表现将在当前阶段有所改善。这意味着,智能手机销售额将比上个季度2.4%的降幅更低,甚至可能还会实现增长。但该公司警告称,整体营收可能会与上一季度持平。在第三财季,苹果营收出现下滑。事实上,苹果即将遭遇自2001年以来首次出现的连续四个季度营收下滑挑战。
对于iPhone 15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挑战,有消息称iPhone 15有望于9月22日左右上市,苹果可能会在9月12日或9月13日举行秋季新品发布会。这个时间点意味着,苹果会将新款iPhone 15一周的销售额计入截至9月末的第四财季。
对苹果来说,真正的考验将是假日季,即从10月到12月的销售期。那是该公司一年中最忙的时候。
不过,有一件事似乎对苹果有利:与2022年同期相比,今年的假日季面临的挑战更小。去年,富士康在华工厂的iPhone 14 Pro和Pro Max因疫情而停产,这拖累了iPhone在整个销售季的表现。
有鉴于此,iPhone 15应该不难实现健康的同比增长(假设它不会遇到生产问题)。如果苹果不能做到这一点,智能手机销售放缓可能会比人们担心的更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