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市场营销
新浪科技 何畅
原以为影院开门是“箭在弦上”,但谁也没能料到,这支箭还未射出就被取了下来。
3月27日晚,新华报业旗下交汇点新闻从江苏电影局获悉,国家电影局下达通知,要求所有影院暂不复业,已复业的立即暂停营业,具体复业时间等国家电影局通知。
新浪科技上周走访了北京一家影院,商场顾客寥寥,影院尚未开门 消息来得猝不及防,毕竟就在前一天,上海还宣布全市将有205家影院在3月28日首批对外开业,其他影院条件成熟后也将有序恢复营业。这则通知叫停了院线与影院持续推进的复工准备,也使停摆两月有余的电影行业由怀揣希望的观望期迈入了不确定性更多的等待期。
上海影院原计划将于3月28日起依次复工 “这一周算是白忙活了。”从事电影发行工作的储栋对新浪科技说道。
行业停摆两月 影院拖欠工资
影视宣发从业者南玺告诉新浪科技,回想起上一次走进电影院的场景,简直恍如隔世。“我2020年还没去过电影院,最近一部在大银幕上看的电影是《误杀》,那都是去年年底的事了。”
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肺炎疫情影响,原本计划上映的电影悉数撤档,春节档、情人节档先后跑空,全国影视基地暂开放,电影院也陆续关停。对观众来说,看不了电影或许只是少了一种线下娱乐方式,并非不可替代;但对电影行业的从业者们而言,放不了电影意味着收入来源的消失,而且很难通过其他手段弥补。
多位影院工作人员向新浪科技表示,2月以来尚未收到应得的工资。其中一位影院兼职人员吐槽,影院拖欠了自己1月的兼职工资,称将在复工后发放,但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复工之日遥遥无期。另一位影院工作人员则自我调侃:“两个月没上班的我,随时准备失业。”
未复工的影院工资难以发放,但已复工的影院依然入不敷出。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3月16日-22日,全国复工影院超500家,复工率达4.8%,但当周观影人次仅有3810人,票房为11.8万元。
储栋强调,即使开业,影院赚的钱也不够交水电费,更多的还是在观望。“但现在是连希望的火苗也没有了。”
更重要的是,影院本身就面临着长期存在的困境。国家电影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电影总票房642.66亿元,同比增长5.4%,观影人次达17.27亿,同比增长0.64%,而2019年新增银幕9708块,同比增长16%,远高于观影人次和票房增速。这意味着,供过于求,高租金下,运营容易出现问题,亏损风险较高。
与此同时,影院类企业的注销量也自2012年起逐年攀升。天眼查数据显示,2019年影院类企业注销量最高,达1.8万多家。截至目前,2020年已有2263家企业已注销。
山西一家影院的工作人员黎未在接受新浪科技采访时指出,现在无论是院线还是影院,都不好过。“我甚至不敢算我这小小一家的账,所有人都很难。”她认为,复工相当于给影院一个缓冲期,这不代表开门就必须有观众来看电影,而是影院和观众同时进入复工状态的准备阶段。“最起码工作人员上班后工资会恢复正常,从观影人群的角度出发,大家也需要一个过程来接受和适应。”
复工戛然而止 准备付诸东流
而现在,影院复工按下了暂停键。“正在准备的一切戛然而止,我能够理解,但依然感到很伤心。”黎未说道。
黎未介绍,她从事影院工作已有两年,所在影院共有五家连锁。就在这则暂停复工通知下发当日,黎未还去影院所在城市的市委宣传部递送了相关材料。“据说我们这边政府正在开会研究复工时间,我们都觉得应该是快了,结果晚上看见这个通知,我当时就心里一咯噔。”
和黎未一样感到发愁的还有储栋。“业务上要铺垫的非常多,也很繁琐,现在终于完成了,但也都不需要了。”
关于这则紧急通知下发的原因,有一种说法是出现了有影院观影记录的确诊病例,不过并未得到官方证实。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新浪科技透露,这主要是从疫情防控角度出发做出的决定,境外输入性病例仍在增加,影院毕竟属于密闭性、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目前可能还不是复工的最佳时机,因此在谨慎考虑之下暂停营业。
此前备受关注的复映影片也因此踩下了急刹车。3月17日,中影宣布向全国院线、影管和影院提供《战狼2》《流浪地球》等五部影片,将分账比例调整为零,百分百让利给影院,希望影院能以公益放映或低票价等优惠方式,更多地让利给观众之外。此外,华夏的《一条狗的使命》《少年的你》等影片也加入了复映片单。
此前中影关于复映影片的通知 电影行业分析人士闻笛分析,复映影片其实已经是目前能拿出来的最佳方案。“用复映影片去促进市场其实也是因为没有更好的选项了,你不能现在要求一个新片上映,那相当于‘自杀’。”闻笛进一步解释,即使复映影片拉动观影的效果不佳,片方依然不会有什么损失;但如果是一部新片,哪怕是大片,如果卖不好,对这部影片所造成的打击就是毁灭性的。
不过,现在这个最优解也被划掉了。至于后续处理工作如何进行,储栋还没有收到相应安排,黎未的领导则让她先回老家待命。“我们这边影院员工少的十个左右,多的差不多二十个,我常驻的这家影院只剩四个员工在等待开门营业,但那个通知出来之后,也不知道这四个员工还能不能继续等了。”
副业难以为继 转网成新趋势?
疫情期间,不少影院把副业变成了主业。万达影城将哈根达斯冰淇淋、多味花生等小食和饮品搬上了外卖平台,大地影院把各类电影周边礼包链接放进了直播,金逸影城推出了开卡充值送爆米花活动......
万达影城在外卖平台上售卖小食 但这些对影院并无太大助益。黎未所在的影院过年期间购进的货品堆满了一库房。“保质期一年以上的就不说了,只有六个月的那些真是要命。”黎未补充,自己所在的影院也尝试和影院内的奶茶店一起售卖爆米花、薯条、奶茶等外卖食品,但一份也没能卖出去。
线上售卖是为了在减库存的同时尽可能地增加影院收入,除此之外,部分影院还上线了观影套餐,如博纳国际影城售价99元的优惠礼包,内含4张电影票兑换码、2份爆米花兑换券和2张19.9元特惠购票券,有效期为6个月。而完美世界、杭州嘉年华、恒大嘉凯影城等 10 家公司旗下近 400 家电影院联合支付宝、淘票票推出“先囤再享”特价预售票活动,覆盖北京、上海、杭州、苏州、南京等 12 座城市,以电影通票为主,优惠低至 3 折。尽管支付宝数据显示,预售票房已上涨20多倍,但这其实也是在透支未来的消费可能。
博纳影城优惠礼包 一边是影院举步维艰,一边是片方开始寻求电影网络首映,《囧妈》《肥龙过江》《大赢家》先后转网。与另两部电影的免费观看模式不同,《肥龙过江》在爱奇艺和腾讯视频均采用付费超前点映模式,普通用户支付12元、会员用户支付6元即可观看全片。爱奇艺电影中心总经理宋佳在接受新浪科技采访时提到,与片方以“保底+分账”形式进行合作,但并未透露具体金额。
那么院线电影转网会成为新趋势吗?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在谈及《囧妈》网络首映时给出的观点是:这是一个疫情所迫与新媒体的商业利益需求共同促成的特例,目前该模式不会是常态。但他也指出,未来新的传播技术和能力必然会对影院产生越来越大的冲击,服务和体验必须升级。
宋佳也告诉新浪科技,作为疫情期间采取的特殊处理方式,超前点映能到兼顾用户、电影出品方与平台三方的利益,可形成内容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未来是否会接洽更大体量的影片,还没有更进一步的项目可以公布。
全球同此凉热 春天何时到来
随着疫情在国际蔓延,全球电影市场一同陷入休眠期。首先是放映波折:《花木兰》《007:无暇赴死》《速度与激情9》《寂静之地2》等多部影片撤档;其次是制作停滞:迪士尼、华纳、Netflix、环球影业等均宣布旗下电影及剧集暂缓拍摄。
不仅如此,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影院陆续关闭:意大利、西班牙、英国、捷克、丹麦、挪威等多个国家已关闭全国范围内的影院。一些规模较大的电影活动也被迫推迟甚至取消,第40届金酸梅颁奖典礼不得不改为“云颁奖”,线上公布结果,而作为世界三大电影节之一的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同样推迟举行,其主会场也被征用为临时收容中心。
据《好莱坞报道者》预测,目前疫情已经给全球票房带来70亿美元损失,如果这种状况持续到5月,损失将达到170亿美元,5月以后损失将难以估计。
在这一背景下,疫情变为线下业务转至线上的催化剂。受办公学习、娱乐消费等多方面需求刺激,Netflix、YouTube、迪士尼、亚马逊和苹果等公司相继表示,将下调自家平台的视频码率,以减轻对宽带网络造成的压力。
流媒体平台的吸引力也造就了“《囧妈》+西瓜视频VS院线”式的冲突。NBC环球将旗下三部在映院线电影《隐形人》《狩猎》《艾玛》上线数字点播,本应于4月10日公映的《魔发精灵:世界之旅》将如期登陆院线,但数字点播会同步放出。迪士尼、华纳等巨头也成为了窗口期缩短的参与者,而在好莱坞传统电影院线的眼中,这无异于赤裸裸的背叛。
《狩猎》海报 院线止步的瞬间,流媒体向上爬了一大步,全球同此凉热,危机却远未结束。观众何时才能放心地走进影院,那时流媒体是否已成为院线更大的威胁?闻笛认为,也许今后不再是内容去找渠道,而是根据主流渠道来制作内容,但最终都是回归到“好内容+好渠道=观众满足”。“院线电影没有被电视、网络、长视频、短视频这些形式颠覆,就说明‘70元+黑暗环境+沙发座椅+顶级声光电+精品内容+2个小时享受’的这种娱乐方式无法取代。”
但闻笛也对部分影院的处境表达了担忧。每年新开业的影院都有几千家,大多是赶在春节档之前,希望赚一波红利。新开一家影院,必然有另一家影院被分流,而合并、倒闭却一直是现在进行时。“也许有些影院真的挺不到下一个春节档,就是这么残酷。”
黎未已经准备回老家找工作了,她还是很想从事与电影行业有关的职业,不过,最大的担心不是面试失败,而是没有岗位。“这个行业全国现在都这样,招聘需求我怕一个都没有。”黎未说道。
(文中储栋、南玺、黎未、闻笛均为化名。)
- 详细资料
- 分类:市场营销
(原标题:一天揽收超266万包裹 湖北快递业已“重启”五成)
邮政业安全监管信息系统数据显示,3月26日,湖北省主要寄递企业共揽收包裹266.68万件,为去年同期的57.5%。目前,湖北省邮政快递业已经实现五成服务能力,武汉以外湖北各地复产率已近七成。
数据显示,截至3月27日12时,湖北省主要寄递企业营业网点累计恢复营业11662个,复工率达到89.52%,从业人员累计返岗77216人,返岗率达到87.6%。其中,除武汉市外,湖北其他市(州)累计恢复营业网点8848个,复工率达到99.85%,从业人员累计返岗45464人,返岗率达到98.52%;武汉市累计恢复营业网点2814个,复工率68.32%,从业人员累计返岗31752人,返岗率75.6%。
- 详细资料
- 分类:市场营销
(原标题:Prime members first: Amazon is ranking customers to address coronavirus demand)
网易科技讯 3月2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蔓延导致美国电商亚马逊的需求暴增,使得一些商品交付不断延迟。现在该公司开始优先安排Prime会员的订单。
据悉,非Prime会员客户在亚马逊网站上购买吹风机、糖果以及宠物用品等非必需品时,产品交付时间会有大幅延迟。而亚马逊Prime会员客户收到商品的时间甚至要比非Prime会员客户提前数周。例如亚马逊承诺,本周一下单电吹风的Prime会员客户周五就能收到商品,而非Prime会员客户必须要等到4月21日。
业内人士认为, “订单是如此之多,将商品送到顾客手中总会出现问题。”“亚马逊不想伤害它的优质客户。”
亚马逊也没有应对此类疫情的预案。亚马逊表示,包括贝索斯在内的公司高层每天都在举行“头脑风暴”会来帮助客户和员工。
本周还亚马逊出现了其他问题,比如在面向企业主的网站Amazon Business上,客户可以购买18包宝洁卫生纸,而面向消费者的主要门户网站上却没有这种卫生纸。亚马逊表示这些产品的上架出现错误,周一下午公司开始向所有客户提供这些产品。(辰辰)
- 详细资料
- 分类:市场营销
(原标题:微信也能分期支付了:“分付”正式上线, 主打按天计息、随借随还)
记者 |陆柯言
微信也能先消费再付款了。
3月25日起,部分用户的微信上出现了“分付”功能。该功能位于微信钱包内,用户在使用微信支付时,可以使用分付先付款,再进行分期付款。
客服信息显示,分付是和其他相类似的个人消费贷产品一样,是在微信上使用的一种可以先消费再付款的支付方式。在开通微信分付和消费的过程中,用户无需提前申请分期,在支付时直接选择分期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分期计息是本金乘费率,一次计算,分期还清。每月还款后,本金减少,但利息不变。微信分付则按照用户实际使用天数计算利息,还款时支付累计的利息,还款后,本金减少,利息也减少。
一位网友提供的截图显示,分付的日利率为0.04%,据此推算分付的年化利率在14%左右。
分付可以由用户自行指定还款日,支持任意金额提前还款,无需付手续费。每期最低还款10%,单月还清后可持续使用。
分付也设置了惩罚机制,一旦用户逾期超过30天,微信支付分将停止使用。
许多人拿分付和蚂蚁花呗进行比较,但从分付强调“分期”这一概念来看,它在功能上更接近“花呗分期”,与信用卡分期类似。不过,分付不是按月结算,而是按天计息,没有硬性的还款日期,随时都可以付息还款。
目前,分付还在灰度测试当中,只有部分用户可以使用。微信官方表示,该功能将逐渐向更多用户开放,开通过程免费。
在分付上线之前,微信就已经有提供消费贷的应用——微粒贷。据介绍,微粒贷是微众银行在2015年上线的线上小额信用循环消费贷款产品,主要面向微信和QQ用户。目前,微粒贷在微信支付页面的九宫格中占据其一,入口比分付更加明显。
由于同处微信生态内,且都属于消费信贷产品,计息方式也相同,有业内人士猜测,分付上线后将与微粒贷形成竞争关系。
但从产品性质来看,二者也有诸多不同之处。最重要的一点是,分付是消费信贷,与消费场景关联更深,只有在使用微信支付的前提下才可使用,不能预借;而微粒贷是现金贷款,款项可提现至银行卡,更像银行的无抵押贷款。
相比微粒贷,分付在还款设置上更加灵活,没有固定还款期限和金额,也可修改还款日。在额度上,微粒贷的单笔借款额度在500元至4万元之间,分付则暂未公布额度区间,个人具体额度基于微信支付分判断。
从微信支付近年来在线下的频繁布局来看,分付瞄准的也是线下的机会。相比起支付宝,线下是微信支付更占优势的场景。可以预见,线下支付市场未来将迎来更加激烈地竞争。
- 详细资料
- 分类:市场营销
新浪科技讯 3月23日上午消息,马云通过个人官方微博发文称,现在回国不容易,再加上路途中被感染的风险越来越大,留在国外如何保障健康是每个人都在担心的事。
对此,马云公益基金会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紧急搭建了一个“在线健康咨询”志愿者平台,许多从武汉回来和参加过抗疫的英雄医护人员们,他们志愿为海外的同胞提供新冠病毒防治咨询,解答疑问。
以下为马云微博全文:
儿行千里母担忧!在今天的情况下,有家人在国外,心里都会特别担忧。现在回国非常不容易,再加上路途中被感染的风险越来越大,机场、飞机、大巴……都有可能中招。今天留在国外如何保障健康是每个人都在担心的事。
马云公益基金会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紧急搭建了一个“在线健康咨询”志愿者平台,许多从武汉回来和参加过抗疫的英雄医护人员们,他们志愿为海外的同胞提供新冠病毒防治咨询,解答疑问。希望能给留在海外的同胞一些帮助。
特别感谢这些英雄们,刚从前线归来,又开始投身到新的救援工作!希望更多的志愿者加入进来,人多力量大!同时希望大家在海外生活保护好自己的安全。中国可以控制疫情,其他国家也一定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