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摩托车巨头哈雷戴维森(22.78, -0.32, -1.39%)周四宣布将退出印度市场,并停止在印度当地的生产。该公司2009年进入印度市场,但销售增长一直乏力。在这个人口超过13亿的国家,哈雷摩托去年的销量还不到2500辆。

  印度是全球最大摩托车市场,但哈雷认为在与印度厂商、日本厂商的竞争中无法建立优势。

  约70名当地员工将被解雇。哈雷为了规避印度对进口车征收的高关税,从2011年左右开始出口零部件在印度组装,但销量没有增长,成本却不断增加。

 

  截至今年2月的10年时间里,哈雷摩托在印度市场的总销量仅为2.5万辆,成为该公司表现最差的国际市场之一。

  原标题:月饼生意经:一个月可赚一年钱、上市公司毛利率超六成

  每经记者 胥帅

  临近中秋,月饼销售旺季来临,月饼市场的关注度陡增。

  在第20届中国(四川)中秋食品博览会暨月饼文化节新闻发布会上,多家月饼企业表示,今年月饼利润和去年相比有所下滑,主要受成本增长和疫情影响等。从消费结构看,送礼不是绝对主流,很多消费者更注重个性消费,特别是对口味、偏好等选择。而这也影响了月饼产业的生产偏好——更侧重个性化定制生产。

  对于月饼这类季节性明显的食品,基本上是9月旺季赚走一年的钱。从历年财报看,广州酒家(38.680, -0.47, -1.20%)(603034,SH)、元祖股份(18.650, -0.44, -2.30%)(603886,SH)基本上在第三季度完成全年大部分利润,毛利率更是超过六成。有意思的是,去年这两只个股在7月~8月悄然走了一波上升趋势,较月饼销售旺季有所提前。

  月饼定制化趋势明显

  博览会上,天伦等多家月饼企业有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月饼收入不如去年,主要还是受疫情影响。

  记者从参展企业了解到,五仁、蛋黄、豆沙、鲜花、新式火腿、酥皮、冰皮等品种和口味月饼仍占月饼节主流。这类月饼占据主流的原因之一是人们追求低糖低脂。

  过往,月饼虚有华丽包装、鲜有口味创新被广为诟病。对此,天伦、爱达乐等多家企业有关人士表示,现在月饼包装简洁时尚,主要还是从饮食口味等偏好吸引消费者。除开常规月饼之外,还有更多奶黄流心、冰淇淋、榴莲等新口味月饼。

  “现在能感觉到的一个趋势是月饼定制化。”天伦食品总经理周述波告诉记者,公司在生产传统月饼之外,今年特别注意根据不同群体口味个性化定制月饼。而相比之下,定制月饼的价格和利润率会稍高一点。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实际上,定制化一直是快消的消费趋势,包括烘焙等早已体现出定制化趋势。

  “现在买月饼的不只是为了送礼,还有自身对月饼这类甜点的喜爱。”周述波表示,从现在的消费结构看,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也对月饼企业构成挑战,需要在口味、口感、偏好上多下功夫。

  据了解,因为生产成本等涨价因素,今年月饼售价或小幅提升。但周述波表示,这并不能完全抵御生产成本的上涨。同去年相比,公司整体利润是在减少。

  “陈年月饼”、“隔年月饼”曾导致月饼消费需求下滑。但月饼企业表示,现在这类现象已基本绝迹。“我们公司对此有规定,往年月饼卖不完,当年必须全部处理,不可能留置到第二年。”

  不过,上述现象的出现还是反映出月饼这类节庆食品的生产季节性特征。节庆爆发需求可刺激短期利润,但同样也埋下产能过剩的风险——“陈月饼”。对于更多月饼企业来说,很难把产能拉到“满负荷”,通常会留有余地。

  因为有近似的生产工艺,主营烘焙、蛋糕等企业可以“跨界”做月饼,增加特定的节庆收入。爱达乐品牌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在中秋节推出了同三星堆等联名的川味月饼。中秋节之外,公司的业务主要还是集中在烘焙、蛋糕等。

  9月旺季但股价不火

  多家月饼企业表示,现在的月饼生产也呈现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个中缘由不难理解——月饼销售季节集中在每年9月,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所以有月饼商家表示,也可以说月饼企业是用一个月赚一年的钱。这言下之意也说明,专业化生产月饼的企业,在旺季之外的其余月份无事可做。不过周述波表示,这说的只是单纯的生产环节,月饼生产的准备环节很早就开始了。

  当生产线闲置,资本无法转为商品,缺乏经营活动的企业也就没有存在意义。再加上过往廉价、便宜的低质月饼不再受消费者喜爱,小作坊式、小手工生产商也就逐渐被市场淘汰,而抗风险能力强、生产结构多元化的老牌月饼厂商逐渐完成了市场占有。

  正如周述波所说,公司现在也转向了试点生产一些点心食品,不再局限在月饼领域。实际上,因为区域饮食习惯、口味等不同,月饼产业很难出现全国龙头,区域龙头倒有许多。比如,天伦月饼在四川月饼市场占有率为30%左右;广州酒家则占有了广东市场。

  记者采访多家月饼企业发现,月饼毛利率在20%以上,中高端月饼则在30%多一点,“很难有超过50%”。但从元祖股份、广州酒家这两家上市公司披露的数据来看,有品牌价值、高端品牌为主的月饼毛利率就很高。去年,广州酒家月饼系列产品毛利率高达62.27%;元祖股份月饼礼盒毛利率达到65.85%。

  从过往的财务数据看,广州酒家、元祖股份基本上在第三季度完成全年大部分利润。2019年,元祖股份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40亿元。要知道,公司去年全年利润2.48亿元,去年上半年净利润不过4236.83万元。广州酒家与之类似,去年第三季度就实现净利润2.61亿元,去年全年净利润也不过3.84亿元。

  两家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正好体现出行业的季节性特征。而在9月,多家券商看好月饼企业的理由也是国庆、中秋双节效应所带来的需求爆发。

  但需要注意的是,元祖股份和广州酒家最近两年同期的股价走势呈现反周期特征。去年6月、7月,元祖股份和广州酒家悄悄走出一波上涨趋势;然而到了9月旺季,公司反而走出一波下跌趋势。

 

  从今年来看,广州酒家股价在7月中旬已悄然启动,从30元/股左右上涨至8月11日最高的47.56元/股。元祖股份与之类似,从7月28日的16.65元/股上涨至8月31日最高的21.99元/股。至触顶之后到现在,广州酒家和元祖股份尚处于短期下跌趋势。

  原标题:新发地市场全面复市 预计中秋、国庆前恢复历史供应水平

  新华社北京9月7日电(记者侠克)6日,北京新发地主市场铁路以北区域开放营业,标志着新发地批发市场全面复市。预计在中秋节、国庆节双节来临之前,将恢复历史供应水平。

  此次开放营业的区域为新发地市场主市场内的原蔬菜经营区,整个蔬菜市场约640亩,共安排玉米、豆角类、花生、大白菜等40余个蔬菜品类。全面复市后,新发地市场按照经营品类重新划分区域,形成以蔬菜水果为主,其他农产品(7.650, -0.17, -2.17%)为辅的供应格局。

  据介绍,自8月15日新发地市场铁路以南区域正式复市以来,市场的交易量逐步攀升。复市当日有1000多辆货车,1.3万吨蔬菜水果进场,售卖商品涉及蔬菜18个品类,水果16个品类。9月5日,市场交易量上升至2.3万吨。

  新发地批发市场常务副总经理顾兆学表示,新发地市场将坚持市场的批发属性,实现“批零分开”;此外,将加大“菜篮子”直通车和社区便民店的建设投入,增加销售渠道,为首都市民提供新鲜果蔬,满足居民需求。

  全面复市后,新发地市场将实施严格准入制度,进入市场的货物车辆都需要提前报备,入场时,工作人员会根据报备信息进行核实,重点检查产地证明和检测报告,也会对即将入场的农产品进行抽样检测,如果发现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取消其进场交易的资格。

 

  与此同时,为了方便周边社区居民对生活必需品的采买需求,新发地市场在独立于交易区外的区域建设了便民菜市场,一期主营蔬菜水果粮油主食,已于7月底开业,二期项目已经于8月28日开业投入使用,主营猪、牛、羊肉及分割鸡,全部为厂家直供。

  知情人士透露,预计苹果公司iPhone的主要代工厂商将获得批准,参与印度政府推出的旨在提升印度制造业的一项金额达66亿美元的投资激励计划。

  消息人士称,将于周三举行的内阁会议上,预计印度政府将批准一项计划,内容是在未来五年内实现1500亿美元的手机产值。由印度政府批准享受这一激励政策的十多家手机制造商中,有苹果公司的主要供应商富士康、纬创(Wistron)以及和硕(Pegatron Corp.)。其中,富士康与和硕都曾提交了两份申请。苹果的这三家代工厂商,所生产的iPhone几乎在全球范围内销售,而这些iPhone目前由这三家代工厂商主要在中国的工厂生产。

  按照印度出台的基于生产的激励计划(PLI),制造业激励力度逐年增强,以吸引世界上最大的智能手机品牌在印度生产产品并出口到世界。除了苹果的代工厂商,韩国三星电子公司也是获得印度政府批准而享受这一投资激励政策的外国公司之一。不过引起外界关注的是,中国的华为和OPPO、vivo品牌手机母公司步步高集团,缺席这一计划。

 

  “这是一个深思熟虑的行动,旨在吸引苹果将重要的iPhone制造业带到印度,当iPhone制造商转移时,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随之而来,”印度最大的本土手机制造商Lava International董事长兼创始人哈里·奥米拉(Hari Om Rai)表示,“印度在手机制造方面,未来五年将会发生重大变化。”

原标题:全国范围内促消费活动将启 财政补贴、金融支持等利好持续释放

  商务部:促消费举措集中落地 推动市场全面回暖

  来源:经济参考报

  全国范围内的促消费活动即将上线,促内需市场回暖还将迎来更多支持举措。记者了解到,商务部将组织各地利用“金九银十”的传统消费旺季,于9月9日至10月8日举办2020年全国“消费促进月”活动。期间,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推动落实包括财政资金、金融支持在内的多项支持举措,推动消费市场全面回暖。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王斌在日前的专题发布会上介绍,目前,全国179个重点城市参加上述活动,组织线上线下相融合的重点活动2800多场,10万余家企业积极参与,涉及到实体门店和线上商户200多万个,形成了百城万企促消费的格局。

  “组织好本次活动,将进一步激发消费市场人气,促进商业秩序全面恢复,为增强市场主体活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提供新机遇;为加速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注入新动力;为保障基本民生,满足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创造新供给。”王斌说。

  王斌介绍,活动期间,各地区将强化对重点活动的配套政策支持,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其中,山西、黑龙江省级财政分别投入专项资金,各地市积极配套,用于发放消费券和刷卡满减等活动;深圳举办家电数码消费节,对购买智能数码和节能家电产品的居民给予补贴。

  在金融支持方面,相关机构提升消费金融支持力度。例如,中国银联、农业银行(3.1600.000.00%)对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个人商户等提供首单手续费减免政策;工商银行(4.9100.010.20%)下调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利率。

  另外,惠民消费红包也成为亮点。中国银联联合地方政府发放10亿元消费券;农业银行推出1000万个信用卡消费红包;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3.2000.000.00%)分别联合汽车经销商、家装品牌、餐饮、百货、文创等企业等推出优惠费率、随机立减、满额立减、返现、折扣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据了解,活动在“金九银十”的传统消费旺季集中举办,跨越中秋、国庆“黄金周”假期。鼓励支持各地结合实际、统筹全年,适当延长活动时限,衔接下半年系列促消费活动,形成贯通全年、引领全年、带动全年消费的积极态势,进一步拓展消费促进月的时间跨度,不断放大活动成效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