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初创公司Revel计划下月推出一项叫车服务,全部采用特斯拉(677,-17.40, -2.51%)电动汽车,这将是纽约首个全电动汽车叫车服务。

  最初将由50辆蓝色的特斯拉Model Y提供服务。这些Revel专门定制的Model Y进行了一些改装,拆掉了前排乘客座位,为后排乘客提供了额外的腿部空间和放置行李的地方。

  司机与乘客之间用塑料屏障隔开,以防止传播新冠病毒。

  后座有一个触摸屏,乘客可以用它来改变音乐或气候控制。屏幕上还会显示一幅地图,以方便乘客了解行程进度。

  尽管拆掉了前排乘客座椅,Revel的出租车仍然可以搭载5名乘客,因为其中一些出租车将有第三排座椅,可以容纳两个人。每辆车的后备箱里都有一个儿童座椅,以供携带孩子的乘客使用。

  Revel表示,之所以选择Model Y,是因为它在行驶里程、价格和用户体验方面提供了最好的组合。而最关键的因素是这辆车充满电后能行驶至少300英里,长程版Model Y的续航里程能够达到326英里。

  此外,拥有一支特斯拉车队的一个好处是,Revel可以远程监控每辆车的情况。当一辆出租车电池电量不足时,该公司将开始安排去往充电站的行程。在另外一种情况下,公司可以告诉司机,他们还有足够的电量来延长工作时间。

  这些汽车将在Revel自己的Superhub快速充电站进行通宵充电,该公司表示,该充电站将于6月开始推出。

  Revel还将向驾驶员提供关于他们的最高速度、加速和刹车的反馈,以确保乘坐安全舒适。

  客户现在就可以在Revel的候车名单上登记,该公司表示,其拼车服务的价格将与优步(54.93, -3.51, -6.01%)和Lyft(57.1, -6.30, -9.94%)具有竞争力。

  这项服务将在纽约42街以南推出,但Revel计划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业务扩展到纽约其他社区和其他城市。

 

  表示,公司目前仍坚持使用特斯拉Model Ys,但计划在未来一年左右扩大车队规模,并增加一些“令人兴奋的选择”。

  原标题:苹果全面采用自研芯片趋势已定 两年有望摆脱英特尔

  

 

  “此举有助于苹果进一步使其产品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区分开,苹果Mac具有自己的生态系统和用户群。” 东方IC图

 

  苹果正在加速自主研发芯片的进程。继发布了首款用于苹果Mac电脑的M1芯片后,近日,苹果公司的下一代芯片也被曝已经开始批量生产,并计划用于下半年发售的Mac电脑中。苹果全面布局芯片产业链的举措,也加剧了行业的竞争。

  全面替代英特尔

  苹果公司没有透露新款芯片的名称,业内将其命名为M2。该芯片是一款所谓的片上系统(SOC)产品,将CPU、图形处理器和人工智能加速器全部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台积电是苹果芯片的主要生产商,该公司采用最新的5纳米芯片生产技术。

  随着新一代芯片的量产,苹果向着取代英特尔芯片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苹果的最终目标是将自研芯片用于Mac电脑以及其他苹果设备中,从而全面取代英特尔处理器。

  去年11月,苹果发布了首次使用该公司自研芯片M1的新型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标志着未来苹果将放弃与英特尔处理器的合作。苹果公司表示,基于Arm架构的M1的CPU性能比使用英特尔芯片组快85%,而图形芯片的性能则比英特尔要快两倍。

  研究机构IDC分析师Joey Yen表示:“苹果决心用自己的产品全面替代英特尔的芯片产品,这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此举有助于苹果进一步使其产品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区分开,苹果Mac具有自己的生态系统和用户群。”

  但业内预测,苹果设计的这种高级芯片组至少需要三个月的时间生产。苹果公司也表示,要花两年时间才能从英特尔芯片组完全过渡到自研芯片组。目前苹果的高端笔记本电脑仍然基于英特尔处理器。

  Gartner芯片行业分析师盛陵海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苹果的芯片将有能力供苹果自己的设备使用,未来可以不用英特尔。”他同时表示,苹果公司有望两年完成向自研芯片的过渡,但英特尔在行业的地位不会在一夜之间被全面替代。

  使用自研芯片还能帮助苹果更好地控制成本。根据研究机构Moor Insights创始人Patrick Moorhead出示的数据,苹果公司将在每一块自研芯片上节省150美元至200美元的成本。

  英特尔CEO帕特·基尔辛格(Pat Gelsinger)在近期的一次采访中表示,希望很快能够赢回苹果这个重要客户。他表示,英特尔正在建立代工厂服务能力,从而帮助包括高通、英伟达、博通等行业客户进行芯片的代工。

  “英特尔拥有先进的工艺技术和封装技术,可以向美国和欧洲客户承诺产能,并面向客户提供世界级的IP产品组合。”基尔辛格说道。不过对于苹果未来是否会选择英特尔作为代工厂,盛陵海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只是一种可能性。”

  英特尔近年来面临诸多挑战,该公司下一代7纳米芯片的制造方面出现了重大延迟,使其与台积电、三星两家公司的差距正在拉大。盛陵海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台积电很早就开始帮助苹果公司生产芯片,目前来看,台积电的生产技术比英特尔更为先进。”

  需求推动业绩大增

  苹果加大芯片研发生产力度,正值全球芯片产能面临严重紧缺的背景。有报道称,由于芯片组件短缺,导致了苹果Mac和iPad部分机型生产已被推迟。

  苹果CEO库克也在上一季度的财报发布后承认,苹果公司受到包括芯片在内的一些供应链产能不足的影响。

  苹果iPad使用的A系列处理器芯片也是苹果的自研芯片。IDC数据显示,苹果公司占据了全球32.5%的平板电脑市场,2020年出货量达到5320万台。

  全球对消费电子设备需求的激增加剧了芯片的供应链紧张程度。IDC的预估数据显示,2020年苹果Mac电脑的销量增长29%至2310万台。今年第一季度,苹果销售了669万台Mac电脑,同比增长了111%。

  苹果是全球第四大PC制造商,仅次于联想、惠普和戴尔科技。IDC分析称,尽管整个技术市场在严重的芯片组件短缺和物流问题上苦苦挣扎,但PC行业的发展仍然健康。

  “苹果全面转向自研芯片的战略趋势是否会刺激惠普、戴尔科技和联想等其他计算机制造商采用高通或联发科设计的产品,从而取代英特尔的芯片产品,这一点还有待观察。”IDC分析师Joey Yen表示。

  在PC和数据中心需求的强劲增长背景下,全球芯片厂商的业绩也都实现大幅增长。周二,多家芯片厂商发布财报,上调了全年的营收预期。AMD预计2021年的收入将比去年同期增长50%,有望达到146.4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AMD的收入大幅增长93%至34.5亿美元,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芯片平均售价的上涨。其中,用于PC等电子产品的图形和中央处理器芯片的销售额增长46%至21亿美元。

  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表示,尽管全球供应短缺,但该公司持续与供应链伙伴紧密合作,从而确保更多芯片的供应。AMD作为英特尔最大的竞争对手,近年来一直在抢占CPU处理器的市场份额。到目前为止,英特尔仍然占据数据中心高达90%的芯片市场。

  德州仪器周二公布财报也显示,受益于对电视机和PC等个人电子产品芯片的强劲需求,该公司预计第二季度收入将在41.3亿美元至44.7亿美元之间,高于分析师预期的41.6亿美元。

 

  Arm公司周二发布了一款命名为“N2”Neoverse的芯片内核,预计性能将比上一代产品快40%,包括Marvell在内的科技公司正在使用其新技术制造芯片。该公司还表示,数据中心芯片需求正在增长,甲骨文将使用由Ampere Computing生产的基于Arm的芯片,阿里巴巴也正准备提供基于Arm的云计算服务,尽管尚未披露芯片供应商。

  据知情人士称,日本松下(12.1, -0.42, -3.35%)公司正接近达成交易,收购美国人工智能软件开发商Blue Yonder。

  消息人士称,谈判已进入高级阶段,最早可能在未来几天宣布达成协议。此项交易对Blue Yonder的估值可能达到65亿美元左右。

  松下去年已经以8亿美元收购了Blue Yonder的20%股份,当时对该公司的估值为55亿美元。

  Blue Yonder本月较早时秘密提交了美国IPO申请,据知情人士称,如果交易达成,该公司将放弃上市计划。

 

  受此消息影响,松下东京上市股价周五收盘下跌3.5%。

  原标题:五一档电影预售票房破5000万,相关行业或迎高增长丨牛熊眼

  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显示,截至4月26日中午12时36分,五一档影片(含4月30日上映新片)预售总票房已正式突破5000万,其中《你的婚礼》超2100万领跑中,《悬崖之上》1650.8万排在第二,第三名《秘密访客》近400万。

  广发证券(14.670, -0.23, -1.54%)表示,截至目前共有11 部影片定档五一,题材多元、类型丰富,国产电影有望迎来小高峰。从传媒互联网板块来看,部分子行业兼具较好的成长性或者顺周期属性。建议关注重点龙头公司估值修复和一季报绩优公司的投资机会。当前投资逻辑包括,处于业绩和估值底部并呈现边际改善,如电影板块,5-6月影片定档加速,内容质量提升,有望驱动票房复苏的万达电影(17.450, 0.12, 0.69%)、横店影视(15.860, 0.08, 0.51%)、猫眼娱乐等。

  华创证券认为,2021年节假档电影市场表现明显较好,观众需求依然高涨,但受片源较少的影响,电影市场在平常日表现一般。预计五一假期的到来与多个国产新片的上映,将带动电影票房恢复。总的来说今年院线情况有望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准。看全年基本面筑低,低指数下今年有很大希望迎来高增长,建议关注万达电影等。

 

  西南证券(4.590, -0.01, -0.22%)指出,需求深度是估值的基础。院线行业在过去两年基本面整体走弱的背景下,依旧保持稳健,核心原因在于电影行业是一个需求较大,供给决定的市场。这样的市场天花板较远,只要有好的供给,整体规模就会向上突破,具备较强的行业优势,也是市场给予院线公司估值较高的核心原因之一。

  4月22日消息,近日,京东到家与每日优鲜宣布达成合作,每日优鲜通过“物竞天择”项目同步上线京东,提供1小时到家服务。

  据了解,首批上线400多家门店及前置仓,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全国上百个县区市;其余店仓后续也将分批完成全量上线。

  此外,京东到家首页的超市、买菜和水果频道,均有入口直达每日优鲜门店;京东首页除京东到家的入口之外,也可从京东超市或京东生鲜的“1小时达”频道进入门店。消费者下单后,将由达达快送骑士将订单约1小时配送到家。

  据介绍,上线半个月来,每日优鲜在京东到家平台的销售快速增长。水果、蔬菜、乳品、肉品、粮油调味是销量最高的TOP5品类。

  京东到家商业增长部总经理江军表示,京东到家已有超过10万家零售门店入驻、覆盖全国约1400个县区市,提供的商品类型也在不断拓展深化。“与每日优鲜的合作,进一步丰富了京东到家平台的生鲜商品供给,希望能给用户更加多样化的、优质的选择。”

 

  每日优鲜用户中心负责人王成表示:“每日优鲜已实现生鲜100%批次检测,为消费者带来更加安全、放心的生鲜产品。我们希望携手京东到家,让每一个家庭的餐桌都可以新鲜常在,让大家买得省心、吃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