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陈婷

  [从掌鱼生鲜升级到小象之后,美团如今需要面对的有阿里的盒马鲜生、永辉的超级物种、京东的7Fresh等众多竞争者]

  做打车,收摩拜,定位吃喝玩乐的美团还在不断拓展自己的业务边界。

  而这几天刚宣布正式开业的小象生鲜也被视为美团在新零售业务上加大筹码。

  严格算起来,美团真正布局新零售是去年7月,当时美团在自家总部附近开了一家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的掌鱼生鲜测试店。

  而掌鱼生鲜也一度被认为是在对标阿里旗下的盒马鲜生。

  由于没有像盒马一样利用大规模水族箱养殖鲜活水产,而是全部只出售冷冻水产,“没有活鱼”的掌鱼生鲜也被业界点评为更像一个普通卖场,而非生鲜超市。

  但如今新开业的小象生鲜已经是另一番景象。第一财经记者探店发现,与掌鱼生鲜不同的是,小象生鲜设计了更多餐饮和海鲜堂食区域,取了一个统一的品牌名“象大厨”,而鲜活海鲜更是在小象生鲜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生鲜+餐饮”的标配

  和掌鱼生鲜同为2000平方米左右的经营面积,但是小象生鲜在卖场布局上截然不同。

  第一财经记者发现,刚开业不久的小象生鲜方庄店实现了餐饮与生鲜打通,生鲜区和餐饮区占据了相当大的面积。

  此外,小象生鲜还推出了自有品牌“象大厨快手菜”、“象大厨铁板烧”、“象大厨中餐”、“象大厨鲜煮”等。

  美团方面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小象生鲜推出的菜品是参考结合美团所有的到店用餐数据、外卖数据等后分析周边人群的消费能力与口味倾向推出的。

  以北京区域推出的快手菜“金针肥牛”为例,小象生鲜运用了美团和大众点评在餐饮领域累积的大数据,挑选出这一北京区域用户喜爱的菜肴。通过对北京区域“金针肥牛”推荐菜口味的综合数据分析,小象生鲜选择排名前三的菜肴配方,研究其食材和口味并且对烹饪技巧进行简化。用户购买后,在家通过“倒油加热、倒菜翻炒、加调味汁”简单三步,八分钟就可以制作出一盘地道美味。

  除了大数据优势,美团方面表示,美团系的众多产品可以为小象生鲜实现从线上到线下导流。

  按照美团方面提供的数据,2017年,美团年度活跃买家数达到3.2亿。

  美团方面还透露,小象生鲜方庄店的亮相是美团在生鲜零售领域一次全新的品牌升级,而小象生鲜将是美团在生鲜零售业务的唯一品牌。

  不过,从掌鱼生鲜升级到小象之后,美团如今需要面对的有阿里的盒马鲜生、永辉的超级物种、京东的7Fresh等众多竞争者。

  对于与盒马鲜生竞争的问题,美团只是强调盒马是生鲜零售行业向线上线下一体化升级的开拓者,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美团的新零售野心

  美团点评CEO王兴此前在内部发表了一次讲话,他提到“线上线下的高度结合”将会是公司接下来的发展方向。

  这也是后来掌鱼生鲜的由来。

  2017年12月,美团正式对外宣布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聚焦到店、到家、旅行、出行四大LBS场景。

  引人关注的是,美团此次组织架构调整,组建了大零售事业群,将美团当下最重要资产——美团外卖与生鲜零售等新业务“打包”,由王慧文担任大零售事业群总裁。

  对于大零售事业群,王兴定下的目标是统筹生鲜零售、外卖、配送、餐饮B2B等业务,强化外卖配送网络,建设生鲜零售等新能力,全面布局大零售生态。

  生鲜零售被着重强调,也被解读为美团在向市场传递了其未来投入方向。

  从团购到外卖,再到酒旅、打车,业务线足够多元化的美团点评在包括零售在内的新业务上有过多种尝试。

  去年11月3日,王慧文还发布内部信宣布将结束餐饮平台“松鼠便利店”和“共享充电宝”两个试点项目的运营。

  王慧文在内部信中表示,“过去一段时间,从外界看来我们是一家有能力抓住新业务机会,不断拓展业务边界的公司,被认为是一家新业务成功率很高的公司,这或多或少也影响了很多同事对于新业务成功率的预期。”

  但王慧文强调,与外界看到的成功发展起来的业务相比,其实美团点评还有更多业务探索不成功被关掉了,这其中包括早餐外卖、排队机、WiFi等近10个业务,如果说得更远一点,在创办校内网之前还曾经有接近10个探索业务失败了。

  无论是此前的掌鱼生鲜还是现在的小象生鲜,美团对于线下新零售一直表现得兴趣浓厚。

  而这背后,虽然市场定位从此前的“吃喝玩乐”转变成现在的“吃得更好,活得更好”,“吃”毋庸置疑是美团的根基所在。而美团如今的业务布局需要借助“吃”这个高频的场景以及随之而来的流量入口,才能再延伸到其他业务。

  这意味着,一日三餐有关“吃”的全场景覆盖,美团是肯定会去做的。

  但美团现在和“吃”相关的业务中,一方面是针对外出餐厅就餐的团购业务,而另一方面是针对餐厅的外卖业务。

 

  相比之下,目前小象生鲜主打的是售卖生鲜食品以及社区晚餐市场。而这块业务正是美团在“吃”这个板块上需要补缺的。毕竟,现在美团外卖主要是做办公商圈的午餐市场,对于早晚餐市场,美团外卖的渗透率也相对较低

  小米将于今日8:20在香港挂牌上市,对于今日上市表现,更是牵动各方神经,暗盘跌幅介乎5%左右,小米上市首日会破发吗?为迎接新上市制度,港交所特别准备较现有开市大锣直径长80%的“加大版铜锣”,供小米及日后新股开市时使用,势要先声夺人。新浪财经全程直播小米上市仪式,共同见证小米上市表现!点击看直播

  雷军出席小米上市仪式并发言,在现场董事长雷军有些激动,一度哽咽。

  各位来宾,大家好!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心情无比激动!

  八年前,我有一个疯狂的想法: 要用互联网方式做手机,提升中国产品的全球形象,造福全球每个人!说实话,几乎没有人相信这个疯狂的想法。谢天谢地,公司第一天开张,有13人一起过来一起喝小米粥。至今我都不知道,他们当时是否真的信了,他们都在现场,大家可以问问他们。今天还有175位小米同学们代表小米19000位员工到了现场,感谢所有的小米同学和小米家属们,大家共同努力,才铸就了小米今天的辉煌!

  最近正是中美贸易战、全球资本市场风云变幻的时候,感谢十多万投资者在此刻真金白银的投入表达了对小米的认可和支持,包括李嘉诚、马云和马化腾等,感谢!尽管大势不好,但好公司依然会脱颖而出!

  我要特别感谢全球米粉,八年前,我们研发了第一个产品MIUI,第一版只有100个用户。正是这100个用户支持,我们一步一步成长,才有现在的月活跃用户1.9亿人。我们今天特别邀请了6位从2010年开始就支持小米的米粉来到现场,一会儿敲锣仪式我会邀请米粉代表洪骏先生上台。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米粉的认可和满意,有了他们的认可,才有我们的成就。

  我们还要感谢港交所和香港证监会。我们是互联网公司,从第一天开始就设置了同股不同权的制度。如果没有香港资本市场的创新,我们很难有机会在香港挂牌上市。我相信,香港会迎来更多优质的互联网公司!

  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小米每一寸血管里都流淌着创新的血液。但真正的创新从来不是轻轻松松得来的。没有不需要巨大付出的创新,也没有不经历无数挫折的创新,更没有不承受误解甚至非议的创新。越是理解这一点,就有越多的感恩。感恩所有给予我们的理解、信任、鼓励与支持!

  感恩的话是说不完的,最好的感恩方式就是继续努力,继续加油!我们要努力做好产品,回报全世界支持我们的米粉;做好公司,回报我们的员工和广大的投资者。等会我们的股票开始交易,这对小米而言,是个全新的开始!

 

  感谢大家!谢谢!

  7月5日消息,据悉,中兴通讯(13.000, -0.80, -5.80%)将任命电信云与核心网络产品线总裁徐子阳为中兴通讯新首席执行官。

  徐子阳此前为中心通讯德国公司前首席执行官。与此同时,中兴通讯无线研究院院长,中兴通讯副CTO王喜瑜将出任新CTO,中兴通讯副总裁李莹将出任新CFO。

  按照美国制裁的惩罚要求,除了罚款,还要求30天内更换中兴通讯全部董事会高管。上周,中兴通讯完成了新一届董事会的提名。8名新董事会成员分别是:李自学、诸为民、方榕、蔡曼莉、吴君栋、李步青、鲍毓明、顾军营。

 

  李自学将最终出任中兴通讯新董事长。据悉,其他管理层任命信息将于近期公布。

  北京时间7月5日晚间消息,知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今日发布报告称,苹果公司今年将发布三款新iPhone,供消费者选择的颜色可能多达8种。

  当前,业界普遍认为苹果今年将发布三款新iPhone,分别为5.8英寸OLED版iPhone(iPhone X二代)、6.5英寸OLED版iPhone(相当于iPhone X Plus)和6.1英寸LCD版iPhone。

  一代iPhone X只有太空灰和银色两种,但郭明錤在报告中称,今年至少有两个型号的iPhone将有更多颜色可选。

  他在报告中称:“第二代iPhone X将有金色、银色和太空灰版本,而6.1英寸LCD版iPhone的可选颜色更多,包括红色、蓝色、橘色、灰色和白色。”

  郭明錤还称,预计6.5英寸iPhone的市场需求要高于当前的iPhone X,因为前者的屏幕尺寸更大,支持双卡双待,与此同时售价又不高。

  而6.1英寸LCD版iPhone的表现预计要好于iPhone 8和8s,因为该款机型也将配备全面屏,支持Face ID,售价将低于700美元。

  上周,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凯蒂·休伯特(Katy Huberty)也曾表示,6.1英寸LCD版iPhone最低售价为699美元。

 

  休伯特预计,5.8英寸iPhone起始售价为899美元,较当前的iPhone X低100美元,6.5英寸iPhone起始售价为999美元,而6.1英寸LCD版iPhone起始售价在699美元至769美元之间。

  近日,美国知名科技媒体Business Insider发表报道指出,中国电商巨头京东在过去一年里品牌价值飞速增长,从2017年的107亿美元增至2018年的209亿美元,年度增幅达到94%,领跑全球电商品牌价值增速榜。

  数据来源于市场研究集团Kantar和全球知名传播服务集团WPP近期联合发布的BrandZ零售报告。报告花了整整两页来单独介绍片京东品牌价值得以快速增长的原因。在BrandZ看来,京东的自建物流使得京东能区别于竞争对手,从而在消费者心目中获得差异化的品牌印象。通过与沃尔玛、步步高、永辉连锁超市的合作,它正在进入实体零售业,并迅速有效地扩展到中国三四线城市。与此同时,京东通过技术和服务创新,还实现了在国内最早使用无人机运输,提供白手套(京尊达)奢侈品电商服务,以及完善的金融服务。在过去三年中,这些举措对于京东品牌价值的提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直以来,物流和供应链服务都是京东能在交付体验上傲视其他电商企业的撒手锏。在电商发展的过程中,物流、仓储、供应链均需要长时间的积累、重资金的投入,形成规范的系统和规模同样也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这正是电商企业打造优质服务体验的根基。

  获取领先优势的同时,京东也在不断通过技术研发推动物流和供应链创新。几天前,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刘强东就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大秀“肌肉”,宣布京东自主研发的全球第一个全无人配送+自提站点落地。这已经是今年618以来,刘强东半个月内第五次为自家黑科技打call:第一架重型无人机下线,京东巡检机器人完成商品化,京东配送机器人走上海淀街头,京东配送机器人在西安投入常态化运营,京东无人配送站研发成功。整个京东对这些创新技术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为实现对整个行业的持续引领,京东思考未来时,有了更大的野心。对京东而言,其正在构建的覆盖全球的优质供应链服务,唯有推广到全球市场才能将其价值最大化。它的目标很明确,从全球范围内提升行业效率,降低成本,优化用户体验。此前京东已经开始了在东南亚地区的布局,今年618期间,京东宣布与全球科技巨头谷歌合作,继续开拓欧美和其他市场,将中国模式反向拓展到海外,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中国制造通全球、全球商品通中国。

 

  京东全球化战略的核心是对外赋能,从单纯的商品交易向更高级别的提供电商、物流、供应链技术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这种开放共赢的姿态有利于快速打开全球市场。随着京东不断夯实自身优势,并不断完成自我革新与转型,未来的京东其品牌价值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国际市场扮演的角色也将日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