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腾讯的“异动”引发了市场各种猜想。不论是一周前腾讯前CTO张志东在内部表态,还是重温马化腾去年年底员工大会上的讲话,均指向了腾讯to b业务整合壮大问题,一场战略转型或迫在眉睫。

早在去年12月的员工大会上,马化腾有过架构调整的表态,“在管理方面,我们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内部的组织架构,现在的腾讯需要更多 To B的能力,要在组织架构上进行从内到外系统性的梳理。”

与之对应的是,就在员工大会前不到一个月,马化腾一封《给合作伙伴公开信》中,“云”被23次提及,成为公开信中的“最高频率”。他更定调腾讯云不仅是腾讯优势能力集合平台,更要帮助行业伙伴解决现实痛点。回头来看,当初这一细节,似乎已暗示未来战略转型端倪。

接踵而来的,是腾讯云内部频繁变动。多个交叉信源证实,近期腾讯云架构和管理层调整频繁,主要集中在打通部门壁垒,提高业务合作效率上,另一方面,也从其他部门调入多名中干及以上人员。此前,以李国飞为代表的外部智库就曾建议,通过优化部门架构、打通数据壁垒,将有望提升腾讯to b业务整体效率。目前来看,这已在腾讯计划之内,对to B市场的野心依旧不容小觑。

事实上,作为腾讯To B业务的重要出口,腾讯云隶属于“以打造娱乐化社交、场景化通讯和云化企业服务”的SNG。其它的AI、互联网+民生、办公、小程序、公众号等To B业务则散落在不同的BG和业务部门。对此,张志东在分享时坦言,公司现有的组织架构主要是应对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有便捷简明和利于快速尝试的优点。但在ABC(AI+BigData+Cloud)时代,原有架构就会造成技术上重复造轮子数据墙和组织墙问题。

从此前马化腾在员工大会上的表态看,腾讯高层对此已有清晰认知,张志东也表示,“(对于结构性的矛盾),期待公司的核心管理团队痛定思痛,有大的变革决心。”

那么,转型会是腾讯的“应激性”反应吗?

记者从多位消息人士处了解到,腾讯内部对于此次转型早有预期,更像一次自上而下的自然进化。不论是前述马化腾在员工大会上的直面表态,还是内部架构的频繁调整,都已经充分释放了信号。

与此相对应的是,年初以来,腾讯内网论坛上已有多次针对战略方向调整的讨论,包括各部门壁垒、数据不通畅、重复造轮子等市场针砭已久的问题,在内部已有广泛地改革预期与决心。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2月正是腾讯最辉煌时刻,王者荣耀蝉联app store排行榜,股价更屡次打破新高。而此时腾讯高管们就启动筹谋新一轮方向调整,显然未雨绸缪。

然而,tob业务从来从来不是安乐乡。腾讯要想拿到下一个风口的船票,势必要走出舒适区,来到此前从未涉及的全新领域。既是历史性地机遇,又是一次极具艰难地调整。

一方面,阿里巴巴已经在to b市场领域深耕多年,积累了大量数据基础和客户资源;另一方面,新劲敌今日头条凭借强劲算法对to b领域虎视眈眈,不少消息指出,头条已经进军企业市场。

好在等待腾讯的是一个爆发中的市场。2017年下半年全国“用云量”总量较上半年环比增长66.5%,年化增长率133.1%。2018一季度增速再上台阶,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138.6%。此前,腾讯云也已有发力趋势,2018年二季报显示,腾讯“其他业务”(支付及云服务)收入同比增长81%至174.96亿元,首次超过了社交网络,排在收入占比的第二位。拆封来看,在腾讯公布的历史数据中,腾讯云业务保持着100%左右的增长速度。

另一方面,腾讯手中还握着三张王牌。一是10亿用户资源,微信和QQ本来就承载了非常多民生政务能力,有望获得更多政府订单;第二是生态伙伴,腾讯手上投资规模超过千亿,投资市值已经超过腾讯市值,向合作伙伴提供云服务将为腾讯带来巨大收益。第三是云能力是智慧零售重要载体,一旦后续架构出现调整,智慧零售业务有望打通部门壁垒,大大提升效率,带来极大想象空间。

诚然,尽管组织变革是腾讯的显性基因。但每次转身背后,都是一次艰难取舍和重新归零。腾讯管理层能否拿出魄力和智慧,打磨出一个全新迎接产业互联网市场的新型架构,令人拭目以待。

之前马云在教师节当天公开宣布:“一年后的今天,即2019年9月10日,阿里巴巴20周年之际,将不再担任集团董事局主席。”现在最新消息,有媒体问“今后阿里和支付宝到底是怎样的关系“,马云强调:“阿里和支付宝是完全不同的两家公司”。

据新华社报道了解,9月10日马云宣布:“即2019年9月10日,阿里巴巴20周年之际,他将不再担任集团董事局主席,届时由现任集团CEO张勇接任。之后,马云将继续担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成员,直至2020年阿里巴巴年度股东大会。“意味着,目前阿里的绝大部分工作和业务都已由张勇接管。

对于有关今后阿里和支付宝的关系,马云在杭州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我这不算休,而是进步,算是以退为进吧:既是公司的进步,也是个人的进步。像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外界总以为是一家企业,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两家,中间的协同工作现在就是自己在做,今后也需要交接给张勇他们。”

最后,最初支付宝和阿里巴巴是同一体系的,相关政策提出:“中国人的金融支付工具,必须由中国人控股。“因此所有有关支付平台、金融平台、理财平台这块的全部分割独立,成立蚂蚁金服。

  就在近日,华为在广州正式发布会了麦芒旗下最新产品麦芒7,这款手机搭载了6.3寸全面屏,因此在屏占比和视野上都有很大的提升。价格方面新机维持和上代麦芒产品相同的售价,6GB+64GB仅为2399元。也许对于这个“仅”你会充满疑问,两千以上的价格也不便宜啊,但当你具体了解麦芒7之后你就会知道华为维持2399元的售价有多良心。

  华为早在Mate 9上就与世界级超跑公司联合推出了保时捷设计版手机,在今年年初,华为再次发布了旗舰手机Mate RS保时捷版本。虽然早已对于华为的精湛工艺有所了解,但当Mate RS发布时,你依旧无法阻挡这款产品散发的迷人魅力。

  不过华为Mate RS拥有奢华的保时捷设计和众多前沿的科技,因此这款手机的定价也再攀高峰。相比去年年底发布的Mate 10保时捷设计本贵了近300欧元,售价达到了1698欧元,国内售价也达到了9999元,这也让这款手机成为目前华为智能手机销售史上最贵的手机产品,Mate RS在国内外都享有不俗的评价,保时捷元素再次奠定了华为Mate 系列高端基因。

  麦芒7与上代不同采用了全新的外观,在上一代全面屏的基础上采用了6.3英寸刘海全面屏设计,进一步提升手机屏占比,可获得更佳的娱乐影音体验。当然新机最大的亮点是,华为竟然将原本高高在上的保时捷元素加入其中,后置竖排双摄外加背部圆形指纹解锁保持在同一中轴线上,秉承了华为Mate系列的绝对对称设计,颇有高端风范。事实上该机的海外版本就是华为Mate20 lite,由此可见麦芒7的纯正血统。

  另外麦芒7机身背部采用2.5D弧度的玻璃材质,机身通过膜片炫光纹理处理,显现出双光束带来的“流动 3D”的光影效果,结合保时捷元素,整台手机都缔造出一种不凡的气质。保时捷带来的高端属性原本不属于大众人群,到华为却将这个元素下放至麦芒系列,让用户两千出头就能买到原本万元的保时捷设计,可以说麦芒7在设计上的”性价比”暂时没有对手。

  外观很重要,性能同样重要,2399元的价格与上一代持平,到华为麦芒7处理器从麒麟659升级到了麒麟710处理器,这是华为自研的准旗舰移动平台,其性能以及12nm 优秀制程,能保证用户在游戏,影音,娱乐的海洋中畅行无阻,支持GPU Turbo技术。拥有6G+64GB存储规格。续航也从麦芒6的3340mAh电池升级到了3750mAh电池容量,支持9V2A快充。

  其次,麦芒7一共装备了四枚摄像头,前后均为双摄方案,前置为2400+200万像素的组合,后置搭载了2000万+200万像素,主镜头采用F1.8大光圈,支持HDR PRO、智慧美拍算法、8种自拍场景智能识,不论是前置还是后置都能拍出令人满意的虚化效果,对于年轻用户而言,出门不必再带相机。

 

  麦芒系列目标人群是年轻人,麦芒7这款手机拥有万元保时捷设计元素,只需要2千左右就能拥有万元设计,符合年轻人不怕困难,对生活有目标有追求的定位,实属一台难得的青年奢侈品。

  9月20日上午消息,美团点评今日正式登陆港交所,开盘价72.9港元,较发行价上涨5.65%,公司市值超过4000亿港元。据招股书披露王兴持股11.4%计算,王兴身价约458亿港元,约合58.4亿美元。

 

  从公司市值来看,美团点评市值已经超过小米、京东,位居中国互联网企业第四位。京东当前市值约382亿美元,以刘强东持股比例16.9%计算,其身价约65亿美元。王兴身价与其接近。不过若同雷军比较,则差距较大。据福布斯实时富豪榜数据,雷军身价约152亿美元

  近日,财富中文网正式揭晓2018年度“全球40位40岁以下商界精英”排行榜,优信集团董事长兼CEO戴琨再次入选,这也是戴琨自2014年以来第五次登上该榜单。同时入围该榜单的还有美团点评CEO王兴、今日头条创始人、CEO张一鸣、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CEO徐立、拼多多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黄峥等诸多知名商界精英。

  “中国40位40岁以下商界精英”排行榜是《财富》评选的年度最具影响力年轻领袖榜单。该榜单以候选者在社会及行业的影响力作为衡量因素,上榜者均是改变了行业游戏规则,或实现行业突破的年轻杰出创新者、价值缔造者和变革者。这些年轻的商业精英通过快速成长,正在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和全球化发展历程中的中坚力量。

  五次入围 见证优信崛起与蜕变

  自2014年以来戴琨已经第五次登上该榜单,每一次入围榜单都见证了优信快速成长和阶段变革。从单一业务平台发展成中国最大的二手车交易综合服务供应商,再到2018年成功登陆纳斯达克成为中国二手车电商第一股,在戴琨领导之下的优信用短短七年时间,实现了从初创公司到行业领军企业的质变。

  成功上市也标志着戴琨和优信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他在上市敲钟仪式时讲到:”上市对于公司发展来说,既是一个里程碑,同时也是一个新的起点。优信将不改初心,继续以‘让消费者拥有好车更简单’为使命,专注优信的业务发展和科技的提升,专注服务广大的消费者和合作伙伴。”

  成功上市 未来发展的起跑线

  对于成功上市的优信而言,这一关键节点的达成并不意味着戴琨和优信会放慢跑步前进的节奏。凭借上市所带来的资金和品牌优势,优信将会把更多经历投入到提升供应链效率,以及改善消费者服务体验上,包括:展开渠道下沉策略,为更多小城镇和小城市的消费者提供远程和在线购买二手车服务。

  此外,优信也将进一步加深在车辆售后服务过程中的投入,包括实现车辆智能检测、车辆延保等,为用户提供更有保障的服务体系。

 

  “40岁以下商界精英”“中国二手车电商第一股”,戴琨和优信所代表的正是中国经济转型和全球化发展的全新未来。正如戴琨在敲钟上市时所讲:“我相信上市对公司都是浓重的一笔,但是对于我本人和优信来说,这只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如果把做企业比成一个持续的马拉松的比赛,我相信过去的七年还只是预热的准备,今天我们确实在一个全新的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