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报道,IBM周日宣布以340亿美元收购开源软件公司红帽(Red Hat),寻求硬件及咨询业务的多元化,增加高利润产品和服务。此次交易是IBM迄今最大一次并购。

  在面临软件销售低迷和主机服务器需求下降时,IBM首席执行官罗睿兰一直在扩大基于订阅的软件产品。她表示:“收购红帽是改变游戏规则的行动,IBM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混合云提供商,为其他公司提供唯一的开放云解决方案,为他们的业务释放全部云价值。”

  IBM市值约为1140亿美元,但愿意支付190美元/股现金收购红帽,比后者周五收盘价溢价62%。红帽成立于1993年,专门从事开源系统Linux的开发。该公司总部位于北卡州罗利市,通过为企业客户开发定制功能、提供系统维护和技术支持收取费用,这可为IBM提供利润丰厚的订金收入。

  此次收购也说明,老牌科技公司在转向并购以扩大规模和抵御竞争,特别是在客户使用企业软件巩固销售商关系以节省资金的云计算领域。IBM希望此次交易能帮助其在快速增长的云业务里,赶上亚马逊、Alphabet和微软。过去五年IBM股价跌了约1/3,而红帽股价同期上涨了170%。

  大蓝

  IBM外号大蓝(指的是其蓝色电脑曾盛极一时),成立于1911年。多年来该公司营收一直下滑,因此不得不从电脑制造业务转型为新技术产品及服务,最近开发的项目包括以其开发的超级计算机Watson命名的人工智能和业务线。

  IBM是并购市场的常客,2008年以50亿美元收购了加拿大商业软件制造商Cognos,2013年以20亿美元收购了云基础架构提供商Softlayer,2015年又以20多亿美元收购了Weather Channel的数据资产。

  其他大科技公司最近也在通过并购改造自己,如微软今年以75亿美元收购了开源软件平台开发商Github。芯片公司博通以近190亿美元收购软件制造商CA,Adobe以50亿美元收购营销软件制造商Marketo。

  IBM的主要竞争对手戴尔公司2年前就开始在软件和云计算上投入巨资,以670亿美元收购数据存储厂商EMC,并由此获得虚拟化软件公司VMware82%的股份。IBM与红帽的交易将在2019年下半年完成,为了完成交易,IBM计划暂停2020年和2021年的股票回购。

 

  IBM称,收购后红帽继续由公司CEO吉姆·怀特赫斯特及其管理团队领导。红帽的总部、设施、品牌和商业行为保持不变。高盛和摩根大通为IBM的交易顾问并提供资金,Guggenheim Partners LLC担任红帽的顾问。

  来自SAR的最新消息,据一可靠消息来源透露,传闻中的索尼新款高端APS-C画幅无反相机预计将在接下来的几周内发布,发布时间有可能会是下周举办的PhotoPlus展会,也有可能会是11月的某一周。除此之外,该消息来源还表示新款APS-C画幅无反相机并不是A6500的后继机型,而是一款全新的APS-C画幅相机。新机看起来像一部mini-A9,有着中置EVF取景器以及超越富士X-T3的性能表现和20fps的连拍速度。

  10月15日消息,京东联合英特尔在北京召开“京东&英特尔第九代智能酷睿桌面级处理器发布会”,宣布京东将与英特尔延续深度战略合作,在中国区域首发英特尔第九代处理器。首发名单包含了英特尔酷睿i9-9900K处理器等多款新品,而不久将全面开启全新英特尔酷睿X系列处理器以及全新英特尔至强W-3175X处理器的发售。

  发布会上,英特尔(中国)渠道与零售市场部总监杨景洲表示,第九代智能英特尔酷睿i9-9900K处理器是全球游戏处理器的性能锋芒之选,作为首款面向主流台式机市场的英特尔酷睿处理器,它将台式机产品线的性能提升到了超乎想象的水准。相信通过与京东的合作,可以让更多中国消费者享受到极致的PC体验。英特尔再度选择在京东平台进行新品首发,是对京东作为国内领先的品质电商的信赖,同时也掀开了双方战略合作升级的新篇章。未来,双方将在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多领域继续展开合作。发布会现场,与京东及英特尔紧密合作的全球五大主板厂商华硕、技嘉、微星、七彩虹、华擎也前来助阵,并当场表示很快将在京东平台进行新品首发,让用户能第一时间感受到英特尔全新处理器带来的升级体验。

  京东英特尔再度强强联手 处理器开启全新时代

  首批“登陆”京东平台的三款英特尔第九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不仅具备8核心16线程强大内核,更是具备最高5.0 GHz的单核睿频,以及16MB 智能高速缓存,将为玩家带来更快更沉浸式的游戏体验。除此之外,即将登场的七款全新英特尔酷睿X系列处理器,在内容创作和更高要求的运算处理工作上均有大幅提升,如此安排,也表现出英特尔对细分市场的重视程度和对产品线布局的充分考量。

  之所以选择和京东联合首发,完全是出于对中国市场潜力的深度挖掘,近年来中国游戏玩家数量不断增长,且年龄结构不断调整,区间跨度日益增大。而伴随着市场容量的不断提升,游戏玩家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市场竞争策略和玩法不断推陈出新。而京东作为国内领先的零售平台,自然成为了英特尔新品首发的合作平台。为此,京东电脑数码事业部电脑配件业务部总经理李亚龙先生表示,作为英特尔全球首家线上总代理,京东与英特尔保持着长期深入合作,双方在市场营销领域的创新合作将帮助英特尔进一步开展精准营销计划。

  针对此次英特尔新品的发布,京东还将构建”英特尔-消费者“双向触达的沟通机制,能帮助英特尔更加精准地定位目标人群,并且针对初次购买人群以及高端人群制定专属营销方案。此外,针对企业级用户,京东也拥有绝对的服务优势,基于脱敏消费数据提供更为完整的人群画像,助力英特尔发力专业级PC市场,精准触及到目标类消群体。

  京东布局全产业链 让消费者第一时间拥抱前沿科技

  目前,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技术和消费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了PC消费市场,而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再一次将市场推向拐点。在变革来临前夕,京东与英特尔通力合作,将京东完善的零售基础设施服务,与英特尔在前沿科技领域的技术完美融合,在消费者与产品技术等多个层面构建应用实例和落地消费模型,并以此打造未来PC消费全景式响应平台。

  整体市场环境的演变更意味着未来全产业链级的合作将越来越深入,而主板产业作为关键一环,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圆桌论坛环节,华硕、技嘉、微星、七彩虹、华擎五大主板厂商出席并参与了讨论。在圆桌论坛上,与会厂商一致认为在个人消费市场中DIY文化的影响力在与日俱增,专业级发烧友越来越多,并缓慢向外渗透。京东与英特尔也将携手主板、UPC厂商,加速推进第九代智能英特尔酷睿桌面级处理器在这一领域的服务和影响力。作为销售平台的京东,依旧会凭借大数据级优秀的行业洞察,联手英特尔及其他品牌商推出更多重磅新品。

 

  除线上平台外,京东还将通过无界零售的形式为英特尔在内的其他厂商提供服务,而选择将京东作为新品首发平台,也将让京东与众厂商联合共同占领新品首发的战略高地,为用户及行业服务。

  被HMD正式接手品牌运营后,诺基亚手机加速了产品迭代速度。10月16日,诺基亚手机发布了新款机型X7系列,这距离上一次发布新机仅3个月间隔。

  不输于国产头部厂商的速度,显示出诺基亚对中国区市场的重视,此次诺基亚发布的新机仍在1000-2000元价格区间。HMD Global大中华区副总裁许立新表示,当前阶段诺基亚定位主要在年轻人群体。“我们在安卓智能机市场是新人,一切从零开始,旗舰产品的推出需要更多积累。”

  但外部环境十分严峻。第二梯队手机品牌正受到剧烈的行业挤压,据机构统计,今年二季度前五名头部手机厂商在国内已占据市场份额的九成。诺基亚以“初创”公司定位回归市场,面临着诸多压力。

  如许立新所言,去年诺基亚在全球7000万台手机销量中,超过半数实则来自功能机。这源于在诺基亚品牌重新运营22个月之前,智能机完全停摆,仅依靠功能机补位。当下智能机的加速推进显示出诺基亚对主流市场的追踪意愿。行业竞合之下,未来诺基亚在中国能否抢占市场,线上线下渠道环节如何拓展等,则有待时间检验。

  回归后的22个月

  回归市场后的22个月内,诺基亚发布了24款手机,但高管团队对公司的定位是“初创企业”。“很难把诺基亚品牌过去的经验套用在今天,我们在快速学习和调整策略,友商规模很大、投入和团队大很多,我们要尽快跟上节奏、虚心向友商学习。”许立新表示,虽然中国的竞争尤其激烈,但如果不能在中国取得一席之地,就难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品牌竞争。这也是诺基亚在中国区针对性推出X系列产品的原因所在。

  回归后的诺基亚手机更年轻化了。HMD方面对中国市场消费者调研的用户画像显示,20-29岁用户人群占比70%,30-40岁年龄段用户占比20%;此外男性用户占比85%,一二线城市用户占据51%的比重。

  这在一定程度与诺基亚当前主打线上渠道有关,同时也是其产品定位带来的表现。正是发觉用户性别巨大的差异,诺基亚本次新品在拍照功能和产品色系上更丰富。

  去年,诺基亚手机在全球市场实现了7000万台销量,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许立新坦陈,2017年的销量中大部分比例来自功能机市场。不过随着智能机研发生产的跟进,诺基亚智能机业务正以相对快的增速成长。

  Counterpoint统计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诺基亚手机的全球市场销量中,中国市场占比5%;细分到全球智能机市场,中国占比12%;同期诺基亚手机的智能机销量占全球总销量的20%。

  “诺基亚去年全球智能机销量达800万台,与今年上半年销量持平,预计全年智能机销量将翻倍。其中印度、东南亚和非洲是智能机销售贡献较大的市场,一定程度或许与功能机换机需求有关。”Counterpoint研究总监闫占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从市场竞争角度,他认为,技术革新或许会给二线手机厂商带来翻身的机会。“在5G为代表的技术革新期,抓住一个技术或者产品作为突破口,带动智能机的发展,将有可能帮助二线厂商继续往上发展。”闫占孟向记者表示,当前技术革新因为大型厂商更具备资金、人才等优势而更为突出,二线品牌显得疲软,更多是依靠市场和渠道在推动,但这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显然这是中小品牌的短板所在。

  作为“初创”企业的诺基亚手机也在推动研发方面的进展。今年5月,HMD在深圳成立了全球未来实验室,许立新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该实验室的研发方向包括5G、AI、拍照技术的软硬件配套和新材料。

  “我们(在5G等方面)已经有不少进展,工程样机等方面,距离消费级产品还有一些差距,但行业现状如此。在芯片和频段等方面,我们跟友商的进展没有什么差别。”HMD产品事业部总经理车向光向记者介绍道。

  “虽然是新公司、新体系,但现在的诺基亚手机更多是老诺基亚人在参与,他们很熟悉市场,不是单纯的互联网思维或者跨界思维在推动,整体风格稳扎稳打。”诺为咨询CEO李睿向记者如此评价。

  二线厂商探路

  截至今年第二季度,五家头部手机厂商在中国市场已占据九成份额,对于其他品牌而言,竞争的激烈程度不言而喻,即使对于品牌知名度较高的诺基亚也是如此。

  本土二线品牌近日也风波不断,魅族就因X8无法按时供货而通过官方渠道发布致歉信,锤子也面临成都分公司被遣散的传言,此后官方表态仅是人员调整。

  除个别厂商针对性主打如游戏、翻译、三防等细分领域之外,其他核心二线厂商的定位看起来也诸多相似。在一线厂商对细分市场全产品线布局抢占份额、行业总体技术迭代疲软的背景下,一线以外的手机厂商的竞争总体显得相对弱势。

  不过许立新表示,从品牌成长角度来说,诺基亚虽属“新人”,但背后还有包括富士康、谷歌在内的巨头公司支撑,这是诺基亚手机不同于传统二线厂商的所在。

  “诺基亚的功能机在全球很多国家排名至少前三以内,这是一个很牢固的基础。加上来自富士康、谷歌等对安卓平台和生产等环节的支持,以及诺基亚十年的品牌授权,作为初创公司的新诺基亚拿着的牌还不错。”许立新说。

  多名业内人士也认为,此前富士康参与了诺基亚品牌的重构,意味着产能和质量的保障。至少在产品元器件迭代和生产备货等环节,诺基亚不会输给二线手机厂商。

  “二线厂商之间的竞争,核心在于降低成本。线上是降低成本的主要渠道,但线下也需要一些支撑。”闫占孟认为,线上平台由于投入成本较低,成为厂商存活赖以生存的要素之一,这时与电商渠道的资源投入程度也有密切关联。线下则需要对手机品牌进行塑造和支持,但应当以聚焦、精品店的形式推进,不能过多。

  据介绍,在传统的京东、天猫、苏宁等电商渠道之外,近日诺基亚官方网站开通了销售功能;在线下市场,除了借助京东等平台对新零售的探索,以及苏宁原本的线下渠道优势,省包等模式也在开展。

 

  李睿则看好新零售带来的市场变化。“京东和天猫相对更青睐二线手机品牌,而新零售也更适合二线厂商推进。”他表示。

  每经记者 李卓 实习记者 陈克远 实习编辑 王丽娜

  “你可以把两者的关系比喻为淘宝和天猫。”关于饿了么与饿了么星选的关系,饿了么副总裁、饿了么星选负责人王景峰如此形容。

  10月15日,饿了么正式宣布百度外卖更名为饿了么星选,并启动包括创建高端餐饮外卖平台在内的战略升级。在业内人士看来,饿了么星选的上线,既是对此前饿了么收购百度外卖的成果总结,同时也是阿里在收购饿了么后对其寄予的更多期待。

  但就算完成团队梳理、明确平台定位,摆在饿了么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处理既往商户的衔接、唤醒老用户、差异化服务新用户等问题。尤其在当前的市场格局中,曾经的“三足鼎立”变为“两强争霸”,美团点评一举上市后市值一度超越京东、小米。而处于成立十年节点上的饿了么,又要如何适应自己的新起点?

  百度外卖更名饿了么精选商家上线星选

  在饿了么星选战略发布会举办之前,百度外卖更名饿了么星选的消息就已在外界传得沸沸扬扬。今年二月就曾有媒体报道称,百度外卖即将更名。

  去年8月下旬,饿了么正式对外宣布合并百度外卖,合并完成后,百度外卖成为饿了么的全资子公司。而根据此前饿了么对百度外卖的收购协议,百度外卖品牌保留18个月给饿了么使用。此番百度外卖的更名,实际上也意味着,距离百度外卖品牌的谢幕提前了4个月。而饿了么从百度外卖接手的资产,似乎也找到了明确的运营方式。

  据了解,饿了么星选是从饿了么平台上200多万活跃商家中,依据6个维度、5轮筛选、25项考量进行综合打分,综合得分前50%的商家可入围星选候选,综合得分前10%的商家有机会成为印有星标的星选商户。另外在用户服务方面,饿了么方面表示,未来星选商户将享受优先出餐、优先调度、7×24小时准时达plus服务,且配备专属星选客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饿了么APP中注意到,饿了么星选品牌上线的推送信息已经在置顶位置展示,同时也在常规频道栏目中增加了直达入口。另一方面,原百度外卖APP也已完成更名,并推出限时红包、下午茶五折等优惠活动。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部分析师陈礼腾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百度外卖从上线以来,走的一直是服务中高端用户的路线。此次被包装升级,其实是延续了以往的市场定位,在融入饿了么之后,对于市场有更好的细分。

  同时他认为,饿了么星选的上线,其实也暗示着未来外卖市场的消费质量将会越来越高,符合消费升级的趋势。

  战略升级饿了么融入阿里生态仍有挑战

  推出饿了么星选品牌的同时,饿了么宣布正式启动包括商家赋能整体方案、建立高端餐饮外卖平台在内的战略升级。这意味着,除了提升C端消费用户的服务体验,饿了么将进一步强化对B端商家用户的服务支持。

  对于此次战略升级,饿了么方面介绍,除了推出会员体系、生活场景入口等消费者福利外,饿了么在生态中的供应链、SAAS、数字营销、金融支持、蜂鸟配送等商家赋能和分钟级即时配送体系方面也将做出全面提升。其中,蜂鸟本地即时配送不再仅服务餐饮外卖,而是向阿里各路新零售纵队输出运力,服务生态内的所有合作伙伴。

  而就在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宣布成立时,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就表示:“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的目标也绝不仅仅是做大餐饮市场,它将承担更大的使命——重新定义城市生活,让生活更美好、更便利。”

  可以看出,此次饿了么的战略升级,也一定程度上承载了阿里大生态重新定义城市生活的愿景。对于饿了么而言,这是阿里生态红利的释放。

  但也需要注意的是,从餐饮外卖向全品类扩张,再到服务阿里生态内的各类合作伙伴,这些都将对饿了么的运力资源提出更高要求,其背后的成本压力也可想而知。

  对此,饿了么方面表示,阿里的战略不是一个简单的关于变现的战略,而是着眼于推动商业变革、技术进步及用户体验升级。盈利变现并非饿了么当前要去考虑的问题。

  两强争霸但行业渗透率不到10%

  从行业格局来看,从早年美团外卖、饿了么、百度外卖在互联网外卖市场的三足鼎立,到如今美团点评与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在服务市场的两强争霸,当市场中的商家资源和用户资源表现出明显的集中态势后,市场间的竞争也变得更加焦灼且复杂。

  根据今年7月,新华社援引互联网大数据监测机构Trustdata《2018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分析报告》的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美团外卖以59%的市场交易额领跑行业。

  此外,根据今年9月底美团点评发布的上市后首份财报显示,2018上半年公司外卖收入为160亿元,同比增长90.9%;另从美团点评整体收入水平来看,上半年公司总收入达263亿元,同比增长91.2%。这两组数据也显示,美团点评仍处于快速扩张阶段。

  根据市场分析机构艾媒咨询此前发布的行业数据显示,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市场规模每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8上半年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市场规模已超1250亿元,预计2018年全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430亿元。

  “很多人说外卖是一个成熟的行业,公司可以上市了、可以盈利了,但我们认为这个行业处在一个非常早期的阶段。”饿了么CEO王磊表示,尽管互联网外卖市场发展迅速且保持着稳定增长,但当前的行业渗透率仍然很低不到10%。

  此外,从整个外卖市场来说,数字化、运营能力、生态协同等方面还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事实的确如此。拿咖啡为例,近日互联网外卖平台渗透到餐饮品牌的案例持续上演。

  网红“小蓝杯”瑞幸咖啡30分钟送达的服务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而其线下也在快速拓展门店。另有消息显示,苏宁物流旗下业务苏宁秒达也开始配送瑞幸咖啡,由此涉猎咖啡配送市场。此外,就在10月初,麦当劳中国也宣布旗下麦咖啡品牌推出外送服务,用户可以通过美团、饿了么和微信小程序“i麦咖啡外送”下单。而在今年9月,老牌咖啡巨头星巴克还上线了官方线上点餐服务“专星送”,由饿了么打造的专属配送团队服务用户。

  当市场角逐变得越发激烈,平台之间的较量也从简单的红包补贴转向硬实力比拼。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经过近几年外卖服务的普及,在线餐饮平台竞争重点应从增量转向用户存量的挖掘,逐步转移到配送效率、服务体验、食品安全的优化。

  陈礼腾也表示,随着用户消费水平的提升,需要餐饮商家做出更多的服务升级。而在用户的争夺过程中,当前补贴已经明显降低,关键还是要考验平台各自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百度外卖成过往,饿了么开启新的序章。如何运营好手中的资产,是接下来饿了么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