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米官方宣布将于11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2018MIDC小米AIoT开发者大会。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向业界发出邀请,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开创“万物智慧互联”新时代。

  雷军多次强调,“AI+IoT”是小米的核心战略之一。在2018年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雷军结合小米的发展,大胆预测人类将进入AI和IoT结合的万物智慧互联新时代,率先提出了“AI+IoT”万物智慧互联的概念。

  业内人士分析,小米是“AI+IoT”领域当之无愧的全球领导者,其IoT产品的销量甚至被认为是全球智能设备消费趋势的风向标,此次大会无疑将是年度最为重要的行业盛会。

  根据小米集团Q3财报,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小米IoT消费级物联网连接设备数已经达1.32亿台(不含手机、平板和笔记本电脑),AI智能语音助理小爱同学的月活跃用户超过了3400万。小米启动AI全面赋能战略后,带动了IoT及生活消费品业务在过去一年里继续高歌猛进,第三季度该业务收入达108.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9.8%。同时,该业务前三个季度总收入达288亿元,已超过该业务去年的全年收入。

  在去年第一届大会上,雷军宣布小米已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消费级IoT物联网平台。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按连接数量计算,2017年消费级IoT硬件全球市场份额小米占比为1.7%,遥遥领先于身后的苹果0.9%,亚马逊0.9%,三星0.7%和谷歌0.6%。

  业界公认,小米是“AI+IoT”行业的开拓者和催化剂。目前,小米已投资和孵化了220家生态链企业,其中有100多家专注智能硬件和生活消费品。小米及小米生态链公司推出了多个产品取得了全球第一的成绩,如智能手环、空气净化器等。2018年,多家小米生态链公司如华米科技、云米科技,已成功上市。2017年7月,小米发布了首款人工智能产品——AI音箱小爱同学,由于坚持了“感动人心、价格厚道”定价,成为了爆款产品。业内人士指出,正是因为小米的开创和引领,国内各大厂商,如天猫精灵、小度音箱、叮咚音箱等迅速跟进,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智能音箱行业的发展。

  在“AI+IoT”领域一路高歌猛进的背后,小米在AI技术上的积累屡获殊荣,深受业内认可。在2018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小米人工智能开放平台捧回了一个分量极重的“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大奖,这也是2018年度最顶尖、最能代表世界互联网发展前沿的科技领先成果。此外,小米在2018年世界人工智能峰会上获得了“中国AI领军企业TOP 10”的荣誉,还是2018年中国大数据企业50强。小爱同学在2018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入围了SAIL奖,并且在2018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获得了“2018领先科技成果奖•黑科技”与“2018领先科技成果奖•新产品”双料大奖。11月15日,小米MACE刚刚在日本获得了东北亚优秀开源项目”。

  业内专家认为,小米不仅在“AI+IoT”领域成绩喜人,其全面开放的战略也受到了各方交口称赞,备受行业推崇。此前,小米将人工智能计算引擎MACE完全开源,公开了IoT设备连接协议,以及小爱同学智能问答系统。自从小米公布IoT开发者计划后,不断有第三方设备和应用接入。不久前,车和家还与小米的小爱同学形成合作,配备了全车的智能语音系统。

 

  本届大会,小米将带来更完善的IoT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更丰富的AI开放生态,更贴近生活的全球合作伙伴。敬请期待。

  北京时间11月21日下午消息,腾讯音乐的IPO备受关注,该公司原计划今年赴美上市融资20亿美元,但现在却有可能推迟到明年初。

  这家流媒体音乐巨头的月用户超过8亿,他们原定于10月赴美上市融资20亿美元,但上月却决定推迟到11月,希望能够迎来市场稳定。

  但现在,美国科技股依然承压。事实上,有知情人士表示,腾讯音乐及其顾问公司甚至考虑将该交易推迟到2019年初。不过目前还没有做出最终决定。

  “他们当然希望在年内完成交易,但却不希望匆忙上市。他们更在乎获得合适的估值,而不是快速上市。”一名知情人士说。

  另一名知情人士也强调了估值的重要性,并表示将继续关注市场状况。

  腾讯音乐拒绝对此置评。

  12月被认为是美股市场大型IPO交易的理想月份。虽然香港和东京到年底仍然非常忙碌(例如软银的日本电信运营商业务将于12月19日在东京启动总额210亿美元的IPO),但纽约的进度到了年底却会放缓。

  根据Refinitiv的数据,过去10年,美国市场12月份完成的超过10亿美元的IPO仅有3笔。

  腾讯音乐之所以考虑推迟到明年1月IPO,部分原因在于今年在收益上坐了过山车的大型投资者更愿意接受能够计入其2019年业绩的新交易。

  银行家也是按照日历年收取费用,而由于2018年创下近3年来最高水平,全球IPO融资总额达到1770亿美元,所以多数银行家已经超过了年度目标。

  腾讯音乐的IPO进程也折射出今年全球IPO市场的命运:年初的上涨推升了IPO估值预期,但之后却逐步走软。

  腾讯音乐今年5月就指定了IPO承销商,他们当时希望市场能保持稳定甚至反弹。知情人士当时表示,腾讯音乐可能融资40亿美元,成为今年在美融资金额最高的中国IPO交易。到了9月,这一目标被缩减至20亿美元左右。

  整体而言,中国企业今年通过美股市场的IPO融资79亿美元,仅次于2014年——受到阿里巴巴(145.98,-3.55, -2.37%)创纪录的250亿美元IPO规模的影响,那一年的中国企业赴美IPO总额高达290亿美元。

  投资者之所以看好腾讯音乐,是受到其庞大用户基础的吸引,而且该公司还拥有强于Spotify等竞争对手的盈利能力——后者本月早些时候因为要加大投资而牺牲利润导致股价受挫。

  腾讯音乐持有Spotify 7.5%的股份,而Spotify今年4月IPO之后最初跑赢市场,但现在已经较IPO价格下跌2%,较7月高点下跌34%,跑输同期走平的纳斯达克(6908.8231, -119.65, -1.70%)综合指数。

 

  腾讯持有腾讯音乐58%的股份,自从Spotify上市以来,腾讯股价已经下跌31%。

微软已经开发有开放源代码人工智能软件。但最近数月,微软改变了策略,选择更密切地与Facebook合作,共同开发后者的开放源代码人工智能软件。

微软没有高调宣传这一变化,但它反映了微软愿意支持其他科技巨头的软件,而非只是开发自家软。

谷歌开发了世界上最流行的开放源代码人工智能软件TensorFlow。微软把其软件放到了代码托管网站GitHub上,并在2016年年初采用更开放的许可协议。2016年晚些时候,Facebook发布了其人工智能软件PyTorch。

微软CTO凯文·斯科特(Kevin Scott)本周在接受CNBC采访时说,微软的人工智能软件有自己的优势,尤其是在开发语音识别系统方面,但PyTorch普及速度很快,有自己有趣的技术特性。

去年,斯科特与Facebook CTO 迈克·斯科洛普夫(Mike Schroepfer)进行了会晤,并一致认为“消除人工智能模型训练软件生态链的复杂性”对双方都有利。2017年9月,Facebook和微软联合发布了开放源代码人工智能软件ONNX。

人工智能创业公司FloydHub联合创始人、CEO萨伊·桑德拉拉吉(Sai Soundararaj)说,实际情况是,目前人工智能框架太多了。FloydHub的云服务支持微软的Cognitive Toolkit,但并未获得大量用户。

虽然把精力主要用于其他项目上,微软并未放弃Cognitive Toolkit。Cognitive Toolkit仍然在更新。

但业界方向是明确的。微软人工智能平台副总裁埃里克·博伊德(Eric Boyd)说,“在人工智能社区,PyTorch和TensorFlow是核心,因此,我们将重点支持它们。获得足够多用户非常重要。” 

 北京时间11月21日上午消息,据美国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苹果在今年年初时已悄然收购创业公司Silk Labs。Silk Labs的业务旨在将人工智能软件轻量化,以便其适用于消费者硬件设备,如相机等。

  苹果(176.98-8.88-4.78%)此举再次验证了公司在AI与智能家居设备领域的野心。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笔交易于苹果而言规模不算大。根据PitchBook的数据显示,Silk Labs仅有十多名员工,曾融资大约400万美元。苹果和Silk Labs过去曾对个人本地设备上的AI须更侧重隐私这一点问题发表过类似看法

  2018年11月15日,由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委员会主办、手机报承办的“2018第二届国际手机产业领袖峰会”正式在重庆南坪国际会展中心召开,此次手机行业盛宴旨在打造一个全球手机领域优秀产品集中展示的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深度交流合作,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包括vivo、OPPO、传音、百立丰、龙旗、与德通讯、丘钛、旷视、中光电、帝晶、大族激光等行业龙头企业悉数亮相。

  展会期间,还举办了《2018第二届国际手机产业领袖峰会——5G新世界·AI云生态》论坛,诚邀业界大佬共同商讨未来5G与AI的发展。本次峰会伊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书记王晓丽女士、与德通讯董事长徐铁先生等致辞,随后,来自与德通讯、紫光展锐、中国通信院西部分院、OPPO、vivo、旷视科技、天珑移动、TPK、华工激光、光环科技等知名的品牌、芯片、设备、算法方案厂商为我们带来一场干货满满的演讲。

  目前重庆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手机制造基地。全国排名前20位的手机品牌商已经有七家在渝落户,其中包括OPPO、vivo、华硕、360等;排名前20位的代工厂也有六家已经在重庆设立了生产基地,其中包括与德、辉烨、好万达、金茂等厂商。现有手机整机厂商86家、手机配套企业400多家,已初步形成了以运营商、品牌商、代工商和配套商于一体的智能终端产业链,下一步重庆市将打造中国一流的智能终端产业基地,从科技研发到成果转化的全产业链。

  与此同时,当前以人工智能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呈加速发展态势,持续改变着智能终端产业发展的形态,不同行业和不同类型的移动运用加速成熟,推动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迈入人工智能新时代。

  在我国5G标准推进方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书记王晓丽做出了相关阐述:我国提出了很多先导性的概念,在5G标准第一版本发布过程中,我国在国际标准组织拥有30余个关键职位,23%的投票权,文稿数量占30%,牵头的项目占40%。

  其认为,5G标准话语权持续提升,AI、5G作为开启未来十年新纪元的关键技术将逐步渗透到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构建起以用户为中心的生态应用,加速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转变。

  与德通讯董事长徐铁首先对此次重庆国际手机展予以了高度认可,而对于目前火热的5G、AI技术,徐铁指出,即将到来的5G会使得移动通信的速力达到光纤的级别,进而改变所有人类设备的生活面貌,它会使技术的影响力从智能手机扩展到各个垂直智能的行业,而高速高效的通信会使运营变得更加简单,手段也变得更加多样化,这一新技术会创造更多的赋能价值。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西部分院:5G技术研发实验第三阶段有序推进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西部分院作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内设派出机构,其在测试认证、研究开发等核心技术领域具备深厚的根基。在此次峰会上,信通院西部分院副院长张炎对5G的愿景与需求、关键技术、标准及产业进展做出了详细的介绍,其表示:“目前5G技术研发实验第三阶段有序推进。”

  张炎表示,2018年6月14日,5G独立组网国际标准按期完成,无限接口和核心网接口实现端到端全新的业务承载能力,截至目前68个国家地区的154家运营商完成正在进行或获得许可,对5G支持和候选技术进行测试、试验或现场试验。而随着SA 5G标准正式确立,5G商用进入倒计时,产业配套预计在2019年逐步完备,2020年将开启全球商用。

  在此次的演讲中,与德通讯副总裁王勇与会上的嘉宾们分享关于与德通讯对5G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些看法及战略布局。

  在王勇看来,5G是AI快速增长的黄金时代,其认为, 5G在万物工厂模式、大数据、应用场景、5G手机及半导体领域将产生巨大的增长点,而针对上述五大领域,该公司也进行了相关布局。

  在5G时代下,不管是智能家居生活、智慧交通还是工业领域的行业应用都需要有各种形态的终端,而传统的加工制造不能适宜这种要求,基于此与德通讯在重庆潼南区开始建设了智能化的生产制造工厂。

  与此同时,在王勇看来,5G及AI的发展将会对半导体行业带来机遇,基于此,与德通讯与紫光展锐联合投资设立了一家以物联网AI应用为主要方向的芯片模组及应用集成开发企业。

  紫光展锐:5G原型机正努力攻关第三阶段的验证

  众所周知,在5G与AI的发展过程中,处理器平台厂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毫无疑问,未来10年是人工智能时代,5G和AI将会迎来爆发,技术变革的驱动力也来自芯片。所以,未来10年不管经济如何发展,都离不开芯片。而紫光展锐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和积累,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手机芯片设计公司,既是中国最大的泛芯片提供商,也是中国领先的5G通信芯片企业。

  在会上,仇肖莘向在场嘉宾们介绍紫光展锐5G的愿景和规划,而对于该公司5G计划等问题,仇肖莘表示,2014年展锐开始布局5G,一直在5G的预演方面投入了很大的人力和物力,我们加入了中国移动5G先行者的计划,加入了中国电信的5G研发计划。

  此外,该公司参与了很多业界的验证和各种的合作,而截止目前紫光展锐的5G原型机已经通过了第一和第二阶段的验证,现在正在努力攻关第三阶段的验证。仇肖莘进一步指出,2019年我们将会推出第一款的5G数字解调器,是一个新的芯片,该单个芯片能够支持4G、5G全网通的解决方案,能够解决非独立组网,独立组网的组网方式,希望在2019年的时候我们这款芯片会真正的在市场上开始试商用。

  OPPO:在5G标准、研发和应用探索全方面布局

  3G/4G时代新进入市场时期激发了移动支付、个人媒体等全新的应用场景,不仅改变了用户行为习惯,也改变了许多行业。连接技术甚至在其成熟期,也会因为其具备的平台性质,使得像直播,短视频等创新的服务得以在其之上萌芽并爆发。

  在OPPO看来,在不同业务场景下,5G可以催生出更多前所未有的应用场景。而基于对5G核心性能和场景支持能力,以及其对技术和社会的影响,OPPO早已应对,积极的构建OPPO自身的5G技术能力,并在标准、研发和应用探索全方面的布局。

  OPPO全球副总裁刘畅

  OPPO全球副总裁刘畅表示:“在标准方面,早在2015年就成立了5G标准团队,积极参与3GPP的5G标准制定。据了解,OPPO在3GPP和IMT2020 5G评估阶段,即作为国内唯一的纯手机公司向3GPP提交了仿真评估结果,有力的支撑了后续3GPP 5G产业化。同时截至目前,OPPO也在3GPP递交了超过1300篇的技术提案,成为3GPP中贡献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终端厂商之一。”

  同时,OPPO也积极的推动5G的产业化进程。据了解,OPPO是参与IMT-2020(5G)推进组发布的《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规范》制定的唯一终端厂商。同时,我们积极配合运营商,参与中国移动5G终端先行者计划以及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的5G终端相关指南的先期准备工作,并在GTI上承担5G终端白皮书的编写。

  在研发技术储备和产品开发方面,OPPO提前布局5G软硬件技术,与高通等核心合作伙伴从芯片设计初期即开展深入的技术合作,投入大量资源进行了原型机软硬件一体化的开发,并且在多个技术节点成为国内和行业领先和第一的终端厂商。同时,OPPO目前也是唯一一家“专利授权量最多的手机终端公司“,而在通信技术方面,也积累了超过1000个通信技术相关专利。

  而在极具挑战性的射频天线技术方面,OPPO已在Find X上实现了4x4 MIMO LTE的多天线方案,在5G方面更是积极与主要的射频器件厂家共同定义未来5G射频前段架构和器件规格,也推出了OPPO高性能天线系统架构(HPAS), 多方位达成传输速度需求, 以及全面支持各种手握状态。

  海外参观、采购团代表

  事实上,OPPO也是国内少数几家具有5G完整测试环境的终端厂商之一,并且与Keysight,Anristu(安立)及R&S(罗德斯瓦茨)等领先仪器仪表公司有着深入的合作。基于上述的技术沉淀,OPPO在2018年8月即实现了在商用手机上打通5G信令和数据链路的突破,同时刚刚在上个月也完成了在商用手机上使用5G上网的里程碑。此外,OPPO在峰会上透露,其将在2019年率先推出5G商用手机。

  vivo:计划于2019年推出5G预商用终端

  从标准发布到现在,4G技术已经历了6年左右的发展,消费者需求的升级,对通信技术又提出了新的挑战。更快的速率、更大的通信容量、更智能的终端、这些需求,正驱动着下一代的5G通信技术的发展。

  拥抱5G带来的新机会,vivo加大了对5G的布局和投入。vivo AI北京研究所所长张坤透露:“2016年,我们在北京成立了5G研发中心, 全面参与5G核心技术与标准化研究; 2017年,vivo成为3GPP 5G标准化研究进程中,整个2017年累计提交文稿500多篇,是技术贡献最大的终端公司之一。”

  同年,vivo启动5G天线与射频关键技术的预研;2018年,vivo启动5G终端试验样机的研发,计划参与运营商规模试验,计划于2019年,推出5G预商用终端。

  海外参观、采购团代表

  张坤表示,未来,5G和AI的发展将衍生出很多新的场景和应用。在会上,张坤对未来人工智能的定义也给与了自己的看法,其认为,人工智能它不是单指语音、NLP、机器视觉这样的深度学习、强化学习技术,而是基于这些技术之上的,为人们提供产品与服务的新形式,它是一种架构。

 

  与此同时,在张坤看来,智慧互联时代,最大的链接中心无疑是手机,基于此,张坤向嘉宾们详细介绍了如何建设数据、场景、手机服务、LOT链接体验等问题。而到了15日下午,与德通讯副总裁曾令江、旷视科技副总裁敖翔、旷视科技副总裁敖翔、天珑移动研发总经理王斌、TPk研发处处长纪贺勋、华工激光营销总经理杨田、光环科技CTO潘金山等知名企业还将就5G与AI展开精彩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