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股票期货
(原标题: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升211个基点报6.3521,终结四日连贬)
香港万得通讯社报道,5月4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升211个基点报6.3521,终结四日连贬,且调升幅度创3月27日以来最大。前一交易日中间价报6.3732,16:30收盘价报6.3532,22:30夜盘收报6.3542。
- 详细资料
- 分类:股票期货
财联社5月2日自保荐机构处独家获悉,小米IPO定价基本确定在1000亿美元以上,争1200亿美元,基石投资者定价在800亿美元以上。当前老股转让价格区间已定,近期智通财经小米老股份额转让为标的资产—智通小米专项基金完成交割,最终交割价格已经在800亿美元以上。小米将于本周早些时候向香港交易所提交聆讯材料。
- 详细资料
- 分类:股票期货
本周一,恒生指数大涨1.74%并一举突破多条均线压制,盘面上,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类标的成为当日恒指强劲走势的中流砥柱,其中,内地银行股表现最为抢眼,浙商银行、郑州银行、招商银行(29.510, 0.18, 0.61%)等港股涨幅均超过5%,此外,四大行H股也均有突出表现,农业银行(3.850,0.04, 1.05%)上涨3.24%,建设银行(7.480, 0.00, 0.00%)、工商银行(6.000, 0.00, 0.00%)、中国银行(3.830, 0.01, 0.26%)当日涨幅也均在2%以上。
分析人士表示,相似的利好逻辑以及趋同的投资理念,使得五一假期后的A股银行板块有望复制本周一港股银行板块的强劲走势,并成为助推A股市场企稳反弹的主力军。
通过梳理发现,短线支撑银行板块走强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首先,4月27日,央行、银监会、证监会等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此,中金公司等券商普遍认为,《意见》将过渡期延长至2020年底,使得金融机构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整改转型,有效缓解市场此前对缓冲期不足的担忧;中期来看,实施资管新规将成为“大资管行业”统一监管的里程碑,为未来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有序扩容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第二,一季度内地银行业基本面改善态势延续,仅从A股上市公司银行披露数据来看,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沪深两市26家上市银行中,共有25家报告期内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其中,成都银行(10.560, 0.03,0.28%)报告期内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幅居首,达到20.45%,此外,包括贵阳银行(14.100, -0.33, -2.29%)、宁波银行(17.990, -0.12, -0.66%)、南京银行(8.480, 0.03, 0.36%)、常熟银行(6.820, 0.01, 0.15%)、招商银行等在内的12家公司今年一季度业绩同比增幅也均超过10%。整体来看,今年一季度申万一级银行行业合计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5.6%,较2017年一季度2.78%的同比增幅,增速显著提升。
第三,宏观经济的有力支撑,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数据显示,4月中国制造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其中,中国4月份官方制造业PMI51.4%,预期51.3%,前值51.5%;中国4月份官方非制造业PMI54.8%,预期54.5%,前值54.6%。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前期股价的整体回调以及绩优财报的陆续披露,银行板块当前估值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截至目前,银行板块整体市净率仅0.91倍,包括华夏银行(8.550,-0.16, -1.84%)、民生银行(7.700,-0.02, -0.26%)、交通银行(6.150,-0.03, -0.49%)、光大银行(4.040,0.00, 0.00%)等在内的个股最新市净率均低于0.8倍。对此,中信证券(19.100, 0.11, 0.58%)表示,当前银行板块平均估值继续向下风险有限,随着短期分红季临近以及A股纳入MSCI即将落地或起到催化效应,而基本面量价风险改善格局延续,则有望驱动估值持续修复。此外,天风证券也表示,当前银行股或已处于业绩、估值、机构持仓的三重底中,受政策微调、一季报披露以及6月份A股纳入MSCI等多重催化推动,反转行情可期。
具体到个股方面,《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根据同花顺(48.880,0.15, 0.31%)数据统计发现,近30日内,银行板块内共有19只个股获得机构给予“买入”或“增持”等看好评级,其中,工商银行(18倍)、建设银行(15倍)、农业银行(13倍)、平安银行(10.850, 0.00, 0.00%)(13倍)、兴业银行(16.050, -0.06, -0.37%)(11倍)、宁波银行(11倍)、中国银行(10倍)等7只标的近期均受到10家及10家以上机构联袂推荐,后市走势值得期待。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详细资料
- 分类:股票期货
A股上市公司2017年年报和2018年一季报均落下帷幕。上市券商今年前三个月的成绩单也全部亮相。
东方财富(14.600, 0.27, 1.88%)Choice金融终端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30家上市券商中,仅有8家实现了净利润同比正增长,有22家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又是中信勇夺第一
从上市券商的整体经营情况来看,中信证券以三个月97.11亿元营业收入傲视群雄。这一收入水平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2.74%。其净利润达到26.89亿元,同比增长16.91%。
净利润排名第二的是国泰君安(17.490, -0.16, -0.91%),这家券商一季度实现净利润22.59亿元,同比下滑11.85%。净利润排名第三的是华泰证券(18.260, -0.06, -0.33%)。今年一季度华泰证券实现净利润19.03亿元,同比增长43.06%。不过,华泰证券业绩大增主要原因是江苏银行(7.190,0.00, 0.00%)股权投资转为权益法记账,使得投资收益大增——2018年一季度华泰证券的投资收益达到13.5亿元,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投资收益5.8亿元,同比增长4倍。
而如果按照净利润增长率排序,西南证券(4.250, 0.08, 1.92%)、太平洋(2.790, 0.01, 0.36%)两家去年拖后腿的券商今年一季度实现翻身。西南证券今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2.62亿元,同比增长996.26%。太平洋则实现扭亏为盈,三个月净利润为525万元,去年同期则为亏损9466万元。而除中信证券外,资本规模较大的上市券商中,光大证券(12.640, 0.07, 0.56%)表现突出,实现净利润7.31亿元,同比增长24.56%。申万宏源(4.740, 0.10,2.16%)、中原证券(6.000, 0.06, 1.01%)、第一创业(7.490, 0.07, 0.94%)也维持稳定,业绩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
此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有7家上市券商一季报业绩下滑超过30%,分别是国元证券(8.960, 0.02, 0.22%)、东北证券(7.720, 0.05,0.65%)、国海证券(4.030, 0.02, 0.50%)、山西证券(8.250, 0.07,0.86%)、兴业证券(6.430, 0.03, 0.47%)、东方证券(12.200, 0.04, 0.33%)和东吴证券(7.980, -0.02, -0.25%)。其中东吴证券今年一季报表现最差,仅实现净利润5877万元,同比下滑81.05%。
经纪业务群雄逐鹿进行时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从总体来看,绝大部分上市券商代买卖净收入占比已下降至50%以下,且行业中这块收入占比趋于稳定。根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估算,一季度上市券商代买卖证券净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为26.58%,与去年同期的26.25%相比小幅增长了0.32个百分点。
中信证券依然一骑绝尘,一季度公司仅代理买卖净收入就高达21.34亿元,比第二名国泰君安的13.90亿元多了近8亿元。第三名是中国银河(10.200, 0.11, 1.09%),公司一季度实现代买卖证券净收入11.88亿元,同比增长12.17%,主要受益于“经纪业务交易量增加”。
事实上,虽然一季度市场整体表现不佳,但是包括中国银河在内,有多达12家上市券商实现代买卖证券净收入同比正增长。增幅最大的是兴业证券。公司一季度实现代买卖证券净收入4.16亿元,同比增幅达到22.71%。长江证券(6.800, 0.04, 0.59%)和太平洋增幅分别为19.93%和18.95%,位列第二和第三。光大、第一创业、广发证券(15.700, 0.08, 0.51%)等也均实现不同程度正增长。
财务数据变动的背后,是各家券商对市场份额无硝烟的争夺。如长江证券,去年长江证券自主研发的IVatarGo上线,为国内首个券商智能客户服务系统。在线下则继续加大营业部网点建设,到去年年底,长江证券正式营运的证券营业部已达248家。
不过,由于目前仅仅过去了一个季度,2018年到底券商经纪业务市场份额将如何演变,需要进一步观察。
投行业务少数券商实现增长
投行业务亦是今年一季度券商行业很有意思的业务领域。在遭遇最严的证监会发审委之后,各家投行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审核环境。今年前三个月,拟上市公司IPO被否的消息屡见不鲜,连带整个券商承销收入都陷入低谷。
从上市券商承销收入总额情况看,第一名仍是中信证券获得。中信证券一季度实现承销业务净收入7.36亿元,同比下滑19.18%;海通证券(11.380, -0.03, -0.26%)和国泰君安排名第二和第三,分别为5.76亿元和4.46亿元,下滑幅度均超过三成。
对比看看发审委的审核情况,出现这一下滑局面的原因便一目了然。今年前四个月,发审委一共审核了88家公司IPO申请,过会的只有43家,占比为48.86%。还有37家未通过,占比42.05%。剩下的要么暂缓表决,要么暂缓上会。
但是,仍有券商在寒风中实现了投行业绩同比正增长,因为投行业务不仅有股权融资业务,也有债券融资等其他业务。
财通证券(13.810, 0.12, 0.88%)、中国银河证券承销业务净收入同比增幅都超过200%,前者一季度实现承销业务净收入3971万元,同比增长234.16%;后者实现承销业务净收入1.47亿元,同比增长228.12%(主要原因系债券承销收入增加)。此外,国元证券、中原证券、长江证券、华安证券(6.720, 0.02, 0.30%)等投行业务收入增幅也超过两位数
- 详细资料
- 分类:股票期货
(原标题:社保基金连续三个季度持仓161只个股 三角度解密“风向标”布局策略)
焦点话题
■本报记者 张 颖 莫 迟
编者按:随着A股上市公司2017年业绩的密集披露,实力强劲的社保基金持仓情况也逐渐浮出水面。分析人士认为,社保基金作为市场风向标和价值投资的引领者,其连续持仓的股票受到投资者关注。统计发现,截至昨日,沪深两市共有1353家上市公司披露2017年年报业绩。其中,有250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出现社保基金身影,162只个股获得社保基金连续三个季度持有。今日本文特从市场表现、估值业绩和行业属性等三方面梳理分析社保基金的持股特点,以供投资者参考。
年内近六成重仓股跑赢大盘
《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发现,上述受到社保基金连续三个季度持有的个股年内市场表现可圈可点,在157只可交易的个股中,今年以来有92只个股跑赢同期上证指数,占比59%,其中63只个股更在此期间实现逆市上涨。
具体来看,今年以来,在上述个股中,蓝帆医疗表现最为突出,期间累计涨幅为40.20%,乐普医疗、快乐购等两只个股紧随其后,期间累计涨幅分别达到36.51%、31.36%,此外,天虹股份(27.33%)、涪陵榨菜(27.31%)、通策医疗(26.64%)、创维数字(25.76%)、利亚德(25.71%)、华东医药(25.65%)、我武生物(24.41%)、杰瑞股份(22.18%)、先导智能(21.87%)、航天信息(21.22%)等个股期间累计涨幅也均在20%以上。
对此,分析人士表示,凭借着多年来积累的丰富投资经验,社保基金不仅成为A股市场长线投资者的代表,其独到的眼光更逐渐成为市场中价值投资的风向标,而其重仓标的即便在大盘回调的走势中也屡屡实现优异表现。
事实上,伴随着近期大盘逐渐企稳,部分社保基金重仓股更实现了亮眼表现。3月26日以来,上述个股中,共有108只个股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太极股份、涪陵榨菜、航天信息、湘电股份、上海贝岭等个股均在近期大涨逾20%,实现突出表现。
逾八成公司业绩同比增长
《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发现,2017年年报披露显示,上述162家公司中,共有130家公司报告期内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占比超过八成。其中29家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同比翻番或扭亏,桂林旅游(784.51%)、新钢股份(523.85%)、苏宁易购(498.02%)、云铝股份(491.20%)、丽珠集团(464.63%)、上海贝岭(358.75%)、梅泰诺(350.74%)等公司报告期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超过300%。
除成长性凸显外,较高的净资产收益率也是上述社保基金连续持仓标的的重要特征。据统计,上述162家公司中,2017年净资产收益率超过10%的公司有99家,占比超过六成,大幅超过沪深两市
A股整体44%的比例。其中,西藏珠峰(74.20%)、万华化学(52.90%)、丽珠集团(51.26%)等3家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均超过50%,而赣锋锂业、新城控股、天齐锂业、海澜之家等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也均在30%以上。
从估值角度来看,社保基金重仓股整体估值相对较低,统计发现,截至目前,相关个股中,最新动态市盈率低于20倍的个股共有48只,其中,新钢股份、农业银行、葛洲坝、晨鸣纸业、万华化学、丽珠集团、金融街、宁波银行等个股最新动态市盈率均不足10倍,具备较高的估值安全边际。
扎堆医药生物等四行业
《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发现,截至目前,医药生物成为社保基金最为青睐的行业,在行业内已披露2017年年报的上市公司中,共有23家公司获得社保基金连续三个季度持有,此外,化工(14家)、有色金属(10家)、房地产(10家)等行业也均有10家及以上成份公司获得社保基金长期布局。
具体来看,根据2017年年报披露显示,在上述23家医药生物公司中,有11家公司均获得社保基金不同程度增持,其中,上海医药(2144.07万股)、亿帆医药(1708.79万股)、乐普医疗(1259.64万股)等3家公司社保基金累计增持股份数量均超过1000万股,其余8家获得社保基金增持的公司分别为:华东医药、丽珠集团、荣泰健康、我武生物、华海药业、山大华特、华润三九、长春高新。
对于医药生物板块的投资机会,东海证券表示,从基本面上看,今年1月份至2月份我国医药行业经济运行数据持续向好;企业盈利能力不断改善,以维生素龙头公司为首的上市药企一季报业绩大幅预增。从政策面上看,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就促进仿制药研发、提高仿制药质量疗效、完善支持政策等三方面提出发展意见,加速推进创新药审评改革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证监会也积极鼓励科技创新型企业在国内上市,随着药明康德等行业龙头企业IPO快速过会,国内医疗器械龙头企业迈瑞医疗也即将在A股上市。进入二季度,既有基本面支撑,又有政策利好的医药板块有望走出独立行情,建议重点关注受益政策利好、业绩稳健且估值合理的优质个股,如恒瑞医药、复星医药、华东医药、天士力、济川药业、华海药业、泰格医药、乐普医疗、紫鑫药业、通化东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