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银十之际,“中国大妈”购金热情持续高涨,而在国庆长假期间,由于国际市场基本面影响,黄金价格也上演了一轮冲高回落之势。长假期间,《证券日报》记者走访京津冀等地区黄金市场发现,现货金价格已经到了阶段性低点,其中,以投资黄金最具代表性,目前价格低至400元/克关口。

  在记者走访中,不少消费者表示,9月份上旬和中旬,现货金价格还维持在500元/克上方,饰金更是在600元/克以上,由于国庆长假期间基本面因素影响,黄金价格目前已经回落不少;“从目前价格来看,现货金已经到了阶段性低点,只要跌破400元/克关口,就入场抄底。”有投资者如是说。

  金价逼近400元/克关口

  北京菜市口百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菜百”)是北京地区知名黄金珠宝首饰专营公司,在北京各大商场几乎都有所属专柜,与之同类的还有周生生和周大福等品牌。《证券日报》记者在国庆长假期间走访过程中发现,上述三家品牌黄金饰品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

  记者在北京市西单商场附近走访发现,长假期间,黄金价格每天都在调整,且呈现出持续回调的迹象。“在美国大选等因素影响下,金价在月末月初之际保持高位,但随后便持续下跌,现在不同种类的黄金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回调。”一位专柜柜员告诉记者,目前各种类黄金价格都是低点,目前购买最合适。

  事实上,在京津冀地区,不同销售渠道所呈现的黄金价格也不尽相同。记者在河北省唐山市的某商场发现,周生生、周大福、周大生、六福珠宝、中国黄金等品牌,所标识的黄金饰品、金条、金块等价格也有所不同,但整体都以“目前价格已经是最低”的表述吸引顾客。

  一般来看,黄金饰品较投资黄金(金条、金砖、金块等)每克都高出100元左右。记者了解到,9月上旬和中旬,黄金饰品价格仍高居在600元/克上方,9月下旬后便跌至600元/克下方;而投资黄金在9月下旬之前,价格稳居于500元/克上方,9月下旬后便跌至500元/克以下。虽然在9月末和10月初受国际黄金价格小幅上涨支撑,但在短暂反弹后便持续弱势,国庆长假期间黄金价格整体表现出冲高回落之势。

  在唐山市某商场,记者发现,周生生、周大生、周大福、六福珠宝和中国黄金等,其推出的黄金饰品价格从450元/克至520元/克不等,部分非爆款饰品更是不收加工费。

  与此同时,从走访来看,长假期间购买黄金的主力仍然是“中国大妈”,其次是筹备婚礼和庆祝生日的青年消费者。记者在京津冀不同商场黄金专柜看到有不少“中国大妈”和青年聚集在黄金专柜前,其中,青年主力军以黄金饰品为主,“中国大妈”则以投资为主。

  在北京市北四环某商场,一位消费者告诉记者,买黄金是多年来的投资方向之一,前几年在购买金条和金砖的过程中,也总结了很多影响黄金价格波动的逻辑,例如在今年国庆长假期间,影响黄金价格最大的因素便是美国大选。“目前金价跌至400元/克附近,已经是入场最好的时机。”

  另有黄金专柜柜员告诉记者,“黄金价格每天都在变动,目前投资黄金价格是403元/克,而在9月份还是维持在500元/克上方,可见最近一个月,黄金价格已经下跌了不少,存在较大投资机会;从饰品黄金价格来看,9月份还维持在600元/克上方,目前部分饰品黄金价格更是跌至450元/克左右,部分非爆款饰品更是不收加工费,吸引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短期金价向下空间可能不大

  记者走访中发现,在国庆长假期间,不少商家抓住时机,大打折扣,有的在折扣的基础上推出“满减”活动,可谓折上折。

  10月7日和8日,恰逢中国婚博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不少黄金珠宝首饰商家作为展商参展。在展会上,记者发现,周生生、I Do、周大福、六福珠宝、周大生、中国黄金、菜百、钻石世家和绿地钻石等品牌,展示了大部分黄金、钻石的款式,而在价格上,更是推出很大力度的折扣活动。

  在菜百专柜上,一位柜员向记者介绍说,“今天的投资黄金价格仅为402元/克,不收其他任何费用,这是最近几个月以来的最低点了。”这位柜员向记者介绍了重量分别在500克、50克、10克等金条后表示,长假期间黄金价格已经跌到了很低的程度,现在购买是最合适的点位了。

  在投资金专柜的另一旁,一位黄金饰品柜员表示,“今天黄金饰品有很大折扣力度,我们有几个活动,一是满500元减50元,二是购买10克以上立减70元/克,总价越高力度越大”,“部分非爆款产品还有九八折优惠,如果购买款式在两款以上,部分饰品不收取加工费。”

  与此同时,周生生、周大生和周大福等品牌也同样推出了促销活动。

  对于黄金价格在长假期间的表现,方正中期研究院贵金属研究员黄岩告诉记者,国庆长假期间,黄金价格上演冲高回落之势,目前的影响因素已经转移为美元指数或美元汇率问题,预计直到美国大选结果后,美元指数才能有明确指示方向,现阶段对于商品的单边趋势性都不会特别明显。

  黄岩认为,当前逢低做多黄金是明确选择,短期黄金价格向下空间可能并不大,投资者可考虑低位长线持仓。具体来看,1900美元/盎司以下或400元/克的都具有很强的中长线持有价值,预计10月份国内黄金期价主力合约波动区间在380元/克-425元/克,国际黄金价格运行区间在1820美元/盎司-1950美元/盎司。

  沪深两市小幅高开,沪指开盘涨0.17%,深成指张0.36%,创业板指张0.45%。医疗保健、半导体等板块领涨。

  中芯国际A股低开4%,消息面上,中芯国际9月27日晚间披露澄清公告称,公司未收到出口管制的官方消息,没有为任何军用终端用户生产。

  方正证券发文称,当前市场的核心因素在于经济复苏的力度,需要观察全球疫情的演绎,是否有可能中断经济复苏的节奏,有利因素在于疫情死亡率在降低,国内防控措施依然较强等。综合来看,市场仍将处于调整期,静待良机,等待风险因素缓释出清,配置上逢低布局低估值顺周期的相关行业,如可选消费中的汽车、家电,强周期的化工、有色,地产后周期相关的建材,人民币升值相关的航空、造纸等细分领域。

 

  中信建投分析师黄文涛发文称,9月25日,富时罗素公司宣布中国国债将被纳入富时世界国债指数,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债市对外资吸引力。同日,央行、证监会等联合发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管理办法》,将QFII和RQFII资格和制度合二为一,放款准入条件,简化申请文件,缩短审批时限,实施行政许可简易程序,预计在制度开放的稳步推进下,债市吸引境外资本仍具较大增长空间和增长动力。

  美国时间周四,美股收盘全线下跌,科技和能源板块领跌,几乎将前一天强劲反弹所带来的涨幅一扫而空。

  道琼斯指数收于27534.58点,下跌405.89点,跌幅1.45%;标准普尔500指数收于3339.19点,下跌1.76%;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于10919.59点,下跌1.99%。

  具体来说,在美股周四交易中,科技龙头股集体下跌,苹果股价收于113.49美元,下跌3.26%;谷歌母公司Alphabet股价收于1532.02美元,下跌1.60%;亚马逊收于3175.11美元,下跌2.86%;微软收于205.37美元,下跌2.80%;Facebook收于268.09美元,下跌2.06%;甲骨文收于57.33美元,上涨0.67%;IBM收于120.56美元,下跌1.39%;奈飞(Netflix)收于480.67美元,下跌3.90%;特斯拉收于371.34美元,上涨1.38%;推特(Twitter)跌1.54%,优步(Uber)涨2.77%;Lyft跌1.21%。

  美股中的芯片龙头股集体下跌,台积电收于78.90美元,下跌0.63%;英伟达收于492.47美元,下跌3.17%;英特尔收于48.96美元,下跌1.33%;博通收于357.08美元,下跌0.82%;高通收于112.44美元,下跌1.39%;德州仪器收于137.19美元,下跌1.78%;AMD收于78.98美元,下跌3.58%;应用材料公司跌0.14%;美光科技跌0.62%。

  在美国上市的主要中概股集体下跌,阿里巴巴收于267.55美元,下跌2.65%;京东收于74.53美元,下跌3.45%;百度收于119.16美元,下跌0.20%;拼多多收于83.87美元,下跌0.92%;哔哩哔哩收于42.97美元,下跌4.72%;好未来收于71.82美元,下跌3.31%;爱奇艺收于21.40美元,上涨1.52%;跟谁学收于80.06美元,上涨1.87%;微博收于33.04美元,下跌3.19%;新浪跌0.25%;搜狐跌1.62%;搜狗跌0.46%;携程跌2.53%;前程无忧跌0.09%;汽车之家涨3.18%;58同城跌0.07%;蔚来跌1.93%;金山云跌1.07%,理想汽车涨1.58%。

  美股周四的抛售,是在一系列有关美国就业和批发价格等新经济数据公布后发生的。美国政府宣布,上周有88.4万名工人首次申请失业救济。这一数据与上周修正后的数字持平,也是自今年3月份新冠病毒大流行导致裁员人数激增以来的最低水平。

  但这一数据仍高于经济学家此前的预期,表明美国失业仍停留在令人沮丧的较高水平。经济学家称该就业报告令人失望。

  另一份报告显示,尽管美国上个月批发层面的通胀率高于经济学家的预期,但仍非常疲软。美联储曾表示,如果通胀率水平一直过低,它愿意在提高利率之前允许通胀高于目标水平。这对投资者来说很关键,因为低利率可以推高股价。

  市场继续关注大型科技股,因为它们的走势几乎可以自行影响大盘指数。例如,苹果、微软、亚马逊、Facebook和谷歌母公司加起来就占了标普500公司市值的23%。

 

  许多分析师表示,鉴于科技股已经飙升到如此高的水平,最近科技股的动荡并不令人惊讶。在新冠疫情期间,苹果在不到五个月的时间里增长了一倍多,特斯拉仅上个月就飙升了74.1%。

  (原标题:21深度丨9000亿美元外币存款“降息”:五大行、招行下调外币存款利率)

  存款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推进,近期,多家大型商业银行下调外币小额存款利率。

  工农中建交等五大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招行均有行动,包括英镑、港币、美元、日元、加拿大元、澳大利亚元、欧元等外币存款利率均大幅下调,但瑞士法郎、新加坡元未有下调。大部分银行上一次调整外汇存款利率,还是5年前的2015年。

  “由于欧美主要央行实施零利率、负利率,境内外的利差扩大,吸引外币存款快速增加,”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对记者表示。

  根据央行数据,外币存款仍在快速增加。8月末,外币贷款余额9028亿美元,同比增长12.2%。当月外币贷款增加193亿美元,同比多增207亿美元。

  外汇存款“降息”

  9月26日,交通银行公告,调整境内部分外币小额存款利率。交行称,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并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通知((银发〔2015〕143号)规定,“金融机构小额外币存款(300万美元以下)利率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交通银行决定自9月26日起下调境内部分外币小额存款利率。

  9月25日,工商银行也调整外汇存款利率。根据工行网站,包括英镑、港币、美元、日元、加拿大元、澳大利亚元、欧元等外币存款利率均大幅下调,但瑞士法郎、新加坡元未有下调。该行上一次调整外汇存款利率,还是5年前的2015年2月17日。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工行外汇存款利率方面,美元存款各期限利率均下调,活期、一个月、六个月、一年等期限美元存款利率分别是0.01%、0.05%、0.25%、0.35%,较之前分别下调0.04、0.15、0.25、0.45个百分点。

  其余外汇存款中,欧元、日元存款各期限利率均下调至0.0001%。英镑存款中,活期、七天通知、一个月、三个月等期限存款分别下调至0.0100%、0.0100%、0.0500%、0.0500%,降幅分别是0.04、0.04、0.05、0.05个百分点。

  跨国业务较多的中国银行,则较为频繁的调整了外汇存款利率。

  9月15日,中国银行也调整外汇存款利率,该行上一次调整外汇存款利率是在2019年9月13日。随后,农行、建行等也调整外汇存款利率。

  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也在9月21日调整了下调外币利率。

  经过调整后,大型商业银行的美元、英镑、欧元等外币存款利率已近相同。

  零利率、负利率蔓延全球

  外币存款利率改革,面临着全球主要货币利率大幅下调至零,甚至负利率的外部形势。

  周茂华认为,目前改革外币存款利率面临有利的外部形势。从全球经济前景与不确定因素看,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海外主要央行将继续实施零利率、负利率,无限量量宽政策全球外币流动性充裕。

  此次大幅下调存款利率的外汇币种中,英镑、港币、美元、日元、加拿大元、澳大利亚元、欧元等本国或本地的利率都已接近于零。

  美元零利率将至少维持到2023年。9月17日,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例会后发表声明称,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0.25%区间不变,继续维持当前利率水平,直至就业市场符合充分就业评估,通胀升至2%并有望在一段时间内超过该水平。美联储发布的点阵图显示,当前利率水平将维持到2023年底。

  同日,英国央行维持银行利率在0.1%不变,继续现有的英国政府债券购买计划和英镑非金融投资级公司债券购买计划,总购买目标维持在7450亿英镑不变。但英国央行讨论了负利率的有效性。英国央行称,将与监管机构就如何实施负利率进行合作。

  目前,欧洲的丹麦、瑞士、瑞典和亚洲的日本都存在着负利率。丹麦国家银行目前的存款帐户的利率为负0.6%。澳大利亚央行近日透露,为应对29年来的首次经济衰退,已开始考虑负利率政策。

  日元早已是负利率。9月17日,日本央行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1%不变,预计短期和长期政策利率将维持在当前或更低水平,维持ETF年度购买量在12万亿日元不变

  中美利差仍居高位

  从利率情况来看,中美利差自今年3月以来持续位于高位水平。

  一方面,中国十年期国债利率由4月初的2.48%上行至目前的3.10%;另一方面,美国十年期国债利率自今年3月历史首次跌破1%后,长期处在0.68%附近区间徘徊,中美利差总体上处于扩大态势,这使得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

  周茂华认为,目前,人民币资产吸引力不断增强,人民币汇率改革持续深化,汇率弹性与韧性显著增强,给予商业银行自主下调小额外币存款利率,对人民币汇率与国际资本流动影响非常有限。这一举动标志国内利率市场化改革又迈进一步,通过外币市场存款利率市场化,让商业银行对市场资金供求情况自主定价,优化资源配置。

  他认为,从国内居民外币资产配置看,银行同步下调小额外币存款利率,导致人民币与外币存款利差走阔,短期可能推动部分居民将手中的一些外币资产转换为人民币资产。

  9月15日,央行在《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贷款利率市场化对存款利率市场化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LPR改革以来,贷款利率明显下行,为了与资产收益相匹配,银行会适当降低其负债成本,高息揽储的动力随之下降,从而引导存款利率下行。

  央行指出,随着市场利率和贷款利率下行,货币市场基金、结构性存款等市场化定价的类存款产品利率明显降低。存款利率与市场利率并轨后,银行存款自主定价能力正在增强。存款基准利率自2015年10月以来未再变化,但银行可在自律约定之内自主浮动确定存款利率。

 

  目前银行的存款利率并未“一浮到顶”,2020年8月,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实际执行1年期存款利率分别较基准利率上浮1.3倍和1.34倍。而且,银行实际执行的存款利率并非一成不变。近期几家国有银行下调了3年期、5年期大额存单发行利率,股份制银行随之作了相应下调,部分地方法人银行的存款利率也有所下行。2020年8月,三年和五年期存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3.69%和3.78%,分别较上年末下降0.03个和0.28个百分点。2020年8月,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大额存单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2.43%和2.52%,分别较上年末下降0.51个和0.53个百分点。2020年8月,代表性的货币市场基金余额宝7天年化收益率在1.5%以下,低于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

  A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沪指跌0.16%,深成指跌0.17%,创业板指跌0.12%,第三代半导体概念逆势大幅高开。

  安信证券最新研报指出,近期美股下跌大概率是常规回调,其直接原因是短期涨幅过高,技术上有调整需要。A股及相关板块已经展开了将近两个月的震荡,美股短期调整对A股影响有限。行业配置重点关注景气上行的军工、苹果链、云计算、疫苗、化工、影视、旅游、航空等。

  中信证券最新研报认为,随着基本面持续恢复得到验证以及美国大选前最后的扰动因素落地,预计增量资金驱动的中期上涨在9月中下旬开启。配置上依旧推荐周期、可选消费和金融三条主线,并建议开始配置调整已到位的科技龙头。

  中银证券最新研报认为,从近期的市场表现可以看出,以汽车、电子、化工为例,业绩确定性高、未来盈利预期确定上行而估值尚可的行业,近期表现相对占优。未来随着分母端逻辑的趋弱,盈利因子仍将占据主导。配置方向上,可逐步增加低估值顺周期板块的配置比例,随着下游需求回暖,前期库存得到去化,经济复苏趋势确定,金融板块利空出尽,配置价值逐步显现。前期强势的科技和消费板块即将迎来估值分化,产业趋势向上、业绩确定性高而估值尚可的行业有望依然维持强势。

 

  海通证券表示,指数始终无法出现放量的走势,仅仅依靠创业板低价股炒作无法得到主力资金的认可,成交量的持续低迷无法支撑股指突破新高,近期风险程度依然大于机会程度,需要继续耐心等待,多看少动,三角形整理末端即将发生方向性选择,只有出现放量拉升创新高并缩量回踩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