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数小幅高开,沪指涨0.09%,深成指涨0.05%,创业板指涨0.22%,黄金、数字货币等概念活跃。

  香港恒生指数高开0.49%,阿里巴巴、小米集团开涨近3%。京东开涨超5%,第二季度净利润远超预期。中国铁建港股跌1.61%。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煤炭板块今年以来涨幅持续落后于指数,近期反弹的持续性也弱于其他周期板块。市场主要担心板块的长期景气以及宏观复苏的确定性,难以对板块持续提升估值。但从目前的经济恢复程度以及流动性的角度观察,宏观因素对板块影响的弹性在增加,长期行业龙头公司前景并不悲观,优质龙头公司估值修复空间明确,有配置价值。

  方正证券认为,布局低估值、宽信用受益的顺周期+产业趋势明确的科技。宽信用状态下基建、可选消费将支撑经济继续上行,大金融也将充分受益于经济的复苏,细分行业包括券商、保险、银行、汽车、建材等;科技成长仍具备较好的配置价值,核心在于5G引领的产业周期仍在演绎,景气状态延续,部分领域半年报业绩较好,细分行业关注5G、半导体、消费电子、传媒等。

 

  华安证券表示,此次《八佰》点映日当天票房就达1500万,爆款内容对于观影需求的修复和板块关注度提升的逻辑正在逐渐得到验证和强化。后续随着观影情绪的逐渐修复以及优质内容陆续登陆国庆档,电影板块的“报复性消费”有望出现在国庆档。进入9月份,建议重点关注爆款电影对于电影板块预期修复的投资机会。

  (原标题:数字人民币到底是啥,和比特币有何不同,怎么用 ?你要了解的答案都在这里......)

  每经编辑 杜宇

  8月14日,商务部发布了《关于印发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的通知》,其中公布了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目前,数字人民币试点仍是 “4+1”,即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及未来的冬奥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

  数字人民币到底是啥?

  据宁波日报,当前,不少国家都在进行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但在技术路线、运行体系、投放路径上各有不同。在谈及我国法定数字货币时,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曾介绍,人民银行把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结合起来,将推出一揽子计划,目标是替代一部分现金。

  也就是说,咱们国家的法定数字货币,就是纸钞的数字化替代,是“人民币的数字化”。此前,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表示,数字货币的功能和属性跟纸钞完全一样,只不过它的形态是数字化的。

  易纲介绍,当前,数字经济是全球经济增长日益重要的驱动力。法定数字货币的研发和应用,有利于高效地满足公众在数字经济条件下对法定货币的需求,提高零售支付的便捷性、安全性和防伪水平,助推我国数字经济加快发展。

  央视财经解读表示,我国法定数字货币,是中国人民银行把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结合起来,目标是替代一部分现金。简单说,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可以看做是数字化的人民币现金。从使用场景上看,央行数字货币不计付利息,可用于小额、零售、高频的业务场景,与使用纸币差别不大。它不依托于银行账户和支付账户,只要用户装有数字货币钱包即可使用。

  不仅如此,央行的数字货币使用最新的双离线技术,即使在没有手机信号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使用。

  IT之家获悉,尽管已经进入试点测试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数字人民币真正落地,在正式投放使用前,还需要检验理论可靠性、系统稳定性、风险可控性等多项环节。

  央行也多次表态,数字人民币尚没有推出的时间表。如果数字人民币先行试点测试顺利的话,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也许能 “一睹芳容”。

  和比特币有何不同?

  据河北新闻网,当央行宣布开始研发数字货币时,有不少人不理解,一度以为要出央行版的“比特币”了。易纲此前明确指出,数字人民币在研发工作上不预设技术路线,可以在市场上公平竞争选优,既可以考虑区块链技术,也可采取在现有电子支付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新技术,充分调动市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可见,区块链是数字人民币研发考虑的技术路线,但绝不是唯一选择。此前,曾有个别机构冒用人民银行名义,发行或推广“法定数字货币”。对此,央行也发布声明称,未发行法定数字货币,也未授权任何资产交易平台进行交易。

  近年来,区块链吸引着大量企业与资本涉足,与之相关的“加密货币”也成为热词。一方面,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数字货币收获了一批执着的支持者;另一方面,打着区块链“幌子”的非法集资案件屡屡被曝光。

  据此,不少专家直言,数字货币的未来必须和“炒币”分开。穆长春也曾强调,要坚持“币花不炒”。可见,数字人民币就是用来流通使用的,绝不是用来“炒币”赚钱。

  数字人民币怎么用?

  纸钞谁都会花,但数字化以后怎么用,这让很多人对数字人民币充满好奇。

  其实,随着移动支付深度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对于数字人民币的使用场景应该并不陌生。穆长春曾这样描绘使用的情景:只要你我手机上都有数字人民币的数字钱包,那连网络都不需要,只要手机有电,两个手机“碰一碰”,就能把一个人数字钱包里的数字货币,转给另一个人。

  这很像现在“挥一挥”等非接触支付方式,但又有所不同。数字人民币在支付时可能不需要绑定任何银行账户,而微信支付、支付宝的支付转账背后仍需要绑定银行卡。

  啥时能用上数字人民币?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行从2014年开始研究法定数字货币。2017年末,经国务院批准,央行组织部分实力雄厚的商业银行和有关机构共同开展数字人民币体系(DC/EP)的研发。到底啥时能见到数字人民币的真面目?

  记者从人民银行了解到,目前数字人民币已经基本完成了顶层设计、标准制定、功能研发、联调测试等工作,将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及未来的冬奥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也就是说,如果顺利的话,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也许能“一睹芳容”。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人民日报、央视财经、河北新闻网、宁波日报

花旗集团在一份最新报告中表示,亚洲手套制造商股票的惊人涨势将进一步扩大,因为疫情导致的需求激增没有减弱的迹象。

  花旗分析师Megat Fais在报告中预测,随着疫情推动该行业的销售额和利润以空前速度增长,未来12个月马来西亚顶级手套公司(Top Glove)与高产柅品工业公司(Kossan Rubber Industries)的股价有望各上涨约75%。

  在今年的一些全球股票指数中,手套制造商是最大的赢家,超过了居家隔离概念股、黄金股,甚至特斯拉(1554.76180.3713.12%)的股票。作为全球最大手套制造商,顶级手套公司的股价今年迄今上涨了逾400%,较小的竞争对手Supermax股价上涨了逾1300%。

  此类股票对于任何疫情相关消息仍然十分敏感。在俄罗斯宣布批准全球首个新冠病毒疫苗,美国政府与Moderna达成1亿剂疫苗供应协议后,顶级手套及其马来西亚同行的股价周三下跌了约5-10%。

  但花旗的Fais对此并不感到担忧,他指出,亚洲手套制造商们的订单交付时间已从疫情前的一到两个月延长至约12个月。

  这位分析师写道:“即便有了疫苗,手套使用方面的结构性升级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这种大流行病很可能加速缩小新兴市场和发达市场手套消费之间的差距。”

  美国权威航空杂志《航空周刊》(Aviation Week Network)周四表示,未来10年全球商用飞机交付量将比疫情前预测的减少30%。

  《航空周刊》分析师丹-威廉姆斯(21.57, -0.04, -0.19%)(Dan Williams)表示,这一预测跨越从支线飞机到大型宽体飞机,后者的需求受打击将最为严重。

  该杂志目前预测从2021年到2030年,全球商用飞机交付量将略低于1.6万架。其中,宽体飞机交付量预计将略高于2500架,较此前预测的4300架减少逾40%。

 

  全球各地的航空公司可能会退役大多数双通道四发喷气式飞机,除了较新的波音(174.73, -0.71, -0.40%)747-8I和一些空客A380飞机。

  (原标题:吃货们都“复工”了?餐饮股集体爆发,海底捞盘中飙15%,市值破2300亿港元;酸菜鱼龙头也连创新高)

  餐饮业真的复苏了?港股餐饮股今天集体爆发!

  8月10日,恒生指数上涨逾2.4%的背景下,港股餐饮股集体爆发,叙福楼集团(1978.HK)一度飙涨41%,海底捞(6862.HK)盘中大涨逾15%,酸菜鱼龙头股九毛九(9922.HK)一度大涨逾7%,两股均刷新上市以来新高。另外呷哺呷哺、大家乐集团均集体上涨。

  九毛九上市以来走势图

  央行日前报告称,下一步,应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导向,在传承、创新的基础上,提高餐饮供给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促进餐饮业提质增效。一方面,通过加大信贷、租金、税费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激发餐饮企业活力,更好发挥其在保就业、保主体中的作用。另一方面,推动餐饮业信息化智能化深入发展,培育更多规模化连锁品牌,改进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本周连创新高

  疫情的影响还在持续。继星巴克、麦当劳被曝关闭门店后,全球连锁餐饮品牌吉野家母集团吉野家控股也宣布将关闭150家门店,其中,日本本土关闭100家,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海外市场,将关闭50家门店。

  但餐营寒冬中仍有亮点,部分连锁餐饮龙头在资本市场上越战越勇。本周以来,九毛九和海底捞等港股餐饮龙头持续攀升。8月10日,九毛九大涨12.67%,刷新上市以来新高,海底捞同日上涨2.44%。

  8月11日,领涨的换成海底捞,早盘海底捞盘中大涨逾15%,股价一度站上43.65港元的历史新高,总市值逾2313亿港元。九毛九也一度大涨逾7%,呷哺呷哺一度大涨近8%。

  受疫情冲击,今年以来不少餐饮企业陷入亏损。

  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餐饮行业复工复业情况报告》显示,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14609亿元,同比下降32.8%,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42.2个百分点。

  海底捞发布今年上半年的业绩预警公告显示,预计上半年营收下降约20%,期间将录得净亏9- 10亿元不等。针对亏损原因,海底捞解释到:由于疫情的爆发,以及各国、地区实施的防疫措施及消费场所限制,公司1月底暂停中国大陆的所有门店营业,到4月中旬才全面恢复,对公司业务产生了重大影响。

  九毛九在今年上半年业绩预警中同样表示,预计2020年上半年营收较同期下降约23%,录得亏损净额不超过1.2亿元。受疫情影响,门店自1月中旬暂停营业,到3月中旬才逐渐恢复开业。同时报告显示,其还进行了减负措施,上半年关闭37家门店,主要退出武汉、北京、天津等市场。

  海底捞逆市加速开店

  但随着疫情趋缓,不少机构认为餐饮股已有触底反弹的机会。

  浙商证券近日发布研报称,餐饮股上半年业绩预告亏损与食品安全负面影响已反映在股价上;优质连锁龙头把握卫生事件下店铺出清机遇,逆势加速开店,其中海底捞三四线下沉展店超预期。

  事实上,今年1到7月,海底捞股价累计涨幅仍有14.36%,九毛九同期涨幅23.15%,龙头餐饮股并未因为疫情冲击而大幅下跌,反而凭借消费行业的避险属性而获得资金青睐。

  回顾疫情以来,海底捞大陆门店于1月26日全面暂停;3月12日首度逐步恢复营业(85家二三线门店),3月底约600多家门店恢复营业;4月中旬大陆所有门店恢复营业;预计5到6月整体翻台率恢复至3到3.5次/天左右。东吴证券指出,本轮疫情冲击下,龙头餐饮企业拓店有望在店址选址、免租期、租金等方面持续受益,预计上半年新开店约150到200家,全年新开店数维持300多家预期;同时签约数保持较好态势。

  与此同时,九毛九也做起了火锅生意。近日,九毛九推出的子品牌怂现煮串串的官方微博更名为“怂重庆火锅厂”,其近期发布的微博内容也都是与重庆火锅相关。从品类上看,该子品牌从主打串串变成了火锅,这也是九毛九首次布局火锅业务。

  九毛九旗下创立并运营“九毛九西北菜”、“太二酸菜鱼”、“2颗鸡蛋煎饼”、“怂”、“那未大叔是大厨”五个中式餐饮品牌。目前,在全国拥有320余家门店,其中门店数最多且布局范围最广的品牌就是太二酸菜鱼。

 

  近年来以海底捞、九毛九、呷哺呷哺等连锁餐营龙头企业纷纷上市,获得资本支持以后快速开店。东北证券指出,龙头企业凭借卓越的管理能力、强大的供应链体系、严格的食品安全控制,市占率迅速提升。而疫情加速了中小餐饮企业的出清,消费者也会更倾向于去品牌餐饮就餐。海底捞主打服务,太二主打个性化和口味,呷哺呷哺主打性价比和茶饮,三家企业形成差异化竞争。餐饮行业连锁化率提升,带动餐饮产业链快速发展的逻辑逐渐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