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今年国考最热部门出炉!3000多位年轻人竟盯上了“中国老龄协会”

  每经编辑 程鹏

  又到了一年一度国家招募“打工人”的时节。10月24日,是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的最后一天。从报名人数看,国考热度不减,热门岗位依旧“千里挑一”,最热甚至超过“三千选一”。

  国考报名人数再创新高连续第12年超百万

  国考报名从2020年10月15日开始,截止时间为2020年10月24日18:00。据中公教育(36.650, -0.92, -2.45%)数据数据统计,截至24日17时30分,报名系统中有1511985人提交报名申请,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1万人,其中通过资格审核的有1402940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2万人。

  从报名情况来看,截至24日17时30分,本次报名过审人数已经超过140万人。这一数字已超过去年国考的过审人数,同比上升9.8%。自2009年度国考报名人数首度突破100万人以来,国考已连续12年出现“百万大军”的盛况。

  据国家公务员局公布的2021年度国考招考公告显示,本次招考共有79个部门、23个直属机构参加,计划招录2.57万人。

  本次国考招录总规模较上年度增加近1600人,从招录政策来看,本次安排1.5万个计划用于招录高校应届毕业生,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主要招录高校应届毕业生,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此外,安排8300余计划补充到西部或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岗位。

  “中国老龄协会”成最热部门

  截至24日17时30分国考岗位的平均竞争比接近54:1。今年,部分热门岗位依旧是“千里挑一”。目前,已有35个职位的竞争比超过1000:1。

  竞争最激烈的岗位当属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的“东莞调查队业务科室一级科员”一职。据中公教育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4日17时30分,报名阶段竞争热度最高的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东莞调查队业务科室一级科员”一职,其竞争比已经达到3334:1。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职位从报名开始以来就热度较高。招考信息显示,该工作主要从事一线统计调查、数据处理、统计分析、统计研究、财务管理、会计等工作。其要求考生的专业为统计学类、管理学类。

  今年,税务可谓最热门岗位。其中,国家税务总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税务局共有4725人报考,是今年报考人数最多的部门。而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松江区税务局的行政执法员一职,则是今年竞争激烈程度仅次于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的“东莞调查队业务科室一级科员”排在第二的职位,其竞争比为3059:1。

  有趣的是,今年,以年轻群体为主要考试人群的国考,部门竞争比第一的是“中国老龄协会”。该部门共吸引了3212人进行报考,该部门的竞争比高达1542.5:1。公开信息显示,该部门主要针对我国老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建议等。

  报名要求世界级运动员? 还有90岗位无人问津

  有的岗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有的岗位则是“无人问津”。

  2021年度公务员考试报名数量最多的十个岗位,大多集中在“北上广”地区,前三大热门岗位竞争比均超“两千选一”,但仍有90余个职位无人报名,有221个职位过审为0人,616个职位过审少于3人,还未达到面试要求的比例。

  无人问津的岗位大多有几个特点。其一是地方相对偏远,从地区来看黑龙江、吉林、西藏、内蒙古、新疆等地有超过30%的岗位无人报考或是过审人数少于3人。而这些岗位中有不少是在边境地区或是相对条件欠缺的基层。

  其二是工作相对较为艰苦和危险。在上述地区,以及湖北、江西等岗位报考人数较少的地区,部分岗位由于“肉眼可见”的艰苦,没有吸引到考生报考——“工作强度大、任务重,条件艰苦,实行轮班制,执行山区、夜间巡线任务,经常加班备勤。”这则林业局的岗位就令不少考生望而却步。

  在无人报考的岗位中,公安、海事、消防系统占据绝大多数。其中消防系统有将近50%的岗位未达到面试要求。除了上文提到的地区偏远和工作性质较特殊之外。部分岗位的专业性也是阻挡考生报考的一大重要原因。

  例如,无人通过审核的佳木斯海事局“一级行政执法员”一职。其在备注中要求报考者需通过无限航区一等三副适任考试。小编了解到,这张证在海事行业内被称为“大证”,不仅需要通过多年的专业学习,还需要有1年国际航线值班水手的经验,才有报考资格。考试项目一度多达7门,对海员而言,这是一张重要的“敲门砖”,也是一个难度不小的“试金石”。

  要求最为严格的当属金陵海关缉私分局“一级警长及以下”一职。该职位“面向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队招考”,其招聘要求称,2016年以来取得世界性赛事(奥运会、世锦赛、世青赛或青奥会)亚洲洲际赛事(亚运会、亚锦赛)国家级赛事(全运会、锦标赛、冠军赛)前八名。同时还要求专业技能为射击。该职位共有38人报考,但目前无人通过审核。

  “报名人数多且竞争激烈的职位一般工作地点相对具有区位优势,多位于经济发达省市,报考条件也相对宽泛,不过,这些热门岗位的入面(进入面试)难度也在加大。”华图教育公考专家李曼卿对媒体表示,按照以往经验,报名中后期,报考条件较为宽松的岗位报考人数都会出现激增。

  按照报名安排,本次国考的资格审查时间将持续至10月26日,报考者可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查询是否通过资格审查。不过,24日18时至26日18时期间,报考申请未审查或者未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改报其他职位。

 

  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者,可在11月1日0时至11月7日24时登录考录专题网站进行网上报名确认并缴费,逾期视为自动放弃报考资格。本次考试的笔试时间定在11月29日。

 原标题:90亿割爱NAND 英特尔将转型进行到底

  来源:北京商报

  对于剥离非核心业务,英特尔下了破釜沉舟的决心,这一次连自己的老本行——NAND闪存业务也被割舍了。从基带业务到家庭连接芯片部门,甩卖之路或许也是英特尔的重生之路,毕竟,自身缺乏竞争力的部门也没有留下的必要。相较之下,如英特尔CEO Bob Swan所说,“由于世界对于数据的需求永不满足,这个领域将为英特尔带来重大增长机遇”。

  各取所需

  在英伟达拿下ARM、AMD收购赛灵思之后,芯片半导体行业的巨震还在继续。韩国当地时间10月20日,英特尔与SK海力士宣布签署收购协议,根据协议,SK海力士将以90亿美元收购英特尔的NAND闪存及存储业务。

  据了解,本次收购包括英特尔NAND SSD业务、NAND部件及晶圆业务,以及其在中国大连的NAND闪存制造工厂。英特尔将保留其特有的傲腾业务。

  当然,此次交易需在2021年底前取得相关政府部门的许可。根据安排,在获取许可后,SK海力士将通过支付第一期70亿美元对价从英特尔收购NAND SSD业务(包括NAND SSD相关知识产权和员工)以及大连工厂。

  SK海力士预计的最终交割时间为2025年3月。彼时,SK海力士将支付20亿美元余款从英特尔收购其余相关资产,包括NAND闪存晶圆的生产及设计相关的知识产权、研发人员以及大连工厂的人力资源。而在最终交割日到来之前,英特尔将继续在大连闪存制造工厂制造NAND晶圆,并保留制造和设计NAND闪存晶圆相关的知识产权。

  这也是SK海力士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收购,对于SK海力士而言,这笔交易无疑是如虎添翼。

  对于这笔交易所能带来的优势,北京商报就记者联系了SK海力士方面,对方表示,公司一直在寻找更多的投资机会,“SK海力士旨在急速成长的NAND闪存领域中提升包括企业级SSD在内的存储解决方案相关竞争力,进一步跃升为行业领先的全球半导体企业之一”,SK海力士在声明中表示。

  目前,存储市场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NAND闪存,另一类则是DRAM内存。虽然在DRAM领域,SK海力士继三星电子之后位居全球第二,但在NAND领域,SK海力士去年的排名仅位居全球第五。

  从具体数据来看,今年二季度,根据不同数据机构的不同标准,SK海力士在NAND市场的份额大约为11.4%-11.7%,英特尔在这一市场的份额则为11.5%,若交易顺利完成,意味着SK海力士在NAND市场的占比可以提至约20%,跃升至全球第二。

  甩卖之路

  对于SK海力士是如虎添翼,但对于英特尔而言,NAND业务更像是食之无味的鸡肋。

  作为CPU行业的巨头,英特尔的NAND业务尽管不如中央处理器业务知名,但却是其起家的业务。上世纪60年代,英特尔从存储业务开始,但到了80年代,由于日本、韩国电子产业的蓬勃发展,英特尔在存储业务市场遭遇了激烈竞争,之后开始转变主力方向。

  在英特尔的产品组合中,NAND业务隶属于(NonVolatile Memory Solutions Group)业务部门,但其发展前景却不甚乐观。2016-2018年,该部门分别亏损5.4亿美元、2.6亿美元、 500万美元,直到2019年才盈利1.2亿美元。

  路透社在报道中指出,此举是英特尔在剥离其非核心业务方面的最新举措,以退出不稳定的商用NAND内存芯片(闪存芯片)领域,专注于其更先进的内存硬盘二合一存储技术傲腾。

  事实上,自Bob Swan 2019年接任英特尔CEO以来,英特尔一直致力于剥离多个非重点业务。

  去年7月,苹果官宣收购英特尔的基带业务。根据双方的协议,苹果预计在2019年四季度完成收购,苹果将为相关知识产权和其他设备资源等向英特尔支付10亿美元。

  彼时,在阐述出售这一业务的考量时,Bob Swan就坦言,对于行业来说,5G基带并不是一个可以实现差异化增长的领域。而且,英特尔基带业务只有苹果一家客户,保留这个业务无法提供有吸引力的回报。

  到了今年初,英特尔要出售家庭连接芯片部门的消息又甚嚣尘上,该部门的年销售额约为4.5亿美元。彭博社称,英特尔和MaxLinear正在进行并购讨论,但双方尚未达成任何协议。此外,还有业内消息人士称,英特尔还在考虑将这一业务出售给其他公司的可能性,比如高通和联发科。

  对于此次出售闪存部门,英特尔也曾释放过相关信号。今年3月,英特尔CFO George Davis表示,虽然包括数据中心在内的闪存市场仍有增长空间,但公司“还无法从中获得希望看到的那种回报”。

  对于出售NAND业务的具体考量,以及这一业务的具体营收贡献,北京商报记者联系了英特尔方面,不过截至发稿还未收到具体回复。

  主业的焦虑

  “对于英特尔来说,把NAND业务剥离出来是比较合理的。英特尔的主业还是在CPU领域,CPU之外的业务做得都不太好,比如在NAND方面英特尔其实并不擅长,把拖累自己的资产卖掉还可以带来一些营收。”创道投资咨询合伙人步日欣坦言。

  通信业知名观察家项立刚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英特尔和SK海力士的这笔交易可以说是各取所需,英特尔之前做移动芯片、基带都不太成功,相较之下,SK海力士在闪存业务方面是比较擅长的。

  剥离非核心,聚焦主业,很明显是英特尔近两年的战略。而在这背后,除了非主业的经营不佳,英特尔在王牌业务CPU方面的焦虑或许也值得一提。

  10月初,AMD要收购赛灵思的消息传出,交易作价或超300亿美元。对于英特尔而言,若交易完成,又将是沉重一击。

  在此之前,仅比英特尔晚成立一年的AMD,已经顶着全球第二大CPU厂商的名号很久了。虽然英特尔一直稳居CPU老大的地位,但最近几年,AMD的势头越来越猛。根据Steam 9月硬件调查,AMD CPU继续蚕食英特尔市场,首次超过1/4的市场份额,达到了25.75%,增加了0.84个百分点。相较之下,Intel CPU跌破75%,最新份额74.24%,下滑了0.85个百分点。

  步日欣指出,虽然英特尔现在还是位居第一位,但其在CPU方面的优势开始弱化,错失了手机CPU的市场,AMD也在迎头赶上,再加上英特尔在芯片制程方面也没有突破。

  目前,英特尔的确被7nm所困扰。自2019年度投资者大会起,英特尔就一直强调将在2021年开始生产其第一批7nm芯片。但到了今年7月,英特尔再一次爽约,表示即将推出的7nm制程工艺遇到了一些问题,从而导致下一代芯片的上市时间有所推迟。

  “相对于之前的预期,该公司基于7nm的CPU产品的生产时间将在大约6个月后调整。主要的驱动因素是英特尔7nm制程的产量,根据最近的数据,该产量目前落后公司内部目标大约12个月。”Bob Swan英特尔目前计划在2022年底或2023年初推出首个7nm芯片。

  项立刚指出,AMD开始和台积电合作,推出了7nm的CPU,这对英特尔来说是很强大的冲击,需要更加聚焦CPU,尽快推出7nm的芯片。“现在对于英特尔来说,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也和台积电合作,另一种就是自己去做7nm的生产线,但这就需要加大资金投入,所以我觉得这次卖掉闪存业务也不排除有回笼资金的考量,毕竟CPU才是它最核心的业务,不能丢。”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汤艺甜

  (原标题:2020年胡润百富榜:马云捐1000亿仍是首富,农夫山泉钟睒睒第三)

  2020胡润百富榜:马云捐1000亿仍是首富(来源:梨视频)

 

  10月20日,《2020胡润百富榜》发布,马云以近4000亿身价蝉联首富,马化腾、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位居第二三位。《胡润百富》董事长胡润解读榜单:今年是发榜以来财富增长最高一年,大健康产业跃居财富创造第二名。

  原标题:新冠病毒可由物传人、冷冻条件可长期存活,青岛找到充分证据链

  10月20日上午,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新冠病毒可由物传人、冷冻条件可长期存活,青岛找到充分证据链

  会上,青岛市副市长栾新总结此次疫情防控的青岛经验,栾新介绍,青岛此次疫情防控工作在世界上首次找到了充分的证据链,表明新冠病毒可由物传人、冷冻条件可长期存活。

  这两个证明也给青岛市外防输入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青岛将把外防输入作为下一步疫情防控的一项重点工作。

  每件必检!青岛采取三大措施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管控

  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青岛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调查过程中,从工人搬运的进口冷冻鳕鱼的外包装阳性样本中检测分离到活病毒,针对这一情况,青岛将如何加强管理和防控?在今天上午举行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青岛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陈万胜通报,青岛将从三个方面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管控。

  一是对于港口等口岸区域从事装运搬卸等直接接触冷链食品的人员加大核酸检测密度,直接接触冷链食品的工作人员在接触进口冷链食品以后在指定区域休息,不得离开,3-5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倘若连续工作超过5天,则每5天要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对于其他直接接触冷链进口食品的从业人员每7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完成本次作业后、检测结果出来前要实行封闭管理。对于所有进口的冷链食品每件必检,同时加大对相关环境的核酸检测力度。

  第二是做好进口冷链食品的备案工作,凡是购进进口冷链冷藏食品的一级批发商,必须在购进食品到达市区前24个小时,向目的地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报备。

  第三持续加强对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清查整顿,继续加大整治的力度,科学指导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做好冷链食品加工环节防控、市场流通环节的追踪管理。

 

  青岛市将通过以上措施外防输入,将疫情风险控制在第一时间、第一环节。

  10月15日消息,“百万商户成长,千万职人进阶”美团大学一周年活动在北京召开,正式发布10个数字化新职业人才成长体系,并联合20家生态合作方启动开放伙伴计划,助力生活服务业数字化人才培养。活动现场,全国首批“外卖运营师”、“酒店收益管理师”获颁认证。

  过去一年,美团大学总计输出课程3839门,累计培训超过1698万人,覆盖商户388万。此外,美团大学还与多所院校开展产教融合工作,并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共同建设数字生活学院。

  疫情期间,美团大学推出“商家加油计划”,300多场抗疫直播,覆盖全国25个省份;并开设“春风大讲堂”直播,邀请专家、商户分享数字化经营实践,观看超过1200万人次;入选人社部首批职业技能培训线上平台,免费开放所有课程。

  美团大学在现场正式发布数字化新职业人才成长体系,覆盖外卖运营师、餐饮运营师、酒店收益管理师、网约配送员等10个岗位。体系包含能力标准、学习地图、课程体系、培训认证四大模块,打造了280节系列课程,并与政府、协会、院校联合培养、认证,构建 “终身持续、拾级进阶”的全链条成长路径。

  当天,全国首批115名外卖运营师和酒店收益管理师获认证。其中,首批62名外卖运营师经由人社部教培中心与美团联合培训。“酒店收益管理师”今年9月成功入选教育部“1+X”证书,将在中职、高职、本科进行推广,未来院校学生除了能拿到学位证书之外,还可拿到美团大学的职业能力证书。

  美团大学联合20家生态合作方共同启动开放伙伴计划,分别与雄安新区管委会公共管理局和毕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达成合作,共同建设“互联网+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平台,打造政企合作标杆项目,为两地的职业培训进程按下加速键。

  此外,美团大学与国家开放大学、北京开放大学、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等10家院校达成合作,推进数字化人才培养的标准化和规模化;联合便宜坊、小恒水饺、东呈国际集团、速8酒店集团等行业头部商家,共建数字化人才战略联盟,帮助企业培训数字化人才。

 

  美团联合创始人、美团大学校长穆荣均表示,目前服务业数字化仍不充分,数字人才短缺是主要矛盾。他提出了未来一年美团大学四个工作方向和相应目标。其一,提升职业技能,牵手100个行业合作伙伴推动培养体系、标准、认证的落地,认证10万生活服务业数字运营人才;其二,促进产教融合,联手100所院校推广1+X证书,建设美团数字生活学院和数字实训基地;其三,助力行业发展,帮助100万优质商户实现线上化营收增长;其四,扩大社会就业,与10个省份合作共建职业技能提升数字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