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变异的病毒:欧洲多国对英国断航,英卫生大臣称“已经失控”

  记者 | 王磬

  周六,英国政府称,由于在境内发现了一种传染性更强的新冠病毒新变种,伦敦等部分地区的疫情防控级别将提升至最高级别第4级(Tier 4)。

  周日,包括荷兰、比利时在内的多个欧盟国家宣布对英国断航,以期减缓病毒新变种在欧洲大陆扩散的速度。

  英国卫生大臣汉考克(Matt Hancock)对记者表示,对病毒新变种“已经失去控制”(out of control),他现在很担心NHS将如何应对。

  荷比意已对英国断航,德法正在考虑禁飞

  英国首相约翰逊在周六的发布会上称,这一新变种的传染性比普通新冠病毒高70%,不过他也表示,目前没有证据显示它更致命、或者能使疫苗失效。

  发布会的数小时之后,欧盟多国宣布对英国断航。截至发稿时,已经荷兰、比利时、意大利宣布了相关措施。法国、德国尚未宣布断航,但表示正在考虑采取行动。

  荷兰是最早宣布断航的欧盟国家。来自荷兰卫生部的声明称,首相吕特的内阁决定采取预防性的措施,从周日(20日)上午6点直到1月1日,荷兰将禁止来自英国的乘客通过飞机入境。其他形式的交通工具仍在评估之中。

  “一种具有更高传染性的新冠病毒变种正在英国流传。它传播得更快,且更难发现…建议通过控制人员流动,尽可能地限制这种毒株传播。”荷兰卫生部表示,未来几天将与其他欧盟成员国共同探讨统一的行动。

  荷兰已经于12月初在境内的病例取样中发现了至少一个跟英国流行的新变种类似的毒株。卫生部表示,专家们正在追踪潜在的相关病例。

  荷兰目前正处于为期五周的封锁状态,学校和所有非必要的商店都在关闭状态。政府敦促荷兰公民不要进行“非必要”的旅行。

  比利时也紧随荷兰。比利时首相德克罗(Alexander De Croo)在周日中午宣布,比利时将从周日午夜开始对来自英国的旅行者关闭边境24小时,并表示,关闭的时间根据随情况进行调整。

  德克罗称,比利时也在与法国证据进行沟通,以密切监控从英国乘车抵达欧洲大陆的人,并将在边境加强检查。

  周日下午,意大利外交部长迪马约(Luigi di Maio)表示,由于担心英国的病毒新变种,意大利将暂停往返英国的航班。

  “作为政府我们有责任保护意大利人。在通知了英国政府后,与卫生部一起,我们即将签署暂停与英国航班的条款。”迪马约称。

  德国与法国也在酝酿出台禁令。一位政府消息人士周日告诉法新社,德国正在考虑禁止从英国出发的航班。据BFMTV和《巴黎人报》报道,法国也在考虑限制来自英国的航班。一名法国政府消息人士告诉《巴黎人报》,“欧洲层面的协调 “正在进行。

  爱尔兰的卫生部长也称,正在考虑对英国的旅行禁令,可能将在周日晚些宣布。目前爱尔兰岛尚未发现英国流行的变异毒株。

  新变种于9月发现,已流传至英国境外少数国家

  界面新闻此前已有报道,英国于上周报告发现了新病毒变种,并已通知世界卫生组织。科学家们确定,新病毒在遗传物质上与普通病毒有23个不同之处。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瓦伦斯(Patrick Vallance)表示,新病毒已经取代此前较早的变种,成为英格兰部分地区的主要流行病毒。

  来自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等多个学校的基因组学研究人员于周日联合发表了一篇关于新变种的论文。论文称,最早的两个样本是今年9月20日在肯特郡发现的。截至12月15日,已经在英格兰东南部发现了1620多个类似的样本。

  《卫报》于20日援引一位向政府提供决策建议的专家表示,新变种于九月份发现发现后,进一步测试结果是在10月份揭晓的。

  英格兰公共卫生部门的霍普金斯(Susan Hopkins)博士称,“即使在那时,它也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值得重点关注,因为病毒总是变来变去的,这很正常。”

  到了11月下旬,卫生官员试图了解为什么肯特郡北部的部分地区即使在严格封锁的情况之下,感染数量仍未减少。

  调查发现,有一个集群正在迅速蔓延,并已经开始扩散至伦敦和埃塞克斯郡。卫生专家终于在上周通知了政府,因为“所有的证据都在表明,该变种的传播性更强”。

  除了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也检测到了这种菌株,但北爱尔兰还没有。同时,它也已在英国以外的丹麦、南非与荷兰被检测到。

  英国基因研究专家、伦敦大学学院基因研究所的所长巴鲁(Francois Balloux)在推特上发表了他的分析。针对新变种加速传染的情况,他提出了三种解释。

  第一,“奠基者效应”(founder effect)。这两种毒株(指在英国和南非被分别发现的样本)在重大的“奠基者效应”之后,活动频率增加。在最适合传播的时间和地点上,病毒得以传播,例如遇到了重大的“超级传播者”事件。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它们本身就更易于传播。

  第二,新毒株本身更具传染性。两种毒株都获得了以前在同一遗传背景中没有出现过的突变和缺失的组合。这些突变与缺失结合起来,使得该毒株内在的传播性变得更强,例如增加宿主的病毒负荷等。

  第三,新毒株有更强的免疫适应性。两种毒株可能部分地绕过了先前新冠病毒感染带来的免疫(即“免疫逃逸”)。尽管传染性可能并不强,但这两个毒株可能通过感染更多的宿主(包括以前曾经感染过的宿主)而使概率上升。

  他补充,有些免疫功能不全的病人可能遭受了连续感染。早前有证据表明,这种连续感染会导致病毒的快速进化。

  英卫生大臣称已经“失去控制”,民众抓紧“逃离伦敦”

  在接受媒体的专访时,英国卫生大臣汉考克(Matt Hancock)表示,冠状病毒的新变种已经“失控”,他“真的很担心”NHS将如何应对。

  “它已经失控了,我们需要把它控制住。”汉考克称,“我真的很担心NHS。目前,NHS医院中有18000多名新冠患者… …这已经接近于第一次疫情高峰期的数量。这也是为什么每个人都需要遵守新的规则,承担起个人责任。”

  汉考克称,政府还不知道周六宣布的新措施将会持续多久。但表示,“在我们能够开始注射疫苗之前,可能还要一段时间。”他称,不一定会有新的全国封锁,政府实施局部的旅行限制是为了阻止新变种在全国的传播。

  “之前采取的第三级(Tier 3)对旧毒株的传播是有效的。但我们已经知道,它对新变种不起作用,因为新变种更容易传播,所以要升级行动限制。”汉考克称。

  工党领袖斯塔默(Keir Starmer)则呼吁约翰逊就最新的防疫措施向公众道歉。在一次发布会上他称,首相未能更早的采取行动是“严重的疏忽”、是“相同的错误”。

  斯塔默称,感染率上升和NHS在全国许多地区达到能力极限的情况已经有几个星期了。但首相选择忽视它们。就在上周,首相甚至还打算让人们照常过圣诞节。直到十几个小时之前才被迫做出升级封锁的决定,原因就仅仅是因为他想保持受欢迎的程度,而不愿意去做那些正确的决定。

  第四级的新封锁措施出台以后,大量民众在周六扎堆“逃离伦敦”过圣诞节,也引发了担忧。

  英国多家媒体于周六报道,不少民众抢在“封城”之前开车“出逃”,甚至有人专门从伦敦打出租车去利物浦过圣诞。伦敦的圣潘克拉斯火车站更是人满为患,大量民众希望乘坐火车前往亲人家里过圣诞、或是去往其他管制略松的城市。

  《卫报》称,当欧盟国家的禁飞令于周日出台之后,仍有不少民众希望赶在最后时刻前往欧洲大陆。连接英国与法国、比利时的高铁专线“欧洲之星”的车票在周日早上被抢购一空。11点50分,周日从伦敦出发前往巴黎的三趟欧洲之星列车上还有座位,分别是12点24分、13点31分和7点01分。不到一小时后,周日从伦敦出发的欧洲之星列车均无票可买。

 

  卫生大臣汉考克称,政府已经发出了不要旅行的建议,这些行为是“十分不负责任的”。

  据《福布斯》估计,2020年全球2200多名亿万富翁的总财富增加了1.9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400多位亿万富豪的总财富增加了8100亿美元,占四成以上。

  按照截至上周五的股价进行计算,全球亿万富翁的总身价据估计为11.4万亿美元,较去年年底的9.5万亿美元增加了20%。

  美国亿万富翁的财富增长尤其引入注目,600多位美国亿万富翁的总财富达到4万亿美元,自年初以来增加5600亿美元,增幅为16%,这主要得益于股市的上涨。 尽管3月份新冠疫情爆发导致股市崩盘,但自那以来已大幅反弹,标普500指数目前仍接近历史高点,今年累计上涨13%,纳指累计上涨38%。

  特斯拉(622.77, -10.48, -1.65%)CEO马斯克是今年财富增长最快的一位,目前身价接近1370亿美元,较年初增长了1100亿美元,在福布斯富豪榜上名列第三。

  亚马逊(3240.96, 75.84, 2.40%)CEO贝佐斯(Jeff Bezos)的财富今年增加了675亿美元,达到1820亿美元,增速仅次于马斯克。

  不过,在财富增长方面,中国的亿万富翁们超过了美国。中国大陆400位亿万富翁的总财富今年迄今增加了7500亿美元,至2万亿美元,增幅达60%。 这还不包括中国香港地区的67位亿万富翁,他们的财富总计增加了600亿美元,至3800亿美元。

  农夫山泉于9月在香港上市,使其创始人钟睒睒的财富从年初的20亿美元增至625亿美元。其他大赢家还包括拼多多(145.47, 3.44, 2.42%)创始人黄峥,今年财富上涨了324亿美元,至520亿美元;阿里(261.89, 6.78,2.66%)巴巴联合创始人马云,今年身价上涨了189亿美元,至617亿美元。

 

  法国亿万富翁今年的财富增长位居第三。 该国40位超级富豪的总身价为5000亿美元,较年初增加950亿美元。 增长的一半以上来自两位大赢家:路威酩轩董事长伯纳德·阿诺特和欧莱雅女继承人弗朗索瓦·贝当古·迈耶斯。路威酩轩今年的股价已上涨30%,使阿诺特的财富增加了350亿美元。欧莱雅股价上涨了25%,使贝当古·迈耶斯的财富增加了140亿美元。

 原标题:南京精耕厚植“人才沃土”

  获选外籍人才最具魅力城市

  本报记者 曹卫新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来华工作创业的外籍专家和人才越来越多,如何让更多外国人才“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南京这座城市找到了“秘诀”。

  记者从南京市科技局了解到,南京市科技局在南京市委市政府‘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建设目标的指引下,“量身定制”人才政策,支持个体引进,又鼓励团队“作战”,既补贴“人”又资助“法人”,同时在方式上求“新”。通过实施独具特色的定制人才政策,2018年至今南京市共引进“急需紧缺”外国专家27人,海外高端创新团队17个56人,挂牌建设海外专家工作室21个,柔性引进外国人才200人次。引进的外籍人才中,40%以上具备世界500强或国外知名高校任职经历。

  科学技术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2019年“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主题活动结果,南京成为外籍人才最具吸引力的城市之一。这座曾经让无数文人墨客流连忘返的城市如今吸引了众多外国友人在此“落地生根”。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Peter Tensen(中文名罗宾)是一位拥有25年全球工作经验的外籍友人。改革开放初期,罗宾曾到访过中国,在中国学习了一年的中文以及中国文化。随后的25年里他先后在欧美多个国家从事IT、投资银行、软件等相关工作。80年代与中国结下的奇妙缘分让远在英国的罗宾对中国念念不忘,2009年,罗宾再次来到中国,于北京修读清华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联合EMBA,这次的中国行也让他把此后的工作重心挪到了中国,南京腾森国际技术转移中心CEO是罗宾的新头衔。

  “我是2016年来到南京的,在南京市高新区(现为江北新区)注册成立了南京腾森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与我们的海外母公司Globaltech IP(英国全球技术创新联盟)一体化运营,集成中外双方政府、科研院所、高校、科技企业的资源网络,致力于跨境知识产权保护、国际项目落地与投资。”谈到和南京的交集,罗宾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南京市委“一号文件”持续聚焦创新名城建设,开放创新的营商环境让南京成为创业者的天堂。在南京创业3年多,他们已经帮助超过50多家科技创新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未来还将招引更多的优质海外项目与人才在中国扎根发展。

  James Juehui Hong来自美国硅谷,祖籍中国江苏,曾担任四个五百强企业副总裁和总裁。2014年James选择回到中国祖籍地江苏南京,创立了南京魔迪多维数码科技(5.020-0.09-1.76%)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魔迪”),致力于脆性材料及芯片的激光加工业务。

  说起南京对其创业工作的支持,James 告诉记者,“南京是六朝古都、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工业基础扎实、人才储备充足。创新是南京的一张名片。张敬华书记领导制度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使得越来越多的国际化的资源、产业和人才集聚南京。很荣幸我是南京名城建设中的一员”。

  要想让外籍人才“来得了、留得住”,在中国落地生根,子女求学问题必然要解决。

  在教育资源云集的南京仙林大学城里,隐藏着一所中国风建筑风格的国际学校。这是中国第一所通过国际文凭组织(IBO)三个项目认证的国际学校,专门为3岁至18岁的外籍人员子女提供学龄前、小学、中学和大学预科教育。

  现任校长Laurence Steedman McLellan(马良瑞)是南京国际学校总校长,说起国际学校的建校史,马良瑞告诉记者,学校最初是由学生家长发起创立的,最早的教室是由南京外国语学校提供的。1996年国际学校正式成立,2004年学校正式搬迁至名校、名企云集的仙林大学城。

  南京国际学校的发展与南京外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全球投资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南京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了一批财富500强企业总部和职能机构落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南京国际学校为这些外籍人才解决了子女教育这一大难题。学校现有学生近600名,他们来自全球36个国家和地区。

  “南京就是我们的家。不仅是我的工作,我的孩子在南京也得到了很好的教育。最开始我们还担心不懂中文,会寸步难行。”A.O.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国际项目总监Miguel Zaballa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最初接到A.O.史密斯的offer来到南京,我对妻子说要去中国,要去南京,只需要去一年半时间,没承想,这一待就是14年”。

  对于下一代的培养和关爱,中外父母的心意都是一样的。来自捷克的南京银行(8.010-0.03-0.37%)副行长米乐是法国巴黎银行派驻在南京银行的外籍高管,他来南京快3年了。在米乐看来,工作固然重要,但家人对他来说也很重要。

  招才引智积蓄动能

  据南京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京市聚力建设“一个名城”,打造“两个中心”,构建“一个生态”,从实际出发,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创新治理能力等探索性实践,形成了一些成熟的经验做法。

  经过三年多的不断实践探索,南京创新名城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从科技创新硬实力上看,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17年的1850家增加到2019年的4680家,在副省级城市居第4位,今年预计将超过6000家。独角兽企业从2家增加到15家,位居全国第5。从创新驱动引领力上看,到2019年底,南京市GDP连续11个季度保持8%左右增速,六成以上经济增长来自科技创新贡献,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近25%,今年上半年GDP增长2.2%、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跻身全国十强。

  “引进人才不是一锤子买卖,要引进人才更要用好人才。比如要营造良好的外籍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将外籍人才纳入我国人才资源市场配置体系,发挥市场的作用,强化用人单位主体作用,深化外籍人才培养等等,更好的发挥外籍人才的作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人才引进更多的是政府做主导,引进帮扶政策更具有普适性,但是缺乏针对性,南京在人才引进中赋予企业更大的权利,柔性引进人才,这样既使得用人单位与人才个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也赋予了人才更多地独特性关怀”。

  英国卫生大臣Matt Hancock宣布,将自周三起对伦敦和英格兰东南部部分地区实施最严格的防疫限制措施。他警告称,冠状病毒新变种可能是造成疫情迅速扩散的根源。

  Hancock称,因感染和住院率飙升,伦敦防疫级别将提升至三级的最高一级。

  他补充称,已发现冠状病毒的新变种,这可能是造成伦敦和东南部地区疫情迅速扩散的根源。他于周一在下议院称:“当病毒呈指数级传播,时间可耽误不起。”

  Hancock表示,政府科学家正评估这个病毒新变种,并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了这一情况。他对议员们称,没有任何迹象显示疫苗对这个新变种无效。

 

  防疫级别提升至三级后,伦敦的酒吧、餐馆和室内娱乐场所将被迫关闭,这将对企业造成巨大冲击。

  12月10日早间消息,泡泡玛特发布公告称,将香港IPO股票发行价设在每股38.50港元,将净筹资50.3亿港元,面向散户部分超额认购357倍,将于12月11日开始交易。

  三年前的2017年1月25日,泡泡玛特曾挂牌新三板上市,但是2014年-2016年连续三年亏损,最终于2019年4月遗憾摘牌。退市完成前,泡泡玛特市值为20亿元人民币。

  此后,泡泡玛特通过运营Molly等多个IP、引入“盲盒”玩法转型翻身,2017年-2019年,净利润分别为156万元、9952万元、4.51亿元,净利润翻了289倍,业绩可谓爆发式增长。若按照每股38.50港元的发行价,全球发行1.357亿股的话,则泡泡玛特的市值或达530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出生于1987年的创始人王宁及妻子持有泡泡玛特近55%的股权,上市后这对夫妇身价或轻松破100亿。

  大家是不是很好奇,退市再上市的泡泡玛特是如何逆袭并上演造富故事的?本期视频小师妹和大家聊聊“盲盒第一股”的暴利生意经~

  泡泡玛特退市再上市!揭秘盲盒背后的暴利生意经(来源:商业小师妹)

  1、泡泡玛特的暴利生意经

  这些呆萌可爱的娃娃,就是帮助泡泡玛特成功逆袭的秘密武器。

  它们被装在盒子里售卖,消费者只有购买后,才会知道里面装的究竟是普通款娃娃,还是因人为制造的稀缺概念,而产生5到10倍升值空间的隐藏款娃娃。泡泡玛特正是利用这种带有“堵”的成分的销售方式,吸引消费者不断购买。

  小师妹在这儿引用央视《经济半小时》节目的数据,假定一个售价为59元的盲盒,其合理成本和利润是40元,剥离这部分合理销售后,消费者相当于多花了19元来参与一场赌局,这和我们小时候玩的集卡游戏,以及现在买彩票有异曲同工之妙。泡泡玛特正是通过将消费者拉入一场场赌局,而成功翻身的。

  根据泡泡玛特6月1日向港交所递交的IPO招股书,公司在2017至2019年,三年营收持续增长,从2017年的1.58亿元、2018年的5.14亿元,到2019年的16.83亿元,每年的营收增长率都在225%以上。毛利率也从2017年的47.6%,提升到2019年的64.8%。

  其中,包括盲盒在内的自主开发产品,对泡泡玛特2019年年收入的贡献率达到了82.1%。难怪有人说,泡泡玛特拥有了盲盒,就拥有了一台印钞机。

  2017年以前,泡泡玛特还是一家连年亏损、在潮玩领域风雨飘摇的企业,2016年在全国范围内只有16家零售门店。而如今,它的市场份额达到了8.5%,摇身一变成中国内地最大的潮玩品牌,零售门店数量增长至114家。今年4月,泡泡玛特完成了第9轮融资。此次融资金额超过了1亿美元。

  现在当你看着床头那越堆越多的盲盒娃娃,是不是留下了满意的泪水?多亏当初没管住那双蠢蠢欲动的手,才有了泡泡玛特的今天!

  2、小盲盒如何成为95后新宠?

  究竟是谁亲手将泡泡玛特的盲盒送上潮玩界神坛的呢?

  根据商务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泡泡玛特盲盒的主流消费者,年龄大都在15至35岁之间,他们拥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并且热衷于分享和展示。

  泡泡玛特给出的用户画像也显示,58%的消费者年龄在30岁以下,其中,出生于1995年至2010年间的年轻人占比32%。75%的消费者是女生。

  95后成为购买盲盒的主力军,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有较多的可支配收入,且盲盒价格大都在他们可接受的范围;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造型简单可爱的盲盒娃娃,刚好契合他们的时尚品味,送盲盒成为他们的一种社交方式。当你为朋友挑选礼物的时候,外形高端又略带神秘感的盲盒,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而真正提高客户粘性的秘诀,在于“抽盲盒”这种选购方式。有玩家认为,抽盒的不确定性能带来赌博的快乐。一些消费者不抽到隐藏款决不罢休,因为“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而不断累积的盲盒玩偶也让人很有成就感。

  天猫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去年有将近20万人花费2万多元来收集盲盒,其中,最疯狂的玩家一年花费近百万元。你可能想像不到,一些玩家为了抽到隐藏款,会成箱成箱地买回家。

  3、泡泡玛特还能在“潮玩界一哥”的宝座上坐多久?

  按照目前的攻势,泡泡玛特在未来几年内将会是妥妥的“潮玩界一哥”。无论是从营收、净利润、市场份额,还是从现有IP价值和IP开发能力来看,泡泡玛特都逐渐与同行业竞争者拉开了距离。

  而国内潮玩市场这个“大鱼塘”,也远未达到饱和状态,足够泡泡玛特使劲扑腾了。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显示,中国潮玩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63亿元,增长到了2019年的20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了34.6%。

  报告预测,潮玩市场今后仍将以30%左右的高复合增长率继续扩容,到2024年规模可能扩大2至3倍。泡泡玛特似乎正如招股书中所展示的,有着超乎想象的成长空间。

  但商业无捷径,资本最无情。资本市场的风险和机遇总是并存的。泡泡玛特看似一片光明的发展道路上,也存在一些无法回避的隐患。

  一方面,潮玩作为流行文化的分支,“流行”是它最重要的一个属性。因此,潮玩总是需要不断更新换代,来满足消费者日趋多变的需求。泡泡玛特的IP研发速度能否跟上潮玩市场的风云变幻、能否生产更多像Molly那样的火爆产品,决定着它未来能在潮玩市场上占据多少席位。

  另一方面,泡泡马特实现盈利的核心产品——盲盒,其销售模式的合法性问题引来了巨大的争议,这种带有赌博色彩的售卖形式,不仅容易使消费者上瘾,以致于产生不理性的消费行为,同时也存在较大的政策风险。

  而且在泡泡玛特的强势示范下,包括酷乐潮玩、九木杂物社在内的潮玩企业,也开始涌入盲盒市场,都想分一杯羹。

 

  泡泡玛特的上市,并不意味着它从此稳坐“潮玩界一哥”的宝座,这只是它“搅局”潮玩资本市场的开始。它是否还能凭借盲盒继续上演它的增长神话?小师妹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