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企业要闻
(原标题:华为Mate30系列1分钟销售额破5亿!一图尽揽核心供应商)
9月26日,华为在上海举行2019年度旗舰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华为Mate30系列国行版本及华为智慧屏售价。虽然Mate30系列早前已经在德国发布,但华为Mate30系列的国内售价,仍然是本次发布会关注的重点。
华为Mate30系列包括华为Mate30、华为Mate30 Pro、华为Mate30 RS保时捷设计等产品。华为Mate30系列融入Mate系列极致科技理念,以诸多先进创新技术,拓宽旗舰手机的想象边界,引领未来智慧。华为Mate30系列于9月26日18:08正式开售,国内售价3999元起。
值得注意的是,据e公司消息,华为Mate30系列在华为商城销售额1分钟破5亿。
华为Mate30系列再次带来摄影能力的跨越式提升,为华为Mate30 Pro配备超感光徕卡电影四摄;
首发搭载麒麟990系列旗舰芯片,凭借全球首款旗舰5G?SoC芯片带来更佳5G+AI体验;同时,AI隔空操控、AI屏幕随心等人性化功能,给华为Mate30系列带来全新的交互革命;
借助EMUI10构建的全联接智慧系统,华为Mate30系列将揭开未来智能生活的神秘面纱,开启全场景智慧时代;
续航方面,华为Mate30系列带来有线+无线双超级快充,配合超大容量电池,续航体验再次升级;
设计方面,华为Mate30系列传承超跑经典四眼车灯设计,以创新的Halo圆环设计,再次引领手机设计美学。
此外本次发布会也公布了华为智慧屏的售价,目前华为智慧屏也已开启发售。华为智慧屏采用鸿鹄芯片和鸿蒙系统,分别有65英寸和75英寸两个版本,65英寸售价为6999元。在华为商城中限时优惠200元,抢购价为6799元。
国内手机市场竞争激烈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转向存量竞争。Wind数据显示,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2016年达到历史顶峰,突破5亿台,2017年和2018年连续两年下滑,从2019年前8个月的情况来看,出货量下滑趋势依旧没有改变。
当前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基本饱和,未来手机厂商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
华为手机市场份额却持续提升
虽然近几年国内手机市场销量持续下滑,但华为手机出货量却持续提升,从2013年的季度出货1000万台,上升至当前的季度出货近6000万台。与此同时,华为手机的市场份额也从2013年的5%左右,上升至当前的18%左右。 且从当前趋势来看,增长势头依旧没有改变。
从华为公司2018年年报业务分布也可以发现,消费者业务已经成长为占比最高的收入部门,收入超过3400亿元,同比增幅达45.01%,而在消费者业务中,手机业务又是占比最大的部分。
据Gartner发布最新报告称,2019年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减少1.7%,总销量3.68亿台,上年同期3.74亿台。在前5大手机制造商中,华为与三星增长最明显,销量分别同比增加16.5%和3.8%,两大品牌占了全球手机销量的三分之一还要多。若以当前发展趋势来看,华为超越三星或只是时间问题。
华为产业链众多
作为投资者,在为前沿科技发烧的同时,或更关注新产品、新科技带来的投资机会。
Wind数据显示,华为核心供应商产业链接近100家,包括美国供应商,大陆供应商,中国台湾供应商,日本供应商以及其他供应商。从产业链中核心供应商名单可以看出,在美股、A股、港股等众多资本市场中上市的企业比比皆是。
当然除了这些核心供应商,A股中Wind华为概念股就已经超过100只。如:9月19日Mate 30发布当晚,汇顶科技(212.21 +0.10%,诊股)即宣布,公司为Mate 30系列提供屏下光学指纹和触控方案。此外,广信材料(18.65 -3.72%,诊股)曾在互动平台上回答投资者有关公司产品是否应用于Mate 30时表示,在华为现已上市的高端手机产品中,公司产品主要应用在 P30 Pro、Mate 20 Pro等型号上等等。附华为概念股中2019年中报净利润TOP20情况如下:
机构怎么看?
华泰证券(19.18 +0.00%,诊股)认为,华为Mate30作为重磅5G终端有望强化3C产业链投资热度,看好在5G时代由网到端展现竞争力的华为引领消费电子进入高速物联的新一轮创新周期。无论是在通信领域还是终端,华为都具有明显优势,华为崛起将带动本土供应链的快速发展,中国核心器件国产替代进程将会进一步加速。
广发证券(13.73 -1.29%,诊股)研报分析显示,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在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消费者业务和云服务四大领域协同扩张,驱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空间广阔。
国泰君安(17.99 -0.28%,诊股)研报表示,缺乏创新元素、没有5G功能的现实,让苹果以及其产业链的未来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风水轮流转。4G时代看苹果,5G时代看华为。过去十年,万亿美元市值的苹果孕育了整个产业链的飞黄腾达,而仅仅A股上就有数十家公司借此成为十年十倍的大牛股。展望未来,国泰君安总量团队认为,以华为为首的国内自主品牌供应链,或将迎来同等体量的“黄金”投资期。
国金证券(8.83 -2.00%,诊股)此前也发布报告表示,看好华为产业链成为A股市场未来5年-10年最大的投资机遇。在新一轮智能化浪潮下,华为公司将与供应链公司形成上升螺旋共同演化成长。
- 详细资料
- 分类:企业要闻
(原标题:蔚来汽车全面回应质疑:实际亏了220亿元,年底前还会裁员)
近来饱受质疑的蔚来汽车,终于开腔。
9月25日晚,蔚来汽车(NYSE:NIO)重启投资者电话会议,对今年二季度业绩以及近日外界的诸多质疑进行了回应。
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在电话会议中称,按照非美国会计准则(NON-GAAP)的计算方式,蔚来的实际亏损是220亿元人民币,其中有100亿元都是花在了研发上,这也是蔚来核心的投资方向,“在全球,我们拥有4200项专利,还建立了一个高端品牌,建造了覆盖270个城市的服务网络。”
虽然不认同“3年半亏了400亿”的统计口径,但李斌在9月25日的电话会中还是表态,会减少支出,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包括正在进行的融资项目、减少支出的举措,“我们能确保公司的正常运营。”
近日,蔚来汽车公布了2019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蔚来第二季度净亏损高达33亿元,股东权益变成了负9.6亿元。有媒体报道统计,蔚来4年来的亏损达到了约50亿美元,这相当于特斯拉15年累计亏损金额。算上最新财报披露的亏损,蔚来自2014年成立以来的亏损总额将达到约57亿美元(超过400亿元人民币)。
受此影响,9月24日,蔚来股价暴跌20%至2.17美元,盘中最低达1.97美元,为52周最低点。再加上财报出炉前一天蔚来已暴跌10.53%,短短两日时间蔚来汽车市值蒸发8.51亿美元。
而且,9月24日,蔚来汽车在发布二季度财报之后,一度取消了投资者电话会议。这再一次加剧了投资者的恐慌情绪。次日,蔚来汽车宣布重启电话会议。恢复财报会议后,蔚来股价盘前上涨4%。
对此,蔚来首席财务官(CFO)谢东萤则补充指出:“我认为针对蔚来的某些报道并不准确,因为其中并没有涵盖细分和优先股的分配等,媒体把蔚来在首次公开募股前发行给私募股权投资者的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产生的增值算了进来。蔚来四年来的亏损有很大一部分用于了研发,所以这种抓头条的报道并不准确。”
谢东萤还表示,蔚来在今年二季度的亏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此前召回车辆的影响。如果扣除3.39亿元人民币的召回成本,其汽车销售利润率为-4%,较一季度的-7.2%原本是有所改善的。
此前因为电池包的安全隐患问题,蔚来自6月27日起,召回了共计4803辆在去年4月2日至10月19日生产的ES8汽车。
关于召回事件,李斌则表示:“电池召回成本其实是非常大的,因为其中不仅设计新电池包的生产,还有运输和执行等费用,从我们今天的数据显示,我们与供应商(宁德时代)的责任分担是非常合理的,不涉及其他的责任归属问题。”
谢东萤预计,毛利率的基本走势在一定时间内还是维持在负数,他预计,第三季度的车辆销售毛利率为-6%,第四季度为-10%。“利润率预期的变化与ES6的基础款在本月底会交付有关,利润预计会下降,ES6会在第四季度交付高配版,也就是大电池版,利润可能会上升,这也会影响毛利率进展。”
在削减成本方面,谢东萤确认,截至今年年底将减少员工数量,从9000多人减少至7000多人,并且蔚来还会剥离一部分非核心业务。
- 详细资料
- 分类:企业要闻
(原标题:Apple is building the new Mac Pro in Texas)
网易科技讯 9月24日消息,据外媒报道,在部分组件进口获得关税豁免后,苹果公司宣布2019年新款Mac Pro将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的工厂生产,这家工厂曾帮助生产之前的Mac机型。
尽管早些时候有报道称,一家总部位于中国的公司正在帮助组装Mac Pro,而且苹果获得了关税豁免,允许其进口某些非美国零部件,但苹果还是采取了在本土组装Mac Pro的举措。
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说:“Mac Pro是苹果有史以来最强大的电脑,我们为能在奥斯汀制造它而感到自豪。我们对美国创新的力量深信不疑,这也是所有苹果产品都在美国设计的原因。我们的产品由来自36个州的零部件组成,支持美国供应商提供45万个工作岗位,我们将在这里继续保持增长。”
虽然苹果此举似乎不包括在该地区建设新工厂,但德克萨斯州州长格雷格·阿博特(Greg Abbott)欢迎苹果此前对奥斯汀做出的承诺。他说:“苹果的最新投资证明了德克萨斯州无与伦比的劳动力优势和卓越的商业环境。”
2018年,苹果宣布计划斥资10亿美元在奥斯汀开发新的工程、研究和客户支持园区。除了德克萨斯州,苹果表示,新的Mac Pro将采用亚利桑那州、缅因州、新墨西哥州、纽约州、俄勒冈州、宾夕法尼亚州和佛蒙特州的公司生产的组件。
此前有报道称,苹果申请了15种组件的关税豁免,其中10种获得批准,允许它从美国以外的地方进口某些组件,包括Mac Pro外壳、电路板等。但总体而言,苹果声称,这款Mac Pro在美国制造的零部件价值是上一代产品的2.5倍。
苹果表示,在德克萨斯州生产Mac Pro是其对美国制造业经济总体承诺的一部分,该公司在美国公司的投资已超过10亿美元。最近,苹果还向iPhone玻璃制造商康宁投资了2.5亿美元。
除了对零部件制造商的具体投资外,苹果还表示,该公司还在全美十几个城市扩大自己的业务,包括圣地亚哥、西雅图和奥斯汀等。
2019年新款Mac Pro将于今年秋季上市,它将取代之前的2013款,成为苹果产品系列的高端机型。苹果在最新声明中承诺,这款机型将很快开始生产。
- 详细资料
- 分类:企业要闻
网易科技讯9月25日消息,在2019云栖大会上,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总裁张建锋发布了MPU芯片含光800。他表示,含光800是全球最高性能AI智能芯片。
“这是互联网公司研发的第一大芯片。”他表示这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根据介绍,含光800芯片在业界标准的ResNet-50测试中,推理性能达到78563 IPS,比目前业界最好的AI芯片性能高4倍;能效比500 IPS/W,是第二名的3.3倍,基于含光800,AI云服务正式在阿里云上线性价比提升100%。“一个含光800的算力相当于10个GPU。”张建锋说。
“传统公司能做到的和不能做到的,阿里都能做到,我们用硬件的能力,互联网的速度,花了1年半的时间,做出了这款芯片。”张建锋说,阿里巴巴将成为软硬件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公司”。
- 详细资料
- 分类:企业要闻
(原标题:《现代汉语词典》出APP了,收费98元,你会买单吗?)
据中新网9月21日报道,“《现代汉语词典》出APP了!”近日,这个消息传出后,很快引发广泛关注。
不少使用过的网友都认为,一本厚重的工具书变成手机应用,实用又方便。但也有人提出,它的使用需要收费,这点不太合理。
像《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这一类APP应不应该收费?互联网时代,辞书等传统工具书的数字化面临哪些问题?又会带来怎样的变化?
《现代汉语词典》也有了APP
日前,由商务印书馆推出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APP正式发布。
商务印书馆方面向记者介绍,《现代汉语词典》APP在全貌呈现《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内容基础上,还依据《通用规范汉字字典》等辞书内容开发了汉字动态标准笔顺等增值服务。
此外,除了呈现拼音、部首等传统纸书检索方式外,这款APP还新增手写输入查询、语音输入查询、摄像头组词查询等数字化检索方式。
有意思的是,检索结果除了所查字词外,还同时呈现同音字、同部首字,以及同音词、顺序词、居中词、倒序词、相关词等。同时,APP实现了全文任意字词“即点即查”。
“《现代汉语词典》APP的正式发布,意味着中国影响最大的汉语语文词典实现了数字化。”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刘丹青表示,此举增加了普通查阅之外的很多语言文字学习和语文应用的便捷功能,“大大提升了词典的应用价值。”
数字化带来的便捷
对《现代汉语词典》APP,记者在某应用商店里发现,它可以免费下载,在页面点开搜索框,便会弹出近期搜索较多的热搜词汇。目前,在该应用商店已有超过200人给出评价。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汉语词典》APP并不是唯一的工具书类APP。仅商务印书馆便推出了《新华字典》APP、《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APP等数字工具书产品。
在前不久举办的上海书展上,上海外语教育出版也推出了词博士APP,内容有教材有词典,旨在提供英语词汇学习与词典查询一站式服务。
出版人刘铮表示,辞书的数字化给生活、学习带来了便利,“比如《现代汉语词典》,以前是一部很重的‘大部头’,外出携带会比较麻烦,有APP后就可以随时查询,节约精力和时间”。
“是否应收费”成热议问题
不过,有用户提出,《现代汉语词典》APP每天只能免费查找两个词语,如果需要查找更多,并使用其主要功能,需要付费98元。
和2017年推出的《新华字典》APP一样,《现代汉语词典》APP该不该收费也成了一个热门话题。
对于这个问题,有人认为不应该收费,理由是“文化知识应该传承,而不是拿来获取利益”,《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类型的APP收费不合适。
但也有许多人支持收费。在对《现代汉语词典》APP的评论中,有一名网友的回答获得较多认同:“研发APP也有成本,这钱花得一点不冤枉。尊重知识产权,支持正版”。
“工具书不仅指辞书,我们这里所说的工具书,一般就是指类似《现代汉语词典》这种辞书。对它的收费问题,不同人群可能会有不同意见。较为稳妥的做法,可以在综合考虑服务读者、研发成本等基础上综合调研,再给出最终结果。”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孙玉文表示。
辞书数字化,会带来什么?
互联网时代,纸质书的数字化似乎早已渐成趋势。而辞书的数字之旅,也颇受关注。
孙玉文在接受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采访时表示,纸质和数字化辞书各有优劣。辞书在数字化过程中,需要充分吸收传统纸质书在阅读、检索方面的优势,改进数字化手段。
科学性和权威性是传统辞书走向互联网时需注意的问题。孙玉表示,由于工具书在使用方面的特殊性,就要求开发者应建立一套程序对数字化辞书进行细致核校,保证其权威性和准确性,避免不必要的失误,误导读者。
“同时,数字化还要增加跟原有知识相关的新内容以及同内容相匹配的新形式,提供配套的知识服务。”孙玉文提到,传统辞书转向互联网应用是必然的,使用会更加便捷,“但不是把纸质书内容简单移植到网上,为读者带来更好的服务才是最终目的”。(应受访者要求,刘铮为化名)